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屈腕肌腱缝合术
- 格式:ppt
- 大小:307.50 KB
- 文档页数:77
骨科手外科肌腱缝合技术操作规范一、肌犍端端缝合法(一)Bunne1.1.缝合法【适应证】1 .新鲜及陈旧性肌腱断裂。
2 .移植肌腱的缝合。
【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粗细合适的无创肌腱缝线,距断端约5-15mm处横穿1针,分别将缝线的2针穿到肌腱的对侧缘,反复4次后,再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两个断端对合结扎缝线。
本法的特点:1.缝合牢固,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3 .缝线反复穿越肌腱,易造成肌腱损伤及干扰肌腱血循环。
4 .常用于肌腱止点处吻合及吻合口减张。
(二)KeSSIer缝合法(包括改良KeSS1.er法)【适应证】1.新鲜及陈旧性肌腱断裂。
2.移植肌腱的缝合。
【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粗细合适的无创肌腱缝线,从肌腱断端进针,距肌腱断端约5mm处出针,再横行穿过肌腱,然后再纵行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2个断端对合,结扎缝线于肌腱断端内。
改良法是用1根连续的缝线,按上述方法处理一侧肌腱后直接穿入另一侧肌腱,抽紧后按上述方法处理另一侧肌腱,将单一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肌腱外膜用无创线间断或连续缝合、为增强抗张能力,可考虑在缝接处行多个Kess1.er缝合。
本法的特点:1.结扎线埋入肌腱断端内,缝接点光滑。
2 .缝合处抗张力强。
3 .对肌腱血管的绞窄作用及血循环影响小。
4 .目前常应用于早期功能练习的肌腱1期缝合。
(三)K1.einert法【适应证】1.新鲜及陈旧性肌腱断裂。
2.移植肌腱的缝合。
【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粗细合适的无创肌腱缝线,距肌腱断端约5mm处横行进针,对侧穿出后,再斜行进针从断面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双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肌腱外膜用无创线连续或间断缝合,保持缝接处光滑。
本法的特点:1.操作简便,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2.对肌腱血循环影响较小。
(四)可抽出式缝合法【适应证】1 .新鲜及陈旧性肌腱断裂。
2 .移植肌腱的缝合。
【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不锈钢丝做8字缝合,钢丝缝接远端和近端后穿出肌腱,在钢丝缝接近端置抽出钢丝引至皮外,用纽扣固定。
肌腱端端缝合术【适应证】1.2区指深、浅屈肌腱损伤.伤后24小时进行修复者。
2.2区指深、浅屈肌腱损伤,伤后清创闭合创口.2~4周内进行延迟修复者。
3。
2区指深、浅屈肌腱损伤,伤后清创闭合创口,1个月以上探查见肌腱断端回缩不多者。
【禁忌证】1.2区指深、浅屈肌腱损伤。
伤后清创闭合创口,1个月以上探查见肌腱断端回缩过多者。
2.肌腱损伤较重、解剖结构难以修复或肌腱缺损者。
3.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4.局部有感染灶、术后有可能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体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3.切口延长手指掌侧切口。
4.手术操作(1)根据腱鞘创口和肌腱损伤水平决定腱鞘切开暴露方式。
注意保护重要滑车,如A1、A2和A4。
(2)通过屈指或屈腕动作寻找肌腱近端,牵出后暂用针头固定,以利于减张及与远端肌腱缝合。
缝合后拔除针头。
必要时手掌或前臂做切口,寻找肌腱近端。
(3)2区指深、浅屈肌腱损伤.一般只缝合指深屈肌腱,而切除指浅屈肌腱。
或深、浅屈肌腱同时修复、早期功能练习。
(4)腱鞘的处理应根据损伤程度、修复时间和浅腱处理方式等综合考虑。
锐器伤或腱鞘单纯裂伤,在修复肌腱的同时应早期修复腱鞘;腱鞘损伤严重或有缺损,早期可不修复腱鞘。
(5)术中止血,缝合皮肤。
术后屈腕、屈掌指关节及伸指间关节制动。
(6)在石膏或支具保护下行早期功能锻炼。
【注意事项】1.加大肌腱缝接处的抗张强度。
如双Kessler法、双津下法等。
2.减少对肌腱血循环的影响,缝合线尽可能走行于肌腱的掌侧。
3.缝接处对合良好,表面要求平滑。
4.切除指浅屈肌腱时远端应保留一定长度,以保护指深屈肌腱的腱纽血液供应,防止近侧指间关节继发过伸畸形。
5.注意保护重要滑车,如A1、A2和A4。
6.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应由有经验的理疗师根据手术情况进行,保证手指关节活动度(即较大的鞘内肌腱滑动幅度),而不强调活动频率,防止肌腱断裂。
肌腱缝合方法肌腱缝合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撕裂。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结构,它们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因此,肌腱缝合术的成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肌腱缝合方法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首先,肌腱缝合术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
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肌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术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效果。
接着,医生会根据肌腱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一般来说,肌腱缝合术可以分为开放式和腔镜式两种方式。
开放式肌腱缝合术需要在损伤部位进行较大幅度的切口,直接将肌腱进行缝合。
而腔镜式肌腱缝合术则通过微创技术,通过腔镜在损伤部位进行缝合,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在进行肌腱缝合术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其次,在进行肌腱缝合时,医生需要注意缝合的张力和角度,以保证肌腱的正常功能和结构。
最后,术后的康复护理同样重要,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以加速肌腱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总之,肌腱缝合术是一项重要的外科手术,它对于肌腱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肌腱缝合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肌腱缝合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及腕上屈肌腱吻合原则
I区:此段屈肌腱虽然也包在鞘管内,只有一条指深屈肌腱或拇长屈肌腱,断裂后原则上应争取早期修复。
Ⅱ区:此段指深、浅屈肌腱位于硬韧而狭长的纤维鞘管内,最难处理,效果也最差。
处理原则是将浅腱切除,缝接深腱。
有条件者也可将深、浅腱均缝接。
拇长屈肌腱原则上缝接。
Ⅲ区:此区内肌腱很多。
原则上应一期缝接,但要注意同一平面缝接
后容易发生粘连。
Ⅳ区:正在腕管区,肌腱多。
原则上应一期全部缝接,也可切除浅腱。
V区:此区域内的肌腱断裂,原则上应全部一期缝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