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实验内容与目的鸡胚作为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其历史已经相当悠久。
鸡蛋取材方便,孵育条件简单,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材料可取,是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教学、科研的良好材料。
鸡的个体发生中,许多早期发育如受精及卵裂过程并没有象蛙胚那样观察得如此清楚。
当鸡蛋产出时,胚胎发育已处于原肠期(原条形成期)。
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停止。
只有将蛋放到孵育温度下才能继续发育。
实验目的:了解鸡胚发育的大体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实验室鸡胚胎孵化的基本条件,明确环境对胚胎发育和健康胚胎的重要性。
实验内容:学习和掌握鸡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条件,观察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掌握器官形成的基本规律;明确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实验材料:鸡胚装片,共8片:24小时鸡胚装片,24小时鸡胚连续横切,48小时鸡胚装片,48小时鸡胚连续横切,72小时鸡胚装片,72小时鸡胚连续横切,96小时鸡胚装片,96小时鸡胚连续横切;受精鸡蛋。
实验仪器:孵蛋箱、检蛋灯、解剖器、解剖镜、温度计、湿度计、小碗、培养皿、光学显微镜等。
实验内容(一)观察鸡胚切片观察24小时至96小时鸡胚的整装片和横切片,掌握在鸡胚发育的不同时段的组织结构。
(二)学习鸡卵的人工孵育及其注意事项1、孵蛋箱结构及使用方法:孵蛋前几天,将孵蛋箱擦净后,再用来苏尔、或过氧乙酸、或70%酒精消毒灭菌。
然后接通电源,打开气窗,转动调温旋钮,将温度调节到37-39℃。
再将同1%HCl 浸洗冲净的砂粒放于盛水盘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箱内湿度达到50-60%的相对湿度。
待温湿度稳定2-3天后,即可使用。
2、受精蛋的选择和保存:为保证较高的孵化率,必须对蛋进行选择。
最好选用刚产出一周以内的蛋。
过圆、过长或畸形蛋淘汰。
壳上具凹凸不平条纹的蛋不宜使用。
用照蛋灯检查时,要选气室小,无裂纹的蛋。
卵黄破散,蛋内有黑点或血块的蛋均不能使用。
鸡卵实验报告鸡卵实验报告引言鸡卵实验是一项经典的生物学实验,通过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将对鸡卵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实验步骤鸡卵实验的步骤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准备一枚新鲜的鸡卵,并将其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孵化箱中。
然后,我们需要定期观察鸡卵的变化,例如鸡胚的发育情况、卵壳的形态变化等。
最后,我们需要记录这些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鸡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卵壳逐渐变硬,并且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卵壳上出现了小小的孔。
这些孔的出现是为了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满足胚胎的需求。
在进一步观察中,我们发现鸡胚开始形成,胚胎的器官也逐渐发育完善。
最后,当孵化时间到达时,鸡胚破卵而出,成为一只健康的小鸡。
三、实验原理鸡卵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鸡卵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它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能够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孵化过程中,卵壳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透气性可以保证胚胎获得足够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物;而保温性能则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胚胎能够正常发育。
