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考试总结(外班版) (1)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5
随着2021年高级会计考试的结束,我在感慨时光荏苒的同时,也对这一年的备考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在此,我想对这一年的备考历程进行总结,以便在未来的备考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一、备考阶段1. 初期准备在备考初期,我首先明确了考试目标,即顺利通过高级会计考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
同时,我还参加了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高级会计的相关知识。
2. 知识储备在备考过程中,我注重知识的储备。
首先,我阅读了高级会计教材,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次,我关注了历年真题,分析了考试趋势,掌握了答题技巧。
此外,我还关注了会计法规、政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
3. 实践应用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备考过程中积极参与了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并及时调整了学习策略。
同时,我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4. 心理调整备考过程中,心理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调整心态,我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与朋友交流心得,缓解了备考压力。
此外,我还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确保了充足的精力应对考试。
二、备考成果1. 知识水平提高经过一年的备考,我对高级会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在备考过程中,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应试能力增强通过模拟考试和历年真题的练习,我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考试中,我能够迅速找到答题思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心理素质提升经过一年的备考,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在考试中,我能够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三、不足与反思1. 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有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应用。
在今后的备考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企业集团)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多指集团企业,而非商业企业:1、吸收合并就是把B企业装入A企业,两个企业的会计政策必须口径一致;2、合并时按账面价值计入(拿来);3、拿走时也按A企业的账面价值拿走计量;4、有差额时为合并损益,但不确认损益;5、把差额体现在资本公积上6、是损益不确认损益,因为他不是商业企业,所以不应该放在利润表中,而是放在资本公积中;二、原财:1、调整口径一致;2、账面价值;3、恢复被合并方,合并日之前的累计流存收益三、流存收益: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其中盈余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积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没有指定用途的累积盈余。
1、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等。
法定公积金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会的决议提取,其他企业也可根据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四、合并形成的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五、公式例:B企业资产是100,负责总计是30,A企业用60来合并B 企业,计算合并时:(100-30)-60 =10 B企业的资产减负债A企业的拿钱来买(对价)差额资本公积移项:100=10+30+60公式1:(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合并企业出的价格(对价也就是对方出的原值而不是公允价值)=资本公积公式2、恢复B企业的留存收益,B企业账面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B企业的收益以差额的形式进入资本公积,恢复时要从资本公积中减去,恢复到B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当中,如下:㈠资本公积大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该恢复B企业多少就恢复多少:借:资本公积贷: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㈡资本公积小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能恢复B企业多少就恢复多少,未分配利润优先,但也只限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资本公积贷:未分配利润㈢在合并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银存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法)一、此进的对价便是公允价值,也就合并企业的购买价要以公允价值来计量。
高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篇一:高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高财选择1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披露的条件或有资产:P>50%或有负债:P>5%2最佳估计数的计算1连续型:算术平均数2离散型:1单个项目:最可能值2多个项目:期望值3未决诉讼借:管理费用—诉讼费营业外支出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4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表中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5会计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面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的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6前期差错的内容1计算错误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4存货,固定资产盘盈7变更会计政策的条件1法律,行政法规会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更相关的会计信息8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公式: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9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11编制合并报表日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1以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2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3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12按法律形式分类企业合并的基本类型吸收合并,控股合并,新设合并篇二:高级财务会计考试重点第一讲会计理论概述一.会计理论的存在性分析1.理论成立的一般条件:1)研究对象:明确而有意义。
2)研究目的:明确而具体。
3)概念体系:前后逻辑一贯。
4)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和目标相适应。
高会考点精要总结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1.战略管理过程2. 战略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①宏观环境分析(目的:确定宏观环境中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因素,预测这些关键因素未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机遇与威胁。
境因素;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
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替代产品多——竞争程度高;替代产品少——竞争程度低;消费者在选择替代产品或价格竞争就会激烈。
市场议价能力分析影响因素很多,如替代成本、产品差异、成本和质量的重要性、客户数量等。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价格敏感程度。
价格敏感程度取决于产品差别程度及替代成本水平。
产品差别越小,替代成本越低,价格敏感度越高,客户的议价能力越强;⑵相对议价能力。
价格敏感程度虽然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实际价格取决于客户相对议价能力。
比如单个客户的购买量,可供选择的替代产品的数量等。
③经营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性定位分析、消费者分析、融资者分析、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三要素:对顾客有价值;与企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有优势;很难被模仿和复制。
3.战略类型4.SMART原则战略目标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战略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控制的评价标准。
【确定战略目标的SMART原则】①S(Specific)——具体——不含糊②M(Measurable)——可计量——可以量化③A(Attainable)——可行——可以达到④R(Relevant)——相关——与使命一致⑤T(Time-bounded)——定时——有完成期限5.战略实施模式指挥型模式变革型模式战略实施模式合作型模式文化型模式增长型模式6.管理控制模式预算控制模式管理控制模式评价控制模式激励控制模式9.股利分配战略选择的类型①剩余股利战略②稳定或持续增加的股利战略③固定股利支付率战略④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战略⑤零股利战略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2.投资决策的方法非折现的回收期投资收回期法非折现的回收期净现值法传统的内涵报酬率法决策方法内涵报酬率法修正的内涵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收益率法净现值的优缺点净现值法的特点:①净现值法使用现金流,而未使用利润。
