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奶牛系谱档案建立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40
规模化养殖中系谱档案的建立及其意义作者:方治山肖正中刘瑞鑫黄光云1 周晓情廖晓光杨楷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1期摘要动物系谱档案是记录动物系谱及其基本信息的一份基本资料,在生产工作中有识别个体差异、避免近亲繁殖、分析遗传多样性等积极作用。
主要介绍了构建动物的个体系谱档案的具体步骤,并分析和总结在大型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进行系谱构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简单介绍了新型的微卫星DNA分子系谱技术。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动物系谱;档案构建;步骤;意义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91-02动物系谱是记录动物本身及其父母、2~3代祖先情况的一份资料。
完整的动物系谱一般应该包括个体的2~3代祖先的编号、名称及生产成绩等情况。
它是动物遗传育种信息的主要来源,能用于识别个体、制定配种计划、确定动物间血缘关系及畜牧场内近交率,以及估计动物种群遗传参数等。
在生产中,根据动物系谱确定血缘关系、选留种畜,对品种改良、保种选育、制定发展规划等有重要应用意义。
同时,给畜牧种场内动物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能保证交配、繁殖档案记录清晰,避免近亲繁殖。
尤其是以个体选择为主的现代育种实践,必须明确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否则将会导致群体的近交退化和遗传多样性的丢失。
1 系谱档案的构建以本场内所有现存本品种动物为基础建立系谱档案,系谱档案包括个体号、出生日期、来源、谱系、生长发育记录、繁殖记录、生产记录等。
一般系谱档案可分为卡片式个体系谱和电子档案系谱2种形式。
在很多遗传育种方面书籍中都有详细介绍。
现以实践中经验,介绍构建方法如下。
1.1 编号编号原则上实行一个动物一个编号,终生使用。
编号应该包含信息全面、方法简单、容易管理和识别。
并且确定长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号,以保证个体信息的唯一准确性。
一般根据畜牧场内情况进行编号,采用英文字母和多位数字组成,例如第1、2位为畜牧养殖场拼音的首个字母;第3、4位为动物品系编号;第5、6位为出生年度末2位数;第7、8、9位则为动物出生序号。
廊坊市奶牛系谱登记工作全面铺开
邱小云
【期刊名称】《中国牧业通讯》
【年(卷),期】2005()9
【摘要】为实现奶牛选种选配,防止近亲繁殖,杜绝杂交乱配,形成优良基因的合理配置,提高奶牛的个体机能和种群的整体品质,3月30日,廊坊市畜牧水产局召开奶牛系谱登记动员会,标志着该市建立国际通用的奶牛系谱登记档案工作已全面铺开,为制定优良种群繁育计划奠定基础。
【总页数】1页(P35-35)
【关键词】廊坊市;奶牛系谱登记工作;良种繁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小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S823.91
【相关文献】
1.全国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铺开 [J],
2.“广东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辑之二广东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铺开[J],
3.辽宁省不动产权统一登记“四统一”工作全面铺开 [J], 刘艳秀
4.重庆市奶牛系谱登记资料处理结果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J], 李勇;王学刚
5.《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代表机构换证工作全面铺开设立、变更公告成为法定程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质量追溯管理操作规程
1. 奶牛养殖管理,包括奶牛的饲养、饮水、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确保奶牛身体健康,生产的奶制品符合卫生标准。
2. 饲料管理,规定奶牛饲料的种类、来源、配比和投喂方法,保证奶牛获得均衡营养,避免饲料污染对奶制品质量的影响。
3. 疫病防控,建立奶牛疫病防控制度,包括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等,确保奶牛健康状况符合生产要求。
4. 奶牛标识管理,对每头奶牛进行编号标识,并建立档案,记录奶牛的基本信息、生产情况等,以便追溯奶牛的生产情况和奶制品的质量。
5. 奶牛生产记录管理,记录奶牛的产奶量、产奶周期、产奶质量等信息,为奶制品质量追溯提供数据支持。
6. 奶牛健康管理,建立奶牛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确保奶牛健康状况良好。
7. 奶牛环境管理,保证奶牛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包括牛舍的清洁消毒、通风通气等,避免环境污染对奶制品质量的影响。
总之,奶牛质量追溯管理操作规程是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奶牛养殖和奶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通过规范的管理和记录,确保生产出的奶制品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奶牛育种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奶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奶牛的种质优劣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因此,进行科学的奶牛育种管理是提高奶牛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文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奶牛育种管理制度,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优质奶制品生产。
二、文献综述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奶牛育种管理制度的研究进行了检索和总结。
主要包括奶牛品种鉴定、优良奶牛的选育、遗传育种技术和管理制度等相关内容。
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奶牛品种鉴定一、奶牛品种鉴定的必要性奶牛的品种鉴定是奶牛育种管理的第一步,通过鉴定确定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源,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基础。
