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19
现代养猪技术(一)现代养猪技术一、现代养猪生产工艺(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现代养猪的形式、内容、任务等有不同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养猪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专业化的要求,将猪群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保育仔猪群和生长肥育猪群。
繁殖母猪群又包括后备母猪群、配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
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按“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要求组织生产。
首先是按一定繁殖间隔期组建一定数量的分娩哺乳母猪群,通过母猪(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育等工作,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猪只数量的需要。
年出栏1~3万头的肉猪场,通常以7天为一个繁殖间隔周期,即每隔7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
三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
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四是拥有优良遗传素质、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和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拥有严密的兽医卫生制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
五是能均衡地供应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种配合饲料,按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群所需的饲粮,实行标准化饲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全年有节律地、均衡地生产出既定数量和规范化的优质产品。
(二) 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1. 工艺参数现以某万头猪场为例,说明必须估计的参数(见表1)表1 某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妊娠期(日) 114 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哺乳期(日) 35 初生时(头) 19.8保育期(日) 28-35 35日龄(头) 17.8断奶至受胎(日) 7-14 36-70日龄(头) 16.9繁殖周期(日) 163-169 71-180日龄(头) 16.6 母猪年产胎次 2.24 每头母猪年产肉量(活重kg) 1575.0母猪窝产仔数(头) 10 平均日增重(g)窝产活仔数(头) 9 初生-35日龄 156成活率(%) 36-70日龄 386哺乳仔猪 90 71-180日龄 645断奶仔猪 95 公母猪年更新率(%) 33生长肥育猪 98 母猪情期受胎率(%) 85初生-180日龄体重(kg)公母比例 1﹕25初生时 1.2 圈舍冲洗消毒时间(日) 735日龄 6.5 繁殖节律(日) 770日龄 20 周配种次数 1.2-1.4180日龄 90 母猪临产前进产房时间(日) 7母猪配种后原圈观察时间(日) 212. 猪群结构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可参考表2表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猪群类别不同规模生产母猪存栏猪数(头)100 200 300 400 500 600空怀配种母猪 25 50 75 100 125 150 妊娠母猪 51 102 156 204 252 312分娩母猪 24 48 72 96 126 144后备母猪 10 20 26 39 46 52公猪(包括后备公猪) 5 10 15 20 25 30哺乳母猪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幼猪 216 438 654 876 1092 1308育肥猪 495 990 1500 2010 2505 3015 合计存栏 1026 2058 3098 4145 5354 6211 全年上市商品猪 1612 3432 5148 6916 8632 103483.猪舍栏位需要量流水式生产工艺是否畅通运行,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是否具备足够的栏位数。
养猪生产技术第一篇:养猪生产技术养猪生产技术1.了解猪的类型和品种特征,熟悉猪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和选种和引种使用的方法。
2.掌握猪的生物学特点和生产流程,熟悉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饲喂方法,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幼猪及肉猪生产、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和方法;第一节猪的特性:一、生物学特性二、行为特点第二节生产流程:图示:第三节生产性能及其选育:1.繁殖性能窝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母猪的年产仔头数 2.生长肥育性能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 3.产肉性能背膘厚度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PH值、系水率(失水率)、肌肉嫩度)4.体型外貌毛色、耳型、体尺(体长、身高、胸围、腹围、管围);遗传缺陷(致死、半致死、隐性基因、半致死基因等)。
5.猪的性能测定标准环境条件测定信息、测定结果的使用测定方式测定指标操作规程6.育种值估算遗传参数育种值选择指数动物模型(BLUP)7.种猪的选择种猪选择体型外貌、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胴体性状后备猪选择断奶阶段六月龄阶段繁殖阶段终选阶段第四节品种及其利用 1.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2.地方猪种的特性3.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的内容方法(原位保存法、非活畜保存法、与利用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杂交优势利用、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素材、特殊用途的利用)4.国外引入品种引入的主要国外品种简介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特性引入品种的利用5.国内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地方品种——选育——新品种。
三江白猪湖北白猪苏太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东北花猪赣州白猪等6.猪的品系繁育群体继代选育品系的保持和利用7.猪的杂交优势利用杂交优势利用的目的杂种优势现象主特点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畜禽的繁育体系(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扩繁群商品场生产群)第五节猪的营养与饲料 1.饲料营养物质及其分类: 2.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3.饲料的初步加工与调制:4.饲养标准5.日粮配合与配合饲料:第六节猪的繁殖技术1.种猪的繁殖利用性成熟与体成熟种公猪的利用种猪的利用年限:2.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配种性周期待配母猪的普查交配时间决定3.妊娠诊断观察法借助妊娠诊断仪妊娠期和预产期计算:4.分娩分娩前的准备母猪的临产表现接产技术接产假死仔猪的急救5.母猪的繁殖障碍繁殖障碍的表现形式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措施第七节规模化养猪的基本条件: 1.猪的环境条件: 2.养猪生产的设备:3.猪场的环境保护:猪场环境污染粪污处理猪场环境保护第八节各类猪群的饲养管理1.公猪的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疾病、管理)2.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母猪配种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母猪的泌乳规律哺乳期的饲养管理3.哺乳仔猪初生仔猪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初生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4.断奶仔猪早期断奶断奶期的饲养管理(三过渡):5.生长育肥猪猪体组织的变化肉猪育肥技术:第九节规模化猪场经营管理1.经营类型猪场经营类型选择断奶仔猪的生产育肥猪生产自繁自养种猪生产2.经营规模猪场经营规模的确定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效益盈亏平衡点第二篇: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实验实验一、实验一、猪品种的认别与鉴定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录像带、幻灯片等途径认识和鉴别常见猪的品种,并能复述其突出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2024年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第四章,主题为“2024年养猪生产中的绿色养殖与疾病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绿色养猪的基本概念,掌握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2. 学习猪舍环境控制技术,提高养猪生产的环境质量。
