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实验报告(葡萄酒的酿造)
- 格式:doc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9
葡萄酒的酿造实验报告及葡萄酒的生产工艺与设备1.引言葡萄酒是一种世界广泛喜爱的酒类,其酿造工艺非常复杂。
本实验旨在研究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评估不同酿造条件下葡萄酒的质量。
2.实验设计2.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葡萄作为原料,保证葡萄酒的质量。
选取不同的葡萄种类和酿造条件进行实验。
2.2酿造过程2.2.1榨汁将葡萄放入压榨机中,轻压使其释放汁液。
将汁液收集至发酵桶中。
2.2.2发酵将发酵桶中的汁液加入酵母,并控制温度在18-25摄氏度。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以保证酵母充分与葡萄汁接触。
2.2.3均质化发酵结束后,将酒液过滤以除去固体残渣,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2.2.4熟化将酿造好的葡萄酒装入木桶或不锈钢罐中进行熟化。
时间根据需要调整,一般在数月至数年之间。
熟化完成后,将葡萄酒瓶装并密封,以便陈年和销售。
3.结果与讨论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的组合,我们制造了几种葡萄酒。
通过传统口感评估,我们对不同样品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些葡萄酒样品具有更浓郁的果香和更柔和的口感,而其他样品则具有更鲜明的酸度和更清晰的口感。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葡萄的天然特点和酿造过程的细节所引起的。
葡萄酒的生产工艺需要一系列设备来进行实施。
4.1压榨机压榨机用于将葡萄轻压,使其释放汁液。
压榨机通常由不锈钢制成,以确保其卫生和耐用性。
4.2发酵桶发酵桶用于容纳葡萄汁和酵母,并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促进发酵。
4.3均质器均质器用于将葡萄酒液体过滤并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4.4熟化设备熟化设备可以是木桶或不锈钢罐。
木桶可以为葡萄酒提供更复杂的风味,而不锈钢罐则更容易控制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
瓶装设备用于将葡萄酒瓶装,并进行密封,以便陈年和销售。
5.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评估方法。
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制葡萄酒实验报告自制葡萄酒实验报告引言: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品,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它丰富的口感和多样的风味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之一。
然而,很少有人了解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的化学变化。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制葡萄酒的过程,探索葡萄酒的制作原理,并观察其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1. 新鲜葡萄:选取新鲜、成熟的葡萄作为实验材料,以确保酒的质量。
2. 砂糖:用于提供酵母发酵所需的碳源。
3. 酵母:用于发酵葡萄汁中的糖分,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 水:用于稀释葡萄汁,以调整酒的浓度。
实验步骤:1. 葡萄的处理:将新鲜的葡萄洗净,并去除葡萄梗。
然后将葡萄压碎,使其释放出汁液。
2. 葡萄汁的提取:将压碎的葡萄放入一个容器中,并用纱布过滤,以去除固体颗粒。
得到的葡萄汁即为酿酒的原料。
3. 添加砂糖:根据葡萄汁的酸度和糖度,适量添加砂糖,以提供酵母发酵所需的碳源。
4. 添加酵母:在葡萄汁中加入适量的酵母,搅拌均匀。
酵母会利用葡萄汁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5. 发酵过程:将容器密封,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酒液的变化,并轻轻搅拌以促进发酵。
6. 过滤和贮存:当酒液停止冒泡并变得清澈时,可以进行过滤。
使用纱布或滤纸过滤酒液,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
然后将酒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贮存。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们成功制作出了自制葡萄酒。
酒液呈现出琥珀色,具有浓郁的葡萄香气。
口感醇厚,带有一定的酸度和甜度。
经过过滤后,酒液变得清澈透明,没有悬浮物。
讨论: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关键的步骤。
酵母利用葡萄汁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中,糖分被转化为酒精,使酒液的甜度减少,而酒精浓度增加。
同时,二氧化碳的释放使酒液产生起泡现象。
发酵的时间和温度对酒液的口感和风味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出了自制葡萄酒。