奶牛品种鉴定的目的是找出在某一地区和某一环境条件下,具有优良性状表现的奶牛。
二、奶牛品种鉴定的方法品种鉴定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奶牛的产奶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体型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合实际养殖环境和需求,确定适宜的奶牛品种。
三、奶牛品种鉴定的管理建立奶牛品种鉴定台账,记录各品种的性状和表现,实现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和优化奶牛品种结构,确保养殖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优良奶牛的选育一、选育的基本原则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奶牛品种;2.坚持以提高产奶量、奶品质和母牛寿命为目标;3.注意消除遗传缺陷,确保后代健康和遗传稳定;4.优化种源,提高种群遗传水平。
二、选育的技术手段1.遗传改良:采用基因检测和遗传改良技术,筛选出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母牛,进行相应的繁殖和选育;2.控制配种: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种方法,结合家系和血缘分析,避免近交和近亲配种,确保后代的遗传稳定和健康;3.优化繁殖:选择体质优良、母性好的母牛,保障后代的繁殖效益。
三、选育的管理措施1.建立选育档案:记录优良奶牛的家系和遗传信息,建立选育档案,监控和评估遗传改良效果;2.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优良奶牛在选育期间需要得到特别的关照和照料,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配套饲料;3.加强管理和监测:对选育的母牛实行定期的身体检查,保障其健康状况和生殖能力。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档案管理规范于虹1崔超1戴香华2(1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胶州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胶州266300)奶牛场档案是从事奶牛生产相关活动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主要包括合同、票据、记录和文件等书面材料和电子信息资料。
建立健全奶牛档案,对于规范奶牛生产,正确使用饲料、兽药,完善可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档案建立1归档范围1.1综合类1.1.1人员资格:养殖场法人证明、机构及人员配置文件、健康证明、简历、学历证明、执业资格证明、职称证书复印件,以上资料需要加盖单位公章。
1.1.2单位资质:土地使用证明、养殖备案证明、环评验收合格证明、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
1.1.3建设材料:基建报告及批复、基建合同、总平面图、设计图纸、工程选址、勘测、开工、竣工资料,工程预(决)算书,工程改(扩)建、维修资料等。
仪器设备购买合同、验收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图纸以及使用、维护、处理等记录。
1.1.4财务材料: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经费预算等。
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报告等。
1.1.5荣誉证书:养殖场所获得的专利证书、新产品研发证书、成果评价证书、奖励证书等。
1.1.6培训材料:员工培训制度、年度计划、培训通知、培训记录、培训教材、总结等。
1.2生产类1.2.1要求:根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奶牛标化养殖场应建立养殖档案及奶牛个体养殖档案。
1.2.2选种选配:奶牛和精液供种单位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检疫合格证》、《系谱证》和引种发票等,上述档案材料需要加盖供种企业公章。
奶牛选种选配方案、奶牛个体资料卡和品种登记记录等。
个体资料卡参见附表的规定。
伦《«+)2021年06期|651.2.3饲养管理:奶牛饲养标准、操作技术规程以及相关的标准、程序、规范、法规等管理制度。
奶牛饲养投入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生产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报告等。
畜牧兽医档案管理制度上墙一、总则畜牧兽医档案是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畜牧养殖质量、保障养殖动物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畜牧兽医档案管理,提高畜牧兽医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畜牧兽医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可追溯。
2.规范畜牧兽医档案的归档、使用、借阅和销毁程序,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3.加强畜牧兽医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三、档案管理范围1.畜牧兽医档案包括畜牧兽医生产经营管理和兽医疫病防控等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畜牧兽医业务指导文件、兽医诊疗记录、兽医检疫信息等。
2.档案管理范围覆盖全区畜牧兽医生产经营单位和兽医疫病防控机构。
四、档案管理责任1.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牧兽医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2.畜牧兽医生产经营单位和兽医疫病防控机构的负责人应加强对畜牧兽医档案管理的领导和重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畜牧兽医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档案的归档、整理、借阅和销毁。
五、档案管理流程1.档案归档:畜牧兽医生产经营单位和兽医疫病防控机构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每份畜牧兽医档案的归属和分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归档。
2.档案整理: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和整理,及时更新、补充档案信息。
