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有氧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42
康复医师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目标?A. 减轻残疾B. 提高生活质量C. 预防疾病D. 促进功能恢复答案:C2.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物理治疗的范畴?A. 热疗B. 电疗C. 药物治疗D. 运动治疗答案:C3. 康复评定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功能评定?A. 肌力评定B. 感觉评定C. 心理评定D. 运动耐力评定答案:C4.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治疗的方法?A. 有氧训练B. 肌力训练C. 药物治疗D. 平衡训练答案:C5. 康复医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康复治疗的原则?A. 个体化原则B. 早期介入原则C. 长期治疗原则D. 单一治疗原则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康复治疗中常用的辅助器具?A. 拐杖B. 轮椅C. 义肢D. 血压计答案:D7.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康复护理的内容?A. 皮肤护理B. 肌肉按摩C. 心理护理D. 饮食护理答案:B8. 康复医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康复评定的目的?A. 确定康复目标B. 制定康复计划C. 评估治疗效果D. 诊断疾病答案:D9.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康复教育的内容?A. 疾病知识教育B. 康复技能教育C. 心理支持D. 药物治疗答案:D10. 康复医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康复治疗的阶段?A. 急性期康复B. 稳定期康复C. 长期康复D. 预防期康复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些是物理治疗的方法?A. 热疗B. 电疗C. 药物治疗D. 运动治疗答案:A、B、D2. 康复评定中,下列哪些属于功能评定?A. 肌力评定B. 感觉评定C. 心理评定D. 运动耐力评定答案:A、B、D3.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些是运动治疗的方法?A. 有氧训练B. 肌力训练C. 药物治疗D. 平衡训练答案:A、B、D4. 康复医学中,下列哪些是康复治疗的原则?A. 个体化原则B. 早期介入原则C. 长期治疗原则D. 单一治疗原则答案:A、B、C5. 康复治疗中,下列哪些是康复治疗的阶段?A. 急性期康复B. 稳定期康复C. 长期康复D. 预防期康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康复医学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
1、定义: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指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分为主动、被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三种。
2、适应症:(1)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
(2)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 3 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肌力3级或3级以上患者,但存在关节肌肉的挛缩粘连需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3、禁忌症: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连续被动关节活动(CPM)1、定义: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
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
2、适应症: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髓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镜术后等。
3、禁忌症:连续被动运动如对正在愈合组织产生过度紧张时应慎用或推迟应用。
4、仪器设备:对不同关节进行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选用各关节专用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器械。
训练器械是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组成,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手指等外周关节的专门训练设备。
5、注意事项:(1)、术后伤口内如有引流管时,要注意运动时不要影响引流管;(2)、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垂直时,早期不宜采用CPM 训练,以免影响伤口愈合;(3)、训练中如同时使用抗凝治疗,应适当减少训练时间,以免出现局部血肿;(4)、训练程序的设定应根据外科手术方式、患者反应及身体情况加以调整。
康复运动训练
康复运动训练是一种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改善身体状况。
在康复运动训练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一套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并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
康复运动训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运动损伤、骨折、脊柱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康复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康复运动训练的训练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在康复运动训练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这些计划通常包括训练强度、频率、时间和方法等方面。
医师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康复运动训练中,患者需要遵循医师的建议,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训练和不当饮食。
患者还应该注意安全,避免在训练中发生意外。
康复运动训练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遵循训练计划
的程度。
一般来说,康复运动训练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患者需要耐心、坚持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运动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改善身体状况。
患者应该遵循医师的建议,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训练和不当饮食。
只有坚持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1.康复是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受歧视。
2.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3.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可分为等张向心性收缩和等张离心性收缩。
4.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所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5.联合反应是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异常表现。
脑损伤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6.共同运动是指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7.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8.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9.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弧度。
10.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11.协调是指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衡、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动作的能力。