生物选修一实验报告高2016级实验小组小组成员:胡多琪(组长),向奕谨,苏杏,雷梦真,程雍姸,蒋田沐苗一、实验目的:以制作红葡萄酒为例学习果酒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最适温度20℃左右]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最适温度18℃~25℃]三、实验材料500g新鲜巨峰葡萄、50g白砂糖、发酵瓶、脸盆、过滤盆、不锈钢饭勺一个、消毒纱布、剪刀、塑料手套四、实验步骤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选择新鲜饱满、颜色较深且口感香甜的巨峰葡萄,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杂菌,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用剪刀去除枝梗和子粒。
2.对发酵瓶、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擦干待用。
因实验条件限制,无法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而使用洗洁精洗涤。
3.将葡萄擦干,装入发酵瓶中用手挤压出汁水(实验条件限制使用榨汁),加入50g白砂糖用勺子搅拌均匀,留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盖好瓶盖(不密封—少量空气促进酵母菌繁殖)。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一周。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一周后用消毒纱布对葡萄酒进行过滤,密封发酵瓶进行二次发酵。
8.本学期第十五周发酵完毕。
四、实验现象发酵瓶中有大量无色无味气泡冒出,酒味越来越浓,葡萄酒由紫红色逐渐变成澄清透明的橙红色溶液。
⒈过滤前:2.过滤发酵数周后:注: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白砂糖放得多会增加所制葡萄酒的甜度,也会提高其度数。
五、实验结论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统称,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喜欢”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
实验8 制作葡萄酒【知识准备】1.背景知识:微生物是自然界中难以用肉眼辨别的一类体积微小的生物的统称,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空气中、水中、各种物体的表面都有许多微生物。
许多果实的表面自然附有许多微生物。
葡萄果实的表面就常常附有肉眼看不见的酵母菌。
放置过久的葡萄有时会自然发散出酒味就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但有时放置过久的葡萄也会发出酸味或其他味道,这是其他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2.实验原理:在发酵的前期,酵母利用葡萄中的糖分进行需氧呼吸,繁殖自身随着需氧呼吸的进行酵母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多,发酵体系中的氧气含量不断下降。
在发酵的后期,酵母在低氧浓度的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
醋酸杆菌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将乙醇氧化成为乙酸。
3.思考题:(1)在发酵的前期发酵体系中会不会很快产生大量乙醇?(2)发酵体系中的氧气浓度为什么会下降?(3)发酵体系中是产乙醇还是产乙酸是由什么决定的?(4)用葡萄作原料发酵制成的酒中仍然能保持葡萄特有的香味,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目的】1.练习用酵母发酵酿制葡萄酒。
2.观察酵母的需氧呼吸现象。
3.观察酵母的厌氧呼吸现象。
【材料用具】大可乐瓶安琪酵母粉少量葡萄0.5公斤洗涤灵(或高锰酸钾)少许【操作流程】1.将葡萄用洗涤灵清洗干净(或用鲜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约5min 并用清水洗净)后,挤破、连皮一同放入可乐瓶中。
注意:1.千万不要用玻璃瓶作发酵的容器,以免发酵产气使瓶子炸裂造成危险。
2.所放入的葡萄总体积不要超过可乐瓶的50%。
2.将少量安琪酵母粉用温水调匀放入可乐瓶中,捏扁..可乐瓶并拧紧瓶盖。
3.将可乐瓶放在温暖的地方(约25-30℃左右),令酵母发酵。
注意:要每天观察可乐瓶形状的变化。
当可乐瓶膨起并具有一定硬度时要将瓶口拧松放出瓶中的气体并再次将可乐瓶捏扁。
此时不要完全打开瓶盖,只将气体放出即可。
4.待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将瓶中的液体转入另一干净的瓶中置于低温环境下静置保存。
一、实验及研究我的指导老师对我说,葡萄里的葡萄糖可以与葡萄皮表面的酵母菌发生如下反应:CH206 酶>2CH,OH+2CO₂↑上面的化学方程式中的“酶”字,是指能将葡萄糖催化生成乙醇和CO2的酶。
通过上述反应,我们可以将葡萄酿成葡萄酒。
此外,如果乙醇与酒中的乙酸(醋酸,结构简式:CH3COOH)反应,还能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使酒变得更为香醇:CH,COOH+HOCH-→CHCOOC,H,+H,O通过上述容,我可以大体知道葡萄酿酒的简单过程。
我决定利用相关材料进行实验。
(一)材料与仪器1、材料绿葡萄(约1kg)、葡萄糖(不用白砂糖,白砂糖太甜;葡萄糖应为食用级)。
2、仪器玻璃棒、空玻璃瓶(有盖)一大一小各1个、以及一次性手套。
(二)工艺流程挑选葡萄→清洗仪器→清洗葡萄→装入酿酒的容器→发酵→转移至其他容器并储存。
(三)操作要点1、挑选葡萄选用新鲜,无病斑无机械伤,无变质无霉烂,色泽翠绿、风味浓的绿葡萄,要求无污染、无病虫害,否则影响实验。
2、清洗仪器用开水清洗空玻璃瓶,放置备用。
3、清洗葡萄将葡萄用流动水简单冲洗。
严禁用开水冲洗,否则葡萄表皮的酵母菌会死亡。
如果冲洗时间过长,葡萄表皮的酵母菌也会被冲走。
4、装入酿酒的容器戴上一次性手套,将葡萄去梗、枝,挤出果肉,装入冷却后的玻璃瓶中,所装的葡萄的容积大约为容器总容积的2/5,若容器装的葡萄过多,则酿酒时容易溢出。
