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运动的描述5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65
1.质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运动的相对性: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如第2s 末,第5s 末等均为时刻;时间指的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如4s 内(0-4s 末),第4s 内(3s 末到4s 末)等均为时间.反映列车进出站的时刻表叫列车时刻表,而不能叫时间表.(注:3s 末和4s 初表示同一时刻)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质点、参考系、时间与时刻例题精练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E.汽车的后轮,研究汽车牵引力来源F.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G.人造卫星,研究绕地球转动H.海平面木箱,研究在水平力作用下先滑动还是先滚动3.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1.标量和矢量(1)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路程,能量等. (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 (注:矢量相等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是由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下图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2.一个皮球从5m 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1m ,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_____m .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例题精练3.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C .路程为3.5πRD .路程为0.5πR4.如图所示,质点从圆形上的A 点出发沿圆形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共运动了1周半,在此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是 m ,位移大小是________m ,方向为______.(圆周半径, AB 为直径,)m 1=R 3=π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位移变化快慢),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s v t ∆=∆(注:s ∆为位移变化量,st∆∆为位移变化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2)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之比.v =s /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之比. 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和v -t 图象(3)位移图象(s -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3.加速度(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t v v a t 0-==v t ∆∆(注:v ∆速度变化量,vt∆∆速度变化率),单位m/s 2(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①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②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可增大也可减小)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 ③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没有任何直接练习.④速度是位移变快慢,或位移变化率,但不能说位移的变化量大速度就大.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快慢,或位移的变化率,但不能说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知识点三:速度与加速度1.某人爬山,上山的速度是v 1,下山的速度v 2,求这个人从出发到回到起点,他的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分别是多少?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 的速度跑了80m ,然后又以2m/s 的速度走了20m ,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v 是平均速度4.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试求: (1)5s 末的瞬时速度. (2)20s 内的平均速度 (3)第二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例题精练132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s m /6,经一秒速度大小为s m /8,则物体运动加速度() A .一定是2/2s m B .一定小于2/8s m。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运动嘛,就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大可小,有时候我们能感觉到,有时候却看不见摸不着。
那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吧!咱们来看看什么是运动。
运动就像是我们在操场上跑步、打篮球一样,都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也可以是上升、下降、旋转等等。
就是让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运动的三要素。
要想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三个要素: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就是物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比如我们跑步时脚底离地的距离。
速度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比如我们跑步时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比如我们跑步时的加速度。
有了这三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了。
现在,我们来说说运动的分类。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和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比如我们在操场上跑步。
变速直线运动就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比如我们在开车时遇到红绿灯的情况。
匀变速曲线运动就是物体在一条曲线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比如我们在坐过山车时的感觉。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就是物体在一条曲线上以不断变化的加速度运动,比如我们在玩滑板时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运动的基本公式。
要想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位移 = 初始位置终止位置;速度 = 位移 / 时间;加速度 = (末速度初速度) / 时间。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更好地描述它的运动。
我们来说说运动与力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发生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它的速度将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 运动形式。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例题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 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2. 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 功等过程量。
例题4:关于时间和时刻,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5 s 末,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s 末这1 s 的时间段长度来表示。
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第3秒末 I第4秒初C. 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 D .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例题5: —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 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
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 •甲、乙匀速下降,且 B •甲、乙匀速下降,且 C •甲、乙匀速下降,且 D •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v 乙,丙停留在空中 v 甲v v 乙,丙匀速上升 v 甲v 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v 甲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 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是矢量。
位移大小: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如果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则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
例题2:如图1-1,质点从A 点出发沿顺时针方向在半 - 径R 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 ___________ ,最小位移等 于 __________ ,经过9/4周后的位移等于 _________ ,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3.—支长为150m 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 300m 后赶到队前传 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 200m ,则过程中通讯 兵的位移为 __________ m ,通讯兵走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 m 。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1.1 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地运动。
那么,什么是运动呢?简单来说,运动就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这种位置的改变可以是沿着直线的,也可以是绕着某个点的。
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就是指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而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在做曲线运动时,就是指它的速度和方向都在发生改变。
二、1.2 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运动分为两类: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 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等。
这类运动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即速度始终保持恒定。
2. 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例如,自行车在上坡时速度会变慢,下坡时速度会变快;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这类运动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三、2.1 牛顿第一定律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律。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只要物体不受力,它就会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
这个定律的意义非常深远。
它不仅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规律,还为后来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这个定律也告诉我们: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施加外力。
只有这样,物体才会发生位移或者速度的变化。
四、2.2 牛顿第二定律除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而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小。
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重要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