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的调整
- 格式:pdf
- 大小:312.41 KB
- 文档页数:1
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间隙过大: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
间隙过小: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不需要留气门间隙。
首先大家要知道气门摇臂与气门的间隙(即气门间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进排气门均安装在燃烧室的顶端,也是温度最高之处,为了留有膨胀的空间,因而必须存有空隙,至于间隙的气门间隙[1]大小,因厂家设计不同而不一致,通常进气门间隙在0.2~0.25毫米之间,而排气门间隙由于受热膨胀比进气门侧的大,所以间隙更大些,一般在0.29~0.35之间。
发动机气门摇臂与此气门之间经过长久的动作及磨耗,间隙会愈变愈大,所以才有气门脚间隙的调整。
然而并非所有汽车均需调整气门脚间隙,有些车辆气门间隙属于油压自动调整,就不需要调整气门间隙了。
(1)拆下气门室盖。
拆下气门室盖的固定螺丝,小心取下气门室盖,注意不要损坏气门室盖衬垫。
用抹布擦净气门及摇臂轴上的油污,以方便气门调整作业。
(2)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
用摇手柄转动曲轴或撬动飞轮,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从发动机前面看,曲轴皮带轮的正时凹坑与正时记号对准。
在部分大型车上飞轮壳的检视孔1-6缸刻线与飞轮壳正时记号对齐。
例如: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飞轮1-6缸刻线应与飞轮壳的钢球对齐。
此时从气门处看:一缸的气门应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如果一缸的气门不全是关闭状态,说明一缸活塞在下止点位置,您应再转动曲轴360度,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3)确定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的方法。
根据发动机构造原理我们知道,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该缸的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因此,您可以打开分电器盖并确定各缸高压分线的位置,摇转曲轴,当分火头指向该缸高压分线位置时,触点张开的瞬间位置,则该缸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位置。
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常用的柴油发动机,主要用于大型卡车、工程机械等。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准确调整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配气相位是指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它决定了燃气进、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一般由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与凸轮轴上的标记相对准确来确定。
以下是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方法:1.准备工作:(1)将发动机停止并待冷却至室温;(2)确保气门将要检查的气缸处于上死点。
2.配气相位的检查:(1)在凸轮轴前侧散热罩上找到曲轴定位齿轮标记,确保标记恰好位于凸轮轴法兰的隙缝处;(2)检查和记录进、排气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与法兰上的标记相对位置;(3)检查完所有气缸的配气相位,并记录下来,以备调整。
3.配气相位的调整:(1)若配气相位偏移,则需要调整凸轮轴与曲轴之间的正时齿轮传动间隙;(2)打开凸轮轴法兰盖板,找到调节螺栓和螺母,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栓,可将凸轮轴朝后或向前调整;(3)用合适的工具将凸轮轴调整至所需位置后,固定调节螺钉。
气门间隙是进、排气门在发动机工作中闭合状态时,凸轮轴凸起与气门杆和气门腔间的间隙。
良好的气门间隙调整能够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燃烧效率。
以下是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1.准备工作:(1)发动机停止并待冷却至室温;(2)确保气门将要检查的气缸处于上死点。