此外,鸡胚的发育过程也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鸡卵能够成功孵化。
四、实验意义鸡卵实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首先,通过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我们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鸡卵是一种典型的卵胎生动物,其发育过程可以代表许多其他动物的发育过程。
其次,鸡卵实验还可以为研究胚胎发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胚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分化、器官形成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鸡卵的发育过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生物学过程的机制和规律。
最后,鸡卵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通过控制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可以提高孵化率和幼鸡的健康状况,对于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鸡卵实验是一项经典的生物学实验,通过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胚胎发育的观察实验目的:认识胚胎发育的外形和内部特征(以鸡为例)实验步骤:1、照蛋:照蛋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剔除无精蛋、破蛋和死胎蛋。
并以此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
头照挑出无精蛋和死胎蛋,特别是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
抽验仅抽查孵化器中不同点的胚蛋发育情况。
二照在移盘时进行,挑出死胎蛋。
一般头照和抽验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参考,二照作为掌握移盘时间和控制出雏环境的参考。
6天11天19天无精蛋蛋内透明,有时蛋中央呈现一个黑影(蛋黄阴影)中死蛋蛋内有血圈,断片的血丝,或有死亡的胚胎粘在蛋壳上蛋内呈红褐色,内部常有血条气室边界颜色较淡,看不见血管发育蛋健胚:胚胎下沉或在气室近处看到黑点(胚胎眼睛)并有向外扩散的血管网。
弱胚:胚胎浮于表面,血管网纤细而淡白健胚:尿囊在蛋的简短合拢,血管网扩散至蛋的尖端。
弱胚:尿囊尚未合拢,蛋的简短无血管分布,因而淡白健胚:蛋内全胃黑色,气室边界弯曲,其周围有粗大的血管,仔细可看出胎动。
弱胚:气室边界平齐2、胚蛋的剖检(1)胚胎外部观察:用镊子轻轻敲破胚蛋钝端并剥去蛋壳,小心撕开内壳膜,直接观察卵黄囊或尿囊绒毛膜。
再剥去剩余部分蛋壳后将胚胎及其内容物轻轻倒人平皿中,观察卵黄囊和尿囊(或尿囊绒毛膜)发育状况;胚胎形态,皮肤表面是否有羽毛乳头突起或绒毛发育部位:喙、冠、肉垂、口、鼻和四肢发有形态:胸腔或腹腔愈合情况等。
(2)胚胎剖检:取出胚胎用生理盐水洗净用手术刀剪开胸腹腔.观察内脏器官的发育情况。
实验结果:1、照蛋:7天的胚蛋在照检的时候可以看见有明显的气室,气室附近可以看到黑团,还可以看见明显的向外扩散的血管网。
在移动的鸡蛋的时候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黑团跟随着浮动。
图一:7天12天的胚蛋可以观察到气室的体积增大。
尿囊在蛋的简短合拢,血管网扩散至蛋的尖端。
图二:12天17天的胚蛋内气室体积更大了,蛋内全为黑色,气室边界弯曲,其周围有粗大的血管,仔细可看出胎动。
图三:17天照蛋2、胚蛋的剖解:在剖解胚蛋的时候,首先应该在气室处将鸡蛋敲破,再小心的拨开气室,拨开卵膜将内容物倒出来观察。
实验9观察鸡卵结构
双流区首届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赛试题(九)观察鸡卵的结构(比赛时间:0 10 分钟)一、实验目的 1.观察鸡卵 2.识别鸡卵的基本结构二、实验材料用具鸡蛋、培养皿、镊子三、实验操作要求
1.准备实验材料用具。
2.观察鸡卵的外形。
3.识别鸡卵的钝端,观察卵壳下的气室和内壳膜。
4.将蛋清和蛋黄一块轻轻倒入培养皿里,观察识别鸡蛋的结构。