12.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3.康复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14.有氧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方式,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
15.靶心率是通过有氧运动调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依据。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一、培训目标根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通过系统培训,使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能够掌握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医疗机构新入职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转岗后将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在岗的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
三、培训时间(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时间为10天,共60学时。
(二)专业培训。
包括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50天,共300学时。
(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四、培训方式和方法(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治疗等培训方法。
五、培训内容和要求(一)基础培训。
1.基本理论知识培训(1)法律法规: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规范标准: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等康复治疗规范要求。
(3)规章制度:掌握康复治疗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康复治疗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多学科诊疗制度、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工作流程等。
(4)康复治疗概述: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等概念,掌握解剖学、运动学等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方案与实施等内容,了解康复医疗工作现状及进展。
(5)康复治疗风险管理:掌握患者易发风险(如电击伤或电流伤、灼伤、过敏反应、跌倒、骨折、肺栓塞、体位性低血压等)的识别、评估、防范措施、应急预案,掌握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康复训练的锻炼方法与技巧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系统的运动和锻炼,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身体机能和生活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和掌握正确的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锻炼方法与技巧,希望能为康复训练的实施提供一些指导。
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促进心肺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锻炼时应注意运动的频率、强度和时间。
初次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可以采取间歇性训练方式,即将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避免过度劳累。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举重、借力训练和弹力带运动等。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遵循逐渐增加负荷的原则,从轻到重逐渐提升训练强度。
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以避免受伤。
三、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是提高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灵敏度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追踪训练和目标训练等。
在进行灵敏度训练时,可以结合各类器械或道具,进行目标指向和精确度的训练。
同时,要注重训练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以提高神经系统的适应能力。
四、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包括伸展运动、瑜伽和太极等。
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要注意渐进式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拉伤。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和动作。
五、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模仿日常生活动作进行的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常见的功能性训练包括抬举、蹲起、爬楼梯等动作。
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要注重动作的逐渐复杂化和自然化,贴近日常生活需求,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
六、心理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调整对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能会面临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等问题,因此心理训练不容忽视。
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康复训练项目概述康复训练项目是指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最大程度地减轻因疾病或损伤造成的残疾而设计的一系列治疗和锻炼计划。
康复训练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特定的运动手法和设备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肌力与耐力训练:针对特定肌肉群进行力量和持久性训练,以增强肌肉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改善支撑能力。
•平衡与协调训练:通过一系列动态和静态平衡练习,提升患者的稳定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2.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s):帮助患者重新掌握穿衣、吃饭、洗澡等基本自理技能。
•认知功能训练:针对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恢复训练。
3.语言病理学(Speech Therapy,ST)•语言训练:帮助有言语障碍的患者改善发音清晰度、语调和语速。
•吞咽功能训练: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评估和训练,降低误吸风险。
4.心肺康复训练•有氧运动训练:如步行、自行车、游泳等,旨在提高心血管健康和呼吸功能。
•气道清理技术训练:教授患者如何有效咳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神经康复训练•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等,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运动再学习:帮助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损伤患者重新学习并优化运动模式。
6.疼痛管理•疼痛教育:教导患者了解疼痛机制,学会应对和控制疼痛的方法。
•物理因子治疗:如电刺激、热疗、冷疗、超声波治疗等手段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7.心理社会康复•心理咨询: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处理病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回归社会适应训练:为重返工作和社区生活提供指导和支持。