加入葡萄糖,以覆盖全部葡萄为宜。
取出一根用开水冲洗并冷却的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用盖封闭瓶口。
将容器至于阴凉干燥处,发酵。
5、发酵几天之后,我们可以看见瓶中有分层现象,有三层。
其中,上面一层是酒渣,即葡萄的皮和葡萄的肉:中间绿色的液体是葡萄酒,也就是我们要取出的液体:最下面的一层是死亡的酵母菌。
此外,打开盖子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闻见强烈的乙醇气味。
液体表面出现气泡,依我看,很可能是CO2气体。
6、转移至其他容器并储存我们尝一点酒(此步骤需要有胆量,若无胆量,请勿尝试),然后吐出(不建议吞下去)并漱口。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掌握葡萄酒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学习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学知识,观察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现象。
3. 掌握葡萄酒的陈酿、过滤和装瓶等工艺流程。
二、实验材料1. 成熟、颜色深的葡萄(如巨丰、玫瑰香等)2. 冰糖或白糖3. 玻璃罐、玻璃坛、陶瓷坛、不锈钢瓶、塑料瓶等发酵容器4. 细塑料管5. 木棒或筷子6. 丝袜或细纱布7. 温度计8. pH试纸9. 酵母菌三、实验步骤1. 葡萄挑选:选择成熟、颜色深的葡萄,剔除病果、烂果和枝梗。
2. 葡萄清洗:将葡萄放入清水中,轻轻搓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3. 葡萄破碎:将葡萄放入发酵容器中,用木棒或筷子轻轻捣碎,使葡萄汁释放出来。
4. 添加辅料:根据葡萄和糖的重量比例(10:2),向发酵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
5. 调节pH值:用pH试纸检测发酵液pH值,若过高或过低,可适当添加醋酸或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6. 加入酵母菌:将酵母菌溶于少量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发酵容器中。
7. 发酵:将发酵容器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
每天用木棒搅拌葡萄皮,并压入酒液中。
8. 发酵结束:6天后,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
9. 过滤:将葡萄酒汁倒入矿泉水瓶,用细纱布过滤掉葡萄皮、籽、糟等残渣。
10. 陈酿:将清澈的酒液倒入另一个矿泉水瓶,装满后盖紧盖子,放置两至三周。
11. 装瓶:将陈酿好的葡萄酒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装满后密封。
四、实验现象1. 葡萄装入坛子后,半天内葡萄汁中产生较多气泡,说明酵母菌开始繁殖和发酵。
2. 6天后,坛中气泡减少,酒液颜色逐渐变深。
3. 经过陈酿和过滤,酒液变得清澈透亮。
五、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包括葡萄挑选、清洗、破碎、发酵、陈酿、过滤和装瓶等环节。
2. 观察到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繁殖和发酵现象,了解了葡萄酒发酵的微生物学知识。
3. 通过调整pH值,使酒液达到最佳发酵条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2. 掌握葡萄酒的基本制作方法。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实验器材1. 主发酵器:玻璃罐、玻璃坛、玻璃瓶、陶瓷坛、不锈钢瓶或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塑料罐等。
2. 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3. 细塑料管:用于虹吸法倒出葡萄酒。
4. 木棒或筷子:用于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 丝袜或细纱布:用于过滤葡萄酒汁。
6. 成熟、颜色深的葡萄。
7. 冰糖或白糖。
8. 温度计。
9. 计时器。
三、实验过程1. 准备材料:将葡萄洗净,去皮去籽,留下葡萄肉。
2. 装填发酵器:将葡萄肉挤入发酵器中,然后放入葡萄皮,装至70%容量,虚掩盖子。
3. 发酵初期:将发酵器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每天用木棒搅拌葡萄皮,并压入酒液中,确保葡萄皮与酒液充分接触。
4. 加入辅料: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搅拌均匀。
5. 发酵过程:观察发酵情况,当酒液中气泡减少,酒液颜色逐渐变深时,说明发酵进入后期。
6. 完成发酵:当酒液基本无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
7. 过滤: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容器,用细纱布过滤掉葡萄皮、籽、糟等固体物质。
8. 二次发酵:将过滤后的酒液倒入矿泉水瓶中,密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二次发酵。
9. 储存:待酒液澄清后,倒入玻璃瓶中,密封储存。
四、实验现象1. 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半天内,葡萄汁中产生较多气泡。
2. 发酵过程中,气泡逐渐减少,酒液颜色逐渐变深。
3. 发酵完成后,酒液基本无甜味,呈金黄色。
五、实验反思1. 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条件对酒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如温度、湿度、搅拌等。
