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书法第八课《 卧钩的写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8卧钩|通用版教学内容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本。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8卧钩的书写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书写意识,提高写字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8卧钩的基本笔画;•学会书写8卧钩。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书写8卧钩时的书写技巧;•如何在书写中发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赏析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指导学生正确持笔姿势。
2. 演示8卧钩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介绍8卧钩的基本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起笔、落笔、转笔方法和运笔路线。
3. 书写训练•给学生提供样板,让他们在自己的练习簿上进行练习。
•注意指导学生注意书写时的姿势、笔画、笔路和书写顺序。
4. 学生自我评估•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寻找自己书写时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学生相互检查并提供改进意见。
5.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书写情况进行点评,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
•重申书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学生练习簿上的8卧钩的书写情况;•学生自我评价表的填写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对8卧钩书写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在练习簿上连续练笔50遍。
•带着今天的收获和问题,练习1-2个小时,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
教学建议•在学生尚未掌握基本笔画之前,应当耐心地进行逐步讲解;•在学习过程中,建议教师多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有效地掌握书法技巧;•建议在课外进行一些书法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8卧钩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了书写意识,并且具备了相应技能,为今后的书写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书法三年级下册《卧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和写法。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结构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弯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
教学实施:一、导入1.导语:书法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啊!要想学好书法必需从简单的笔画练习开始。
首先一起领略书法作品之美。
播放欧体书法作品,跟着音乐一起欣赏书法之美。
2.创设氛围,静心持笔。
培养学生良好的执笔习惯。
二、书写(一)学习卧钩的写法1、理解卧钩的外形。
1)师:板书“卧钩”,看它的外形像什么?(弯月、小船、钩子、香蕉等)投影出示----卧钩的形状。
2)让学生观察。
可以分三段来观察。
你们看前段怎么写?板书:(前段斜细)中段呢?板书:(中段平,渐粗)末段呢?板书:将翘,转锋出钩)2、学习卧钩的用笔方法1)学习卧钩练习歌。
它能帮大家更好地写好它。
投影出示:卧钩弯弯如小船,顺锋入纸渐渐粗。
船头将翘用力钩,钩起尖利又宽厚。
2)观看视频。
3)教师示范。
投影示范。
(顺锋起笔,渐行渐按,先轻后重,形成弧形,左上出钩,钩要宽厚有力。
)4)学生书空。
3、练习卧钩的写法1)生示范。
谁来挑战一下,尝试写写,看看是否掌握了写卧钩的要领。
生写,师评价几个要领并相机修改。
2)孩子们,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写卧钩。
3)孩子们准备开始吧。
注意:两姿,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头正身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
老师巡视。
一个格子写一个,先练习练习3遍4)展示不足的作业。
5)再练习3遍。
6)展示优秀作业。
(由轻到重,弧形自然,书写整洁美观)。
(相机全班鼓励)(二)、学习“心”字的写法导语:看到卧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字?---“心”接下来,我们学习带有卧钩的“心”字。
胡云华公开课教案《卧钩的写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卧钩的基本写法,理解卧钩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3. 通过对卧钩的写法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卧钩的基本结构2. 卧钩的书写要领3. 卧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4. 卧钩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卧钩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要领。
2. 教学难点:卧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卧钩的写法。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字体中的卧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卧钩的变化。
