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34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树妈妈与树叶娃娃教案篇一: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教案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儿童乐园里的梧桐树妈妈,有一群可爱的树叶娃娃。
每天,树妈妈用她扎实的树根、粗壮的树干、坚挺的树枝托着那群可爱的树叶娃娃,看着小朋友快乐地游戏。
就这样,树妈妈、树叶娃娃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
天气渐渐地凉了,秋风不停地吹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身上。
橘黄色的树叶娃娃在秋风中摇摆,接着,一片一片地离开了树妈妈,随着秋风飘来飘去,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飘向哪里。
树妈妈眼睁睁地看着树叶娃娃离开了自己,却没有丝毫办法挡住秋风留住他们,她缓缓地唱起了伤心地歌谣。
树叶娃娃们听到了树妈妈的歌,都不忍心让她再伤心下去,于是用歌声安慰树妈妈。
第二年春天,儿童乐园里的树妈妈身上,又长出了许多小绿芽,这些小绿芽长成了可爱的树叶娃娃。
树妈妈看到孩子们归来,心里高兴极了。
她又用扎实的树根、粗壮的树干、坚挺的树枝托着他们,看着小朋友快乐地游戏。
故事讲到树妈妈惶慌地唱起了伤心的歌谣时,老师站起来演唱歌曲第一段,小树叶安慰妈妈演唱第二段(用钢琴伴奏)。
2/4 1=D 3 3 32 1 5 3 3 3 32 —∣树妈妈: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
树叶娃娃: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
2 3 5 ∣ 3 3 2 ∣1·6∣ 1 —∣树妈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
树叶娃娃:好像在勇敢地说话。
7·7 ∣ 7 7 6 5 ∣ 6·1∣2—∣树妈妈:票呀,飘呀飘向哪里。
树叶娃娃:春天春天我会回来。
2 35 ∣ 3 2 ∣ 1 —‖树妈妈:心里可害怕。
树叶娃娃:打扮树妈妈。
篇二:中班语言: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中班语言: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活动准备:图片三张,录音磁带(秋日私语),树叶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流程:欣赏配乐故事------再次欣赏故事(配画)-----师生双向提问并学唱歌曲------故事表演。
(一)欣赏配乐故事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就叫“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个名字,请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讲些什么?1.欣赏故事。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的亲情。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亲情。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
难点:1.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故事。
2. 图片:树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2.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亲情。
3. 树叶变化观察:教师展示树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变化。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树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树叶,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对话,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兴趣。
2. 运用观察讨论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采用绘画活动法,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运用角色扮演法,巩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和角色扮演中是否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
3. 观察与想象: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是否能根据观察和想象进行创作。
八、教学时间:1. 导入与故事讨论:10分钟2. 树叶变化观察:5分钟3. 绘画活动:10分钟5. 作业与延伸:回家后完成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课件和图片的清晰度,以便幼儿能清楚观看。
中班语言活动树婆婆和鸟娃娃教案反思这是中班语言活动树婆婆和鸟娃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1、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妙景象。
2、熟悉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也存在互相协调的关系。
3、体会相互关怀、体谅的真诚感情。
4、能清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主动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树婆婆的表情改变图片、故事ppt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老师出示树婆婆的表情改变图片:森林的树婆婆来我们班做客了。
树婆婆看上去是怎样?二、幼儿认真观看树婆婆由悲伤开心失落开心的表情图片,猜想树婆婆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老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并描述故事到鸟妈妈发现树婆婆太辛苦了这一段。
四、老师提问:(1)鸟妈妈恳求树婆婆帮什么忙?树婆婆容许了吗?(2)树婆婆是怎样照料鸟妈妈的娃娃的?(3)细心的鸟妈妈发现了什么?它想了一个什么好方法?(4)它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幼儿相互争辩(5)那你们快帮鸟妈妈想一个既不让树婆婆辛苦又能让树婆婆快乐的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五、幼儿分组商量,老师从旁指导。
六、请个边幼儿上前讲出自己的想法,编出故事结尾。
七、幼儿观看课件,老师完好讲解并描述故事。
活动延长:在区域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再现故事内容。
附:故事《树婆婆和鸟娃娃》路边有一棵大树,年纪已经很大了。
她孤零零的站在路边,没有人和她说话。
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她对大树说:树婆婆,能不能让我在您身上做个窝,我快要做妈妈了!好啊,好啊,我太欢送了!树婆婆很快乐。
鸟儿很快做了妈妈,孵出了一窝小鸟。
鸟娃娃唧唧喳喳成天说个没完,真喧闹,树婆婆再也不冷清了。
下雨了,淅沥淅沥。
一会儿又晴了,火辣辣的太阳直晒下来。
树婆婆怕淋湿了鸟娃娃,又怕晒坏了鸟娃娃就撑开绿色的大伞。
微风吹来,树婆婆把树枝儿一摇一摆,还用好听的声响唱着歌,鸟娃娃好象在摇篮里,听着催眠曲:沙沙沙,沙沙沙------鸟娃娃,快睡吧到树婆婆这里来做窝的鸟儿越来越多,她们还给自己的窝写了牌子,编上号码:鸟儿新村一号,二号,三号------细心的鸟妈妈,发现树婆婆的腰弯了,背驼了,唱歌的声响也哑了。
幼儿园语言教案:语言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主题内容,理解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变化。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通过故事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包括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角色介绍,他们的生活和互动,以及树叶娃娃从生长到落下的生命过程。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2. 大树和树叶的图片或模型。