2. 在发酵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发酵情况,及时调整发酵条件,以保证酒的品质。
3. 过滤是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确保酒液的清澈度。
4. 储存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容器,避免酒液受到污染。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瓶美味的葡萄酒,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了解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掌握了基本制作方法。
葡萄酒制作实验报告葡萄酒制作实验报告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美妙的饮品,它的制作过程充满了神秘和艺术。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并通过实践探索其中的奥秘。
第一步:葡萄的选择和准备在葡萄酒制作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葡萄品种至关重要。
不同的葡萄品种会带来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本次实验选取了梅洛和霞多丽这两种常见的葡萄品种。
首先,我们需要将葡萄洗净并去除葡萄梗。
然后,将葡萄放入搅拌机中搅拌,以便将果汁和果皮充分混合。
第二步:发酵过程将搅拌好的葡萄倒入一个大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
酵母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它能够将果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温度和氧气的供应。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酵母的活性,而过多的氧气则会导致酒液氧化。
因此,我们将桶放置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并定期搅拌酒液,以确保酵母充分接触到葡萄汁。
第三步:澄清和陈化发酵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星期,当酒液中的糖分完全被转化为酒精后,我们需要对酒液进行澄清。
澄清的目的是去除酒液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其更加清澈透明。
为了澄清酒液,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明胶的物质。
将明胶溶解在温水中,然后将其加入到酒液中。
明胶会与悬浮物结合形成沉淀物,然后我们将清澈的酒液从上部倒出,避免搅拌底部的沉淀物。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酒液陈化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升其口感和风味。
陈化的过程中,酒液会逐渐变得更加平衡和柔和。
我们将酒液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并封闭好瓶盖,然后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第四步:品尝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我们可以品尝和评估自己制作的葡萄酒了。
品尝葡萄酒需要一些专业的技巧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酒液的颜色、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和回味来评估酒的质量。
葡萄酒的颜色通常会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而变深。
香气的复杂性和浓郁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口感方面,我们可以品尝酒液的酸度、单宁和甜度,以及是否有余味。
通过品尝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制作的葡萄酒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而改进制作的技巧,使每一次的尝试都更加完美。
酿造葡萄酒实验报告酿造葡萄酒实验报告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饮品,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提供美妙的口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和品质,我们进行了一次酿造葡萄酒的实验。
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
我们选择了一种叫做“赤霞珠”的红葡萄品种。
赤霞珠葡萄以其丰富的果香和酸度而闻名,适合酿造优质的红葡萄酒。
为了确保葡萄的品质,我们在葡萄成熟的时候进行了采摘,并尽量减少葡萄与空气的接触,以防止氧化。
接下来的步骤是将葡萄压榨成葡萄汁。
我们使用了手动压榨机来进行这一步骤。
通过轻轻地将葡萄放入压榨机中,我们得到了清澈的葡萄汁。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葡萄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酿造出的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
葡萄汁经过压榨后,我们将其倒入发酵桶中。
为了促进发酵过程,我们添加了一种叫做酵母的微生物。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取决于葡萄汁的成分和温度。
在发酵过程中,我们定期检查葡萄汁的糖分含量和温度。
