2019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4化学电源苏教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8
课时分层作业(二)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能源的充分利用(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右图是近年来我国化石燃料和其他能源的消耗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今人类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分都是烃C.为消除温室效应,应禁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能源D.核能、氢能、太阳能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A[当今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并且化石能源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B.可以用保温杯代替烧杯做有关中和热测定的实验C.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3次温度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若所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则会导致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高B[如果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除生成水外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更多热量;保温杯完全可以代替烧杯,而且防止散热效果更好;需测定稀盐酸、稀NaOH溶液的温度以及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即一次实验需要测定并记录3次温度,但对于定量实验,需进行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通常使一种物质稍过量。
]3.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单位:g)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全部C[根据ΔH=-4.18×10-3m(溶液)·(t2-t1)kJ·mol-1n(H2O)可知,C正确。
]4.含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含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则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57.4 kJ的热量。
课时分层作业(三)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 ΔH<0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ΔH<0A [理论上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设计成原电池。
]2.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
若X为铁,则Y可能是( )A.锌 B.石墨C.银D.铜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 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
] 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O3为电解质溶液B.锌为原电池正极C.铁质量不变D.铜为原电池正极D [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C)(B被否定),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被否定),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HNO3(A被否定)。
由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B.正极反应为Cu2++2e-===Cu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D.将铜片直接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D [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负极),2Ag ++2e -===2Ag(正极),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常见的弱电解质(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内部结构照片(如图),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 .相同条件下海水的K w 比纯水的K w 大C .温度相同时1H 2O 和2H 2O 分子分别构成的水的pH 相同D .纯水的K w 改变时水仍然呈中性B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A 项正确;相同条件下海水和纯水的K w 相同,B 项错误;温度相同时,1H 2O 和2H 2O 分子分别构成的水的pH 相同,C 项正确;纯水的K w 改变,但是c (H +)=c (OH -),仍然呈中性,D 项正确。
]2.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 (H +)=2.4×10-7mol·L -1,则c (OH -)为( )A .2.4×10-7mol·L -1B .1.0×10-7mol·L -1C .1.0×10-142.4×10-7mol·L -1 D .无法确定A [因为是纯水,溶液呈中性,所以c (OH -)=c (H +)=2.4×10-7mol·L -1。
]3.(双选)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会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B .水的电离受温度的影响,但温度改变时,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C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第二步电离的程度比第一步电离要小得多D .当温度一定时,任何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BD[温度改变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改变。
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一个定值,但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离子浓度的乘积不是定值。
]4.纯水在25 ℃和80 ℃的H+浓度,前后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为()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确定C[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故25 ℃和80 ℃相比,前者水电离程度小,H+浓度小。
课时分层作业(四) 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D[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电池的概念、分类及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2.下列化学电池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铅蓄电池A[B、C、D三种电池都含有能污染环境的重金属,造成环境污染。
氢氧燃料电池,它消耗的是氢气,产物为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
]3.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导学号:73702046】A.Zn B.碳C.MnO2和NH+4D.Zn2+和NH+4【答案】C4.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电解质可以是强酸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溶液,有关这两种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负极反应式相同B.它们的正极反应式相同C.它们的总反应方程式相同D.它们的电流总是从负极流向正极C[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强酸溶液时,负极反应为H2-2e-===2H+,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电池反应为2H2+O2===2H2O;若为强碱溶液,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 -===4OH-,电池反应为2H2+O2===2H2O。
]5.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2Ag+Zn(OH)2放电充电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导学号:73702047】A.Ag B.Zn(OH)2C.Ag2O D.ZnD[电池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负极材料为Zn。
课时分层作业(九) 化学反应的方向(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则( )A.可判断出过程的方向B.可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可预测过程发生完成的快慢D.可判断过程的热效应A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所以A正确,B、C错误。
放热反应常常能自发进行,但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C.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也能发生D.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 [本题考查的是自发过程的特点。
自发进行只能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不能说明反应发生的难易和快慢;由于熵增加的原因,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故选C。
