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M J1.0079-2014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屑量(S)测定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08.50 KB
- 文档页数:6
K1、K2、S 、i及f指标简介1、煤与瓦斯突出的三因素煤与瓦斯突出就是煤与瓦斯大量从工作面抛出,突出煤层要发生突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a.地压靠近工作面必须有地压活动,地压是指由于采掘活动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形成地应力重新分布的结果。
它与采掘地点据地表的垂直深度与煤层的强度有关。
且成正比关系。
即煤层埋藏越深、煤的强度越大,则靠近工作面的应力集中程度就越高。
因此造成采掘工作面应力变化的最根本条件是煤层的强度变化,尤其是突变,即煤层的强度突然变软(由硬突然变软)。
b.瓦斯煤层中的瓦斯是搬运突出煤的主要动力来源。
煤层中的瓦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游离状态的瓦斯,即存在煤块空隙空间的自由状态下的气体。
另一部分是吸附状态的瓦斯,在地压的作用下粘贴在煤的表面,就像早餐中的麻元团上的芝麻,芝麻只能在糯米团的表面粘一层,这种现象就叫吸附现象。
当环境压力下降后,吸附在煤表面的瓦斯就会从煤分子表面脱离出去,压力下将越大,瓦斯脱离的速度也越大,脱离的瓦斯量也越多。
煤层中的瓦斯的释放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强大瓦斯气流,就会将已被地压压破碎的煤块抛出工作面到较远的距离。
所以瓦斯突出必须具有一定的瓦斯解吸速度,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大风可以吹倒房屋,并将物体吹到很远的地方,而微风却不会发生上述的现象。
另外由于工作面煤层的透气性较小(瓦斯气流在煤层中流动的阻力)在靠近工作面的地方就会形成形成个较高的瓦斯压力梯度,(梯度是指单位长度上的压力差值,即1端的瓦斯压力减去2端的瓦斯压力,其差值除以两端的距离),压力梯度越大,会形成工作面内部向采掘工作空间的推力,当其值大于煤层顶底板与煤层之间的阻力值时,工作面也会由于瓦斯压力梯度过大而发生破坏,形成突出。
c.煤层强度。
强度越小的物体在受到同样外力的作用下越容易遭到破坏,这是常识。
煤的强度越小其解吸速度越大。
煤的强度与煤层的构造有关(或与煤的坚固性系数有关)坚固性系数较小的煤,抗压能力低,其瓦斯解吸速度就高,突出危险性就越大。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值
是评估煤矿井下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治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K1 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矿钻屑瓦斯解吸的速度和解吸量。
具体数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AQ/T 1065-2008《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K1 值的测定方法如下:
1. 实验设备:包括气体分析仪、压力表、流量计、钻屑收集器等。
2. 实验步骤:
a. 准备试样:从煤矿井下采集钻屑样品,要求样品新鲜、无风干。
b. 装样:将钻屑样品放入实验装置中。
c. 测定初始压力:打开气体分析仪,测定钻屑样品初始的压力。
d. 瓦斯解吸实验:通过调节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瓦斯解吸实验。
e. 测定解吸量: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瓦斯解吸量。
f. 计算 K1 值: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值。
K1 值的具体数值范围因煤矿条件和实验参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K1 值越大,表示瓦斯解吸速度和解吸量越大,瓦斯涌出风险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 K1 值的大小,可以制定相应的瓦斯治理措施,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测定 K1 值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合理评估 K1 值对瓦斯
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钻屑解吸指标法入井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入井前,必须对所需的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全面检查格校正,仪器电量充足,以满足测试要求。
按说明书要求并试操作一遍,确认无问题后,才准带仪器下井工作。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到达现场后,仪器放置要平稳,人员分工明确。
测试前,应明确记录负责人、参数测定负责人,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h2测试方法测定前,三通和两通旋塞置于开启状态,使水柱计两端皆通大气。