3. 彩色纸和画笔,用于制作树叶手工活动。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你们知道树叶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吗?”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同时展示大树和树叶的图片或模型,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互动讨论: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彩色纸和画笔制作自己的树叶娃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树叶和生命循环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真实的树木和树叶,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2. 在阅读角添加更多关于大自然和生命的绘本,鼓励幼儿自我探索和学习。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强调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变化,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讨论环节的参与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后期的户外活动和阅读角观察,评估幼儿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幼儿园中班小树叶找妈妈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幼儿园中班小树叶找妈妈教案【4篇】,欢迎阅读。
小树叶找妈妈篇一主题活动之一:小树叶找妈妈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小树叶找妈妈的活动体验小树叶想回到大树身边的情感,了解树叶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2、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探索树叶的兴趣和态度。
3、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不同的树长着不同的树叶。
活动准备:幼儿园树林;采集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树叶每人一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师:小树叶,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树林里找大树妈妈,好不好?二、幼儿到树林里探索树和树叶。
1、师:小树叶,快去找你们的妈妈去吧。
你们要看好自己长得是什么样的,不要找错呀。
2、你有没有找到妈妈呀?你的妈妈在哪里?她长得什么样?3、你是怎么找到的?看看你手上的树叶和妈妈身上的树叶一样不一样。
说说是什么样的。
4、小树叶,你们都找到妈妈了,真开心啊。
快和妈妈搂搂、亲亲,说说话吧。
你要对她说什么?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
大树妈妈长得真高真大,她有许多树叶孩子。
小树叶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到妈妈身边,和她们再见吧。
以后我们再来看望你们!主题活动之二:《树婆婆和鸟娃娃》目标: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2、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树婆婆与鸟娃娃相依相爱的情感。
准备:电脑图片制作指导:1、导入:(观看图一)这是谁?她怎么啦?(突出孤零零)2、幼儿欣赏图片理解1)谁来和树婆婆做朋友?2)树婆婆喜欢它吗?3)树婆婆怎么照顾鸟娃娃的?4)小鸟们为什么要离开?3、幼儿完整欣赏1)你喜欢谁?2)你为什么喜欢树婆婆(鸟娃娃)?引导幼儿理解树照顾鸟,鸟照顾树,互相关心的情感。
4、幼儿情感迁移:1)我们幼儿园有许多大树,谁来照顾它们呢?2)大树在幼儿园里会照顾谁呢?主题活动之三:树叶的本领设计意图:从户外滑滑梯回到教室,庄成满头大汗地说:“老师我热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白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懂得珍惜树木资源。
3. 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大树妈妈》绘本、实物树叶、实物小树苗、幻灯片、大树图片、涂鸦纸、颜色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幼儿园的主题:生态环境欢迎词。
教师可以拿一张大树的图片,向幼儿解释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幼儿思考:树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导入故事情节。
向幼儿展示《大树妈妈》绘本封面,并询问幼儿对大树妈妈的了解和想法。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到的有关大树的事情。
主体:1. 朗读故事。
教师以适当的语调、抑扬顿挫地朗读故事《大树妈妈》,引导幼儿一起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感受。
2. 幼儿讨论。
鼓励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感受和想法,询问他们对树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
3. 观察实物。
给幼儿展示实物树叶和小树苗,让幼儿观察、摸索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并引导幼儿关注小树苗的生长状态,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小树苗的幼小和柔软。
4. 讨论和涂鸦。
给幼儿分发涂鸦纸和颜色笔,在纸上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形象,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感受、赋予大树不同的作用。
总结:1.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受。
2. 讲述大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向幼儿总结大树的重要性和作用,比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源,提供栖息地等。
引导幼儿懂得珍惜树木资源,加强环保意识。
延伸活动:1. 视觉欣赏活动。
给幼儿播放一些与大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树木的多样性和美丽。
2. 制作树叶手工。
给幼儿提供一些颜色纸和剪刀,让他们自己制作树叶的手工作品,可以在手工上写下自己对大树的祝福语。
3. 植树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在幼儿园或周边进行小范围的植树,让幼儿亲自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知道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的关系。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培养环保意识。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树叶的变化和树妈妈与树叶娃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树叶图片、视频、绘画材料等。
2. 环境准备:一个充满大自然氛围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树叶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名字,激发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2.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树叶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树叶的变化和树妈妈与树叶娃娃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树叶的变化。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树叶生长过程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掌握程度。
3. 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评估幼儿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环保教育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树叶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创作。
示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树与植物的基本知识。
2.掌握描述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外观特征的词语。
3.了解树叶娃娃的生长过程。
4.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能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自然现象和事物。
2.能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能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2.引导幼儿了解家园周围的自然环境、珍惜资源。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描述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外观特征的词语。
