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41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教具准备】昆虫多样性及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前提诊测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生活着蝼蛄、蚯蚓、鼹鼠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来。
(教师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多媒体放映结束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刚才的画面?学生:刚才画面上出现了辛勤的蜜蜂,飞舞的蜻蜓、蝴蝶,还有蚊子、苍蝇……我觉得它们都属于昆虫。
教师追问:你如何判断它们都属于昆虫?学生:它们和蝗虫一样,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膀。
这些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很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种类超过100万种,几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那么,这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问题,思考并讨论:(屏幕内容如下:)1.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2.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3.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2.1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2培养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昆虫的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2.1昆虫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2.1昆虫的生殖特点2.1.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孤雌生殖、雄性先熟等。
2.1.2昆虫的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
2.1.3昆虫的交配与产卵:交配、产卵行为及其特点。
2.2昆虫的发育过程2.2.1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但未发育成熟。
2.2.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
2.2.2.1卵:昆虫的卵通常为椭圆形,表面有各种图案。
2.2.2.2幼虫:幼虫阶段是昆虫发育的重要时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差异。
2.2.2.3蛹:蛹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静止阶段,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内部器官逐渐成熟。
2.2.2.4成虫:成虫是昆虫发育的最终阶段,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3.实验与观察3.1观察昆虫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
3.2实验操作:观察昆虫的生殖行为和发育过程。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5.1复习昆虫的生殖特点、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5.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发育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提纲问题导学1、在家蚕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风雨的洗礼”?2、蝉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相同吗?3、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何不同之处?4、家蚕的幼虫依据什么分为1、2、5龄几个时期的呢?重点和难点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3、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易错点常见昆虫的发育过程特点的归类基础知识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我国的家蚕养殖史“丝绸之路”2、家蚕的一生:(1)学生自行完成教材P9中的排序(2)家蚕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3)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受精卵幼虫____ ____。
拓展: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现象,因为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每蜕一次皮,幼虫龄增加一龄。
(4)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比较(5)变态发育的概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的_______和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其他昆虫的发育1、完全变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常见的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蚊、蝇、蜂、蝶、蛾。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经5次______)成虫幼虫和成体的区别:____相似,但幼虫身体____,___没有发育成熟。
3、不完全变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常见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螳螂、_______、蝼蛄。
三、巩固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四、拓展练习1、某同学在树丛中发现了一条绿色的“虫子”,该同学把它放在一个小盒里带回了家。
过几天,当他再打开盒子看时,发现“虫子”已经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如果被捉的“虫子”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那么它的发育过程应该是()A.卵→蛹→幼虫→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C.卵→若虫→成虫D.卵→若虫→蛹→成虫2、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的区别是若虫()A.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身体柔软,无外骨骼C.身体较小,没有翅D.要蜕皮,不能飞3、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A.卵 蛹 幼虫 成虫B.卵 幼虫 蛹 成虫C.卵 若虫 成虫D.卵 若虫 蛹 成虫4、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蚊子 B.螳螂 C.家蚕D.黄粉蝶5、夏天,人们常常会在河边看到“蜻蜓点水”的现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2、能力方面◆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合作和交流。
◆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的作用。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昆虫的生活生殖和发育过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实例入手以获取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家蚕部分”,安排了“我来说养蚕”的活动,然后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通过排序、展示、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家蚕养殖的方式及发育所经过的阶段,再播放家蚕发育过程的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养成“变态发育”的概念。
第二环节为“蝗虫部分”,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观察插图、阅读课文,同时与家蚕的发育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概念,理解二者的区别。
然后教师列举其他实例,强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达成“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是分析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加这些内容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应辩证地看待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总之,教师尽量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讨论,自主完成概念的建构,体现“生成性”的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括蝴蝶和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对农作物危害以及赤眼蜂的图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饲养家蚕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收集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资料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3、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发育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2)发育特点:不完全变态发育2、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整个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要求都是理解层次,重点是要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关注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本节讲的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中以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昆虫是学生比拟熟识的动物,学生对昆虫也很感爱好,但绝大多数同学缺乏和昆虫的近间隔接触,也就是虽熟识却不理解,尤其对课本上给出的家蚕更是知之甚少,因为家蚕不是我们这一地区常见的昆虫,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供应感性的认知材料,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培育学生视察思索的实力,学问归纳、概括的实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展评价的实力。