2.气门间隙的检查:(1)根据发动机型号和工作手册要求,找到适用的气门间隙标准;(2)使用气门间隙检测器具,逐个检查每个气缸的进、排气门间隙,并记录下来;(3)检查所有气缸的气门间隙,确保其在标准范围内。
3.气门间隙的调整:(1)若气门间隙过大,则需要调整气门杆的高度;(2)打开气门上的调整螺母,将调整螺杆顺时针转动,使气门杆向气门升高一定距离;(3)用合适的工具将调整螺杆的紧固螺母固定住。
柴油机要定期做哪些检查与调整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不可避免,柴油机出厂或大修后已调好的配合间隙,又会发生变化,所以对一些重要的调整要及时检查定期调整。
一、气缸压力的检查判断在喷油器孔上装量程为0~4 MPa的气缸压力表进行检查。
气缸压力表是检测发动机气缸压力的一种重要工具。
根据气缸压力表测出的气缸压力数据,可以准确、迅速判断出发动机的故障和所在的位置。
因此,气缸压力表被称作发动机修理工的眼睛,在发动机修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整车气缸压力平均低于正常压力20%~30% :如发动机运作时间不是很长,即可判断为气门与气门座不密封或是气门工作面烧蚀,应检查、更换或研磨气门。
2.如相邻两缸气压为零或很低,但压力数一致时,一般判断是气缸垫在两缸间冲破,应更换发动机气缸垫。
3.如测得单缸发动机压力较低时,一般判断为单缸气门或气门口有故障或单缸气门脚无间隙,若气门脚间隙正常即是单缸气门或气门座烧坏,可更换气门、气门座。
4.单缸压力低但发动机大修不久,或更换气缸调整气门间隙后,测得单缸压力低或发现“突突”声,一般可判断为单缸气门间隙过小,应重新调整气门间隙。
二、柴油机配气相位的检查调整柴油机的配气相位是指以活塞上、下止点为基准,用曲轴转角来度量的进、排气门开始开启和关闭终了的时刻。
正确的配气相位对保证柴油机的功率有着重要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配气相位会随配气机构技术状况的变化而改变,致使进、排气量发生变化,从而使柴油机的工作不正常,动力性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排放污染增加。
因此,在使用和维修工程机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分析配气相位的变化原因,及时检查和正确调整。
用百分表检查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在气门弹簧座装上磁性座百分表,飞轮上装带刻度的圆盘即可检查。
三、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柴油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气门座圈和气门密封锥面的磨损而使气门下沉量增大,造成气门间隙变小,并有可能在热态下达到不足以补偿零件受热后的累计伸长量。
凸轮轴和配气相位:配气机构精髓所在对于四冲程汽油机来说,发动机能够良好工作的基础有四点:一是需要良好的气缸密封性,保证气缸压力正常,这由活塞、气缸、活塞环、气缸垫、气门、缸盖保证;二是合适混合气的浓度,这由燃油供给系统指供;三是良好的润滑和冷却、这由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来保证;四是足够的点火能量,这由点火系统提供;五是正确的配气时间和点火时间:即在进气时进气门适时的打开,当压缩和作功时必须关闭,当排气时排气门要及时打开,保证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在混合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点火系统要适时的点燃混合气。
对于这些必需有时间保证的控制,在原系统的设计的基础上,需要维修工在装配时保证配气时间和点火时间的正确,这些操作的理论基础即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配气相位。
面对多种设计的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本文将分析发动机工作原理和配气机位在发动机维修中的指导意义。
配气相位是研究发动机工作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的,配气相位的基础是气门的早开和晚关。
因为气门的开启和关闭由凸轮驱动,而凸轮的曲线设计决定了气门在打开和关闭时需要一段时间,而全开的时间更短,为了保证充气效率,在凸轮设计上保证气门提前打开并迟后关闭。
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理解配气相位有重要作用为了了解配气相位,要从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中应掌握三点内容: 一是进气、压缩、作功、排气这四个冲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冲程开始时活塞处于哪个点、结束时处于哪个点:进气和作功活塞下行,开始于上止点、结束于下止点;压缩与排气活塞上行,开始于下止点、结束于上止点。