糖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发酵的进展情况,而温度的控制则有助于保持发酵的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试验,例如调整酵母的添加量和发酵桶的通气情况,以寻找最佳的酿造条件。
经过几周的发酵,我们得到了一种叫做“新酒”的酒液。
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葡萄酒的二次发酵和陈酿。
二次发酵是指将新酒倒入密封的容器中,让酒液与酵母继续接触,以进一步提升口感和香气。
陈酿则是将葡萄酒贮存在木桶或瓶子中,让其与空气接触,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味。
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不同时间长度的陈酿,以便比较不同陈年时间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我们发现,随着陈年时间的增加,葡萄酒的口感变得更加柔和,香气也更加复杂。
这是因为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逐渐与木桶或瓶子中的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了更丰富的风味。
最后,我们对酿造出的葡萄酒进行了品尝和评价。
我们注意到,不同的葡萄酒在口感、香气和余味上都有所不同。
葡萄酿造实验报告总结本次葡萄酿造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酵母菌株对葡萄酒发酵过程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样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酵母菌株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显著。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比较了三种常用的酵母菌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bayanus和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结果显示,不同酵母菌菌株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其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现出了较快的发酵速度和较高的酒精含量,而Saccharomyces bayanus和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则表现出了较慢的发酵速度和较低的酒精含量。
这表明选择适当的酵母菌株对于葡萄酿造的成功非常重要。
2. 温度对葡萄酿造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温度条件:高温(30°C)和低温(10°C)。
结果发现,高温下的发酵速度更快,但葡萄酒的风味和品质却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低温下的发酵速度较慢,但产生的葡萄酒更具复杂性和优雅度。
因此,在葡萄酿造中,温度的控制对于达到理想的葡萄酒品质至关重要。
3. 醒发对葡萄酿造过程的影响明显。
我们进行了两组实验:一组进行了醒发步骤,一组没有进行醒发步骤。
结果显示,经过醒发步骤处理的葡萄酒在风味和香气方面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饱满。
这是因为醒发能够激活酵母菌的活力,促进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在葡萄酿造过程中加入醒发步骤能够提升葡萄酒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结果清楚地展示了酵母菌株选择、温度调控和醒发步骤对葡萄酿造过程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性。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优化葡萄酒酿造工艺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生产高品质葡萄酒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果酒酿造技术,掌握果酒发酵技术、澄清处理技术及产品检测方法,了解果酒的生产流程,并提高对微生物发酵过程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2. 掌握果酒发酵技术3. 果酒的澄清处理技术4. 产品检测三、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 水果:新鲜葡萄2. 果汁机3. 葡萄酒活性干酵母4. 蔗糖5. 三角瓶(500ml、1000ml)6. 100ml量筒7. 电炉(1000W、2000W)8. 蛇行冷却器9. 温度计(0~100℃)10. 酒精计11. 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12. 皂土、鸡蛋清、明胶13. 焦糖色14. 20L/h真空泵15. 离心机16. 抽滤瓶17. 布氏漏斗18. 滤纸19. 总酸、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检测设备四、实验步骤1. 水果处理:- 选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
- 使用果汁机将葡萄榨汁。
2. 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将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活化。
- 将活化后的酵母液接种到三角瓶中,加入适量蔗糖。
