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4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以及变态发育的类型。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还可以为后续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对昆虫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通过了解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2、教学难点(1)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昆虫在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发育类型的特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3.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描述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自主探究:认真观察教材第10页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结合相关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1.家蚕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哪些过程?2.根据家蚕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你能总结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吗?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也属于变态发育?举例说明。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哪些地方不够准确?如何改动可以使这句诗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5.玉米螟和稻螟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且它们都是农业害虫,试分析:它们哪个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为什么?合作交流: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若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该延长家蚕发育的哪个时期?为什么?探究任务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自主探究:阅读第11页的文字,观察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过哪些时期?有哪些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2.不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过哪些时期?有哪些昆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3.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的区别是什么?【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A. 幼虫→卵→蛹→成虫B. 卵→蛹→成虫C. 卵→幼虫→蛹→成虫D. 卵→蛹→幼虫→成虫2.我国素来以“缫丝养蚕”著名于世,你可知道蚕丝是家蚕发育过程中哪一时期的杰作()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蝗虫和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A. 完全变态B. 不完全变态C. 非变态发育D. 变态发育4.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A. 卵→若虫→成虫B. 卵→蛹→成虫C. 卵→若虫→蛹→成虫D. 卵→幼虫→蛹→成虫二、填空题:1.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参考课时:2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的观点。
得出结论部分学生表述交流 看书讨论 得出结论 课后实验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 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或者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2、能力方面◆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合作和交流。
◆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的作用。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昆虫的生活生殖和发育过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实例入手以获取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家蚕部分”,安排了“我来说养蚕”的活动,然后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通过排序、展示、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家蚕养殖的方式及发育所经过的阶段,再播放家蚕发育过程的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养成“变态发育”的概念。
第二环节为“蝗虫部分”,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观察插图、阅读课文,同时与家蚕的发育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概念,理解二者的区别。
然后教师列举其他实例,强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达成“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是分析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加这些内容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应辩证地看待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总之,教师尽量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讨论,自主完成概念的建构,体现“生成性”的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括蝴蝶和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对农作物危害以及赤眼蜂的图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饲养家蚕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收集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资料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3、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发育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2)发育特点:不完全变态发育2、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背景惊人的繁殖力(人教版初二下)昆虫自泥盆纪显现,繁育至今,其家族一直〝人丁兴盛〞,能够讲它的优势地位经久不衰,闻〝名〞于世。
那么,你明白它们什么缘故会成为地球上最繁盛的一个家族吗?那个地点面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隐秘呢!古生代二叠纪起,昆虫的飞跃性进化进展,使得它们到距今2.3亿年的中生代时,不管是在数量上依旧在种类上都已接近了现代水平,而且到现在一直长盛不衰,其最全然的缘故之一是它们有着十分惊人的繁育能力。
昆虫中繁育最迅速的因此要数蚜虫了。
棉蚜虫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4-5天就可繁育一代。
做〝母亲〞的生下〝女儿〞才4-5天就又做起〝外婆〞来了,因此它们常常是六七代同堂,〝家庭〞成员可达几亿个。
如此惊人的繁育能力令人瞠目结舌,事实上蚜虫的迅速繁育是适应生存的一种表现。
因为蚜虫躯体柔嫩,体小就如一粒芝麻,一场暴风雨会把它们冲个精光,天气炎热也会造成大批死亡。
从中可见,足够数量的蚜虫群体是保证它们不致灭绝、世代相传至今的法宝。
白蚁也是昆虫家族中的多产户,担任产卵的雌蚁能够生活6~15年,每分钟可产卵60个,其整个生命时期可产卵数百万个。
苍蝇的繁育力也不弱,母蝇一生可产卵10次左右,每次150多个。
卵变蝇只需15天左右时刻,新生的母蝇再过3~4天又开始产卵,保守地估量,一只雌蝇一个夏季繁育的后代数目约达上亿只,这比起蚜虫来毫不逊色。
还有些昆虫的繁育能力就更奇异了,它们不等发育成熟就能开始繁育后代,这在生物学上称为幼体生殖,寄生蜂确实是如此一种昆虫。
寄生蜂还能够多胚生殖,雌雄交配后,母体产下的一粒卵,在发育过程中能分化出许多个小体,孵化出许多〝小虫子〞来。
昆虫如此惊人的繁育能力,不能不讲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极好的适应。
在亿万年的演化历程中,通过自然选择作用,昆虫的这种繁育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它们在〝逆境〞中求得专门好的〝生存和进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能力提升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相同点,则阴影部分可以表示()A.无性生殖B.不完全变态C.完全变态D.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2.松毛虫的幼虫以松针为食,是一种林业害虫。
幼虫在地下“作茧自缚”,几个月后,破茧成蛾。