2.了解树叶娃娃的生长过程。
3.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引导幼儿了解并描述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生长过程。
2.帮助幼儿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外观特征。
2.树叶娃娃的生长过程。
3.幼儿的自由表达。
教学方法1.观察法。
带领幼儿到植物园或学校周围观察、描绘、比较不同种类的树木和植物。
2.讲解法。
结合幻灯片、图片等工具,教授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3.模仿法。
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4.自由表达法。
引导幼儿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自由的表达和分享。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或图示引入本课的主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第二步:观察植物(15分钟)带领幼儿到植物园或学校周围观察、描绘、比较不同种类的树木和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第三步:学习树妈妈和树叶娃娃(20分钟)通过图示和文字描述,向幼儿介绍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并提供相关词语和句式。
第四步:模仿、表演(20分钟)让幼儿自由组合、模仿、表演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生长过程、自然状态等,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特点和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理解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特点和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树叶图片、树妈妈图片、树叶娃娃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主题活动:(1)教师讲述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让幼儿了解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关系。
(2)幼儿讨论: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认识和感受。
(3)幼儿展示: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情感,如唱歌、跳舞等。
3. 操作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妈妈图片,让幼儿说出树妈妈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娃娃手工材料,让幼儿了解树叶娃娃的制作方法。
(3)幼儿动手制作树叶娃娃,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特点,并拍摄一张与树木的合影。
2. 作业目的: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巩固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认识。
3. 作业提交:下次上课时,让幼儿展示与树木的合影,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终结性评价:评估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树林,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2. 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树叶娃娃,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树婆婆与鸟娃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故事《树婆婆与鸟娃娃》的讲述和理解。
2. 制作树婆婆和鸟娃娃的手工艺品。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树婆婆与鸟娃娃》。
2. 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
3. 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室。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树婆婆和鸟娃娃的故事,并展示故事书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树婆婆与鸟娃娃》的故事,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讨论与思考(10分钟)教师提问:故事中的树婆婆和鸟娃娃是什么样的朋友?他们是如何帮助彼此的?幼儿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制作手工艺品(2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树婆婆和鸟娃娃的手工艺品材料和步骤,并逐步引导幼儿完成制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或图案供幼儿参考。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幼儿完成手工艺品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想法。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树木和鸟类,让幼儿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
2. 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故事,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制作手工艺品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观察幼儿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通过故事了解树婆婆和鸟娃娃的友谊和互助精神,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幼儿园中班语言《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教案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专心地听故事,感受作品中所表达不同情感-----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在一起的快乐情感和分离的悲伤情感。
2.能试着说说,演演,并用歌声表现故事中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三张,录音磁带(秋日私语),树叶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流程:欣赏配乐故事------再次欣赏故事(配画)-----师生双向提问并学唱歌曲------故事表演。
(一)欣赏配乐故事
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就叫“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个名字,请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讲些什么?
1.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里讲了件什么事情?(故事讲了树叶娃娃离开了树妈妈,后来又回到树妈妈身边的事情)。
(2)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听完故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再次欣赏故事。
(老师边讲边配画)
1.幼儿自由提问。
老师,幼儿共同帮助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2.老师提问。
(1)夏天的时候,树妈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2)秋天到了,树妈妈看到树叶娃娃都飘走了,她的心情又怎么样?为什么?
(3)小树叶听到了树妈妈的歌,它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安慰?(让妈妈快乐起来,高兴)。
3.幼儿学唱。
(1)请你们来当关心妈妈的小树叶,唱歌给妈妈听,你们听,树妈妈唱起了伤心的歌谣。
(老师唱第一段,幼儿唱第二段)(2)妈妈知道你们的心里也很难受,可是,如果让妈妈看到你们这么难受,妈妈也会怎么样呢?请那么把难受的样子藏起来,拿勇敢的样子在唱歌妈妈听一遍。
幼儿再次练习。
4.学说安慰妈妈的话。
现在妈妈有点放心了,你们再来说一句安慰妈妈的话,让妈妈更加高兴一点。
5.第二年春天到了,树叶娃娃有没有回来?现在树妈妈的心情又怎么样了?
(三)故事表演。
你们喜欢小树叶吗?我们就来表演这个故事,请你们打扮一下(拿胸饰)来当可爱的树叶娃娃、老师演树叶妈妈集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