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 格式:docx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精品5篇)阅读完《管理思想史》后,我对管理学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讲述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直至现代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从多个角度对管理思想进行了剖析,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管理实践的进步息息相关。
从早期的泰罗制到现代的精益生产,从韦伯的组织理论到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管理思想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我深深地被这些思想家的智慧所震撼,也更加明白了他们在管理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首先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了科学、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后来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韦伯的“官僚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最后是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它强调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我们对组织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清晰地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深入剖析了重要管理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可能不够详细,使得读者难以全面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本关于管理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
总的来说,《管理思想史》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管理思想史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视角。
我强烈推荐给对管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篇2在阅读《管理思想史》之后,我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复杂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管理思想发展的全景图。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变革紧密相连。
例如,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
同样,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如流程再造理论、敏捷管理、大数据管理等。
《管理思想史》形考任务一1.()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克劳德•小乔治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
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正确答案: B2.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
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A.财富是否得到增加B.管理是否规范C.控制是否严密D.组织活动是否有效率正确答案: A3.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
第一个类似公司的组织以()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而签订的政府合同。
A.行会B.作坊C.合作社D.股份有限公司正确答案: D4.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如果没有()而只有多变的政策,很快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A.法律B.制度C.规矩D.权威正确答案: A5.“教民耕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基本国策。
A.荀子B.孟子C.商鞅D.孙子正确答案: C6.孟子认为()是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A.义利对立B.义利统一C.见利忘义D.先义后利正确答案: B7.1776年,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著作()出版了。
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B.《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D.《政治经济学概论》正确答案: A8.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A.巴贝奇B.安德鲁·尤尔C.杰文斯D.李嘉图正确答案: C9.最早把“可互换部件”的原则从兵器生产扩大到工业生产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瑞士D.美国正确答案: D10.()主张把“定为工国”作为“国是”,是中国近代主张工业化的第一人,“实业”一词也由他首先使用。
A.张之洞B.康有为C.曾国藩D.魏源正确答案: B11.【名词解释】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设立合伙企业应当有二个以上合伙人;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管理思想史简介管理思想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思考、理论和观点的总称。
自古以来,管理思想就存在于人们的实践和探索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经典思想和重要发展。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的管理思想以军事和政治管理为主要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孙子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指挥军队的重要原则,如勇猛精锐、军民合一等。
同时,古代的政治治理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思想,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注重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路。
工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到了工业革命前的时代,管理思想逐渐从军事和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和组织管理领域。
亚当·斯密是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管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19世纪,管理思想开始逐渐系统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则,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改善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他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现代制造业管理的典范。
管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兴起。
哈佛商学院的埃尔顿·梅约提出了行政管理理论,他主张管理者应该注重组织的人力资源,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思想对工人运动和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理论和思想。
例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德鲁克的管理学说、奥迪斯基的管理过程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也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现代管理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管理思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管理思想史名词解释1非正式组织?答:是为了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和行为规范的相对稳定的群体。
2跳板原则?答:是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效率。
3行为科学(广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学科群,他不单是一门学科,而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
4行为科学(狭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
5甘特图?答:是运用生产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的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这种图示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
6保健因素?答:就是那些会造成职工不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意,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只能保持职工现有的士气,维持现有的工作状态,因此,保健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
7激励因素?答:就是那些能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使职工感到更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如果没有改进也不会产生不满意。