当打钻至预定位置时,用组合筛在孔口采样,筛分出粒度为1~3mm的煤样并装入煤样瓶至刻度水平线(相当于10g煤样),并将煤样瓶装入仪器解吸室。
当煤样暴露在大气中3min时,(自煤样从煤体脱落时算起),迅速把三通活塞置于测定状态,解吸2min后,读取两端水柱计压差数,该值就为△h2 测定值,单位为Pa。
MD-2型钻屑瓦斯解吸仪1-水柱计;2-解吸室;3-煤样瓶;4-三通旋塞;5-两通旋塞k1测试方法当打钻到预定深度时,用1~3mm的组合筛子在孔口接粉采样,同时启动秒表,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1~2min),把充分筛分过的煤样装入煤样罐的量杯内,并与量杯相平,然后拧紧罐盖,松开阀门。
当秒表读数为时(通常为1~2min),启动仪器“采样”键开始测定。
然后仪器每隔0.5min记录一次煤样在解吸仪中累计解吸的瓦斯量Qi ,共解吸5min,读取10个数据。
5 min后按照仪器提示,输入秒表读数(min)和取样深度 (m)后,计算过程由仪器自动完成。
从而,可得到10组对应的数据。
WTC瓦斯突出参数测试仪参考临界值各煤层石门揭煤工作面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3中所列的指标临界值预测突出危险性。
表3 钻屑解吸指标参考临界值煤样△h2(Pa)K1(ml/g*min0.5)干煤样2000.5湿煤样1600.4测试数据分析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二)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11-08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是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对测定该指标的设备、仪器、操作等内容缺乏统一的规定,现场应用时,因操作不够正确等原因,出现了预测失误,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制定本标准,以使广大突出矿井正确使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可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对促进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12—30批准 1997—11—01实施6 现场测定6.1 仪器、设备瓦斯解吸仪,符合附录A的规定;等容解吸时,煤样罐,煤样杯;变容变压解吸时,煤样杯;分样筛,孔径1mm、3mm;秒表;乳胶管外径10mm,内径5mm,长30~50cm。
6.2 测量过程6.2.1 钻孔布置6.2.1.1 对煤层平巷、煤层上山、煤层下山、回采工作面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宜采用干式打眼方式,钻孔直径为42~89mm,孔深为8~10m,效果检验孔孔深应不大于措施孔孔深。
钻孔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煤层上山、煤层下山以及煤层倾角小于25°的煤层平巷掘进,至少应布置三个钻孔。
布置预测钻孔时,一个钻孔布置在巷道中部并沿巷道轴线方向;另两个钻孔分别布置在巷道两帮,终孔点应位于巷道轮廓线1.5m以外的范围。
b)煤层倾角大于或等于25°的煤层平巷掘进,至少应布置两个钻孔。
布置预测钻孔时,一个钻孔布置在巷道中部并沿巷道轴线方向;另一个钻孔布置在巷道上部,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1.5 m以外的范围。
c)回采工作面的预测钻孔按孔间距10~15m布置,钻孔平行工作面推进方向;在工作面两端离巷道煤壁3~10m处开始布置钻孔,在地质构造带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钻孔。
d)效果检验钻孔应布置在与措施孔等距离的位置,并在预测为有突出危险的钻孔附近布孔,对巷道还应兼顾到控制巷道中部和两帮。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的测定与计算
张正凯
【期刊名称】《湖南煤炭科技》
【年(卷),期】1990(000)001
【总页数】5页(P44-48)
【作者】张正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53
【相关文献】
1.反循环取样技术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中的应用 [J], 康建宁;张睿;胡杰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春阳;赵长闯;陈奇伟;马新青
3.河兴煤矿C8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S临界值研究 [J], 马宏宇;;
4.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误差的影响因素 [J], 赵旭生;刘胜
5.时间因素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的影响分析 [J], 张慧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钻屑瓦斯解吸标准(K1)、钻屑量(S)测定技术标准(探究)1 范围本标准基于本人自身工作经历及行业有关标准总结归纳而成,规定了钻屑瓦斯解吸指数k1、钻屑量(s)测定技术和管理要求本标准测定方法和要求适用于WTC瓦斯突出参数仪。