下列关于松毛虫的叙述,错误的是()A.松毛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松毛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松毛虫“作茧自缚”后进入蛹期D.松毛虫幼虫期危害最大3.蝗虫发育过程中,出现翅的时期是()A.卵期B.若虫期C.蛹期D.成虫期4.下图为蚊子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与此不同的是()A.蝴蝶B.蜜蜂C.家蚕D.蝗虫5.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跳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别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6.下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时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取食桑叶的时期是④B.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C.该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的原因是④与③的差异很大D.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7.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下列有关蝉的叙述,错误的是()A.蝉经过蛹期变为成虫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蜕去的皮是蝉的外骨骼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8.下图表示蝽类动物的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该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C.成虫与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差很大D.该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9.萤火虫是一种能够发光的昆虫,其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
成虫期发光能够引诱异性、防御天敌。
下列关于萤火虫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表的外骨骼可以促进幼虫生长B.进行体外受精,卵生C.发育方式与蝴蝶相同D.发光行为属于学习行为10.下列各项所描述的现象,与昆虫生殖发育无关的是()A.蜻蜓点水B.飞蛾扑火C.金蝉脱壳D.秋蝉鸣树间11.下列动物与蝉的发育过程相似的是()A.菜粉蝶B.苍蝇C.螳螂D.蜜蜂12.蝗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初二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要点提示:
1、家蚕通过______方式产生后代。
2、变态发育在由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___与____的____
__和______差异很大。
3、家蚕的一生经过的四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
4、完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如____、____、____、____等。
5、若虫:由蝗虫的____孵出的____,形态和______与___相似,只是身
体___、______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__,能够___,称为___,这样的____叫做若虫。
6、若虫的发育:若虫经过___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__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
的____。
7、不完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__、___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如____、_
___、____、____等。
注意要点提示:
重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了解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过程
基础知识过关:
一、选择题
1、蚕茧代表家蚕的()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
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A、卵→若虫→蛹→成虫B、卵→蛹→若虫→成虫C、卵→若虫→成虫D、卵→蛹→成虫
3、“蜻蜓点水”这是人们经常看到的现象,这是()
A、蜻蜓在喝水
B、蜻蜓在捕食
C、蜻蜓在水上练习飞行
D、蜻蜓在产卵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哪个发育时期的结束。
()A、卵B、幼虫C、蛹D、蚕蛾
5、在家蚕个体的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A、变态发育B、不完全变态C、完全变态D、不变态发育
6、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A、蛹B、幼虫C、卵D、成虫
7、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A、幼虫→卵→蛹→成虫
B、卵→若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若虫→成虫
8、夏日,蝉高声鸣叫的目的是()A、吸引异性交配B、心情愉快C、吓跑敌害D、呼唤子女
9、夏天,让人讨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你认为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
A、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受精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C、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受精卵蛹成虫三个时期
10、下列关于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蚕的幼虫吐出蚕丝,结成茧B家蚕的
成虫吐出蚕丝,结成茧、C、家蚕的卵吐出蚕丝,结成茧D、家蚕的蛹吐出蚕丝,结成茧
11、下列属于不完全为态和完全变态的昆虫依次是()A、蜘蛛和菜粉蝶
B、蝗虫和蜈蚣
C、蝗虫和蜜蜂
D、家蚕和蝉螂
二、非选择题
12、连线:
①蟋蟀
②家蚕 A 不完全变态
③蝉 B 完全变态
④蝼蛄
⑤蜜蜂
13、将下面的幼虫名字与相应的昆虫连接起来,并作分类。
蛆蜻蜓
孑孓蝗虫完全变态
跳蝻菜粉蝶不完全变态
菜青虫蝇
水虿蚊
14、下图是黏虫发育过程的四种虫态图,填写四种虫态的名称,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②③④
(1)用序号表示黏虫的发育顺序→→→
(2)黏虫发育属于。
(3)为防止黏虫的危害,消灭黏虫的最佳时期应放在期。
15、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2)C和D的名称是,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3)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填图中字母)
(4)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从甲乙两图的比较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是甲没有乙中的(填图中字母)时期。
16、判断:
(1)能使植物个体增多,延续后代的器官不一定就是生殖器官()
(2)一种生物只有一种生殖方式()
17、植物有性生殖中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种子
18、据来自农业部门的消息,2008年,黄河三角洲东亚飞蝗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局部有高密度蝗早发生,预计蝗卵出土始期为5月10日,高峰期为5月20日,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底,请结合图示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蝗虫的一生只经过,和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___。
(2)蝗虫的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幼虫和成虫在以及上是基本相似的,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蝗虫的幼虫要经过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
(3)为预防蝗灾的发生,对蝗虫的防治最好是在蝗虫发育的时期。
19、秋天,在桃树上如发现个别芽变,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
A、取下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
B、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
C、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
D、等开花时进行白花受粉。
20、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这种繁殖技术叫。
(2)请按图所给的序号为这种繁殖过程排序:。
初二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答案
知识体系要点
1、有性生殖
2、受精卵幼虫成体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3、卵幼虫蛹成虫
4、卵幼虫蛹成虫蜜蜂菜粉蝶蚊蝇
5、受精卵幼虫生活习性成虫较小生殖器官翅芽跳跃跳蝻
幼虫
6、5次蛹成虫
7、卵若虫成虫蟋蟀蝼蛄螳螂蝉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6、A
7、C
8、A
9、C 10、A 11、C
二、非选择题
12、①——A ②——B ③——A ④——A ⑤——B
13、蛆蜻蜓
孑孓蝗虫完全变态
跳蝻菜粉蝶不完全变态
菜青虫蝇
水虿蚊
14、①成虫②幼虫③卵④蛹
(1)③②④①(2)完全变态发育(3)幼虫
15、(1)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
(2)若虫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3)蛹 C (4)d
16、(1)∨(2)×
17、C
18、(1)受精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2)形态生活习性 5
19、A
20、(1)植物的组织培养(2)D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