- 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3. 果酒发酵:- 将活化后的酵母液加入葡萄汁中,进行发酵。
- 保持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8~25℃。
- 观察发酵过程中的气泡产生情况,记录发酵时间。
4. 果酒的澄清处理:- 发酵完成后,将果酒过滤,去除杂质。
- 使用澄清剂(如皂土、鸡蛋清、明胶等)进行澄清处理。
5. 产品检测:- 使用酒精计测定果酒的酒精度。
- 使用总酸、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检测设备检测果酒的质量。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1. 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活化后的酵母液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一定的数量。
2. 果酒发酵:- 发酵过程中,观察到气泡产生,发酵时间约为7天。
3. 果酒的澄清处理:- 经过澄清处理后,果酒颜色变得清澈,杂质减少。
4. 产品检测:- 果酒的酒精度为12%vol。
- 总酸、还原糖、甲醇、杂醇油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葡萄酒的酿造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通过对不同酿造条件下葡萄酒质量的分析比较,探讨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关键因素。
通过采用不同的酵母菌、酿酒用小麦和葡萄酒发酵特定条件,以及不同的发酵时间和温度,对葡萄酒进行制备和评估分析。
结果表明,酵母菌种类、发酵条件和时间对葡萄酒质量有显著影响。
引言: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类,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葡萄酒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葡萄品种、发酵条件和酿酒工艺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索不同酿造条件下的葡萄酒制备过程,分析其质量特点,为葡萄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1.选取三种不同的葡萄品种A、B、C,分别获得新鲜成熟的葡萄,并压榨取得葡萄汁。
2.准备3组不同酵母菌:X酵母、Y酵母和Z酵母,并进行培养。
3.将葡萄汁分别与不同酵母菌混合,置于发酵罐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发酵。
4.发酵结束后,进行澄清和过滤处理,获得葡萄酒样品。
5.对葡萄酒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包括酸度、酒精度、总酚含量、色泽等指标。
6.运用感官品评法对葡萄酒样品进行感官评估,包括外观、气味和口感等方面。
结果与讨论:1.发酵条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较低温度(15℃)下发酵3周的葡萄酒酸度适中,口感丰富;而在较高温度(25℃)下发酵2周的葡萄酒酒精度较高,但口感较单一、这表明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葡萄酒的风味特点有明显的影响。
2.不同酵母菌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通过采用X、Y和Z三种酵母菌进行实验,发现Y酵母制备的葡萄酒酸度略高,口感饱满,适合于口感较重的葡萄品种;X酵母制备的葡萄酒清澈透明,酒精度较高,适合于风味清淡的葡萄品种;Z酵母制备的葡萄酒具有柑橘类水果的香味和酸度,适合作为开胃酒。
3.葡萄酒样品的感官评估:通过对葡萄酒样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进行感官评估,发现不同酿造条件下的葡萄酒具有独特的风味特点。
其中,较高酒精度的葡萄酒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适合于陈年;而酸度适中、口感清新的葡萄酒更适合于饭前开胃酒。
####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学习葡萄酒的酿造原理,掌握干红葡萄酒的酿制工艺,了解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并学会对葡萄酒进行品鉴。
#### 二、实验材料1. 主料:成熟、颜色深的葡萄(如巨丰、玫瑰香等)。
2. 辅料:冰糖或白糖,用于调节糖度。
3. 实验器材:- 主发酵器:玻璃罐、玻璃坛、玻璃瓶、陶瓷坛、不锈钢瓶或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塑料罐等。
- 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 细塑料管:用于虹吸法倒酒。
- 木棒或筷子:用于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 丝袜或细纱布:用于过滤葡萄酒汁。
- 温度计:用于监测发酵温度。
####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葡萄:- 选择成熟、颜色深的葡萄,去除坏果和杂质。
- 将葡萄冲洗干净,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去除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
- 用剪刀贴近果蒂处将葡萄一个个剪下,留一点果蒂以防伤到果皮。
2. 制作葡萄汁:- 将剪下的葡萄捏碎,葡萄皮、葡萄籽和果肉全部留在盆中。
- 按照六斤葡萄一斤白糖的比例,加入冰糖或白糖。
- 搅拌均匀,确保糖完全溶解。
3. 发酵:- 将葡萄汁倒入主发酵器中,留出一定空间以防止发酵时溢出。