3.档案借阅:畜牧兽医档案的借阅应遵循办事公开、便民原则,借阅人员必须出具合法身份证明和借阅申请,严格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4.档案销毁: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已经失效或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销毁,做好销毁记录和审批手续。
六、数字化管理1.加强畜牧兽医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2.对于重要的兽医诊疗记录、疫情报告和兽医检疫信息等重要档案,应进行数据备份,并能够随时进行检索和打印。
七、档案管理规范1.建立畜牧兽医档案管理的档案目录和清单,对每一份档案进行编号,建立档案档案管理系统。
重庆市十一五奶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编制单位:重庆市农业局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二00五年二月编制单位:重庆市农业局主持单位: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主编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参加单位:重庆市天友乳业有限公司重庆市三高乳业有限公司重庆市海浪乳业有限公司总负责人:薛继春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处长吕祖德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规划主持人:李晓波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经济师罗健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规划参加人员:王健重庆市农业局副局长薛继春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处长范守君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书记研究员王千六重庆市天友乳业有限公司博士盛勇重庆市三高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波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经济师凌虹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畜牧师专家咨询组:李跃民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左福员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曾子健西南农业大学市政府参事王永康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摘要一、重庆奶业的基本情况几现状二、重庆奶业发展的可行性一、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二)国家关于三峡库区草食动物的发展规划;(三)西部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四)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五)重庆市岩溶地区草地保护与建设规划;三、总体规划方案四、投资及效益五、实施步骤第一章重庆奶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第一节重庆奶业的现状一、奶牛生产(一)、规模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奶业有较快发展,1992年存栏奶牛达2.1万头,产牛奶5.51万吨,约1978年的7倍。
之后出现连续6年负增长,1998年全市存栏奶牛仅0.97万头,牛奶产量4.09万吨,2000年存栏奶牛1.60万头,牛奶产量恢复为5.60万吨。
之后增长加快,2004年存栏奶牛2.45万头,其中成母牛1.88万头,牛奶产量9万吨。
与此同时,全国存栏奶牛和牛奶产量仅在1993年出现1年滑坡,1999年起则连续几年呈两位百分数增长。
1992年和2004年我市存栏奶牛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国同期的0.71%和1.09%、0.34%和0.5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肉牛场养殖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肉牛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肉牛场养殖场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档案、技术档案、财务档案、人员档案等。
第三条肉牛场养殖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养殖场实际情况;(二)完整性原则:档案内容应完整无缺,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三)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四)科学性原则:运用现代档案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章档案收集第四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及时性:及时收集养殖场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时效性;(二)准确性:收集的档案内容应准确无误,符合实际情况;(三)全面性:收集的档案应涵盖养殖场各个方面,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第五条档案收集渠道包括:(一)养殖场内部生产、技术、财务、人员等部门的档案;(二)上级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其他养殖场等外部档案;(三)其他与养殖场相关的档案。
第三章档案整理第六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整理: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用途等进行分类整理;(二)编目编号:为每份档案编制唯一编号,便于检索和管理;(三)归档装订:按照档案的分类、编号进行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和美观。
第七条档案整理程序:(一)审查档案: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二)分类归档:按照档案的性质、内容、用途等进行分类,归入相应的档案盒;(三)编目编号:为每份档案编制唯一编号,填写档案目录;(四)装订整理:按照档案的分类、编号进行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和美观。