5.整理材料用品四、实验现象与结论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结构是,和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双流区首届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赛试题(九)《观察鸡卵的结构》评分表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检查鸡卵及实验用品如鸡蛋、培养皿、镊子等是否齐全8 分 2.观察鸡卵外形观察鸡卵的外形 6 分 3.观察卵壳用放大镜观察卵壳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气孔 8 分 4.观察卵壳膜和气室用镊子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将卵壳和卵壳膜去除,观察气室和内壳膜 20 分 5.观察胚盘及卵的其他结构A.用手掰开卵壳,将卵黄和卵白倒入培养皿内(10 分)B.认识卵白、卵黄、系带,观察卵黄中央有无胚盘(20 分)30 分6.实验整理将用过的实验材料放到指定的地方,把用品摆放到原位,清洁桌面 8 分合计 80 分。
一、实训目的1. 了解鸡卵的结构和功能;2. 观察鸡胚胎的发育过程;3. 掌握鸡胚胎发育的规律;4.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1年10月15日-2021年10月22日三、实训地点动物实验室四、实训材料1. 鸡卵若干;2. 剪刀、镊子、解剖镜、培养皿、显微镜、酒精、生理盐水等。
五、实训步骤1. 鸡卵的结构观察首先,观察鸡卵的外部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部分。
卵壳具有保护作用,卵壳膜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保护和营养,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场所,气室贮存空气,供胚胎发育时的呼吸。
2. 鸡胚胎发育过程观察(1)孵化前期的观察将鸡卵置于孵化器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鸡胚胎的发育情况。
在孵化初期,胚盘逐渐增大,颜色变深,说明胚胎开始发育。
此时,卵黄和卵白中的营养物质开始向胚盘供应,胚胎开始吸收营养。
(2)孵化中期的观察在孵化中期,胚胎的发育速度加快,胚盘逐渐覆盖整个卵黄。
此时,胚胎的形态逐渐明显,可观察到眼、嘴、腿等结构。
(3)孵化后期的观察在孵化后期,胚胎发育进入成熟阶段,此时胚胎的呼吸和循环系统逐渐完善,卵黄囊开始吸收卵黄中的营养物质。
此时,胚胎已具备出壳的能力。
3. 鸡胚胎发育规律总结(1)鸡胚胎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受精卵到孵化出壳,大约需要21天左右;(2)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盘逐渐增大,颜色变深,说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3)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和卵白中的营养物质向胚盘供应,胚胎吸收营养;(4)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呼吸和循环系统逐渐完善,卵黄囊开始吸收卵黄中的营养物质。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训,我们观察到了鸡胚胎的发育过程,掌握了鸡胚胎发育的规律。
以下是实训结果与分析:1.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盘逐渐增大,颜色变深,说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2.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和卵白中的营养物质向胚盘供应,胚胎吸收营养;3.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呼吸和循环系统逐渐完善,卵黄囊开始吸收卵黄中的营养物质;4.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外界温度和湿度对胚胎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鸟类孵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观察小鸡孵化过程中的生长发育变化;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鸡蛋:新鲜鸡蛋10个;2. 温度计:1个;3. 鸡蛋孵化器:1个;4. 蛋壳敲击器:1个;5. 鸡饲料:适量;6. 鸡饮水器:1个;7. 记录本:1本。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检查孵化器温度是否适宜,一般保持在37.5℃左右。