3. 组织学生进行书写实践,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书写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卧钩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卧钩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要领,让学生明确卧钩的书写规范。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书写卧钩,学生认真观察,体会卧钩的书写技巧。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卧钩的书写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拓展:讲解卧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练习书写卧钩,提高书写水平。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卧钩写法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合作交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书写练习评价:对学生的书写练习进行评价,关注卧钩的结构准确性、书写流畅性等方面,给予肯定和指导。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卧钩写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他钩笔的写法,如横钩、竖钩等,帮助学生发现不同钩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卧钩的写法一、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的审美能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
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米字格书写纸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各种笔画的钩:幻灯片展示钩的笔画写法。
2.板书课题:了解各种笔画的钩的前提下引出课题。
二.指导卧钩的书写方法:1.板书卧钩并讲解卧钩的形态及运笔方法:㈠形态:左高右低,弧度较圆,想象上面能拖住鸡蛋。
㈡运笔方法:①起笔较轻(露锋)②行笔由左上到右下,由轻到重(逐渐加粗),到末端渐提。
笔画圆转,弯曲。
(渐提)③收笔向字的中心出钩(出钩)2.PPT展示卧钩的行笔过程,巩固卧钩的书写方法。
3.儿歌强化形态及行笔方法:弯弯月儿小小船,(形态)轻轻起笔重重写,(起笔和行笔)出钩之前要渐提,(调锋)对准字心再出尖。
(收笔)三.指导例字的笔画、结构特点:书写要点分析:心:三点由低到高,第一、二笔不可靠得过近;志:上部扁小、居中,下部扁宽、稍偏右;息:上部形窄、略偏左,下部扁宽、稍偏右。
PPT展示【书写要点分析】利用白板功能圈画,突出字的结构特点,强调“志”在多宝塔碑中第二笔横要稍长于第一横,这是颜真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大家在模仿时不要和楷书相混淆。
四.教师示范:卧钩的笔画,心,志,息(利用实物展台进行范写、直观形象)五.学生练习:六.交流评价:卧钩笔画交流①起笔是否露锋②行笔的长短③出钩的方向汉字交流:心:①三点的位置②上两点的相互呼应③第一点的方向④卧钩的基本问题;志:两横的粗细及收笔的露骨,竖的点起露骨及粗细;息:短撇的位置及两竖的粗细,下部的扁宽、偏右。
七.游戏巩固:汉字的组合:通过PPT将汉字“志”、“息”拆分,然后学生拖动,巩固汉字结构的搭配的重要性。
“卧钩的写法”教学设计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赵淼芳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
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关于卧钩笔法的写字教学课。
在卧钩教学前,学生已学过竖钩、竖弯钩、横折弯钩、横钩等钩画,对钩的写法和有弯度的笔画并不陌生。
但卧钩书写难度较大,首先,卧钩行如长空新月,弯度圆转而富有张力,学生掌握不好弯度常常把卧钩写得过平或出现折角。
其次卧钩的运笔过程动作丰富:起笔尖落,行笔渐渐加重,弯度自然,挑钩前稍停笔,然后向左上方挑出,整个过程要求连贯圆转、提按适宜、快慢适当,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和“心”字底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2、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和“心”字底的结构。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心”字底的写法,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心”字底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田字格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双姿,做好准备1.复习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张、足稳,一尺、一拳、一寸。
2.复习执姿:大哥二哥脸对脸,兄弟五个握空拳,伸出笔尖有一寸,姿势正确记心间。
3. 跟着音乐,齐唱《写字歌》(通过双姿的复习,让学生能很快进入写字课堂的学习,并且间接对学生提出了写字课的要求)二、运用儿歌,趣写笔画1、在你眼中,卧钩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弯月、小船、镰刀、香蕉等)(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苏少版三年级书法下册《8 卧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
2.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模仿的学习态度。
3.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
2. 卧钩在汉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卧钩的书写方法及在汉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卧钩的起笔、转折和收笔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卧钩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
(2)示范卧钩的书写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卧钩。
(2)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拓展环节:让学生观察卧钩在汉字中的应用,了解其在书法作品中的美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卧钩的书写要点。
五、作业布置1. 练习书写卧钩,每个学生至少练习10个。
2. 观察卧钩在生活中的应用,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将卧钩应用于书法作品。