二是四个冲程中气门的状态:进气时进气门打开、排气时排气门打开,在其它冲程时处于关闭状态;三是什么时间点火:压缩即将结束,活塞到达上止点前的某一时刻,火花塞点燃气缸的混合气;进气门开启时间:为了实现进气门早开,在进气冲程的前一个冲程即排气冲程即将结束时,也就是活塞到达上止点前某刻进气门开始开启,当排气结束活塞处于上止点时,进气门处于微开状态,这体现了进气门的早开。
船用柴油机配气相位检查与调整关健词:配气相位气门间隙上止点配气相位是指控制内燃机进、排气过程的时间必须正确无误,否则对内燃机的性能影响很大,甚至可造成气门与活塞撞击、挺杆弯曲和摇臂断裂等事故,因此每当重装气盖后,都必须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对经过大修或整机解体后重新组装过的内燃机都要检查配气相位,否则会影响内燃机正常工作,严重时会造成机损事件,所以我们特别重视配气相位的检查和调整。
配气相位的调整以6135AG型柴油机为例(进气门提前20°开、滞后48°关;排气门提前48°开、滞后20°关;工作顺序为1-5-3-6-2-4间隔120°、工作周期720°、气门理论关闭角度为540°)分析第一缸压缩上止点时其他各缸气门的关闭情况:从上表可知第一缸取于压缩上止点时,一缸进排气门、二缸进气门、三缸排气门、四缸进气门、五缸排气门共六个气门取于关闭状态,且有足够的关闭裕量,可以调整六个气门的气门间隙;对于四缸排气门、五缸进气门从理论分析来说是取于关闭状态可以调整气门间隙,从上表可知四缸排气门离开只差12°而五缸进气门刚关12°是一个工作周期的1/60,曲轴旋转一周的1/30,在寻找压缩上止点时难免会产生一点误差,假如在上止点前12°时五缸的进气门就没有关闭,在一缸压缩上止点后12°时四缸的排气门已经开启,这两个气门的关闭没有足够的裕量,所以不调整气门间隙。
按工作方向旋转曲轴一周,此时一缸取于排气上止点进排气门都开启;二缸排气门、三缸进气门、四缸排气门、五缸进气门、六缸进排气门共六个气门取于关闭状态且具有足够的裕量,可以调整这六个气门的气门间隙,两次就可以调完整台机的气门间隙,把这种方法称为“二次调法”。
“二次调法”仅要找一次压缩上止点然后按工作方向旋转曲轴一周,就可调完所有的气门间隙,但对初学者难以判断各缸气门的状态,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如下:第一缸压缩上止点时,从前端往后看首缸调进排两个气门、单缸调排气门、双缸调进气门、尾缸不调;按工作方向旋转曲轴一周,从后端往前看,也是首缸调进排两个气门、单缸调排气门、双缸调进气门、尾缸不调。
柴油机⽓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柴油机⽓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柴油机⽓门间隙两次调整法,调整速度快,应⽤较多。
实践中,⼜有“⼀分为⼆”法、“右排、左进、压缩全调”法以及“双-排-不-进”法等。
利⽤“坐标-辐线图”经变换可以得出以上⼏种⽅法。
1.“⼀分为⼆”法四冲程柴油机,从第Ⅰ缸活塞处于压缩⾏程上⽌点开始调整⽓门间隙,若为偶数缸,点⽕顺序为1-5-3-6-2-4的6缸机,除第Ⅰ缸的进排⽓门均可调外,余下缸的点⽕顺序可⼀分为⼆,即5-3-6-2-4,被分隔线划中的第Ⅵ缸的进排⽓门均不能调整,分隔线左侧缸的排⽓门和右侧排⽓门全可调整。
调整完后,将曲轴转⼀周,在调整第⼀次没有调整的⽓门间隙。
若为奇数缸,点⽕顺序为1-2-4-5-3的5缸机,除第Ⅰ缸的进排⽓门均可调外,⽤分隔线将余下缸(2-4-5-3)⼀分为⼆,分隔线的左侧的排⽓门和右侧的进⽓门全可调整。
调整完后将曲轴转⼀周,在调其余的⽓门。
2.“右排、右进、压缩全调”法将某缸(如A缸)置于压缩上⽌点时,按做功顺序排列,并使处于中间做功的某缸(如B缸)于A缸上下对正,并使A、B左右两列⽓缸数相等。
压缩全调是指A缸处于压缩上⽌点时,进排⽓门均可调;左进是指A缸处于压缩上⽌点时,排列在A、B左侧的进门可调;右排是指在同样情况下,排在A、B右侧的各缸的排⽓门可调;B缸此时处于排⽓上⽌点处,进排⽓门均不可调。
3.“双-排-不-进”法根据缸数和⽓缸做功顺序,将各缸号写在“双-排-不-进”4个字下⽅。
对于缸数⼩于或等于8缸的柴油机,按做功顺序“双”“不”2个字的下⽅各写1个缸号,⽽在“排”“进”2个字的下⽅各写1、2、3个缸号。
对于10刚柴油机,在“双”“不”2个字下⽅各写3个缸号。
⽽在“排”、“进”2个字下⽅各写2个缸号。
对于12缸柴油机,在“双-排-不-进”4个字下⽅各写3个缸号。
对于10、12缸柴油机,在“双”字下⽅的3个缸号应是按做功顺序的第1、2个缸号和最后1个缸号。
从配气相位看气门间隙调整方法从案例入手,论述了气门间隙调整的两种方法之余,重点论述了第三种方法——排气门全开法,并从配气相位的角度,深层次地对排气门全开法和另两种常用的调整方法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出的结论,对实际维修工作有指导意义。
标签:配气相位;气门间隙;调整一辆老款爱丽舍轿车,车主反应动力不足,开到4S店后,经诊断为气门间隙过大,维修技师将其气门间隙调整过后,车辆工作恢复正常。
近几年新生产的轿车,其发动机几乎全部采用了液力挺柱。
采用液力挺柱的发动机,由于挺柱长度可自动调整,故不需留气门间隙,也就不会有气门间隙过大的故障。
而老款爱丽舍轿车,其发动机采用的是普通挺柱的配气机构,其气门间隙会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应按行驶里程进行气门间隙调整。