2. 蛋壳敲击:每隔2小时,用蛋壳敲击器轻轻敲击鸡蛋,以模拟母鸡啄食的行为,帮助胚胎破壳。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鸡蛋孵化情况,记录胚胎发育阶段和破壳时间。
4. 温度调节:根据孵化器温度变化,适当调整孵化器温度,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5. 换水喂食:每天更换鸡饲料和饮水,保证小鸡孵化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6. 搬移小鸡:当小鸡破壳后,将其移至鸡舍,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胚胎发育阶段:(1)胚胎发育前期(1-7天):此时胚胎在蛋内生长发育,无明显变化。
(2)胚胎发育中期(8-14天):胚胎开始分化,出现眼睛、嘴巴、翅膀等器官。
(3)胚胎发育后期(15-21天):胚胎逐渐长大,外形与雏鸡相似。
2. 破壳时间:实验中,鸡蛋破壳时间为第21天,与正常孵化时间相符。
3. 小鸡生长发育:小鸡破壳后,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开始进食和饮水,生长发育良好。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孵化出小鸡,证明了鸟类孵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通过观察小鸡孵化过程,加深了对鸟类胚胎发育和生长的认识。
3.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实验技能。
4. 本实验为今后研究鸟类孵化、生长发育等领域提供了基础。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孵化器温度恒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胚胎发育。
2. 定期观察鸡蛋孵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搬移小鸡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小鸡感染疾病。
4. 注意观察小鸡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第1篇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母鸡孵蛋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母鸡孵蛋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并分析提高孵化率的方法。
实验材料:1. 母鸡:选择体型适中、健康、有较强就巢性的母鸡。
2. 受精蛋:收集新鲜的受精蛋,确保蛋壳无破损。
3. 孵化箱:用于模拟母鸡孵蛋环境。
4. 温度计、湿度计:用于监测孵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5. 照明设备:用于模拟自然光照。
6. 记录本、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方法:1. 分组:将受精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个蛋。
分别命名为A组、B组和C组。
2. 设置实验条件:- A组:模拟母鸡自然孵蛋环境,将母鸡放入孵化箱中,温度控制在37.5-38.5℃,湿度控制在60-70%,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为14小时/天。
- C组:在A组的基础上,降低温度至35-36℃,湿度控制在50-60%,光照时间为10小时/天。
3. 孵化过程:- 将三组受精蛋分别放入孵化箱中,观察并记录孵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变化。
- 每天定时翻蛋,防止粘连。
- 观察并记录破壳时间、孵化率等数据。
4. 数据分析:- 对比三组孵化率、破壳时间等数据,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1. A组:- 孵化率:90%- 破壳时间:约21天2. B组:- 孵化率:85%- 破壳时间:约21天3. C组:- 孵化率:70%- 破壳时间:约22天实验结论:1. 母鸡孵蛋的最佳温度为37.5-38.5℃,湿度为60-70%,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2. 增加光照时间对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3. 降低温度和湿度会降低孵化率。