一、公允价值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特征:1、假设性。
指对资产负债进行后续计量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交易价格。
2、未实现性。
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的是持有或承担期间的价值波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与企业最终能够实现的现金流增减值并不一致。
3、非客观性。
指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时,公允价值的取值,需要大部分或者全部依赖不可观察的参数。
而且,公允价值不唯一,还难以验证。
应用:(一)在中国运用的意义1、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实质性的一步2、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标志(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认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反倾销诉讼)2004年中国遭受68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30亿美元,2005年涉案金额21亿美元,目前有75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3、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基础设施的作用。
1980-2006全球十大融资,中国占3大(中国工行、中行、建行),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占全球15%。
2007年融资全球第一。
4、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二)在中国运用的特点1、方向明确:与国际趋同国际:41个准则,20个运用中国:38个准则,17个运用2、涉及面广,公允价值引入了基本准则和大部分具体准则3、非主导性的和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非主导性的。
如,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如投资性房地产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高财整理一、单项选择(10×1’=10’)二、多项选择(5×2’=10’)三、名词解释(5×4’=20')吸收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
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
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该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等,目的在于为投资提供股利、降低成本或带来其他经济利益。
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是发生的外币业务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由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同,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售后回租交易:售后回租是一种承租人由于资金或者其他原因将自己的设备卖给出租方再将其租回使用的租赁形式。
高财期末总结2021年是我在高财度过的第一年,回首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通过总结和反思,我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值得肯定和继续努力的地方。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初来乍到时,我很快就感受到了高中与初中的差别,学习的内容更多、难度更大。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有时会感到一定程度上的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学习。
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我在学习中常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我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因此,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中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表。
我还计划利用暑假期间参加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和讲座,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我发现自己在某些学科上存在一定的短板。
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对一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刻。
这导致我在相关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决定在寒假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我将通过查阅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巩固基础知识和理论,并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还计划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一些优秀的数学和物理教学视频,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学能力。
再次,我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小组项目中,我经常发现自己在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中存在一些困难。
有时我没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听不清别人的意见;有时我会遇到与他人合作时的摩擦和冲突。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和讨论会,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我还计划参加一些培训和讲座,学习一些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如有效演讲、辩论技巧和团队管理等。
最后,我认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高级财务会计学习心得体会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高级财务管理》,这是我们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从名字上看可能觉得这是一门枯燥乏味又难懂的课,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崔老师通过让我们做PPT案例来掌握这门课的知识。
每一个案例涉及一块课本的内容,这种形式对我们而言是新颖和好奇的,能使我们主动地想了解各个案例“故事”,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寻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的转变。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还主要是做会计的基础性工作,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是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发展和延伸,监督核算一般财务会计中不常见或者未出现的特殊经济业务。
高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与专科会计学专业的其他专业课,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相比,高级财务会计更具有超前性、理论性、技术性等特点,所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很多。
所以说,要掌握好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一定要对上述会计专科的相应先修课程的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
不具备相应的专科会计学科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
高财与初级、中级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学专业的框架内,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
高级财务会计解决的问题是经济事项的对外报告问题。
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向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以满足他们的决策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但是这门课程的业务性很强,而且很深入,主要内容是会计处理的各种业务方法,包括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外币报表会计,所得税会计等几部分。
高级财务会计给我映像最深的就是,高级财务会计要针对一些特殊组织的会计问题,如合伙会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一些特殊经济业务,如企业破产、遗产与信托会计等问题进行讲解。