第四章档案保管第八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安全性: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事故;(二)保密性: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三)整洁性:保持档案室整洁,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情况。
重庆市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9.07.20•【字号】渝农发[2009]240号•【施行日期】2009.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渝农发[2009]240号)第一条为了规范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行为,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保护畜牧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的检疫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乳用动物,是指奶牛、奶山羊等。
本办法所称种用动物,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合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等。
第四条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由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
引进后的乳用、种用动物的隔离观察和检疫工作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
第五条市外引进乳用、种用动物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输出地应为非疫区;(二)输出乳用、种用动物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在输出前6个月内未发生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三)输出乳用、种用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条件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四)输出种用动物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资格;(五)输出乳用、种用动物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国家规定的养殖档案;(六)输出的乳用、种用动物应免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七)输出的乳用、种用动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八)输入地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九)输入地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符合要求的隔离观察场所。
第六条申请市外引进乳用动物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重庆市引进乳用动物检疫审批申请表》;(二)输出地乳用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在输出前6个月内未发生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证明;(三)乳用动物输出前3个月内的定期疫病检测报告和国家强制免疫病种抗体检测报告;(四)输出地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五)输出地饲养场(养殖小区)基本情况资料,包括场名、养殖品种、规模、养殖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等;(六)乳用动物个体养殖档案资料,包括品种、畜禽标识号码、出生日期、系谱、免疫记录等复印件;(七)输入地饲养场(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八)输入地饲养场(养殖小区)符合要求的隔离观察场所证明。
规模奶牛场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2011耳05期规模奶牛场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王秀清韦人.陈玲许凤侠范春梅(1金风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宁夏银川7500022兴庆区农牧局宁夏银川7500013金凤区丰登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有了很大发展.笔者经常下乡深入规模养殖场和奶牛园区.听到规模场的技术人员反映.养殖场想建立较为规范的养殖档案,但是由于水平和知识欠缺,建立的档案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小组,深入到银川市大大小小的奶牛场和园区.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养殖户,技术人员,场长,专家等的意见.制定了以下档案表格.规模奶牛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实行数据化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奶农收入的重要手段.养殖档案我们是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奶牛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奶牛生产记录制度,奶牛场要配备专门或兼职的记录员,对日常生产,活动等进行记录,以便及时掌握奶牛的生产情况.记录资料包括: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小区)备案表,奶牛养殖园区养殖情况表,出入记录,卫生防疫与保健记录,饲料兽药使用记录,育种与繁殖记录,兽医记录,生产记录等.牛的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为2O年.种畜长期保存.国家实施奶牛标识及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奶牛及奶牛产品可追溯.奶牛标识和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应当连续,完整,真实.购买奶牛时首先查看奶牛的档案,其次应查看所要牛场的奶牛档案.包括系谱档案,病例档案,防疫档案等,挑选具有优良系谱,及防疫档案记录良好的健康牛.1奶牛养殖档案奶牛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奶牛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等.