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名著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56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一、《边城》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
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5分)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衬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
(5分)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表达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下列题目。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以下节选自《红楼梦》,请结合作品分析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什么场景?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3)这段文字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二、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贾宝玉在梦中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贾宝玉对家族衰败的预感。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形象有以下特点:
①贾宝玉:聪明、敏感、多情,对家族衰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②林黛玉:聪明、美丽、多愁善感,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③薛宝钗:端庄、贤淑、稳重,与贾宝玉有着婚姻之约。
(3)这段文字反映了以下社会现象:
①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②封建家族的衰败:贾宝玉在梦中预感到家族衰败,暗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③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地位: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爱情、婚姻受到种种束缚。
总之,《红楼梦》通过这段文字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思考。
专题16 名著阅读试题简析一、(2023·北京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论语·卫灵公》)③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④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①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②之意。
”(《传习录》)【注】①去声:第四声。
②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
情,实情。
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
④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
(1)说明杨、王两种解读对“称”的读音和词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2)用自己的话写出王阳明对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解读的大意。
(3)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答案】(1)杨伯峻认为:称:读chēng,称述、称道。
王阳明认为:称:读chèn,适合、符合(2)王阳明认为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德行配不上自己的名声(名不副实,徒有其名)。
(3)示例:赞同杨伯峻的观点:依据孔子“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可知,孔子在这里担忧的也是自己的名声不能被称道,自己的主张就不能实行于当世,也就不能让后世了解自己。
这比较符合孔子对“道”的推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
称:读chēng,意思是,称述、称道。
王阳明“‘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
称:读chèn,适合、符合。
(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王阳明认为“称”读chèn,就是适合、符合之意;疾,忧虑;没世,犹如“没身”,即去世。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题汇编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一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展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蔼良,这个形象与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方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表达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5分)〔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是〔〕(5分)3.以下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
“生存还是消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高考必读的中外名著1.《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法国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极为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台这样一个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癖的资本家形象,展现出了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和冷酷无情;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质上金钱的巨大破坏力量;提示了资产阶级的血腥发迹史和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
小说把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人物塑造、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标志着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2.《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它是海明威创作并在他还在世时出版的最后一部主要的虚构作品。
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
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排名第一。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2009(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佗日:“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
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
(《三国演义》)B.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
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
觉新把党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家》)C.赵伯韬表面上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表示“和解”,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完成吞并吴荪甫的计划。
但吴毫不屈服,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
吴在公债市场上彻底失败了,面对已去的大势,携妻离开上海。
(《子夜》)D.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
他们是巨人。
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当做一群巨人。
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想砍断风车的翅翼。
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
(《堂吉诃德》)E.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
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
(《巴黎圣母院》)7.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情节。
(《红楼梦》)(2)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
任何一方身故后,不得举办遗产登记,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致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
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
高考语文文学名著阅读题集文学名著作为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考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进行阅读题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作品。
一、《红楼梦》1.1 关于作者:(文章正文从这里开始,以下是正文示例)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作者曹雪芹是清代作家,他对小说的描写精细入微,构建了一个鲜活的人物群体。
3、小说以贾、薛、史、王四大家族为主线,通过复杂的婚姻关系和争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极度堕落。
1.2 阅读题:1、简要概述《红楼梦》描写的是什么时代的社会背景?2、小说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什么样的关系?3、列举2个你最喜欢的角色,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二、《西游记》2.1 关于作者: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的经典之作。
2、作者吴承恩是明代作家,他借鉴了佛教和道教的美学构思,打造出一个充满神奇和冒险的世界。
3、小说通过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旅程,讲述了修行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
2.2 阅读题:1、简要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景。
2、列举2个你最喜欢的妖怪角色,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3、你认为《西游记》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谁?请解释你的观点。
三、《水浒传》3.1 关于作者: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
2、作者施耐庵以唐朝的起义英雄宋江为原型,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农民对压迫的反抗和正义的追求。
3、小说通过英雄们的合作和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3.2 阅读题:1、简述《水浒传》讲述的是什么时代的社会背景?2、列举2个你最喜欢的水浒英雄,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3、你认为《水浒传》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请解释你的观点。
四、《三国演义》4.1 关于作者: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历史人物和战争的史诗巨作。
2021**高考语文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题答案—现代文
阅读及答案—
二、(2021**卷)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ﻭ
(一) (2021**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ﻭ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ﻭ
B、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多种手段,“**解决"了厂里的怠工闶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
(《子夜》)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家》)ﻭ
D、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巴黎圣母院》)ﻭ
E、涅赫柳多夫认识了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www.是鄙视他们。
他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复活》)
【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等级为,识记,要求学生判别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ﻭ
【解析】C项《黎明周报》并非觉慧创办,觉慧只是参加其中的工作。
祖父责骂的是觉慧参加学生运动。
E项涅赫柳多夫并不鄙视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他是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高兴.本题一易一难。
易的是E选项,这是对情节完全的,学生容易;难的是C选项,该选项从事件发生的顺序来看是
出现了情节替换,考生若不认真识记,会有所犹豫。
ﻭ【答案】CEﻭ。
高考必读的文学名著资料(全文5篇)第一篇:高考必读的文学名著资料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
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
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必读的文学名著,供大家参考。
高考必读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家》《水浒传》《边城》《欧也妮.葛朗台》《飘》《论语》《西厢记》《呐喊》《鲁迅杂文精选》《子夜》《馆》《雷雨》《边城》《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选》《围城》《谈美书简》《平凡的世界》《历史的天空》《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精选》《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哈姆雷特》《唐吉坷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文学名著导读(高中版)》《古文观止》《资治通鉴》《史记》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