每个康复训练项目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来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主管技师):物理治疗必看考点六1、单选在有氧训练前可以按照年龄预计靶心率,作为运动强度指标()A.[(160-年龄)×70%~85%]B.[(180-年龄)×70%~85%]C.[(200-年(江南博哥)龄)×70%~85%]D.[(220-年龄)×70%~85%]E.[(240-年龄)×70%~85%]正确答案:D2、单选下列训练中,“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6s,重复20次,每次间歇休息20s,1次/天”属于()A.短促等长训练B.多点等长训练C.渐退抗阻训练D.渐进抗阻训练E.短暂最大收缩训练正确答案:A3、单选Rood技术的冰刺激和刷拂的促进作用仅在治疗即刻和结束后()A.25~40s内有效B.30~45s内有效C.35~50s内有效D.40~55s内有效E.45~60s内有效正确答案:E4、单选使用拐杖的步行训练不包括()A.两点步B.手杖三点步C.四点步D.摆至步E.摆过步正确答案:B5、单选操作“患者去枕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上肢放在体侧或垂于治疗床沿两侧,头转向一侧。
治疗者下方手掌根部放在胸腰椎上,豌豆骨放在拟松动的棘突上,五指稍屈曲,上方手放在下方手腕背部将棘突垂直向腹侧按压”属于()A.旋转摆动腰椎B.垂直按压颈椎横突C.垂直按压胸腰椎棘突D.垂直按压胸腰椎横突E.垂直松动颈椎椎间关节正确答案:C6、单选有助于减少机体耗氧量的是()A.放松练习B.腹部加压暗示呼吸法C.腹部沙袋加压呼吸法D.缩唇呼吸法E.缓慢呼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缩唇呼吸法:以适当增加气道阻力,减轻或预防病变部位支气管在呼气时过早塌陷,从而改善呼气过程,减少肺内残气量。
7、单选理想的超声透入用药条件不包括()A.药物声阻低B.药物不被超声破坏C.药物透入的深度明确D.药物透入的药量明确E.药物限于水溶性和电解质正确答案:E8、单选利用病理运动模式引起运动反应()A.Bobath方法B.Brunnstrom方法C.丰富环境刺激D.Rood方法E.PNF方法正确答案:B9、单选平衡训练中,提供站立位及行走平衡训练的设备包括()A.镜子、眼镜、面罩等B.治疗球、治疗台、坐椅等C.平衡板、平行杠、体重秤等D.泡沫筒、治疗球等E.踩踏板、滑板、水疗泳池等正确答案:C10、单选运动再学习技术的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中,用腕桡偏移诱发的是()A.训练对指B.训练伸腕关节C.训练前臂旋后D.训练屈伸腕关节E.训练拇外展和旋转正确答案:B11、单选关节松动技术手法操作程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B.小范围、快速度的松动可抑制疼痛C.大范围、慢速度的松动可缓解紧张或挛缩D.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E.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达到僵硬点,但不超过僵硬点正确答案:E12、单选截瘫患者侧向移动训练包括()A.先将健侧足伸到患侧足下B.用健侧腿抬起患侧腿向右(左)移动C.用健侧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右(左)侧D.臀部右(左)移动完毕后,再慢慢将肩、头移向右(左)侧E.先坐起,然后用手将下肢移向一侧,再用手撑床面,将臀部移动到该侧正确答案:E13、单选操作“患者仰卧,上肢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列属于参与局限的是A、脚踝扭伤后引起踝关节活动受限B、骨折手术后患者出现剧烈疼痛C、偏瘫患者不能步行D、使用轮椅者由于环境因素不能乘坐地铁E、脊髓损伤患者不能完成床到轮椅的转移正确答案:D2、为预防压疮的发生,进行体位变换时每次间隔时间不得超过()A、2.5hB、2hC、3hD、1.5hE、1h正确答案:B3、床上活动不包括以下哪项A、床上移动B、坐位平衡C、桥式运动D、床上坐起与躺下E、翻身正确答案:B4、作业疗法的主要治疗作用不包括A、消炎、止痛B、提高生活自理能力C、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D、改善精神状态E、提高职业技能正确答案:A5、康复的对象是A、截瘫、偏瘫病人B、各种功能障碍的人C、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的病人D、小儿麻痹症、精神病病人E、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正确答案:B6、女,6岁,出生时发现上唇裂,2岁时已行手术矫治,讲话有轻度口吃属以上何种类型 ( )A、残疾B、病损C、器官残疾D、残障E、心肺残疾正确答案:B7、下列哪些不属于康复医学机构的组织形式?A、康复医院B、康复专科(部)C、康复医学门诊D、疗养院E、长期照顾中心正确答案:E8、可能采用国际残疾分类新版的行业不包括()A、学校B、保险C、劳动教育D、社会保障E、社会政策和一般立法正确答案:A9、关于康复论述不正确的是A、康复工作在疾病后期进行B、康复是一种观念、指导思想C、康复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D、康复要求残疾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区均参与康复服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E、康复必须渗透到整个医疗计划内正确答案:A10、⽂献综述的种类不包括A、学术观点争鸣性综述B、动态性综述C、成就性综述D、论著性综述正确答案:D11、下列不属于运动疗法禁忌症的是( )A、大出血患者B、身体极度衰弱C、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D、有明确的炎症存在E、肱骨干骨折钢针固定正确答案:E12、康复医学的核心是:A、最大限度减轻残疾B、回归家庭、社会C、最大限度恢复功能D、残疾、功能恢复和预防E、生活自理正确答案:D13、运动处方的最核心部分为()A、运动强度B、运动方式C、运动持续时间D、运动频度E、运动程序正确答案:A14、对于研究性论著类⽂章,除下列哪项之外都应是必须的A、对本⽂研究结果的评价B、结果C、讨论D、材料与⽂法正确答案:A15、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设计与改造属于什么范畴:A、社区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康复工程E、康复医学正确答案:D16、被历代医学界视为医师角色重要特征的是A、技术高超B、知识更新快C、道德高尚D、心理稳定E、经验丰富正确答案:C17、下列不属于痉挛的是()A、脑出血致左指屈肌张力增高B、脑梗塞致左肱二头肌张力增高C、缺钙致左腓肠肌抽搐D、脊髓肿瘤致左股直肌张力增高E、脊髓损伤导致下肢肌张力增高正确答案:C18、男,54岁,4年前因脑出血而致右侧偏瘫,虽经积极治疗,现仍需扶拐步行,上下楼梯困难,语言交谈困难,听、视力尚可。
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
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得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功能解剖学:研究运动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动能的学科。
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体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关系的学科。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
应力:指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用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N/cm2)刚体: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他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力矩: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阻力点:阻力杠杆上的作用点,是指运动阶段的重点、运动器械的重力、摩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张力等造成的阻力。
他们在一个杠杆系统中的阻力作用点只有一个,即全部阻力的合力作用点为唯一的阻力点。
力偶:通常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梅脱:能量代谢当量。
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又称速度杠杆。
人体的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下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心脏的功能能力: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达到的最大MET值。
或者,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MET值。
或者,心脏功能容量/体力功能容量,指体力活动的能力。
健康人,心脏的功能能量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相应的MET值。
稳定角:是中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
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
稳定系数:为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复合运动: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转动惯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