1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以工作顺序为1342的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为例,气门间隙调整可以用三种方法。
1.1逐缸调整法(1)转动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正时标记对齐,且第一缸的进、排气气门都关闭);(2)调整第一缸的进1、排气门8间隙至标准值(如图1);1.2两次调整法(1)第一次,转动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判断方法同上);用“双排不进”的方法按1342的顺序调整各气门间隙,即第一缸对应“双”(第一缸的两个气门1和8都可调),第三缸对应“排”(第三缸可调排气门6),第四缸对应“不”(第四缸此时进、排气门都不调),第二缸对应“进”(第二缸可调进气门2),即第一次调整1862四个气门(见图2)。
1.3排气门全开法2配气相位分析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同一个原则:即只有稳定关闭的气门,才能对其调整。
因此,以上各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判断哪些气门处于稳定关闭的状态。
配气相位是指用曲轴来表示的进、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时刻和持续开启的时间,配气相位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气门的开闭状态(图2)。
2.1逐缸调整法的配气相位逐缸调整法调整的气门,如图3,其活塞位于压缩(或做功)行程上止点(O 点),此时,由于进气门在压缩行程的B点已经关门,而要到排气行程的A点才打开,因此,无论哪个缸处于压缩(或做功)行程上止点,其进、排气门都稳定关闭,所以可以调整间隙。
发动机气门间隙的简易调整法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多种,主要有:“逐缸调整法”、"两次调整法》和“双排不进法”。
“逐缸调整法”,是按发动机的工作次序,依次对每个缸的气门进行调整; 该方法需多次旋转曲轴,缸数越多旋转次数也越多,因其工效太低,大多只作为课堂讲授之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采纳。
“两次调整法L是在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周的过程中,将全部气门调整完;这种方法每次调整时需记住可调的气门号,而不同型号发动机每次调整时的可调气门往往是不同的,尤其是目前发动机种类越来越多,记忆越来越困难,因此这种调整方法也不太适用。
“双排不进法”是近几年推出的气门间隙调整方法,相对于其他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有了较大的改进,但运用该方法调整气门间隙时,仍需要弄清发动机的工作次序和进、排气门的排列方式,而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其工作次序或进、排气门的排列方式往往也不相同,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调整方法依旧不够简洁,对初学者尤为不便。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更简洁易学的调整方法,用此方法调整发动机的气门间隙时,既无需死记硬背发动机的可调气门号,也不必考虑其是左式曲轴或是右式曲轴,以及其作次序和进、排气门的排列方式,甚至不用背记任何口诀。
调整方法:以6缸直列式发动机为例。
首先摇转曲轴使I缸至压缩行程上止点, 将除1缸的对应缸・VI缸以外的全部气门调至规定间隙;然后摇转曲轴1周,使VI缸至压缩行程上止点,调整VI缸进、排气门和H、III、IV、V缸各缸气门中间隙过大的气门,使其间隙至规定值,至此,调整即告完成。
对于4缸、8缸和12缸的发动机,均可依此方法进行调整,只需知道不同缸数发动机上与I缸对应的缸号(12v发动机上为与1缸、XU缸相对的缸号)即可,如4缸发动机上I缸的对应缸是IV缸,8V发动机上I缸的对应缸是VI缸,12V发动机上I缸、刈缸的对是VI缸、VII缸等。
对于奇数缸发动机(例如5缸发动机),调整时摇转曲轴使I缸至压缩行程上止点,将全部气门调整至规定间隙;然后摇转曲轴1周使I缸至排气行程上止点, 再将n、ni、IV、V缸各缸气门中间隙过大的气门调整至规定值,调整就完成了。
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常见的工具包括扳手、螺丝刀、测量卡尺等,而材料则包括各种规格的垫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检查与调整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具体步骤。
一、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1.确定要检查的气缸的TDC位置。