(见附表1,2,3,4)2兽医档案认真做好防检疫记录,奶牛疫病监测记录,奶牛疫病诊断记录,消毒记录,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记录等.防检疫记录包括免疫记录和检疫记录.免疫记录的内容包括疫(菌]苗名称,免疫接种日期,免疫总数,接种剂量,接种方法,疫(菌)苗批号,责任人签名.检疫记录的内容包括检疫日期,检疫病名,检疫总头数,阴阳性可疑数.疫苗进出库记录的内容包括日期,疫(菌)苗名称,数量,规格,批号,来源(去向),剩余数.(见附表5,6,7,8,9,10,11,12)2.1消毒2.1.1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比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不伤害牛只体表及在牛体内不应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2.2.2消毒方法有喷雾消毒,熏蒸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热水消毒,火焰消毒等.2.2.3建立消毒制度,对养殖场(小区)的环境,牛舍,用具,外来购牛,来往人员,生产(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等进行消毒.3奶牛生产档案(奶牛编号以宁夏为例.其它省区规模奶牛场可到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取得当地的统一编号.) 1998年,中国奶牛协会育种委员会借鉴国际荷斯坦牛登记经验,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荷斯坦牛牛只编号办法》. 编号办法的应用对奶牛群档案建立和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适应我区奶牛良种登记的需要,促进宁夏奶业与全国奶业发展同步,与国际奶业接轨的早日实现,宁夏畜牧站以中国奶业协会2005年《中国荷斯坦牛牛只编号办法》为依据,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荷斯坦牛只编号办法》进行第四次修订.具体的编号办法如下:3.1牛只编号的具体规定:(见附表A)3.2奶牛谱系记载:奶牛谱系记载必须是全称12位数字,标记用塑料耳号左耳佩戴,正面写后六位数.即编号的第三,第四部分;背面写前六位数宁夏编号及奶牛场和市, 县,区各乡编号六位数,即编号第一,第二部分.3.2.1第一部分省(区)市编号,宁夏为64.3.2.2第二部分牛只所属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园区(小区),个体奶牛饲养户的编号.方法如下:规模奶牛场全区统一按序编号,以0打头.3.2.3第三部分牛只出生年度编号,以牛只出生年度的后两位数组成为这部分的编号.3.2.4第四部分牛只出生顺序编号,以牛只在牛场或乡,镇本年度的出生顺序(母牛分别按顺序编号)号构成.这部分编号由四位阿拉伯数码从小到大排列,不足四位的在数码前用0补位.(见附表13)3.3DHI测定也称奶牛记录体系.是国际衡量奶牛育种水平的一种通用标准.DHI可以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育种工作提供完整而准确的资料.即每月测定一次个体牛的参数,如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孚L中干物质含量和体细胞数.对DHI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奶牛场指导生产,如调整牛群结构,日粮配置,疾病预防.有利于选择高产乳牛,培育良种,改良核心群.(见附表14,15,16)2011耳O5期4饲料及用药记录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是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各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种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曰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供奶牛采食的饲料加工技术.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饲料,青干草,青绿饲料,农副产品,糟渣类饲料.精饲料主要有:能量饲料(如玉米),蛋白类饲料(饼,粕类),矿物质添加剂,复合维生素等添加剂.喂饲TMR全混合日粮饲料的好处是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奶牛发病率: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牛奶质量;增加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见附表17)建立药品采购记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兽药购进记录,兽药使用记录等.购药记录要载明兽药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购销单位附表1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小区)备案表及数量,购入日期等多项,保证兽药质量.每次购药要索取进货单和收款发票,与购药记录同时保存3年以上.购药必须从正规厂家或合法兽药店(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进药.不准选购农业部公告560,596,627, 709,720号所公布的废止和禁用兽药品种.(见附表18,19)5注意事项5.1以上奶牛场档案表格要按时填写,可作为电子档案,也可制成纸式档案,要有专人管理.5.2以上各类记录表填写时注意前后关系和相关性5.3档案表格可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增删5.4表中单位严格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5.5原奶牛场使用的登记表格.除国家统一推广的奶牛卡片外,都可参考上述档案表格进行规模场档案的重新建立和修订养殖场(小区)准确名称详细地址规模占地面积(亩)法人代表联系方式附表2奶牛养殖园区职工情况表序号姓名部门岗位名称入场日期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政治面貌最高学历现有职称附表3奶牛养殖园区养殖情况表单位:头,千克,吨,套养殖场名称存栏产奶牛日产鲜奶l奶罐车}挤奶台}负责人电话鲜奶送交企业(收奶站】I}f附表4生产记录(按变动记录)变动情况(数量)晶种耳标号时间存栏数备注出生调入调出死淘附表5消毒记录时间消毒场所消毒药名称用药剂量消毒方法操作员签字附表6疫苗进出库记录I进库出库}时间疫苗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时间疫苗名称数量免疫奶牛申领人签名附表7免疫记录时间耳标号存栏数量免疫数量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批号(有效期l免疫方法免疫剂量免疫人员备注附表8诊疗记录时间耳标号日龄发病数病因诊疗人员用药名称用药方法诊疗结果2011年05期附表9防疫监测记录采样时间I耳标号l采样数量l监测项目l监测单位I监测结果I处理情况备注flIIll附表10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记录时间数量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处理方法处理地点处理人员签字监管人员签字附表11购入奶牛隔离观察记录时间数量购入地奶牛检疫合格证号隔离观察情况I畜主签字l监管人员签字If附表12销售奶牛检疫记录时间数量销往地临床检查强制免疫奶牛检疫合格证号畜主签字监管人员签字附表13奶牛基本情况记录奶牛场名称:——奶牛场代码:——记录El期:——记录人:生父母外外外曾出生出生出生毛品种记录时是否体型口口口色纯度胎次ET总分丐丐.