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就是由上述三个经济条件共同决
定的。只要这三个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行按劳分配就
是202必1/3/10然的,是不可取代的。
7
三、理解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工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工人消费 品其按照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的,社会分配给劳动者 的消费品或代表一定数量消费品的货币,便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从劳动 的数量来讲,谁的劳动时间长,劳动繁重程度高,他所得的劳动报酬就多。 总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 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这就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二、期限
三、提出时间,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四、原因,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
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Biblioteka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021/3/10
1、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在我国,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 民所有制,即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全体社会成员要想实现对全社会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支配和管理,必须有一 个有形的组织作为他们的代表才能实现这种管理。这个代表全社会的有形的 组织有一个现成的形式,就是国家机构。
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否则,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便不 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在 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可供分配的产品少,还不具 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