高级财会期末总结英文IntroductionFinancial account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any business organization as it provides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osition of the company. As the final term for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comes to an end, it is essential to reflect on the concepts and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This financial accounting final summary aims to review key topics covered in the cours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provide personal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Key Topics Covered1.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osition. The course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three main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and cash flow statement. By learning how to analyze these statements, it became clear how they provide insights into a company's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and overall financial health.2. Revenue Recognition: Revenue recognition is a critical concept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 course explored different methods and guidelines for recognizing revenue, such as the point of sale, completed performance, and percentage of completion methods. Understanding revenue recognition is vital to ensure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void fraudulent practices.3. Inventory Valuation: Proper valuation of inventory is crucial for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course delved into various methods of inventory valuation, including First-In-First-Out (FIFO), Last-In-First-Out (LIFO), and weighted average cost. Each method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oper selection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industry.4.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The course covered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which involve allocating the cost of long-term assets over their useful lives.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such as straight-line, declining balance, and units of production,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etermining the true value of assets.5. Financial Ratios Analysis: Financial ratios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allows for comparisons with industry peers. The course covered key financial ratios, such as liquidity, solvency, profitability, and efficiency ratios. By calcu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se ratios, it became possible to asses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health and identify areas of improvement.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Financial account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for external stakeholders. It provides reliable and relevant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at aids in assessing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making informed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meeting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inancial accounting ensures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trust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us facilitat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keholders.Insights and ChallengesThroughout the course, there were several valuable insights gained, but also some challenges faced. Some of the key insights include:1.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cy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in financial reporting: Even minor errors or omissions can have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and mislead stakeholders.2.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keeping up with evolv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practices and standards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staying updated is crucial to ensure compliance and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3. The significance of ethics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Upholding ethical principle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integrity i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voiding fraudulent practices.Some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were:1. The complexity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Some topics required extra effort and time to fully comprehend, particularly when dealing with advanced concepts like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nd fair value accounting.2. Time management: Balancing coursework, assignments, and other commitments can be challenging, especially when facing tight deadlines.ConclusionFinancial accounting has a crucial role in provid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at aid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for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This financial accounting final summary has highlighted key topics covered in the cours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provided personal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this cours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revenue recognition, inventory valuation,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and financial ratios analysis has been gained, contributing to a stronger foundation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Moving forward,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taying updated with chang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will be essential to ensure accuracy and complianc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高级财务会计的总结模板繁忙的一年又快过去了,回望过去的一年,真是感慨万千,有得有失。
那么有关高级财务会计总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级财务会计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级财务会计总结1一、实习概况20_年2月28日,我正式以一个新人的面孔朝气蓬勃的天普信息科技总经理的面前,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总经理顺利的同意了我的实习要求,并对我说:“在我们公司,你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好好干!〞简短的一句话,给了原本对实际的工作还有些茫然的我很大鼓励。
二、实习内容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
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
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为难,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
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总兼,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我很幸运,跟了一个从业多年的注册会计师,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在里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
