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2少年能自强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5
教师授课时间课时 1 课题 4.2 少年能自强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认知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且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重点“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这个知识点需要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来探讨战胜自己弱点的方法。
这个部分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难点“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这个知识点需要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来探讨战胜自己弱点的方法。
这个部分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环节说明备注四十五分钟教学内容复习上节课内容(3-5分钟)1、什么是自强?2、自强精神的作用?3、自强与自弃如何区别?提问新课导入(3-5分钟)说一说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照顾(如学习上要老师的照顾,生活上要父母的照顾),谈不上自强,只有等我们长大成人了,才能自强。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少年是否能自强?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不赞成,也就是说少年能自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中国胜于欧洲……。
”那么,作为少年的我们,怎样才能自强呢?课堂预习(3-5分钟)1、,自强的航标2、,自强的关键3、,自强的捷径4、青少年如何才能自强?学生预习,上课检查.课程讲授(15-16分钟)多媒体展示:袁隆平的梦想老师:为了这个梦,袁隆平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但理想归理想,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偷偷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
1968年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袁隆平心痛欲绝,最后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6月此时袁隆平的研究已经进行了6年,数千次的杂交试验,结果都不理想……教师:当一次又一次失败后,你猜他有没有选择放弃?学生:没有老师:那么是让他选择坚持?学生:理想一、树立理想,自强的航标(板书)老师: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动力。
第二框少年能自强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自强的人,为
么,我们青少年能自强吗?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强品质呢
有了前进的目标,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
因此,理想,是自强的航标。
要自强,首明确:为人生的理想而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真正自强的人在确定自
,自强的人也一样,但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敢于
页中学生小萍的故事,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小萍为什么转学后成绩下滑?
?
、讲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
打拼
道理吗?
页爱迪生的故事。
讨论:爱迪生每天工作。
2.4.2 少年能自强一、学习目标1.知道有理想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3.初步形成自强的生活态度,立志做一个自强的人。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有理想的重要性。
2.学习难点:如何扬长避短,走向自强。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预习部分1.树立坚定的理想和走向自强的关系如何?(了解即可)2.怎样理解战胜自我?你有过战胜自我的经历吗?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理解并识记第一问)3.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理解并识记)五、课堂研讨部分1.阅读教材51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小辉成为“苹果大王”,理想起了什么作用?2.阅读教材52页的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小梅在学习上的困难比正常人大,她为什么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并事业有成?3.阅读教材53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如果牛顿对自己的弱点无动于衷,学习上仍不努力,结果会怎样?(2)对于自己的弱点,你是怎么对待的?六、课堂交流展示部分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教师点拨、穿插、补充。
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七、总结归纳拓展提升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年青时一心想成为一名画家。
他潜心钻研,刻苦练习,每天都认真地临摹和写生,克就是进步缓慢,无所成就。
30岁时,苦闷中的他来到意大利旅游。
在观看了许多前辈绘画大师们的作品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缺乏美术灵感,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于是,回国以后他转而学习写作,很快就做出不凡的成绩,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第4课第2框少年能自强课题:少年能自强设计理念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缺乏自强精神。
而现今社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才能适应祖国的需要。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做一名自强少年。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2、能力目标: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2)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教学方式活动探究法,学生参与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榜样法,小组讨论法,行为训练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等。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
成龙的一曲《男儿当自强》让我们激情澎湃,俗话说得好,“巾帼不让须眉”女同学也应该自强。
青少年怎样才能自强?本节课通过对《做自强少年》的学习,探究自强的途径和方法。
出示课题:少年能自强推进新课活动一:邰丽华成功的事例给你什么启发幻灯片:展示邰丽华舞蹈图片,介绍材料。
附:邰丽华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从小热爱舞蹈,立志从事舞蹈事业,把舞蹈作为一生的追求。
作为一名残疾人演员,她的艺术道路洒满了艰辛和汗水,凭着艰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在2005年春晚上,她领舞的《千手观音》一炮打响。
问题探究邰丽华为什么能从无声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根据学生回答,得出自强途径之一,并板书。
板书:理想,自强的航标→执著追求,不懈努力。
交流平台你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你为实现它制订了什么计划?(同桌间交流,再说一说)幻灯片:温馨提示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急流的河水,而行动是架在上面的桥梁。
—克雷洛夫活动二:牛顿和邓亚萍战胜自己幻灯片:展示牛顿和邓亚萍图片、材料。
附:牛顿小时读书不用功,成绩差,一次,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风车带到学校,被同学讽刺并打碎风车,从此牛顿变得爱学习了,他要向嘲笑他的人证明:自己在学习上也是强者。
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少年能自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与发展,而现在的青少年是“泡着蜜糖”长大的一代,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被不止一代人众星捧月般呵护着,事事由父母包办;因此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缺失。
所以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要求的活动,运用图片和媒体,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且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这个知识点需要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来探讨战胜自己弱点的方法。
这个部分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乐曲、图片、文字资料等)教法学法设置情景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我们青少年又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强品质呢?二、少年能自强(板书)活动一:(目的:初步认识自强与理想的关系)阅读教材P51“苹果大王小辉的故事”,说一说理想在小辉成为当地的“苹果大王”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理想与自强的关系是怎样的?正是由于小辉有了理想,才能不恋慕城市而来到农村,才能不顾家庭的反对,义无反顾,才能不怕困难,在果园里艰苦奋斗,最终成了有名的苹果大王。
1、理想,自强的航标(板书)①自强者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板书)活动二:(目的:体验理想对自强的作用,鼓励学生树立理想)阅读教材P52“小梅的故事”材料,思考回答小梅为什么能圆她的大学梦并事业有成。
并说说你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
咱们中央电视台有两句广告词我很喜欢,一句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第二框少年能自强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第二框少年能自强教案(2)新人教版第一框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且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3、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二、教学重点难点:“战胜自己,自强的关键”这个知识点需要联系学生自身实际,来探讨战胜自己弱点的方法。
这个部分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都处在13岁左右的年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
“抗挫”能力也较弱。
如何在自尊、自信、自立的基础上做到自强,是本课急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选用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再适当加以补充。
四、教学过程:二、少年能自强导入:同学们,在前边的一个框题,我们学习和讨论了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自强是指永远向上,永不懈怠,积极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一种精神。
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对动作用。
因此,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自强。
那么,我们青少年也能自强吗?我们又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强品质呢?(走自强之路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少年能自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同学们,我们人人都能自强,我们青少年也能自强,关键是我们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
我们要培养自强品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自强的人,我们必须做到: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3)扬长避短,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和讨论培养自强品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一)、理想,自强的航标“小辉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思考:理想在小辉成为当地的“苹果大王”过程中起了什麽作用?故事中的小辉,正是由于有了理想,才能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农村干一番事业,走自己的自强之路并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