2 观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MT 38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的采样一般规定AQ/T 1065-2008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3. 1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单位重量煤样自煤体脱落暴露在大气后第1min内的瓦斯解吸量。
单位为ml/g.min1/2。
3 .2 钻屑量S采用钻屑指标法检测煤层突出危险性时的钻孔每米所排煤粉重量,单位为kg/m。
4 技术要求4.1 准备工作4.1.1 携带的测定仪器及附属装置齐全良好,电量充足,煤样罐、橡皮连接管不漏气。
4.1.2 防突现场检测原始数据表或记录簿等携带齐全。
4.1.3 检查工作面支护、安全防护设施(压风自救系统、防突反向风门、避难同室等)完好情况。
4.1.4 检查工作面风筒吊挂情况,不得影响钻屑的搜集。
4.1.5 检测时用的钻头,钻杆,钻具,接粉工具等符合情况。
4.1.6 工作面风,水管路接到位,确保防突钻机打钻时风压正常。
4.1.7 根据工作面煤体赋予情况选择布孔位置,有软分层的检测孔优先布置在软分层中,布孔应符合防突设计标准。
4.2 操作标准4.2.1 WTC瓦斯突出参数仪要放置平稳,用乳胶管连接好参数仪与煤样罐,开机预热5分钟。
4.2.2 下井开始第一班的测量工作室,应将上一班的测量数据清除,选择工作面组数据按监测工作面输入编号。
4.2.3 预置解析指标k1和钻屑量指标s的最大临界值,检测时,如媒体潮湿时应采用湿式指标。
4.2.4 检测前应提前落实所以工作面近期的煤层瓦斯地质预报信息或现场采用罗盘、坡度仪等器具在巷帮选取具有标志性的煤干线来确定煤层倾角。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误差的影响因素!""!年#月矿业安全与环保第!$卷第!期%?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测定误差的影响因素赵旭生,刘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重庆#"""%’(摘要:分析了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中影响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测定误差的常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测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减少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瓦斯解吸指标;!)值;测定误差;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赵旭生&)$’".(,男,陕西周至人,工程师,从事瓦斯灾害防治研究工作,发表论文!"篇。
煤与瓦斯突出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几十年来,我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防治体系,其中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常用的工作面突出预测方法主要包括钻孔指标法和钻屑指标法,钻屑指标法中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因其测定操作简单易行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在)""多对突出矿井中使用。
!)指标的测定值大小反映出了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大小,所以其测定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突出危险预测的准确性。
有些矿井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操作不够规范的环节,使得测定出的!)值与工作面真实的!)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可能提高突出危险的误报率,其结果是可能产生所谓的低指标突出现象,增加了不必要的防突措施工程同时影响了正常的采掘进度。
影响!)测定误差大小的因素很多,本文就现场测定中影响其测定误差的常见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并据此提出了减少测定误差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一、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先现象。
二、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三、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的煤块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四、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五、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六、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一、有声预兆:工作面煤体深处出现炒斗似的劈劈啪啪声、鞭炮声、机枪连射声、闷雷声、嘈杂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二、无声预兆: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和煤尘增大,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出现冒顶、断裂,底板出现鼓起,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卡钻、顶钻等,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温或气温降低或升高。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一、“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四个方面。