]3.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B.(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D.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1C [从焓变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化,使体系能量降低的趋势,表现为放热反应,较易进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反应2Mg(s)+CO 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常温下,反应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若ΔH <0、ΔS >0,则一定自发,若ΔH >0、ΔS <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ΔH <0、ΔS <0或ΔH >0、ΔS >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 项错误;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ΔH -T ΔS <0,放热反应也可能是非自发的,吸热反应也可能是自发的,B 项错误;Mg 和CO 2反应的ΔH 小于0,C 项错误;D 项正确。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2012·云南玉溪高二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解析】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入正极,而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 B2.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解析】因为锌锰干电池中锌棒为负极,锌棒变细,碳棒不变,A错;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B错;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C正确;太阳能电池采用硅材料制作,D错。
【答案】 C3.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
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Zn-2e-===Zn2+B.负极反应为Zn+2H2O-2e-===Zn(OH)2+2H+C.正极反应为2MnO2+2H++2e-===2MnOOHD .正极反应为2MnO 2+2H 2O +2e -===2MnOOH +2OH -【解析】 在书写碱性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方程式中不得出现H +。
在碱性电池中,负极的Zn 失去电子形成的Zn 2+应该与OH -结合为Zn(OH)2。
【答案】 D4.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 、PbO 2,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工作时反应为: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b 为正极被氧化B .SO 2-4只向PbO 2极移动C .电解质溶液密度不断减小D .溶液的pH 不断减小【解析】 根据方程式:Pb 0+PbO 2+4 +2H 2SO 4===2Pb +2SO 4+2H 2O 原电池中失电子的物质为负极,所以Pb 为负极,PbO 2为正极。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0化学平衡状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1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2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4常见的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5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8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9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化学反应的焓变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能源的充分利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4化学电源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7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9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课时分层作业(十) 化学平衡状态(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 2(g)+Br 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C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2019最新】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装置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C DC [C中的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 2.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
若X为铁,则Y可能是( )A.锌B.石墨D.铜C.银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
] 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02032】A.正极反应为:Zn===Zn2++2e-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 [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选项错误;结合该电池的装置图可知,该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Zn+Cu2+===Zn2++Cu,B选项正确;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C选项错误;在烧杯中由Zn 失去电子形成Zn2+,使得该烧杯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增加,为维持电中性,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而K+应该通过盐桥流向CuSO4溶液所在的右烧杯,D选项错误。
]4.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某电极上有氢气产生,则此电极为正极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的为正极D.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A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产生H2的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C项,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D项,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5.某原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银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 [解答此题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首先通过电池反应可知:Fe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
课时分层作业(一) 化学反应的焓变(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C[反应热也指反应中吸收的热量,A错;在反应中,生成物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反应就放热,反之就吸热,C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即反应物键能,成键时放出能量即生成物键能,后者大,则反应为放热反应,ΔH为“-”,D错。
]2.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02007】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B.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可认为此时的反应热和焓变相等C.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可认为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D.有些化学反应不存在反应热,即焓变可以为“0”B[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mol-1,A错误;恒温恒压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B 正确,C错误;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即ΔH≠0,D错误。
]3.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冰的融化B.水的分解C.硝酸铵溶于水D.浓硫酸稀释D[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放出热量,A、B、C均吸收热量。
]4.在含少量Mg粉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壁发热。
该反应为( )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A[Mg+2HCl===MgCl2+H2↑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试管壁发热,说明为放热反应。
] 5.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导学号:73702008】A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课时分层作业(四) 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D[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电池的概念、分类及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2.下列化学电池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铅蓄电池A[B、C、D三种电池都含有能污染环境的重金属,造成环境污染。
氢氧燃料电池,它消耗的是氢气,产物为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