- 将发酵器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用木棒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两次。
- 过一天后,再次加入糖,搅拌均匀。
4. 监测发酵过程:- 观察发酵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情况,记录气泡数量和大小。
- 使用温度计监测发酵温度,保持26~30℃。
5. 发酵完成:- 当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
- 将葡萄酒汁倒入矿泉水瓶,用细纱布过滤掉葡萄皮、籽、糟等。
6. 二次发酵:- 将清澈的酒液倒入另一个矿泉水瓶,装满,盖子拧死。
- 将剩余的沉淀物扔掉。
7. 陈酿:- 将酒瓶放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两至三周。
8. 品鉴:- 打开酒瓶,观察酒液的颜色和清澈度。
- 闻取酒香,感受其香气特点。
- 尝酒,品味其口感和酒精度。
#### 四、实验现象1.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汁中产生大量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泡数量逐渐减少。
葡萄酒的酿造及其中酵母菌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一、前言: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我们所要酿造的是红葡萄酒。
葡萄酒有增进食欲,滋补作用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
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非凡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对恢复-健康有利。
同时还有助于消化,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
自酿的葡萄酒,不用添加发酵剂,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澄清剂。
家酿的葡萄酒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分解葡萄中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另加点糖提高酒精度。
一般保质期不超过两年,所以成酒后应在两年内喝光。
二、实验目的:1、熟悉酿造葡萄酒的过程和原理。
2、学会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3、熟悉酵母菌形态观察和菌落计数法4、对比来说明,酵母菌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杀菌剂(SO2)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三、材料和仪器:(一)材料:葡萄3斤(因葡萄还未上市,可用提子代替,苏果超市有,但比较贵)。
白糖半斤(二)仪器:1、主发酵器:玻璃罐(坛、瓶)、陶瓷坛、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罐等均可。
2、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都可3、一根细塑料管。
用来在发酵完成后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从发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
用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丝袜或细纱布。
用来过滤葡萄酒汁。
四、实验步骤:(一)葡萄酒的酿造1、清洗:将主发酵器(即玻璃坛等)充分洗干净,控干。
2、浸泡:将葡萄摘除蒂,把剪好的葡萄冲洗干净后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左右,这是为了去掉葡萄皮上的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再次冲洗,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
3、装瓶:将葡萄捏破,葡萄肉连同葡萄皮挤到主发酵器中。
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
【精品】微生物工程实验报告(葡萄酒的酿造)摘要:本实验使用酵母菌做为发酵菌种,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葡萄酒的酿造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酿造出的葡萄酒具有较高的酒精度数和味道,而在低温下,酿造出的葡萄酒则味道较淡,酒精度数较低。
同时,加入适量的糖可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和口感。
介绍:葡萄酒的酿造是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因素包括发酵剂、温度、氧气、发酵时间以及糖分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本实验使用酵母菌做为发酵剂,通过调节温度、氧气和糖分等因素,观察不同条件下酿造出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和口感等性质,探究葡萄酒的酿造规律和最佳酿造条件,为提高葡萄酒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葡萄、酵母菌、糖实验步骤:1.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得到葡萄汁。
2.将葡萄汁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糖。
3.加入酵母菌,轻轻摇匀。
