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51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不同,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形成进化与适应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概括总结的能力。
2.分析比较不同昆虫发育过程,形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的作用。
2.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描述家蚕、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难点:说出昆虫变态发育的特点四、教学准备:有关家蚕、蝗虫生殖发育的视频、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设计查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教学设计课堂检测: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课堂反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后作业:完成“作业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下。
)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实践:搜集昆虫和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制作小报,班级交流。
意图: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对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以家蚕为例说明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通过学生的饲养经验为出发点,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使学生对家蚕的发育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再配合教材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动画进一步讲解。
教学难点分析: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通过比较蝗虫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的,明确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不同点。
教学策略:本课为1课时。
本课是围绕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三个概念展开的。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和区分这些概念,教材不是生硬的给出概念,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去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了解学生有无饲养昆虫的经验,准备相关图片或标本。
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蜜蜂等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等课后反思: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是本课的关键词。
把握好讲课的节奏和层次,对于学生较好的区分这三个概念,是比较有利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教具准备】昆虫多样性及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前提诊测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生活着蝼蛄、蚯蚓、鼹鼠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来。
(教师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多媒体放映结束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刚才的画面?学生:刚才画面上出现了辛勤的蜜蜂,飞舞的蜻蜓、蝴蝶,还有蚊子、苍蝇……我觉得它们都属于昆虫。
教师追问:你如何判断它们都属于昆虫?学生:它们和蝗虫一样,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膀。
这些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很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种类超过100万种,几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那么,这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问题,思考并讨论:(屏幕内容如下:)1.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2.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3.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有关昆虫生殖发育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昆虫的图片和实物,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昆虫的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2. 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过程:昆虫的交配和受精方式发育过程: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和过程2. 教学难点:昆虫的发育过程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昆虫的图片和实物,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2. 讨论法:小组讨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昆虫的生殖发育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昆虫的图片和实物标本教学PPT和教案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座位安排便于小组讨论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准备齐全一、昆虫的生殖1. 教学目标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掌握昆虫的主要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能够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行为。
2. 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昆虫的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睾丸、附睾。
昆虫的生殖行为:交配、产卵、孤雌生殖等。
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发学生对昆虫生殖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功能。
互动:学生分享对昆虫生殖行为的观察和了解。
二、昆虫的发育1. 教学目标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掌握昆虫幼虫、蛹和成虫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2.1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2培养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昆虫的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2.1昆虫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2.1昆虫的生殖特点2.1.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孤雌生殖、雄性先熟等。
2.1.2昆虫的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
2.1.3昆虫的交配与产卵:交配、产卵行为及其特点。
2.2昆虫的发育过程2.2.1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但未发育成熟。
2.2.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
2.2.2.1卵:昆虫的卵通常为椭圆形,表面有各种图案。
2.2.2.2幼虫:幼虫阶段是昆虫发育的重要时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差异。
2.2.2.3蛹:蛹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静止阶段,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内部器官逐渐成熟。
2.2.2.4成虫:成虫是昆虫发育的最终阶段,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3.实验与观察3.1观察昆虫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
3.2实验操作:观察昆虫的生殖行为和发育过程。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5.1复习昆虫的生殖特点、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5.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发育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 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锻炼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
2. 完成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3.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二、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9--P1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1.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发育有哪两种方式?2..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3.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合作讨论填写:1、“观察与思考”,请仔细观察课本P10图,据图回答问题:(1)将各图按照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2)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4)家蚕吐丝的时期是期____________________(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6)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部分要求“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好奇的一类动物,但要求学生准确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还需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料。
教材以家蚕和蝗虫为例,安排了“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还有一系列插图,这些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生命现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3.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家蚕蝗虫等资料,制作搜集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卵——幼虫——蛹——成虫2.完全变态发育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卵——若虫——成虫2.不完全变态发育【课后反思】本节教学活动可参考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注意启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议一议”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毛毛虫”发育成蝴蝶的过程。
2.为了加深学生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让学生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是否科学,为什么诗人会误以为蚕吐丝作茧后就死亡了。
3.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饲养家蚕或某种昆虫的实践活动。
4.有关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可通过观察图片或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标本,归纳蝗虫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特点。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注重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水平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3、情感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协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昆虫多样性以及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多媒体教学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
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
2.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10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掌握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掌握昆虫的发育特点及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
二、教学内容
1.昆虫的生殖特点
2.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3.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是昆虫的孩子,你需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成长为完整的昆虫?
2.讲授
讲解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3.实验演示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以进行昆虫观察实验,选择一些容易观察的昆虫,如蝴蝶、蚂蚁等进行实验演示。
4.总结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思维。
六、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特点
二、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三、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七、作业
1.回答问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
2.仿制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并写出说明。
3.观察自然中的昆虫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比较蜜蜂等昆虫和蝗虫的发育,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利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法,会比较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简图以及实物标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昆虫变态发育过程。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掌握,明白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三个概念之前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比较法,活动法
五、教具准备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课件;
2.蜜蜂、苍蝇、蝴蝶、蝗虫发育过程的卡片;
3、蝗虫的生活史标本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3、举例阐明人类与昆虫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四、教学过程:导言:据统计,地球上生活着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非常复杂,这节课我们就以家蚕和蝗虫为例来学习。
早在三千年之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养蚕,消费蚕丝,用蚕丝织成精美的绸缎,销往世界各国,开辟了出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讲述:展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大家仔细观察,留意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状特点和生活习性。
讲述: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家蚕的终身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状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把这类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家蚕要经过四次蜕皮,在蜕皮期间,蚕不食不动。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甚么要蜕皮呢?这是由于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的缘由。
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蜜蜂、蚊、蝇等进述:我们曾经知道了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那么,蝗虫的发育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状结构上能否类似?蝗虫的终身经历了哪几个时期?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状结构上类似,它的终身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类似?如蟑螂、蟋蟀等讲述:像蝗虫、蟑螂、蟋蟀等昆虫,它们的终身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状结构类似,生活习性也几乎分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我们曾经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特别是对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具体的认识,两者之间既有相反点,又有不同点。
请同学们以列表的方式比较家蚕和蝗虫生殖与发育的区别:进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从有益和有害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整个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要求都是了解层次,重点是要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关注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本节讲的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中以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
昆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学生对昆虫也很感兴趣,但绝大多数同学缺乏和昆虫的近距离接触,也就是虽熟悉却不了解,尤其对课本上给出的家蚕更是知之甚少,因为家蚕不是我们这一地区常见的昆虫,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知材料,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学生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学生发展)
2.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发展)
四、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家蚕,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
2.描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等活动,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
(一)环节安排及目的
1.图片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学基础;
3.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较难的问题,家蚕各发育时期的特点,给发育过程图排序,及古诗名句的合理化改动。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4.对比家蚕和蝗虫发育图片,总结昆虫的发育方式。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5.对其它昆虫的发育进行分类,巩固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
6.引导学生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让关注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并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
7.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二)理论支撑
以杨教授的“三读四有”理论为指导。
指导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读图,达到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设计的教学流程让内容有要点、自主有引导、合作有实质、练习有类型。
七、教学流程图
九、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2.发育: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二、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受精卵)→若虫→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