提高孵化率的方法:1. 控制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使其符合最佳孵化环境。
2. 选择健康、有较强就巢性的母鸡。
3. 定期翻蛋,防止粘连。
4. 观察并记录孵化过程中的数据,及时调整孵化条件。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母鸡孵蛋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孵化率有显著影响。
鸡胚发育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模式生物——鸡胚的正常发育过程,从而了解相关生物物种的发育过程;2.养成勤观察,多记录,多对照,多分析的良好实验习惯;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种蛋品种:海兰灰2.孵化箱,照蛋器3.酒精棉球,大培养皿等三、实验准备:1.孵化器的预运行:将孵化器清理干净,温度调至37.8℃,保证湿度53-57%和正常通气,设置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一昼夜12次,孵化满18天移盘后停止翻蛋)2.种蛋的订购①品种:海兰灰②选择条件:品质新鲜,形状和大小合适,蛋壳结构正常,壳面清洁。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鸡胚孵化:①每组挑选8个种蛋,戴手套后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用铅笔做好标记(4个用于鸡胚孵化,4个用于打蛋观察);②在照蛋器照射下,用铅笔在钝端沿气室边缘画一个圆环;③入箱孵化2.鸡胚孵化观察内容:①记录孵化温度,蛋壳形态,气孔,气室,重量等变化;②每日照蛋、打蛋(分组轮流进行),拍照;③照蛋记录:第一次:第5、6天抽检:第10、11天第二次:第18、19天④打蛋观察、拍照后,将鸡胚材料交给助教老师,不要擅自丢弃;⑤鸡的孵化期为21天,出壳。
3.照蛋观察方法:①第一次:第5、6天受精蛋:可以看到眼点,血管分布占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色泽鲜红。
弱精蛋:看不到眼点,血管分布占不到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
死精蛋:蛋内浑浊、有血圈、血块儿。
②第二次:第18、19天受精蛋:照蛋器对着蛋的小头,已经看不到发亮的部分,看见大头紧贴气室有一条1厘米宽左右的红带。
死精蛋:上述带不是红色的。
③抽检:第10、11天受精蛋:血管在蛋的小头部分聚拢。
弱精蛋:血管在蛋的小头部分没有聚拢。
死胎蛋:若气室比较模糊,胚胎呈现黑团状。
五、实验结果:表1 孵化记录表表2 蛋的观察结果(4月3日第一批种蛋)表3 蛋的观察结果(4月11日第二批种蛋)21d(5-2)鸡胚观察结果图片(照蛋+打蛋):图1-1 4月-3日照蛋——1 图1-2 4-3照蛋——2 (均可见气室)图2 4-4(1d)打蛋可见胚盘图3 4-5(2d)打蛋可见胚盘图4 4-6(3d)打蛋可见胚盘和尿囊图5 4-7(4d)打蛋胚胎与蛋黄分离,可见背部呈一曲线图6 4-8(5d)打蛋图7 4-9(6d)打蛋可明显看见眼、尾和四肢,血管分布广图8 4-10(7d)打蛋图9 4-11(8d)打蛋图10 4-12(9d)打蛋明显可见已初具鸟类雏形,图11 4-13(10d)打蛋颈长,头大,翼明显,血管分布广而密图12 4-14(11d)打蛋图13 4-15(12d)打蛋图14 4-17(14d)打蛋图15 4-19(16d)打蛋胚胎已全覆绒毛,明显见爪呈鳞片状图16 4-21(18d)打蛋图17 4-23(20d)打蛋蛋黄萎缩,尿囊血管枯萎气室大小变化图:六、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一)结果分析:1.从孵化记录表来看,第一批种蛋受精率低,而且质量不佳,在孵化过程进行到第13天时已全部死亡。
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实验内容与目的鸡胚作为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其历史已经相当悠久。
鸡蛋取材方便,孵育条件简单,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材料可取,是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教学、科研的良好材料。
鸡的个体发生中,许多早期发育如受精及卵裂过程并没有象蛙胚那样观察得如此清楚。
