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2019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清单
- 格式:pdf
- 大小:219.97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岩土材料细观动态破损机理及3D 打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 长安大学,河海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完成人: 田威,王岩,刘钦,柴少波,党发宁,雷光宇项目简介:岩石、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作为各类工程抗震安全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何种手段有效揭示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是岩土材料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而能否正确评价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和正确认识其动态破坏机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工程经济安全的基本问题。
目前工程界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研究”(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09),其中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在各种动力(强地震、强台风)作用下,结构损伤、破坏演化诱致灾变的过程。
这是一个跨越材料、构件、结构的多层次、多尺度的力学问题。
在以往的分析中常把岩石、混凝土材料视为宏观均匀连续体化繁为简进行分析,这对解决工程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但是这种研究模式制约了人们对于岩土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内部微裂纹萌生、扩展、贯通至宏观裂纹形成失稳破裂过程的研究,无法准确反映岩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也无法对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及其产生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
因此,要探索材料的劣化机制,需要从材料的细观结构试验研究入手。
随着现代试验技术与基于微观、细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结合材料的细观物理特征,探讨材料动态力学破损过程的物理机理。
随着现代试验技术与基于微观、细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混凝上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正孕育着新的突破,其中关键的因素在于重视细观力学在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注意区别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不同物理机制各自的影响。
为了充分的反映混凝土材料细观层次的物理,本项目旨在对混凝土材料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行研究,结合材料的细观物理特征,探讨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破损过程的物理机制。
试验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细观数值试验提供基础数据,包括试样组成材料的细观力学性质、试样的尺寸等;另一方面,检验数值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西北大学第49批博士后科研基金获批取得突破
薛鲍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41)4
【摘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于近期公布了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获批人员名单,西北大学共有10名博士后获得资助,其中一等资助2人,分别为化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邓建军、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李军,资助金额为5万元;二等资助8人,分别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黄翼坚、西北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204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任莹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尹兵、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刘燕妮、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杨鹏以及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刘向斌、田恩铭、于俊利,资助金额为3万元。
【总页数】1页(P649-649)
【关键词】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金;西北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学基金;人员名单;化学工程;地质工程
【作者】薛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1
【相关文献】
1.我校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7个科研项目获批2018年r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西部项目立项 [J],
2.西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创历史新高 [J], 薛鲍
3.湖北中医学院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 [J], 黄攀攀
4.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J],
5.西北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J], 高立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09•【字号】陕发改社会〔2019〕949号•【施行日期】2019.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西北大学:你校《关于申请批复长安校区体育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请示》(西大字〔2019〕51号)收悉,我委委托省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
结合《关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初步设计〉的评审报告》(陕评审字〔2019〕105号)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同意你校初步设计方案,现批复如下:一、项目选址及概况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位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门内100米处,拟作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场馆,属可承担国际、国内专业赛事(含艺术体操、冰球)的甲级体育建筑,主要包括主馆1处、副馆2处和其他功能用房等,总建筑面积33791.24平方米。
二、设计方案(一)建筑工程建筑单体南北长约279.5米,东西宽约104.4米,占地20067.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91.24平方米,建筑高38.654米。
主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一层层高5.50米,地上一层层高5.20米,二层层高 4.20米,三层层高4.40米,四层层高5.255米;副馆地上二层,一层层高4.90米,二层层高4.30米。
主馆共设置3部无障碍电梯,其中贵宾区两侧各设置1部,包厢区设置1部。
南北两侧副馆分别设置1部电梯。
主馆一层布置竞赛区、训练区、贵宾区、新闻媒体区、竞赛管理区、运动员区和场馆运营区等;二层为观众入口层,布置观众区和辅助用房;三层在内圈布置观众区(其中主席台布置在正东,观众席布置在其它方向),在外圈东西两侧沿中轴线呈对称状设置贵宾休息区、VIP包厢区、计时记分与广播电视用房等用房,南北两侧则沿中轴线呈对称状设置卫生间、交通核等区域;四层布置中心赛场上层看台,看台外侧设置环形观众平台。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
术奖励成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9.02.12
•【字号】陕教〔2019〕40号
•【施行日期】2019.02.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
成果的通知
陕教〔2019〕40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按照《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经各校推荐,专家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省教育厅厅务会审定等程序,共评出授奖成果195项,其中一等奖88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24项,科普奖2项,现将奖励成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本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仍为省厅级奖,由省教育厅向获奖主要完成人员颁发证书。