3. 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养猪生产中的疾病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色饲料的配制方法,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养猪场绿色养殖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养殖的优势。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绿色养猪的概念、意义、饲料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例题为例,讲解绿色饲料配制的具体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某一猪舍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5. 疾病预防与控制讲解(15分钟):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2. 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3. 猪舍环境控制技术4.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论述绿色养猪在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要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饲料选择、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养猪的相关政策、技术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养猪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二、猪舍环境控制技术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1. 绿色饲料的定义:绿色饲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型饲料原料、添加剂和配制技术,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猪肉产品质量的饲料。
第十二章现代养猪生产工艺技术第一节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现代化养猪,它要求按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米生产肉猪,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
这种流才、式的生产工艺不仅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也可以用于现有农场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国内把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工艺过程称为工厂化养猪-而把实现了工业生产方式的猪场称为工厂化猪场。
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形式、内容和任务有不同的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化养猪应具备如下特征:(一)养猪生产包括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育成和肥育等环节。
集约化养猪是把不同环节相对集中的猪群按生产过程专业化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仔猪保育群和生长肥育群。
繁殖母猪群中又划分为后备母猪群、配种或人工授精群、妊娠母猪群、分娩哺乳母猪群。
按照养猪生产的6个生产环节,从配种一妊娠一分娩一保育一育成一肥育一销售组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各个生产阶段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特征的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首要的是按一定繁殖节律(间隔期)组建…定数量的哺乳母猪群。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推行7天为一繁殖节律的生产方式,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均衡地生产商品猪,有汁女.利用猪舍和合理组织劳动管理的基础。
(三)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有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工艺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如后备母猪群和配种或人工授精母猪群应设立种猪舍、妊娠母猪群应有妊娠母猜舍、分娩母猪群应有分娩哺乳猪舍、仔猪保育群应有仔猪保育猪舍、生长肥育群应有肥育瘩舍a猪舍大小和栏位数应与各工艺群数量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进全出,,连续流水j一生产。
(四)拥有优良遗传素质和高度生产性能的猪群,并按统一繁育计划组建起完整的繁育一=糸。
工J化养猪均由于实行全进一全出的连续流水式工艺流程,各个工序之间紧密结合、互相.÷接,各自有必须按期完成合乎规定的产品。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养猪生产的技术要点、猪场建设和环境管理、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认识到养猪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2. 掌握养猪生产的技术要点,包括猪场建设、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养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养猪生产的技术要点,包括猪场建设、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解决养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养猪业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养猪生产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介绍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讲解养猪生产的技术要点,包括猪场建设、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养猪场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
(2)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1)针对养猪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2)针对猪的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道关于猪场建设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2)设计一道关于猪的饲养管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2. 内容:(1)现代养猪业发展现状(2)养猪生产技术要点猪场建设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论述养猪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养猪业的新技术、新方法。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猪的饲养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猪的生理习性和饲养环境要求,为实际养猪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 掌握饲料搭配和营养需求,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3. 学会分析养猪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猪的饲料搭配和营养需求、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
2. 教学重点: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猪、饲养手册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引出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猪的生理习性:介绍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繁殖习性等。
(2)猪的饲养环境要求: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
(3)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以及饲料的搭配方法。
(4)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介绍影响猪生长速度和肉质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养猪场为例,分析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某养猪场设计饲料配方。
六、板书设计1. 猪的生理习性2. 猪的饲养环境要求3. 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4. 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某养猪场设计饲料配方,计算营养摄入量。
2. 答案: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计算营养摄入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的情况,以及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了解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化饲养、生态养猪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