可以通过取下第一缸的进气岔杆保护罩,转动发动机曲轴,观察进气岔杆的位置,当进气岔杆开始往下压时,即为第一缸TDC位置。
2.检查配气相位的方法是通过检查进气岔杆与排气岔杆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TDC位置,进气岔杆的位置应该与排气岔杆的位置相对应。
如果不一致,就需要调整配气相位。
3.调整配气相位的方法是松开进气和排气凸轮轴的螺栓,并用特殊工具转动凸轮轴,直到进气岔杆与排气岔杆的位置相对应。
然后重新固定螺栓。
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1.确定要检查的气缸的TDC位置,方法同上。
2.松开相应气缸的进气和排气凸轮轴上的调整螺栓。
3.使用测量卡尺,检测进气和排气凸轮轴上各气门垫片与凸轮底座的间隙。
标准间隙值可以在发动机的技术手册中找到。
4.如果发现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需要更换相应尺寸的垫片。
通常情况下,增加垫片厚度可以减小间隙,减小垫片厚度可以增大间隙。
5.调整完毕后,重新固定调整螺栓,并使用扭矩扳手根据技术手册上的推荐扭矩进行拧紧。
需要注意的是,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需要在发动机完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并且需要按照发动机的技术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此外,如果对发动机的机械结构和调整不了解或不确定,最好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教师分析总结B、如何判断哪些气门为可调气门?(教师分析讲解)C、用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教师现场演示)二、气门组的拆装(气门拆装钳)三、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一)逐缸调整法的要领1.摇转曲轴,找准第1缸压缩上止点位置。
2.检查进、排气门杆与摇臂间隙。
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应予以调整。
调整时,先旋松锁紧螺母,旋出调整螺钉;在气门杆与摇臂间插入厚度与气门间隙相等的塞尺,边拧进调整螺钉,边来回抽动塞尺,至抽动塞尺能抽又有阻力时,锁紧螺母;最后,复查一次。
3.按工作顺序,摇转曲轴180°(4缸机)或120°(6缸机),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
(二)二次调整法的要领。
1.对记号,找基准缸(摇转曲轴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
2.根据工作顺序及配气相位,判断出完全关闭的气门,然后调整这些气门间隙。
以6缸工作顺序为1-5-3-6-2-4的6缸发动机为例,分析如下:则第1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第1缸进、排均关闭,“双”气门可调;第5缸活塞上行,进气刚完,进压缩,排气门处全闭,“排”气门可调;第3缸活塞下行,正进气,排气门处全闭,“排”门可调;第6缸活塞处于排气上止点,进、排气门均开启,进排气门均“不”可调;第2缸活塞上行,正在排气,进气门全闭,“进”气门可调;第4缸活塞下行,作功将完,进入排气,进气门处全闭,“进”气门可调。
3.简单易记的方法是:“双、排、不、进”法。
4.摇转曲轴360°,使第1缸处于排气上止点,调整剩下的气门间隙。
5.最后复查一次。
第二部分:实训操作1、操作前应准备的工具、设备。
姓名:吕红伟学号:30112305班级:农机123成绩:实验名称:发动机配气相位检查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熟悉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原理及配气机构的构造,掌握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查调整方法。
正确理解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工况的影响。
二、设备、仪器和工具485或495A柴油机、塞尺、扳手、螺丝刀套(平口与梅花各一个)、千分表一只。
三、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根据发动机型号要求正确调整各气门间隙。
注意事项:1、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必须在气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其主要步骤如下:(1)拆下气门罩盖。
(2)转动飞轮,使其上的上止点刻线对正水箱上的刻线。
使活塞处于压缩位置。
(3)用规定间隙的塞尺塞入气门杆和摇臂之间,能轻轻抽动塞尺且略有阻滞感。
(4)如不符合,松开锁紧螺母,用起子旋动调整螺钉调整到规定数值。