请各高校将奖励成果纳入科研绩效考核。
联系人:秦天红电话:029—88668675
陕西省教育厅
2019年2月12日附件。
西北大学发布《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作者:来源:《新西部》2019年第07期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任首席专家,郭晗副教授、魏婕副教授和博士生李梦欣等合著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日发布,报告共计22万余字,重点研究三类问题:一是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评判体系构建、目标要求以及战略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实体经济、财富指数、供给体系、需求体系、生态环境、效率与动力变革、产业与企业发展、政府治理以及创新驱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三是采用微观调研方法,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民生活美丽指数、营商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著《化蝶:一个滇南小镇的政治史》刘永刚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祖国西南的边陲小镇如何完成从荒蛮之地向“文献名邦”、基层治理先锋的华丽转身?边疆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如何在国家成长中回应并支撑国家的政治发展?滇南社会从“边陲”到“地方”的演进,又揭示了中国边疆治理哪些内涵与规律?由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刘永刚博士撰写的专著《化蝶:一个滇南小镇的政治史》将宏观的国家视野与微观的社会剖析、国家成长与边疆治理、政治理论与历史素材有机结合,通过挖掘生动鲜活的乡土社会政治个案,揭示了边疆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完整政治进程。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罗兆均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罗兆均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撰写了专著《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
西北大学陕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09〕财字3号)第一条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是指由省财政提供,专门用于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用于这些项目的实验室和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学术梯队建设和学术交流以及科学研究等,由校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省重点学科建设的项目管理,财务处负责学科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西北大学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的管理。
第三条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管理原则:(一)预算控制。
根据我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发展的目标,各学科建设院系应按年度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经费预算,杜绝随意性。
(二)单独核算。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要求,实行分院系、分项目单独核算。
(三)专款专用。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严格按照项目资金预算进行,专款专用,一般不得调整和超支。
确因特殊情况发生项目变更、终止或撤销等,必须按有关程序办理。
(四)保证效益。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应建立专项资金的跟踪管理和年度考核、项目完工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应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结合《西北大学陕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省拨项目预算,设置专用科目,实行分院系、分项目明细核算。
第五条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开支范围:(一)专项材料购置费: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和对外支付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二)交通费: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必要的交通费用。
(三)差旅费:是指在项目建设中开展科学实验、业务调研、学术交流及学术梯队建设过程中等所发生的差旅费等。
差旅费的开支标准按照《西北大学关于差旅费开支管理的规定》执行。
(四)会议费:指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举办的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费用。
(五)培训费:指在学术梯队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进修、培训等有关费用。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
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
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
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
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
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2360余亩,设有24个院系、89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教职工3千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留学生1千余人。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9个省部级理工类科研基地和1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项目公示信息一、项目名称:毛茛目花器官形态发生发育及其演化式样二、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三、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任毅/1、常鸿莉/5合作发表论文1,9,11。
2.任毅/1、田先华/4合作发表论文2,20。
3.任毅/1、张小卉/2、赵亮/3、田先华/4合作发表论文3。
4.任毅/1、赵亮/3、李红芳/7合作发表论文4。
5.任毅/1、王自芬/6合作发表论文5。
6.任毅/1、张小卉/2合作发表论文6,10,16。
7.任毅/1、张小卉/2、田先华/4合作发表论文7。
8.任毅/1、田先华/4、常鸿莉/5合作发表论文8。
9.任毅/1、赵亮/3合作发表论文12-13,18。
10.任毅/1、赵亮/3、田先华/4、常鸿莉/5合作发表论文14。
11.任毅/1、张小卉/2、赵亮/3合作发表论文15,17。
12任毅/1、张小卉/2、赵亮/3、田先华/4、常鸿莉/5、王自芬/6、李红芳/7合作共同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四、主要完成单位排序及贡献1.陕西师范大学。
作为本项目的依托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1)组织并完成了项目策划和实施工作;2)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与优质的工作环境与场所;3)提供了本项目所需的设备、能源、图书资料和数据库等资源。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开通了国内外主要网络期刊资料数据库,可以直接下载国内外前沿性研究成果资料,为本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良好的网络环境。
生命科学学院拥有设备先进的电镜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共享实验平台,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实验设备条件。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为本项目的合作单位,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人员支持和部分的经费支持。
五、完成单位合作关系说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开展小檗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发育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并提供了部分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