第一天去那里的时候,那里他交代了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刚开始我还觉得蛮紧张的,再和他的交流之后,我渐渐的放松了自己。
他就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
由于以前在模拟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
也就是这种急躁的态度让我无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朱会计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
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2022高级财务管理个人总结模板财务管理工作总结1两天的财务管理培训已经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两天下来我们的收获却是比当初想像的要多的多,以前也学过财务方面的知识,但自己对于财务的理解还仅限于会计做帐上,通过这次的培训,对于财务有新的感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培训虽然结束了,相应的知识也学到了,但我们对于财务的理解却远远还没有结束。
培训使得我们懂得一个优秀的预算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预算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预算将使得企业的运转完全掌握在决策者手中。
对财务的理解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好本钱控制,老师的话“本钱控制是无止尽的〞这句话让我们记忆深刻,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本钱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变成死数了,再也无法降下来了,上完课以后,听完讲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于本钱控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产品质量、技术、效劳、资金都在同一水平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样的企业更加注重细节,从每一个细节来落实本钱控制,这样的企业必将更具有竞争力。
现在比拟流行的说法细节决定成败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的某些本钱好似是在不断的下降中,但在整个行业里来看,不光是我们在下降,别的公司也在下降,比方说户均的工程本钱,设备本钱,这些本钱是全行业都在降,而且在工程本钱下降的过程中也并不是说降的越多越好,要着眼于后期的实现运营情况来降低本钱,公司的整体本钱控制相对于往年来应该说是比拟不错的。
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可以改良的地方,比方从年初到现在的备用电源插线板中,有为数不少的一批品牌为公牛的五孔插线板用在了只有一个设备交换机设备的机柜里,而这类插线板质量好但价格也高,五孔在只有一个设备的机柜内只能用上一个其他的都被浪费了,在采购此类设备的过程中,不能一全而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比方说在机房内由于用电的设备比拟多,要用质量的多孔的插线板,在同时有光收发器和交换机的机柜内用三孔或是四孔的插先板,在只有一个交换机设备的机柜内那么用普通的两孔或是三孔的插线板就可以了很显然多孔的比少孔的电源插线板的价格是要贵的,而在实际过程中小区所有机柜内都用同一种插线板,这样做显然比根据需要来采用要花更多的本钱,这就需要在工程设计和预算中提前想到,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分层次采购。
标题:高级会计考试年度总结摘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高级会计考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系统的学习,我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下是对我一年学习历程的总结和反思。
一、考试准备阶段1. 确定目标:年初,我明确了参加高级会计考试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2. 系统学习:我参加了专业培训机构的高级会计考试辅导班,系统地学习了考试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
3. 实践操作:在辅导班的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习过程1. 严谨治学:我始终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每个知识点都认真研究,确保理解透彻。
2. 注重方法:在备考过程中,我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采用分阶段、分科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积极交流:我加入了高级会计考试学习群,与群友们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三、考试成果1. 成绩提升: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在高级会计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2. 知识储备:通过学习,我对高级会计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反思与展望1. 反思: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复习。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将积极参加各类会计培训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为我国会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过去的一年,我在高级会计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会计职业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
集权与分权孰优孰虏?企业集团中如何掌握好集权与分群的关系?集权管理就是把经营权特别是决策权集中在集团最高领导层,下属企业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和具体执行权。
优点:1)有利于迅速果断地作出决策;2)企业的信息在纵向能够得到较充分的沟通;3)管理者具有权威性,易于指挥。
缺点:1)压抑了下级的积极主动性;2)企业信息在横向不利于沟通;3)管理权限集中在最高层,管理者距离生产经营的最前沿较远,不熟悉情况,容易作出武断的决策。
分权管理:分权管理就是把经营管理权限和决策权分配给下属单位,集团最高层执纪中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权。
优点:1)分权单位在授权范围内可以做出决策,节约纵向信息传递的时间;2)分权单位直接面对生产经营,决策针对性强;3)有利于信息的横向沟通,并鼓励下级的积极性。
缺点:1)虽然一般事项的决策较快,但重大事项的决策速度被减缓了;2)上下级沟通慢,信息分散化和不对称现象较常见;3)分权单位容易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忽视整体利益。
两者关系:集权与分权是对企业权力分配的两种对立措施,这两者对权利的分配方向恰恰相反。
集权是为了形成规模和整体效益,避免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而分权是为里靠近市场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反应速度。
企业集团的本质决定了集团既要是一个协调互动高效的组织,又要是一个遵循法律上的相对独立性直接面对市场和竞争具有宽松氛围的组织。
所以,企业集团的分权与集权不是绝对的,典型的集权与分权是不存在的,不同的类型不同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力资源条件要求企业集团对集权与分权各有侧重。
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在两个或更多个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和内外影响因素:动机:进攻型动机;防御型动机。
内部影响因素:①市场需求的饱和。
②成本的提高或销售价格的降低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
③政府的反垄断措施。
④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外部影响因素:①企业潜在的剩余资源需要发挥。
高财管期末总结一、引言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学习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这是一门与企业财务决策相关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技能,可以帮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出更好的财务决策。
二、课程目标在本课程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一些重要的财务模型和工具。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评估和分析企业的风险和绩效,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财务战略。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财务分析与评价、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
1.财务分析与评价在第一个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了解了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信息,例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学会了利用一些财务比率和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从而评估企业的风险和绩效。
2.投资决策在第二个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投资决策。
我们了解了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例如净现值(NPV)、内部报酬率(IRR)和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和技能,我们可以评估和选择不同的投资机会,并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3.融资决策在第三个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融资决策。
我们了解了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例如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评估和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并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支持。
四、课程反思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工具,可以帮助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财务决策。