当鸡蛋产出时,胚胎发育已处于原肠期(原条形成期)。
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停止。
只有将蛋放到孵育温度下才能继续发育。
实验目的:了解鸡胚发育的大体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实验室鸡胚胎孵化的基本条件,明确环境对胚胎发育和健康胚胎的重要性。
实验内容:学习和掌握鸡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条件,观察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掌握器官形成的基本规律;明确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实验材料:鸡胚装片,共8片:24小时鸡胚装片,24小时鸡胚连续横切,48小时鸡胚装片,48小时鸡胚连续横切,72小时鸡胚装片,72小时鸡胚连续横切,96小时鸡胚装片,96小时鸡胚连续横切;受精鸡蛋。
实验仪器:孵蛋箱、检蛋灯、解剖器、解剖镜、温度计、湿度计、小碗、培养皿、光学显微镜等。
实验内容(一)观察鸡胚切片观察24小时至96小时鸡胚的整装片和横切片,掌握在鸡胚发育的不同时段的组织结构。
(二)学习鸡卵的人工孵育及其注意事项1、孵蛋箱结构及使用方法:孵蛋前几天,将孵蛋箱擦净后,再用来苏尔、或过氧乙酸、或70%酒精消毒灭菌。
然后接通电源,打开气窗,转动调温旋钮,将温度调节到37-39℃。
再将同1%HCl 浸洗冲净的砂粒放于盛水盘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箱内湿度达到50-60%的相对湿度。
待温湿度稳定2-3天后,即可使用。
2、受精蛋的选择和保存:为保证较高的孵化率,必须对蛋进行选择。
最好选用刚产出一周以内的蛋。
过圆、过长或畸形蛋淘汰。
壳上具凹凸不平条纹的蛋不宜使用。
用照蛋灯检查时,要选气室小,无裂纹的蛋。
卵黄破散,蛋内有黑点或血块的蛋均不能使用。
3、孵育前蛋的消毒及升温处理:入孵前将蛋从10℃冰箱中取出,先放室温下平衡温度3-4小时,使之逐渐升温,再用温水(30-40℃)浸洗干净蛋壳上的污物。
便可按孵蛋框大小或实验要求的数量立即放入孵蛋箱中。
每个蛋壳上要用铅笔注明日期,作好记录。
4、孵育的日常管理:孵育温度、湿度、氧气的供应与转蛋等是保证鸡胚正常发育的外界条件。
(1)转蛋:鸡蛋孵育时,胚胎浮于卵黄上面,如果不随时转蛋,胚胎易与蛋壳粘连,影响出壳。
为了防止粘连,每天需转蛋四次。
转蛋角度45-50度。
转蛋还可使蛋受热均匀,起调节局部温度的作用。
(2)检蛋:为保证孵育成功,还应该经常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图10.3)。
一般每批蛋要定时检查2-3次,通常在5-6天,10-11天和17-19天。
检蛋用照蛋箱,照蛋箱可用自制的长方木盒,内装60-100W的灯泡,在盒的一面挖一略小于蛋径的椭圆形孔。
检蛋通常在较暗的条件下,或在晚上进行。
检蛋时,将鸡蛋放置孔内,慢慢转动,即可见卵黄上有一小胚胎。
第一次检蛋的目的是检查蛋的受精情况(图10.2),及时查出不正常和未受精的蛋,以及死胚蛋、散黄卵等。
正常蛋发育5-6天时,血管分布如蜘蛛网,颜色发红,卵黄下沉。
无受精蛋此时与未孵育蛋一样,蛋中透明,卵黄呈桔黄色,悬于卵白中。
散黄卵中,昏暗一片,见不到圆形卵黄投影或卵黄飘悬,呈不规则状,也见不到血管。
死胚蛋中,混浊,可见血环、血弧或血点。
但无清楚的血管。
或胚胎模糊不清,死胚一般不动。
发育不正常蛋中,可见胚胎发育迟缓,如弱胚蛋或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温度过低的蛋常发育不正常。
第二次检蛋目的是检出中途停止发育的胚胎。
正常发育的蛋此时除气室外,卵蛋布满血管,呈均匀黄色。
鸡蛋尖端也有血管明显分布。
如鸡蛋中出现黑影,并可随人转蛋而转动,周围无血管或血管模糊,蛋白混浊不透明,颜色变暗发黄不呈红色,或胚胎发育明显小于正常,这都说明胚胎已停止发育或已死亡。
第三次检蛋目的是检出不正常发育的蛋,同时为孵化出壳做准备。
正常蛋此时气室下缘呈波浪状,鸡胚颈部突入气室,使气室下缘的壳膜忽上忽下闪动。
如果胚胎停止发育,则血管模糊不清,近气室部分不象正常蛋为红色,而常变成黄色。
如将鸡蛋放于眼皮处无热感,说明胚胎已死。
第三次检蛋后,将蛋的大头向上呈45度倾斜竖放。
此后羊膜与尿囊中的液体渐渐减少。
鸡胚啄伸向气室。
竖放对出壳有利。
(三)掌握鸡卵的人工孵育技术和鸡胚发育的一般过程(1)孵育48小时的鸡胚发育观察1、取孵育48小时的鸡蛋,轻轻摇动后放在小培养皿中,蛋下垫以棉花或软纸作成的垫圈使之稳固。
用镊子尖端在蛋的钝端气室处打一小孔,让空气逸出。
然后用镊子从气室开始,慢慢剥去蛋壳,直至卵黄完全暴露为止,然后将卵倒入盛有39-40℃的0.85%生理盐水的小碗内,使胚胎朝上。
2、用尖头镊子轻轻剥离胚胎上复盖的蛋白,使胚胎暴露。