]3.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导学号:73702046】A.Zn B.碳C.MnO2和NH+4D.Zn2+和NH+4【答案】C4.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电解质可以是强酸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溶液,有关这两种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负极反应式相同B.它们的正极反应式相同C.它们的总反应方程式相同D.它们的电流总是从负极流向正极C[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强酸溶液时,负极反应为H2-2e-===2H+,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电池反应为2H2+O2===2H2O;若为强碱溶液,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 -===4OH-,电池反应为2H2+O2===2H2O。
]5.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2Ag+Zn(OH)2放电充电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导学号:73702047】A.Ag B.Zn(OH)2C.Ag2O D.ZnD[电池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负极材料为Zn。
]6.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
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为:x Mg+Mo 3S4放电充电Mg x Mo3S4。
在镁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2+向正极迁移B.正极反应式为:Mo3S4+2x e-===Mo3S2x-4C.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式为:x Mg-2x e-===x Mg2+C[镁在反应中失电子,则Mo3S4在反应中得电子,故放电时Mo3S4发生还原反应,不正确。
]7.下图为Mg-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02048】A.镁作Y电极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D.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lO-+2H2O-4e-===ClO-3+4H+A[Mg容易失去电子,OH-在燃料电池中移向流出电子的负极,故Mg作Y电极,故A 正确;Na+移向正极或X电极,故B错误;镁失去2个电子变为镁离子,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氢氧化镁沉淀,OH-被消耗,反应后废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故废液的pH小于NaClO 溶液的pH,故C错误;H+与OH-不能大量共存,则正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故D错误。
]8.锌锰干电池的两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 +2MnO2+2NH+4===Zn2++Mn2O3+2NH3↑+H2O。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NH+4B.Zn为负极,碳为正极C.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D.长时间连续使用该电池时,内装糊状物不会流出B[在电池的正极上发生的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是总反应中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电极。
由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MnO2与NH+4发生的反应为正极反应。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相对活泼(指金属性)的一极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B项正确;在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项错误;长时间连续使用该电池,由于锌皮慢慢溶解而破损,糊状物很可能流出而腐蚀用电器,D项错误。
]9.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 2FeO4+8H2O 放电充电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2-4+4H2O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C[根据题给总反应式,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高铁酸钠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
充电时,阳极上氢氧化铁转化成高铁酸钠。
放电时正极附近生成OH-,碱性要增强。
]10.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隔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 2+4H++2SO2-4放电充电2Pb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73702049】(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1 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上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B电极上生成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
【解析】根据铅蓄电池充、放电原理分析解答。
【答案】(1)PbO2+2e-+4H++SO2-4===PbSO4+2H2O 小48(2)Pb PbO2对换1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电池用于军事目的。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化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73702050】(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液中的H+向________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________。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________。
【解析】甲醇燃料电池实质就是利用CH3OH燃料在氧气中反应来提供电能。
CH3OH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氧气在正极反应:3O2+12H++12e-===6H2O,两反应式相加即得总反应式。
在电池中,负极释放出电子移动到正极上,故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为负极。
在原电池的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H +向正极移动。
甲醇反应产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1)2CH3OH+3O2===2CO2+4H2O(2)3O2+12H++12e-===6H2O 2CH3OH+2H2O-12e-===2CO2+12H+(3)正负极(4)对环境无污染12.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73702051】(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作负极),失电子:Li-e-===Li +。
(2)SOCl2为氧化剂,得电子,从题给电池反应可推出产物:Cl-、S、SO2。
(或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
【答案】(1)Li Li-e-===Li+(2)2SOCl2+4e-===4Cl-+S+SO2↑[能力提升练]13.下图是某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还原剂B.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移向B极C.溶液中H+由B极区移向A极区D.B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C[葡萄糖失去电子转化为葡萄糖酸,则葡萄糖为还原剂,故A正确;A为负极,B为正极,电子由A极流向B极,故B正确;B为正极,溶液中H+由A极区移向B极区,故C 错误;B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故D正确。
] 14.科学家们在研制一种吸气式的锂空气电池,工作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在多孔金制成的正极表面上反应。
总反应可表示为2Li+O 2放电充电Li2O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多孔金制成的电极外接电源负极B.放电时,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C.放电时,吸收空气中22.4 L的O2,就有2 mol e-从电池负极流出D.该电池可使用含Li+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B[A项,充电时,Li2O2中O2-2失电子生成氧气,所以多孔金制成的电极作阳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错误;B项,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正确;C项,没说明是标准状况,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以不能计算负极失去的电子数,错误;D项,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Li,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使用含Li+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错误。
]15.一种新型环保电池是采用低毒的铝合金(丢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食盐、氢氧化钠(化学药品店常见试剂)等原料制作的。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3ClO-+2OH-===3Cl-+2Al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优点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方便更换B.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金属铝C.电极的正极反应为3ClO-+3H2O+6e-===3Cl-+6OH-D.当有0.1 mol Al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个数为1.806×1023D[该电池所用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方便更换,A正确;金属铝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正确;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3ClO -+3H 2O +6e -===3Cl -+6OH -,C 正确;电子只能流经导线,不能流经电解质溶液,D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