4.将多个试管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其中包括室温、低温和高温。
5.观察试管中发酵状况,并测试葡萄酒的酒精度数。
结果:讨论:本实验结果证明了温度是影响葡萄酒酿造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较高的温度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较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较多,酒精度数相应地较高。
而在低温下,酵母菌生长速度较慢,二氧化碳产生量也较少,酒精度数也相应较低。
另外,糖是葡萄酒的主要原料之一,适量的糖可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和口感。
温度和糖分是影响葡萄酒酿造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和糖分可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和口感。
在这个实验中,室温下酿造出的葡萄酒口感较佳,酒精度数也比较高。
但是,由于该实验仅是在小样本环境下进行,仅仅是针对酿造出的几种类型进行了分析。
因此我们还需要开展更多同类型的实验以及拓宽数量,以更好地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研究葡萄酒的制造工艺,为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做出更多的探究。
葡萄酒酿造实习报告第一篇:葡萄酒酿造实习报告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1)学习生产技术,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了解和初步掌握成产工艺的流程,技术指标。
(3)了解生产工艺所使用的设备。
(4)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熟悉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程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遵守组织纪律的良好品德。
2.实习单位简介:昌瑞山酒庄坐落在昌瑞山下,昌瑞山是大自然厚赐予人类的福地,它保持着古老、绿色的生态环境。
昌瑞山酒庄在这块福地上种出了上好的葡萄,并以法国特有的酒庄模式生产精品庄园葡萄酒,由葡萄种植到葡萄酒灌装进行全程监控,酿出优质的葡萄酒。
酒庄的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葡萄酒标准执行,保证每一滴昌瑞干红葡萄酒都无污染、安全、优质,即保持了葡萄原有的营养成分,也符合国际营造绿色食品的时尚概念,同时也造就了昌瑞干红葡萄酒的高贵品质。
3.实习任务:通过在生产一线的亲身实践能够充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理解更透彻更到位。
并且通过这次实习对葡萄酒行业进一步认识,能够对将来就业有所帮助。
4.实习过程:10月5号我们一行16人早八点坐车从学校出发去往我们的实习地点河北遵化昌瑞山酒庄,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实习,我们都非常期待,心情非常激动,一路上我们都在想着之后的一个月会是怎样的,辛苦?劳累?或许吧。
我们都做好了准备,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会冲劲十足地将活干得漂亮。
中午十一点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厂里所有人都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之后我们将整个厂子参观了一遍,初步印象是厂子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有的设备我们都没有见过,希望到实习结束了,我们将尽量多的东西学到手。
就这样带着好奇心我们的实习开始了……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分选→去梗→清毒→漂洗→破碎→主发酵→压榨→后发酵→贮藏→澄清过滤→装瓶、杀菌采摘及破碎:我跟着厂子里的人去农户的葡萄地里收葡萄,葡萄摘下后我负责将筐中果穗上的霉粒还有青粒剔除。
微生物工程实验报告
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的酿制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注意事项:
五、实验过程与分析
描述与分析:瓶内有少量气泡产生;液面稍稍上升。
超过锥形瓶的2/3。
图片(红葡萄酒)图片(白葡萄酒)
描述与分析:瓶内有大量CO2气体产生,有大量气泡破裂的声音产生。
葡萄汁与捏碎的葡萄产生分层。
描述与分析:瓶内有大量CO2气体产生,并且伴随有大量气泡破裂的声音。
葡萄汁与捏碎的葡萄分层,且葡萄汁聚集在瓶底,被捏碎的葡萄残体上升至瓶口。
实验现象
图片(白葡萄酒)
描述与分析:瓶内CO2气体产生量减少,气泡破裂的声音减弱。
葡萄汁聚集在瓶底,葡萄残体被产生的CO2气体顶置瓶口。
瓶口处的葡萄有轻微腐败现象。
瓶底有白色沉淀产生。
描述与分析:瓶内CO2气体产生大量减少,基本没有气泡破裂的声音出现。
葡萄汁聚集在瓶葡萄残体被产生的CO2气体顶置瓶口。
瓶口处的葡萄有腐败现象。
瓶底有白色沉淀增多。
实验现象
图片(白葡萄酒)
描述与分析:葡萄汁聚集在瓶底,气体顶置瓶口。
瓶口处的葡萄残体腐败现象加剧。
瓶底有白色沉淀层变厚。
葡萄籽都沉在瓶底。
描述与分析:瓶底分层的液体上升,上层的葡萄残体下降沉入底层的葡萄汁中,并伴随有少量气体产生。
葡萄籽聚集在瓶底的白色沉淀中。
(二)葡萄酒后发酵实验
图片(白葡萄酒)
描述与分析:酒体逐渐澄清,但是白葡萄酒酒体有些微红(可能是由于氧化作用)程中有酒味和果香味飘散。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一)自评
(二)组评
(三)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