然后用尖锐的尖头剪刀沿胚盘外缘周围剪开,并速以左手执小铲从剪开处插在胚盘下托起,然后再将胚盘完全剪开,胚盘下也要剪一刀,胚盘就可以脱离卵黄,然后将胚盘用小铲移至盛有0.85%生理盐水的小培养皿中。
然后取一尖头镊子夹住胚盘边缘,在水中轻轻摆动,吸去胚盘下面的卵黄。
这样多洗几次用吸管吸干培养皿内的生理盐水,将胚盘平贴在皿底。
3、将胚盘置解剖镜下进行观察。
孵育48小时的鸡胚胚体头部较大躯体已演变成圆柱形,中脑处发生头曲,使头部倾向于右方,稍向后弯曲。
脑部已分化成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及延髓五部分。
眼和耳已形成。
视泡位于间脑的两侧,已呈双层视杯构造,外层为网膜层,内层为色素层,晶体也已形成。
延髓两侧背方外胚层增厚凹陷形成听泡,因头曲的关系听泡位于视杯同一水平。
在耳右方与主动脉球左方之间,前肠二侧壁上具有三对的鳃沟。
胚胎的循环系统已明显。
心脏在有规律地跳动,心管弯曲扭成“S”形,心室在左边,前接主动脉球,心房在右边,后接静脉。
观察胚胎在胚盘上的血液循环,可见有卵黄静脉和卵黄动脉否?其间分支有无数毛细血管弥散于血管区中并与血窦相连。
将解剖镜小心地聚焦于血管上,如胚胎还活的话,辨别血管内血流的方向和速度。
血液从胚胎的动脉流出,而由静脉流进,动脉中的血流显得起伏搏动,而静脉血流较为平稳和匀称。
观察胚体的体节数,体节位于脊索的两侧。
此时已有几对体节。
(2)、鸡胚晚期发育的观察观察孵育6-7天、16-17天的鸡胚。
同上法将要观察的鸡胚小心从蛋壳中取出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观察之。
孵育7-8天的鸡胚左侧卧于卵黄囊上,胚体外被以透明的羊膜(amnion),其上覆以具血管丰富的尿囊绒毛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注意这三种胎膜如何分辨。
观察卵黄囊是否全部包住卵黄。
卵黄之下有淡黄色的浓稠卵白及稀的无色透明卵白。
观察孵育16-17天的鸡胚,注意卵黄囊、尿囊及羊膜的形态有否变化。
在每期观察胎膜关系后,剪开羊膜,仔细观察胚体外形。
注意肢芽的发育,羽毛的形成,身体各部分相互比例的变化。
(3)、鸡胚在孵育过程中的发育1、第1天,鸡胚的雏形隐约可见,最初是消化道、脊索,然后是神经系统,头、眼、血岛开始形成,胚盘长约0.7cm,但验蛋时不易辨认。
2、第2天,神经管及前、中、后脑形成,心脏形成并开始跳动,血管出现。
胚盘长约10cm,验蛋时可见在卵黄阴影中有一小黑点,血管和心跳尚看不出。
3、第3天,胚胎约长0.55cm,卵黄囊、羊膜和浆膜出现,卵黄囊血管内径大1cm,胚胎的鼻、翼、后肢开始形成,尿囊亦开始出现,验蛋时可见卵黄上有一小黑点及血丝。
4、第4天,胚胎长0.77cm,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约达1/3,胚体各器官已基本具备,胚胎形态与哺乳类相似。
5、第5天,胚胎继续增大,长达1cm,已具有鸟类的外形,头弯向胸部,雌雄分化,尿囊发达,与卵壳膜靠近,验蛋可见心跳,翻蛋可见一透明囊,即为尿囊。
6、第6天,胚胎长1.38cm,啄形成,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2/3以上,翅与腿的构造可区别出来,验蛋时可见胚胎有收缩(羊膜的收缩)。
7、第7天,胚胎长约1.42cm,尿囊急剧增大,与浆膜相贴并愈合,形成尿囊绒毛膜。
眼增大,脚上已长出脚趾。
8、第8天,胚胎长1.5cm,羽毛出现,胚胎的肋骨、肺、胃、肝明显。
9、第9天,胚胎长2cm,开始角质化,尿囊几乎包围整个胚胎。
10、第10天,胚胎长2.1cm,尿囊绒毛膜在卵的小端合拢,脚趾明显,整个背部、颈部和大腿有羽毛乳头。
11、第11天,胚胎长2.5cm,眼脸几乎达于瞳孔,头部和翅上长出羽毛,腺胃可清楚区别出来。
12、第12天,胚胎长3.57cm,啄上分出鼻孔,全身复有长的绒毛,肾脏开始工作。
13、第13天,胚胎长4.34cm,头上复有绒毛,在眼的周围也长出羽毛芽。
14、第14天,胚胎长4.47cm,完全复有绒毛,胚胎以横着的位置改变为与长轴平行,头向气室。
15、.第15天,胚胎长5.83cm,眼瞳盖住眼睛,胫部及脚趾上鳞片形成。
16、第16天,胚胎长6.2cm,头上的冠和肉垂已很明显。
17、第17天,胚胎长6.5cm,啄上的鼻孔已经形成,羊水和尿囊液已开始减少。
18、第18天,胚胎长7.0cm,胫部及脚被鳞片复盖,眼睛睁开,羊水和尿囊液明显地消失,啄已朝向气室。
19、第19天,胚胎长7.3cm,剩余的卵黄,自肚脐处入体腔内,尿囊动脉、静脉退化萎缩,胚胎头向蛋的钝端,啄穿入气室开始呼吸,头夹左右翼下,两腿弯曲朝向头部,以便于破壳时挣扎有力,胚胎头部肌肉特别发达,便于帮助破壳,验蛋时看到壳内胚胎呈黑色,除看到胚动外,还可在气室下看到粗的血管。
贴耳细听,有时可听到雏鸡的叫声。
20、第20天,胚胎长80cm,开始破壳,尿囊萎缩,雏鸡可见,在壳内有叫声。
21、第21天,雏鸡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