(学生开展)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拟,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学生开展)2.培育视察实力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开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消费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
(学生开展)四、教学重点1.通过视察家蚕,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2.描绘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消费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1.通过视察等活动,描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2.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消费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一)环节支配及目的1.图片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爱好;2.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学根底;3.小组合作探讨完成较难的问题,家蚕各发育时期的特点,给发育过程图排序,及古诗名句的合理化改动。
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实力、视察实力、学问应用实力;4.比照家蚕和蝗虫发育图片,总结昆虫的发育方式。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培育学生总结概括实力;5.对其它昆虫的发育进展分类,稳固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思维导图】基础知识点纲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3)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考点归纳】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方式: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知识强化】1.如图表示蜻蜓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受精卵,是蜻蜓发育的起点B.③是蜻蜓的成虫C.蜻蜓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D.据图可知,蜻蜓与家蚕的发育方式相同2.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鸟的繁殖行为都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B.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都要通过鳃进行呼吸D.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3.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无误的一项是()A.黄粉虫、蝉和家蚕的发育过程皆为完全变态发育B.鸟类是有性生殖、卵生,所以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C.人的生殖过程顺序为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D.克隆羊多莉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4.下列哪种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其它的不同()A.B.C.D.5.如图表示菜粉蝶和蝼蛄的发育过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和乙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B.甲图代表蝼蛄,它的一生要经历三个时期C.乙为菜粉蝶,危害农作物的时期为图中的②时期D.乙图的发育和青蛙一样,都是完全变态6.如图表示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丁均为有性生殖,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B.丙和戊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丙图中②为砧木C.甲和乙的发育都经历四个时期,甲乙均为完全变态发育D.丁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体内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7.2021年6月,“2021丝绸之路周”杭州主场活动暨“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办。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10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掌握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掌握昆虫的发育特点及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
二、教学内容
1.昆虫的生殖特点
2.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3.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是昆虫的孩子,你需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成长为完整的昆虫?
2.讲授
讲解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3.实验演示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以进行昆虫观察实验,选择一些容易观察的昆虫,如蝴蝶、蚂蚁等进行实验演示。
4.总结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思维。
六、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特点
二、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三、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七、作业
1.回答问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
2.仿制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并写出说明。
3.观察自然中的昆虫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用4篇)其次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篇1其次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育同学观看思索的力量,学问归纳、概括的力量;训练同学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关心同学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看思索----分析争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留意启动同学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引导同学沟通日常生活中观看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自然现象。
设置问题,通过沟通使同学丰富感性学问,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发觉问题的意识。
在同学争论沟通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同学观看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录像片或图片,启发同学将已有的阅历与录像片或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为了加深同学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老师可以p10争论3,使同学在争论中理解家蚕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还要以蝗虫等为例,并和家蚕等比较,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组织同学开展饲养家蚕或某种昆虫的实践活动,以便于同学熟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体察生物体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老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环境中蚊子多?”等问题,引导同学熟悉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以不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来适应多种环境,是昆虫能够广泛分布的缘由之一。
4.引导同学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辩证的熟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如一些昆虫对农林业有危害,而有些昆虫则可为植物体传粉授精。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3.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启发、观察、讨论课前准备:昆虫相关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昆虫的多样性”视频引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就会集中到“昆虫”的话题上来了,教师再顺势抛出蝴蝶是毛毛虫变来的,进而引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师: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很快就会过去,随着春天的到来,植物将会逐渐吐露新绿,进而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随着温度的上升,许多动物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谁能说说你发现哪些动物的活动明显增多了?生1:很快就可以看到燕子了。
生2:还能看到苍蝇。
生3:还有蝴蝶。
生4:会有各种各样的虫子。
师:我发现这四位同学所说的动物中有三位同学提到了苍蝇、蝴蝶和“虫子”,苍蝇和蝴蝶属于那个类群呢?生1:节肢动物。
生2:昆虫。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苍蝇和蝴蝶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在冬季很少见到苍蝇、蚊子等昆虫,而到了春夏季节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那么这些昆虫是从哪来的呢?生:苍蝇是蛆变来的。
师:那么蛆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多媒体显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师:美丽的蝴蝶竟然是有很丑的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是怎样来的?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生:七嘴八舌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