例如,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判断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这些分析和评估方法对我在实际工作中的财务决策非常有帮助。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总结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依据财经法规制度,根据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总结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总结1由于马老师在国外学习第七周才回来,所以我们的课程也是从第七周正式开头。
前面几周,我们都在奇怪高级财务管理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马老师按部就班地渐渐走近神秘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老师将这门简单的课程学习内容用最简洁明白的案例教授给我们,使我们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财务管理这门课程。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对财务掌握的进一步熟悉财务掌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记,它是运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规范化的掌握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掌握和督促,现就财务掌握的作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财务掌握必需以确保单位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平安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牢靠性目的。
财务掌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助于实现公司经营方针和目标,他既是工作中的实时监控手段,也是评价标准;二是爱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平安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财务掌握的局限性:良好的财务掌握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掌握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退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为此必需对这些局限性加以研究和预防。
局限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二是财务掌握人员由于推断错误、忽视掌握程序或人为作假等缘由,导致财务掌握失灵;三是管理人员的行政干预,致使建立的财务掌握制度形同虚设。
二、cfo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经营管理环境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cfo(首席财务官)更多地参加公司战略规划,预算的编制与实施,业绩管理,重大购并等重要领域活动,他们作为ceo(首席执行官)的真正合作伙伴,列入高层管理者的行列。
高级财务会计实习心得总结高级财务会计实习心得总结精选2篇(一)在高级财务会计实习期间,我有幸能够亲身参与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总结:1. 熟悉财务体系: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公司的财务体系,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参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我学会了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制定预算等核心财务工作,提高了对财务流程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2. 学会处理复杂的财务问题: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些复杂的财务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与导师和同事的讨论和指导,我学会了如何通过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
这为我以后处理复杂的财务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思路。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一些项目。
我们需要相互合作、协商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贡献,并及时与团队成员分享我的经验和观点。
这使我更加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加强沟通能力:在实习期间,我需要与公司的其他部门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与不同的人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建立联系和沟通,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也增加了我的人际交往技巧。
5. 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性。
我主动参加了公司内部的培训和外部的专业课程,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我也利用实习的机会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实践和要求,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我相信这些经历和收获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实习心得总结精选2篇(二)学习高级财务管理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一、公允价值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特征:1、假设性。
指对资产负债进行后续计量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交易价格。
2、未实现性。
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的是持有或承担期间的价值波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与企业最终能够实现的现金流增减值并不一致。
3、非客观性。
指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时,公允价值的取值,需要大部分或者全部依赖不可观察的参数。
而且,公允价值不唯一,还难以验证。
应用:(一)在中国运用的意义1、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实质性的一步2、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标志(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认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反倾销诉讼)2004年中国遭受68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30亿美元,2005年涉案金额21亿美元,目前有75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3、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基础设施的作用。
1980-2006全球十大融资,中国占3大(中国工行、中行、建行),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占全球15%。
2007年融资全球第一。
4、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二)在中国运用的特点1、方向明确:与国际趋同国际:41个准则,20个运用中国:38个准则,17个运用2、涉及面广,公允价值引入了基本准则和大部分具体准则3、非主导性的和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非主导性的。
如,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如投资性房地产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三)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1.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2.非同一控制下的购并、企业年金投资3.未探明矿区权益的石油天然气(后续计量)、收入(已收或应收账款)4.原准则规定“收入应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即计量采用名义金额。
新准则要求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规定“收入应按其已收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
如收入的名义金额与其公允价值(通常为现值)差额较小,可按名义金额计量;如收入的名义金额与其公允价值(通常为现值)差额较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5.债务重组6.投资性房地产(满足条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条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8.租赁固定资产,等等9.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已探明矿区权益的石油天然气等均没有采用公允价值。
10.趋势:国际准则、美国等已经制定“公允价值”的专门准则规范公允价值。
11.金融工具(初始计量)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交易成本;(3)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允价值+交易成本;(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交易成本;金融负债类(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2)其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交易成本;12.金融工具(后续计量)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计提减值准备(3)贷款和应收款项:摊余成本,计提减值准备(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权益,计提减值准备(5)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成本计量。