3. 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卧钩的书写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2.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从而提高书法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内容学习”和“练习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掌握卧钩书写方法的关键步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新课内容学习1. 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在讲解卧钩的笔画特点时,应详细说明卧钩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的技巧。
起笔时,笔尖轻轻触纸,向右下方斜切,力度要轻;转折时,笔尖稍向右上提起,再向左下方行笔,形成钩状;收笔时,笔尖向左上方轻轻提出,与起笔处相呼应。
小学三年级软笔书法《卧钩》教学设计卧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卧钩”写法,注意腕力的提高。
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书写时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2.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笔画与结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在运笔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腕部力量的锻炼。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赏历代名家碑帖。
2.以较慢的速度展示各种各样的基本运笔过程,配合投影中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手指或笔头在空中描摹。
横钩、竖钩、斜钩。
3.学生交流我们学过的带“钩”的笔画有哪些,有什么感受?预设回答:带有钩的笔画极多,钩的出笔方向都不同,要把字写漂亮,钩这个笔画很关键。
写好钩很难。
4.教师激趣,强调钩这个笔画确实很调皮,但只要掌握了它的运笔方法,学生也能写得很漂亮。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卧钩。
二、明确写法,清楚笔顺1.研究卧钩的写法,学生打开教材,小声读书写方法,同时用手指描摹卧钩的轮廓图。
2.课件出示卧钩的轮廓图,学生交流它的书写方法。
3.教师配合学生叙述,课件动态演示书写过程,利用课件中工具标清要点。
4.教师用软笔示范书写卧钩,强调以上书写要点,提醒学生注意运用腕力到出钩处“向右上翘”,同时向“左上出钩”。
学生用毛笔在自己准备的书法纸上试写两遍。
三、研究“必”的书写1.投影出示镂空的“必”字,学生说出必字的书写顺序,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击必字的每一笔,动态演示必字的书写过程。
2.学生讨论书写顺序是否正确,教师进行总结。
3.用课件动态演示必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分解图,强调先左后右的书写规律。
4.学生用钢笔试写3遍必字。
5.教师用毛笔实物投影范写“必”,同时强调点画间的相互呼应,整体为椭圆形,不能将必字写散了。
6.学生在书法纸上试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展评。
四、结体字的教学:巩固卧钩的正确写法一)同学们,你们学过的字中,有哪些字带有卧钩呢?1、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回忆和讨论学过的带有卧钩的字。
卧钩一、教学目标1.学习“卧钩”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学习书写“卧钩”。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卧钩”的运笔方法以及在不同字中的书写方法。
3.通过对楷书历史的学习,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
二、教学重点1体会“卧钩”,因其笔画仰卧的姿态而得名。
“卧钩”也叫“卧心钩”,常常在字底出现。
2学习“卧钩”起笔较轻、行笔由轻到重、收笔出钩要向字中心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卧钩”的运笔方法,笔画圆转弯曲,常常在字底出现,尤其是注意出钩的方向。
2“卧钩”的笔画书写和带有“心”的字的书写。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
(课件播放《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2.喜欢吗?这弯弯的月儿,就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有相同之处。
一起读:(卧钩)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卧钩。
(板书课题:卧钩)(二)认识卧钩课件:同学们看,心字中红的一笔就是卧钩。
1卧钩因其笔画仰卧的姿态而得名。
“卧钩”也叫“卧心钩”。
常常出现在“心”字和带有“心”字的部件中。
2想一想:“卧钩”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斜钩”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都是钩画,但“卧钩”的弧度比较圆,“斜钩”则曲中有直)(“卧钩”常常出现在“心”字和带有“心”字的部件中)小结:“卧钩”的弧度比较圆,书写时想象上面能托住鸡蛋。
(三)学写卧钩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这个“卧钩”。
怎样写好“卧钩”呢?书本上告诉了我们写好“卧钩”的小秘诀(课件出示“写法提要”),指名读一读,写法提要。
①起笔较轻。
②行笔由左上到右下,由轻到重,至末端渐提,笔画圆转、弯曲。
③运笔向字的中心出钩。
2.(播放书写视频)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书空。
3小结:写好“卧钩”一共有三个步骤。
生:第一,起笔较轻。
(板书:起笔)生:第二,行笔由左上到右下,由轻到重,至末端渐提,笔画圆转弯曲。
想象上面能托住鸡蛋。
师:在这个步骤中行笔速度较快。
(板书:行笔)生:第三,运笔向字的中心出钩。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8卧钩|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钩”的笔画结构,理解“卧钩”与“竖钩”的区别。
2.学习8卧钩的基本形态及书写方法。
3.运用8卧钩书写常见汉字。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挂图、课件、书法作品等。