二、区域性防突措施1、开采保护层2、预抽煤层瓦斯3、煤体注水三、局部性防突措施1、水力冲孔2、水力冲刷3、金属骨架4、震动爆破5、超前钻孔6、深孔松动爆破钻屑指标法一、钻屑量的测定钻屑量可用重量法或容量法测定。
1、重量法:每钻1m钻孔,收集全部钻屑,用弹簧称称重。
2、容量法:每钻1m钻孔,收集全部钻屑,用量具测量钻屑体积。
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简称钻屑解吸指标)K1的测定方法使用仪器为ATY改进型瓦斯突出参数仪。
打钻时,每钻进2m,取1次钻屑作解吸特征测定。
取样时,把秒表和分筛准备好,Φ1mm筛子在下,Φ3mm筛子在上。
钻孔钻到预定深度时,用组合筛子在孔口接钻屑,同时启动秒表,一边取样,一边筛分,当钻屑量不少于100g时,停止取样,并继续进行筛分,取后把已筛分好的Φ1~3mm的煤样装入ATY仪器的煤样罐内,盖好煤样罐,准备测试。
1、瓦斯放散初速度(△p):在实验仪器内吸附瓦斯,放散后1分钟内瓦斯压力的变化值(mmHg)。
1毫米汞柱(mmHg)=133.322pa2、钻屑解吸指标K1值:煤样自煤体脱落暴露后,第1分钟内每克煤样的累积瓦斯解吸量(ml∕min1∕2).1千克=9.8牛 1牛=102克3、钻屑解吸指标△h2值:测定开始后第2分钟末到第5分钟解吸仪水柱压差读数(mm水柱)。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pa4、a值:是吸附常数,表示在给定的温度下,单位质量固体的极限吸附气体体积(m3∕t),一般为15~55 m3∕t.5、b值:是吸附常数,是反映煤层吸附瓦斯能力,随瓦斯增加吸附能力增加,一般为0.5~5.0Mpa-1.6、煤层瓦斯压力:是煤层空隙内所含游离瓦斯呈现的压力,作用于空隙壁上的压力,方向与空隙壁垂直(Mpa)。
7、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是反映煤体强度和微硬度大小的一个参数。
8、煤的真密度:是指无孔隙的煤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水的质量之比(TRD)。
9、煤的视密度:是指20℃时煤(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ARD)。
10、突出危险判定指标:煤的破坏类型:ⅢⅣⅤ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0.5 瓦斯放散初速度(△p):≥10 煤层瓦斯压力(Mpa):≥0.74 1标准大气压(atm)=1.03125×105pa一、取样钻孔的规定:1、煤层平巷掘进时,每个工作面应打2~3个钻孔(急倾斜煤层打2个孔),孔深8~10米。
2、上下山掘进时,每个工作面应打3个钻孔,孔深8~10米。
3、石门揭煤工作面应打不少于5个钻孔,孔深穿过全煤厚或进入煤层深度不少于5米。
4、回采工作面在离上下顺槽5米处开始布置钻孔,中间每隔10米布置一个钻孔,孔深8~10米。
二、K1值的测定方法:1、开机预热,先清零,然后预置临界值选择工作面编号,按“确认”键进入测定菜单。
2、接粉:钻孔每钻进2米,用1~3mm的筛子在钻孔接煤粉,接煤粉的同时启动秒表计时,充分筛分后迅速装入煤样罐中,然后拧紧罐盖,松开盖上阀门,当秒表计时时间达到预定值时(一般取1分钟、1.5分钟、2分钟,不应超过2分钟),拧紧盖上阀门并同时按“K1采样”键。
钻屑解吸指标K1值及钻屑量测定操作规范(一)、测定原理利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指标Smax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在工作面用手持式气动钻机配8~10m的麻花钻杆向煤层打Φ42mm 的钻孔,根据钻孔过程中每米排出钻屑量的多少以及排出钻屑的瓦斯解吸指标的大小预测工作面前方钻孔范围内的突出危险性。
(二)、准备工作①、在测定前施工队组要提前准备好钻头为Ф42mm的手持式风动钻机一台、配套麻花钻杆10~12m,以及测量角度所用的罗盘、坡度规等器具。
②、测定人员要提前将仪器充好电,保证测定时仪器电量充足。
③、入井前要认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开启后可进入测定页面表明仪器可正常使用),然后将煤样瓶盖拧紧后将煤样瓶浸入水中,检查煤样瓶及连接胶管是否漏气,确保仪器及各部件能正常使用。
④、测定前要通知相关掘进队组安排人员配合打钻作业。
(三)、钻孔施工要求1、所有预测(检验)钻孔都应布臵在工作面最软分层煤中,并尽量保证预测(检验)钻孔始终在该软分层中钻进,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预测(检验)孔的深度为8~10m。
2、工作面布臵有措施孔时,检验钻孔应位于距措施孔尽可能远的位臵,用于检验措施效果。
掘进工作面预测( 检验) 钻孔布置示意图10mm4m 5 .0 27°15°10mm2掘进工作面预测(检验)钻孔m5.0 m2m4(四)、操作方法1、测定前要再次检查仪器显示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气现象,否则应及时更换仪器。
