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43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七版)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5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绝对误差等于: 180 o 00 02o 1802 相对误差等于: 2 o180180 2 60 60 =26480000.000003086410.000031%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试求 其最大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max绝对误差 测得值 max 100%-6 20 102.31100%8.66 -4 10%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 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最大引用误差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上限100%2 100100%2%2.5%该电压表合格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6mm 。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50.450L 1:50mmI100%0.008%15080.680L2:80mmI100%0.0075%280I 1I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21-13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解:多级火箭的相对误差为:0.12.320.001%10000射手的相对误差为:1cm0.01m8.6700020.002%50m50m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其测量误差分别为11和9m;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L2=150mm。
m其测量误差为12m,试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I 11m1mm11080.7%I 9m2mm11050.50082%I 12m3mm15080.708%I3II第三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最高21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2-6测量某电路电流共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A)为168.41,168.54,1.,168.40,168.50。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和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无法完全确定。
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使用,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
一、测量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测量是指通过使用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某个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而测量不确定度则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范围,用于表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二、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误差:由于仪器的制造、使用和环境等原因,仪器自身会引入一定的测量误差;2. 人为误差:人为因素,比如操作技巧、人的主观判断等,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3. 环境影响: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4. 校准误差:校准标准或参考物的不确定度会传递到被校准物上。
三、不确定度的分类不确定度可以分为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性不确定度。
1. 随机不确定度:由于测量条件的变化以及仪器本身的随机误差等原因而引起的不确定度。
2. 系统性不确定度:由于仪器固有误差、人为误差以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不确定度。
四、常见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1. 重复性法: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不确定度的估计值。
2. 间接测量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分析,结合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进行综合估计。
3. 标准样品法:使用一系列已知精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不确定度的估计值。
五、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不确定度通常用标准不确定度或者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1. 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的估计,在测量过程中通常使用标准差来表示。
2. 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U(x),是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扩展得到的,通常采用置信系数进行扩展计算,比如95%的置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