金融负债(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其他金融负债:摊余成本二、企业合并定义: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按企业合并的类型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定义: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具有以下特点:(1)从最终实施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其所能够实施控制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原则上应保持其账面价值不变;(2)由于该类合并发生于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很难以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容易产生利润操纵。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定义:指不存在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或多个企业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
具有以下特点:①是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②以市价为基础,交易对价相对公平合理。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权益结合法(pooling of interest method),亦称股权结合法、权益联营法。
企业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之一。
与购买法基于不同的假设,即视企业合并为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的交换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联合,而非资产的交易,而且合并后,股东在新企业中的股权相对不变。
换言之,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主体对一个联合后的企业或集团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贡献,即经济资源的联合。
在权益结合法中,原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以前会计基础保持不变。
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继续按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合并后企业的利润包括合并日之前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以前年度累积的留存利润也应予以合并。
权益结剑法仅适用于以股权相交抽象的合并业务,而且账面上不确认商誉。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购买法,亦称购受法,企业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之一。
把购买企业获取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视为资产交易行为,即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企业以一定的价款购进被并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项目,同时承担该企业的所有负债的行为,从而按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被并企业的净资产,将投资成本(购买价格)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会计方法。
三、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1、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
决策有用观认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企业价值的函数,那么资产减值会计应该有助于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因为减值会计力图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量度。
2、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3、符合资产计量理论。
只有采用多重计量属性对资产进行计价,才能全面反映资产价值的情况,而减值会计正满足了这一要求,他采用了现行市价、销售净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4、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资产减值的运用(对盈余操纵)应收账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资产类项目作为企业经营运行的主体,在资本结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由于这些资产具有多样性、基数大、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给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主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各年减值准备的计提数额,以此达到改变当期利润的目的。
自2001年起,企业会计制度将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扩展至八项,但历经几年时间,上市公司对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大量公司利用减值准备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粉饰经营业绩。
它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使本年度一次亏足,为今后年度的巨额冲回打下基础,以达到保牌、摘帽、实现盈利的目的。
2.逃避亏损,避免被ST,不计提或者少计提减值准备。
上市公司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因处于经营困难时期,或是濒临亏损境地,而选择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做法。
这样做不仅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没有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还虚增企业利润,甚至制造出“虚盈实亏”的假象,来欺骗广大投资者。
3.盈利公司计提秘密准备,平滑、均衡利润,为将来留出路。
随着部分行业经济形势的好转,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显著提高,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绩优上市公司通过计提秘密减值准备来隐藏利润、平滑利润的现象。
通过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尽管资产减值政策的本意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由于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选择和判断空间,使得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成为某些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四、资产负债观定义: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又称之为财产法。
资产负债观强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来计量收益,当资产价值增加或是负债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资产价值减少或负债价值增加时会减少收益,根据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只要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就应当作为收益,公式表达为: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
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收入费用观是指直接从收入和费用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收益,认为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又称为收益表法。
收入费用观强调基于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损益,认为收益要符合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企业已确认收入与相关费用配比的结果,财务会计的重心应当放在对利润表中各要素的处理上,资产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将依附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表成为利润表的附属。
(一)资产负债观的应用:1.资产负债观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在FASB和IASC中都把“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特征(或“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负债特征)作为资产(或负债)的原始确认和决算确认的依据,那些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事项则不作为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另外不仅将部分存量的公允价值计入资产负债表,还将不能视作已实现的收益,或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或作为其他全面收益项目计入全面收益表之中,待该收益实现时再将其转入利润表。
具体体现在:IAS39将金融资产分为买卖目的的金融资产、到期持有投资、贷款或应收债权、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个类别。
对买卖目的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当有可靠和可计量的公允价值时,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发生期间的利润或所有者权益中。
在选择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时,规定存量的计价差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观在我国的应用在我国,资产负债观典型的体现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对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原《企业会计制度》对于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既有应付税款法,又有纳税影响会计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收入费用观的具体体现。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则统一规定:对于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