(5)紧固锁紧螺母。
(6)抽出塞尺。
转动飞轮,再复查一次。
2、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必须在气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
四缸发动机八只气门分两次可以调完,俗称两次调整法。
调整时,先按逐缸调时确定上止点的方法,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调整1、2、3、6四只气门的间隙。
注意1、3是进气门,2、6是排气门,选用塞规片厚度时不要弄错。
调好后,将曲轴旋转一圈,调整4、5、7、8四只气门(4、8是排气门,5、7是进气门)。
调好后,摇转曲轴一圈,复查1、2、3、6四只气门的间隙,如有不正确的,重新调整。
再摇转曲轴一圈,复查4、5、7、8四只气门的间隙。
(二)根据发动机型号规定,检查发动机配气相位:注意事项:柴油机拆装修理后需检查配气相位,检查方法如下。
先正确调整好气门间隙,用磁性千分表架放在气缸盖上,千分表头顶在第一缸气门弹簧座上,按柴油机运转方向缓慢转动飞轮,当表针一动立即停止,观察飞轮上的刻线。
进气门打开是否在上止点前8。
,亦相当于飞轮上l、4缸上止点刻线位于机体上刻线之前2.5~3个牙齿的距离,如刻线未对准,提前或滞后了就需要调整。
调整时,拧松凸轮轴齿轮上的三个螺钉,将凸轮轴按所需方向(如需提前,则顺凸轮轴旋转方向;若滞后,则相反)转一适当角度,拧紧三个螺钉,再按上述方法校核一遍。
谈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摘要:当前,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购买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农用柴油车已相当普遍,农机维修人员及驾驶员在管理、维修、保养中不注意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间隙的改变,从而影响发动机功率不足,增加耗油量,造成发动机工作不正常,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此文就应用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理论知识来提高柴油发动机的功率,降低耗油量及气门间隙调整快速判断进行阐述。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调整中图分类号:tk40文献标识码:a当前,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购买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农用柴油车已相当普遍,但是,我们有一部分维修人员及驾驶员在管理、维修、保养中不注意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间隙的改变,从而影响发动机功率不足,增加耗油量,造成发动机工作不正常,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谈谈应用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理论知识来提高柴油发动机的功率,降低耗油量及气门间隙调整快速判断。
1柴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柴油发动机的每个实际循环结束必须进行工质的更换,用新鲜空气充入气缸内代替工作过的燃烧生成物(废气)。
前一循环的排气过程和后一循环的进气过程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并往往有一定的重迭,在作用上相互影响,它们的进行特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合在一起统称为换气过程。
对换气过程的基本要求是,吸足就是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冲量尽量充分,排净就是气缸里的废气应尽量排净,排气愈彻底,残余在汽缸里的废气愈少。
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入更多的新鲜充量,另一方面可以更有利于以后燃烧过程的进行。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对柴油发动机来讲,就要求它们的气门都有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的角度,使它们开启的曲轴角超过180°,以争取更大的开启“时间——断面”。
这个气门开启到气门关闭对应的曲轴转角就称为配气相位。
2配气相位对换气过程的影响根据配气相位的定义可知,配气相位直接影响着换气过程。
排气门早开是为了使排气冲程开始时,气门已有较大开度便于废气排出,并降低排气消耗功能,但开启过早,则气体尚未充分膨胀即被排出气缸,将使膨胀功能减小而降低发动机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