2、对煤层平巷、煤层上山、煤层下山、回采工作面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各钻孔从孔深3m 段起,每隔1m 或2m 取一个煤样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 或△h2;要求各钻孔取样深度错开,也即:若第一个钻孔取样孔深为3m、4m、6m、8m、10m,第二个钻孔应为3m、5m、7m、9m、10m,第三个钻孔取样孔深同第一个钻孔。
WTC瓦斯突出参数仪检测K1值和s值的操作规程WTC瓦斯突出参数仪是一种便携式矿用本质安全型仪器.是检测煤与瓦斯突出参数的先进仪器。
为规范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和钻屑量s值的检测操作,现编制《WTC瓦斯突出参数仪检测K1值和s值的操作规程》;希防突人员严格按本“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
一、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5% ,大气压力80KPa~106KPa.二、仪器使用前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保证仪器完好使用。
2、检查仪器的配套装置和部件,保证齐全。
3、充电,保持电源充足。
充电操作如下:(1)将充电器“充电/打印”选择开关拔到充电侧.(2)将充电器上的25芯连接头与WTC主机上的25芯接口连接好.(3)将充电器上的两芯插头插入220V交流电源插座中.(4)打开充电器总开关,充电器电源指示灯亮,开始充电.(5)充电12小时左右或指示灯灭.充电完毕.(6)仪器使用不足8小时,应对仪器放电后再进行充电。
三、井下测定瓦斯解吸指标K1值1、用橡胶管连接好主机和煤样罐.2、打开主机电源,仪器首先显示“中国煤炭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字样.然后进入时间菜单.3、时间设置(1)若显示时间与当前时间无偏差,则按“返回”键直接进入下一菜单.(2)若修改时间,按时间上闪烁的位置输入相应数字,并按确定键进入下一菜单.4、清零菜单显示时,按数字“1”键全部清零5、K1临界值的设置.(1)按闪烁的位置输入瓦斯解吸指标K1临界值。
(2)按闪烁的位置输入钻屑量S临界值(3)按“确定”键进入工作面编号选择.6、按数字键“1”或“2”或“3”,选择需测定的工作面(每个工作面最多可测30个数据)。
7、输入工作面编号. 按确定键进入K1采样菜单。
8、开始打钻,进行第一个钻孔测定。
.每钻进一米收集所有钻屑,用弹簧称称其重量,并记录.9、打钻到预定位置(每钻进2米),用组合筛子接煤粉.同时启动秒表.10、,将煤样用Φ1-3mm组合筛子充分筛选后,迅速装入煤样瓶中,并用筛子刮平,使装入煤样体积和煤样瓶体积一致.然后拧紧罐盖,松开盖顶阀门.11、当秒表计时到预定时间t0时(t0一般取1min.1.5min.2min不应超过2min)拧紧盖上阀门,按数字“1”键开始K1值测定.12、K1值测定采样过程中,每30秒显示一次压力值,按显示压力值记录10次,然后进入下一菜单.13、输入秒表计时的时间和孔深,按确定键进入下一菜单.14、显示K1值,该煤样测定安毕..15、拧开煤样罐倒掉煤样.16、在测定过程中,若漏气,会自动报警和提示,此次数据不准确。
瓦斯突出的四个指标
瓦斯突出的四个指标是钻屑量指标S、钻孔瓦斯涌出量指标K1、钻孔二氧化碳涌出量指标K2和钻孔深度指标h2。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的,其中钻屑量指标S虽没有测定标准,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有明确的测定要求。
此外,我们也需要关注煤(岩)和瓦斯突出的强度,常用一次突出的煤量或岩石量表示。
例如,100吨以下的为一般突出,100~500吨的为严重突出,500~1000吨的为大突出,1000吨以上的为特大突出。
同时,瓦斯突出的预兆也非常重要,分为无声预兆和有声预兆两类。
无声预兆包括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等。
钻屑指标法
1)重量法。
每钻lm 钻孔,收集全部钻屑,用弹簧秤称重;
2)容量法。
每钻lm 钻孔,收集全部钻屑,用量具测量钻屑体积。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简称钻屑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
1)钻屑解吸指标(△h2)的测定。
打钻时,在预定的位置取出钻屑,用孔径1和3mm 的筛子筛分(φ1mm 的筛子在下,φ3mm 的筛子在上),将筛分好的φ1~3mm 粒度的试样装入MD-2型解吸仪的煤样瓶中,试样装至煤样瓶刻度线水平(10g 左右),自钻孔打至该采样段起经3min 后,启动秒表,转动三通阀,使煤样瓶与大气隔离,在2min 时记录解吸仪的读数,该值即为△h2,单位为Pa 。
2)钻屑解吸指标(K1)的测定。
打钻取样同1),使用仪器为ATY 型突出预测仪,测量方法如下:
每钻进2m ,取一次钻屑作解吸特征测定。
取样时,把秒表、筛子准备好(φlmm 的筛子在下,φ3mm 的筛子在上),钻孔钻到预定深度时,用组合筛子在孔口接钻屑,同时启动秒表,一面取样,一面筛分,当钻屑量不少于100g 时,停止取样,并继续进行筛分,最后把已筛分好的φ1~3mm 的煤样装入ATY 仪器的煤样罐内,盖好煤样罐,准备测试。
当秒表走到0t 时(通常规定0t 为1~2min),启动仪器采样键进行测定,经5min 后,当仪器显示t 时,用键盘输入0t ,按监控键。
仪器显示0L ,输入0L ,按监控键,仪器进行计算,并显示1K 值。
整个测定完成,可进行下一个煤样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