2.学生准备毛笔、宣纸、墨汁、水、湿毛巾等。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钩”的基本笔画结构教师可通过挂图等教具展示“钩”的笔画结构,并让学生模仿跟写。
2. 介绍“卧钩”与“竖钩”的区别教师可通过书法作品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卧钩”与“竖钩”在书法中的不同运用及风格。
3. 学习8卧钩的基本形态及书写方法教师可通过重点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8卧钩的基本形态及正确的书写方法。
4. 学生练习8卧钩学生可以在宣纸上练习8卧钩,教师逐一点评指导。
5. 运用8卧钩书写常见汉字学生可以通过运用8卧钩的基本组合,书写常见汉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1.掌握8卧钩的基本形态及书写方法。
2.运用8卧钩书写汉字。
五、教学难点1.理解“卧钩”与“竖钩”的区别。
2.掌握8卧钩书写的技巧。
六、教学延伸1.进一步探讨“钩”的不同运用。
2.通过模仿名家书法作品,提高学生对书法的欣赏和理解。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掌握了“钩”的基本笔画结构,了解了“卧钩”与“竖钩”的区别。
逐渐掌握了8卧钩的基本形态及书写方法,并且运用8卧钩书写了常见汉字。
在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继续加强书法能力的练习和提升,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卧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卧钩的正确书写方法,注意腕力的提高,并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书写时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引导示范为主线,以自我体验、小组交流、因材施教、实践创作为手段,以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与规律为目的,提高学生写好字的实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笔画与结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卧钩的弧度及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卧钩的写法,在运笔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腕部力量的锻炼。
三、教学手段:教学课件、书写用具四、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每日一听——欧阳询卧碑三日的故事。
2、师问:说说你感受到欧阳询学书法有着什么样的心?(细心、专心、恒心……)3、师总结:是啊,写字要用“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
老师在这里把你们分成三组,分别是一号细心组、二号专心组、三号恒心组,请所有小组都带上一颗热爱书法的“心”,端正坐姿,跟着老师坐上“心”字号大船,一起去书法的天地遨游一番,好不好?生:(兴趣浓厚)好!4、宣布上课(二)、激取导入:1、投影出示索靖等名家作品,老师与学生共同欣赏,细心品味书法带来的美感。
A: (投影出示)故事中大书法家索靖的代表作《月仪贴》,这幅章草作品结体态势沉稳、峻峭,用笔厚重谨严,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
B:(投影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原书二十八行,共有三百二十四字。
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
其中有二十个“之”字更是变化多端,无一雷同。
是王羲之书法中最好的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C:(投影出示)王献之《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
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D:(投影出示)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书体吗?生:楷书师:欧阳询不仅学习索靖、二王,还能博览古今,书则八体皆能,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第八课《卧钩的写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P22——P24
二、教学目的:
1、认识卧钩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正确、规范、整洁地写好本课例字。
2、了解心字作字底和独体字的不同,明确心字作字底重心右移。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字型、合理搭配字型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书写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卧钩的书写方法。
难点:卧钩的写法与心字底例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卧钩的写法。
A:教师讲解写法:起笔尖落,行笔渐渐加重,弯度自然,挑钩前稍停笔,然后向左上方挑出。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卧钩的写法。
7、学习心的写法。
A:读读心字怎么写?注意三点的位置。
左点最低,中点最高,右点其次。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心的写法。
3、教师边师范边讲解“志”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志字的注意点:上窄下宽,上部居中,下部卧钩起笔对正上部末横起笔。
C、学生练习写“念”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念”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念字的注意点:上部宽、罩下,点和横撇对正撇和捺的交叉点。
心字底中间点要低。
C、学生练习写“念”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急”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急字的注意点:中间部分横向笔画左低右高,间距均等,心字底宜扁,稍偏右。
C、学生练习写“急”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急字的心字底要注意什么呢?跟前面几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