丐祖父祖母祖父日期场重附表14奶牛生产性能记录生胎配妊与配产犊产犊干奶全期305天乳脂乳蛋体细是否口次日期公牛日期难易日期产量产奶量塞白率胞数DHI"5-附表15奶牛配种,诊断,干奶,分娩记录母牛上次分娩日期配种日期干奶日期分娩日期产犊备注生月日公号第一次计划实际计划实际性别编号附表16奶牛体尺测量及谱系\\项目测量日期体重体高腹围尻宽胸围管围体斜长年(十字部高)杖尺皮尺初生六月龄十二月龄十八月龄一胎三胎五胎犊牛期喂奶量(千克):——哺乳期(日):——日增重(克)2011耳O5期附表17TMR日粮配方——年一月一日序号种类称重显示早晨1头量称重显示下午1头量1苜蓿2成品料3油渣4甜菜粕5青贮6啤酒糟7稻草8水910合计附表18兽药经营企业药品进货记录表市(区)——(企业)兽药经营许可证编号:日期药品名称商品名标称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进货数量进货渠道进货渠道联系方式备注附表19兽药使用记录表市(区J——乡镇——单位养殖品种:使药奶处药不药标药药口停良品称批生品药品联品用品生方口口药反商生准产购购买系购日名疫兽使产文批买方买期称病医用期应品企号号来时间式来量名业源源附裹20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开始使投入产品生产厂家批号/加工用量停止使备注(成份) 用时问名称时间用时间附裹A牛只编号的具体规定第一部分m1........J【 (I)宁夏编号两位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皿口口奶牛场(园区)出生年度和县,市,区后两位数各乡编号四位数第四部分[[皿年内出生顺序号四位数。
重庆市奶牛业发展上的几个问题
张邦琦
【期刊名称】《中国奶牛》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1989年,重庆市奶牛总头数为15000头,产奶量为3990万公斤,较上年分别增加3.4%和3%。
当前,这种势头,正方兴未艾。
我市个体养牛专业户在近十年来发展特别快。
1980年时,国营奶场产奶量占81.9%,集体奶场产奶量占16.1%,个体户产奶量为零,而到了1989年,国营奶场产奶量占26.1%,集体奶场产奶量占7%,个体产奶量占66.9X。
沙坪坝区歌乐山乡,年产奶量为600万公斤,这在农业区,实为少有。
【总页数】1页(P7-7)
【作者】张邦琦
【作者单位】重庆市乳品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孙玉娟;张会玲;吴慧娟
2.重庆市奶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J], 钟金凤;伍维高
3.奶牛业规模化发展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J], 张玉娟
4.制约重庆市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对策 [J], 张家骅;魏学良
5.重庆市奶牛业的发展与配套 [J], 张邦琦;周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奶牛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
宋正富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3(022)001
【摘要】@@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是奶牛的重要种性指标之一,亦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必要依据.它对决定选种方法、预测遗传进展、提高育种效率和生产性能都有重要作用.国外应用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指导畜禽育种工作已收到显著效果.国内有关奶牛遗传参数主要是北方奶牛育种科研协作组的报道,其他地区的报道较少.为了给重庆地区奶牛育种工作提供一些依据,笔者对重庆市种畜场奶牛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初步估测.
【总页数】2页(P84-85)
【作者】宋正富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农业学校,重庆,4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2.(2719)
【相关文献】
1.雅南猪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及性状相关通径分析的研… [J], 乔绍权;王康宁
2.回雁母系猪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 [J], 周笃春;张月兰
3.兰州黑白花奶牛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J], 韦自立;白天保
4.黑白花奶牛乳房宽度和高度等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J], 李世富;孙金敏;张巨
享;张胜;于正万
5.奶牛乳房数量性状分析及遗传参数估测 [J], 赵少平;程根正;乔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建立个体奶牛群技术档案推进我省奶牛群体有计划改良祖玲
【期刊名称】《黑龙江动物繁殖》
【年(卷),期】1999(000)004
【总页数】1页(P14)
【作者】祖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2
【相关文献】
1.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年~2020年) [J],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的通知[J], ;
3.《天津市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正式印发 [J], 姚强
4.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 [J],
5.学生饮用奶计划已惠及中小学生2000余万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不断助力中国奶业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