8 (1.1型领导)?答:贫乏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和工作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9 (1.9型领导)?答:俱乐部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关怀备至,不关心工作,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成果自然好。
10 (9.1型领导)?答:任务型领导,只注重工作的完成,不关心员工的需要,把员工看成机器。
11(5.5型领导)?答:中庸型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与对生产的关心基本保持平衡,他们喜欢民主作风,但又不鼓励创新,希望保持现状,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
12(9.9型领导)?答:团队领导,他们对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把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有效地结合,使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是一种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管理思想史引言管理思想是指对于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描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流派和思想家。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古代文明国家的管理实践中。
其中,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古埃及人民使用一套复杂的组织结构来管理城市建设、农业和商业活动。
另一个重要的古代管理思想来自于古中国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社会和谐,并提倡礼仪、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这对于管理组织和团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则。
他通过对劳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分工、协作和最优化的管理原则。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石。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实验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
代表人物包括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等。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强调人的行为和个性特征对组织的影响,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与组织的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组织的绩效。
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是20世纪后期至今的管理思想的总称。
其中,总体质量管理(TQM)被认为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TQM强调组织的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管理思想,如系统管理、学习型组织和创新管理等。
总结管理思想史是一个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
从古代管理思想到现代管理思想,每一次的变革都在推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无论是古代的儒家思想还是现代的TQM,每一种管理思想都有其适用的背景和价值观念。
了解并运用这些管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竞争力。
管理思想史
1、管理理论的奠基时期:18世纪前。
2、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18世纪到19世纪末。
3、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4、科学管理产生的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这就使管
理对于生产率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
显然,如果仅仅用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有限度的问题,而且还会加剧劳资矛盾。
因此,一种科学意义上的管理革命就随之产生了。
5、“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
6、“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有:
(1)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的“经济人”,对人的激励应是多方面的,应满足人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2)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也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需求的满足程度,从而提高士气和生产率。
7、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
社会生产力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8、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
(1)传承和发展管理思想;
(2)指导管理实践;
(3)弘扬和培育管理文化;
(4)开发和提高管理素质。
9、管理思想的产生时期:先秦时期,可分为春秋前与春秋后两阶段。
10、《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总集,共28篇。
11、《周易》包含中国最古老的管理思想;是中国最早详细论述中央政权的专著。
12、《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13、老子:把“见素抱朴、少有寡欲”作为对国家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品质要求的人物。
14、老子:(1)人有私欲;(2)无为而治;(3)道法自然;(4)“无智”治国(他的“无智型”实质就是实行“愚民”政策,应将其作为糟粕思想加以抛弃)。
15、孔子:(1)以礼治国;(2)重义轻利;(3)经济管理思想(①“惠而不费”②“使民以时”③“节用”)。
16、孟子:(1)人性本善;(2)义利统一;(3)修身治国;(4)以德服人;(5)施行“仁政”
(6)讲求权变。
17、商鞅:(1)教民耕战;(2)依法治国;(3)论功封爵;(4)限商保农。
18、孙子:(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2)预测与决策关系全局;(3)灵活机动
的战略战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
”)(4)人的因素决定胜负;(5)“唯民是保”的战争基点(“故进
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19、管子:(1)人性“自利”;(2)“天地为心”;(3)“以人为本”;(4)民与国同富;(5)
诚信者获益;(6)德能兼备;(7)“与时变”。
20“民饿忧劳,我佚乐之;民饿贫贱,我富贵之;民饿危坠,我存安之”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21、“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
22、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1)人是管理的重心;(2)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3)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4)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5)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23、人是管理的重心:(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2)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3)管
理者要懂得用人之道;(4)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24、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1)以谋取胜;(2)强调权变(孙子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
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思先于行(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25、汉高祖“无为而治”管理思想。
26、汉武帝“有为而治”管理思想:(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削弱诸王,打击富豪;
(3)掌握财政,控制经济(①国家垄断铸币;②实行盐铁官营;③算缗和告缗令;④推行均输、平准。
);(4)为展宏图,求贤任能。
27、第一次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理论分析即出于桑弘羊。
2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食为政首”。
29、隋文帝的管理思想:(1)厉行节俭,严惩贪腐;(2)推行均田,轻徭薄赋;(3)全面改
革管理制度。
30、唐太宗:反对奢侈,提倡节俭。
31、朱熹:(1)“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性管理思想;(2)“立志”“主敬”“省察”的教育管
理思想;(3)“量入为出、取予适当”的经济管理思想。
32、宋元明清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1)以维护君主的统治为管理目标;(2)“以人为
本”的管理思想;(3)治国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4)突出“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