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大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19
运动的描述一、填空题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2、小红坐在行驶的车厢内,若以车厢为参照物,则小红是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3、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______,绝对静止的物体是______ 的.4、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句话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地球又自转又公转”,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5、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______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
7、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 _ 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 __是运动的8、“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彩云追月”是以为参照物的。
9、2009年国庆阅兵,我国自主生产的“歼—10战斗机”和加油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展示了我国飞速增长的军事实力。
如图1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对“歼—1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大型加油机是_____________的;在“歼—10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大型加油机则是___________的。
10、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二、选择题11、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1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
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13、如图,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
初二下物理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力的效果的是:A. 能使物体维持原样的尺寸B. 能使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C. 能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D. 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2. 一个物体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这个力的方向是:A. 物体运动的方向B. 物体的竖直向上C. 物体的竖直向下D. 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大小成正比B.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4. 弹簧测力计通常用来测量: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摩擦力C. 物体受到的压力D. 物体所受重力5.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物体是自由下落的?A. 落地的篮球B. 悬挂在绳子上的钢珠C. 放置在桌面的书本D. 飘动的气球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 kg,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_。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 _______。
3. 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力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如果作用力加倍,则加速度 _______。
4. 和物体质量成正比的是 _______。
5.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是依靠弹簧的 _______ 特性。
三、解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为什么我们乘地铁会感到向后拖一下?3. 画出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方向、力的名称和作用物体的名称。
力的名称:拉力,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四、计算题1.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若该物体的质量为20 kg,则其加速度为多少?2.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长度为10 mm,当一个物体挂在上面使弹簧伸长20 mm ,则该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是多少?3. 若物体质量为2 kg,作用力为5 N,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C5. A二、填空题1. 49.05 N2. F = ma3. 加倍4. 重力5. 弹性三、解答题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初二下第一章练习题(一)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力的表现形式?()A. 母亲的劝告B. 自行车行驶C. 蒸汽机车牵引火车D. 石头抛出后沿抛物线运动2. 一个人在月球上跑步,他跑得很快,但他感到比在地球上慢。
这是因为()A. 月球的重力大B. 月球的重力小C. 月球的空气稀薄D. 月球的气温低3. 食物被人吃进口中后进行摩擦、咀嚼,其中所产生的摩擦力对食物的可以实现以下哪种运动形式之一?()A. 匀速直线运动B. 加速直线运动C. 匀速曲线运动D. 加速曲线运动4.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小,所受重力越小C. 物体的重量与所受重力成正比D. 物体的重量与所受重力成反比(二)1. 在同一媒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 水波B. 声波C. 光波D. 音波2. 光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播的?()A. 反射传播B. 干扰传播C. 折射传播D. 弯曲传播3. 以下哪种现象与光传播无关?()A. 折射B. 反射C. 干扰D. 散射4. 以下哪种现象可以通过直线传播的光解释?()A. 衬衫穿透光的现象B. 课桌上的书籍能看见的现象C. 斑马线上的白色矩形反光的现象D. 水中的物体能看清的现象(三)1. 下面哪种变化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变化?()A. 水从液态变为固态B. 纸烧成灰烬C. 木头烧成木炭D. 水蒸发成水蒸气2. 物质的哪些性质是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物理变化得出的?()A. 物质的凝固点B. 物质的硬度C. 物质的可燃性D. 物质的化学稳定性3. 物质的密度与什么有关?()A. 它的化学物质B. 它的质量和体积C. 它的形状和大小D. 它的颜色和透明度4. 按照物质的性质,可以把它们分为什么三类?()A. 具有质量的、具有大小的、具有颜色的B. 液体、固体、气体C. 有机物、无机物、生物D. 矿物、动物、植物【解析】(一)1. D. 石头抛出后沿抛物线运动解析:力的表现形式包括物体运动、形状变化或能量转移等。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1节力一、单选题1.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D.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2.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人走路时向后蹬地,人就能前进B.投篮球时,篮球飞向篮筐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3.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下方,桌子会沿地面滑动,而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上方,桌子很可能会被推倒。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面的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受力的面积4.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拉它(F1>F2=F3=F4),使其发生形变,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实验组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5.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6.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突然启动前进B.铅球在空中沿弧线下坠C.动车减速进站D.小车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7.如图所示中,物体垂直作用在斜面上的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8.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单位9.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三要素相同的是()A.都不同B.方向C.作用点D.大小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B.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D.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二、多选题11.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12.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C.用浆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的惯性的作用13.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苹果从树上掉落下B.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增长C.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杆压弯D.守门员对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14.(多选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15.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16.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施力物体三、填空题17.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杯赛在日本大阪落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全胜战绩成功卫冕。
第一节压强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下列的实例中,属于压强知识应用的是()A.用玻璃做灯管B,用多轮的卡车运载重物C.用PVC塑料做家用热水管D.用橡胶做电线的外套2、如图所示,已知小明对沙地的压强约为15000Pa,请据图估计木箱对沙地的压强可能为A.1000&B.7000PaC.10000PaD.20000Pa3、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_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A.B.D.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小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在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刀切芒果B.厚纸片垫纸袋提手处C.线切鸡蛋D.用针绣花5、下列对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数据估测,合理的是()A.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00N6、7、B.D.在标准大气压下活塞式抽水机能把20m深处的水抽到地面泰山顶峰的大气压约l.SxlO’Fa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X104R,在修建铁路时,不是直接将铁轨铺设在地面上而是铺设在枕木上,这是为了()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尹,和F,,、压强p火和p匕,的关系是甲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r p甲Vp乙,D.F",=F z’,P甲,>P Z'8、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载重汽车的车轮宽而多B.书包背带尽可能做宽一些C.用细线能切割熟鸡蛋D.运动鞋底上有意刻上花纹9、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AA.F不变,P不变B.F不变,P变大C.F变小,F变小D.F变大,P变大77Tt TTT~7~TTT7~TTT7 10、用49牛的水平力把质量是1.5千克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木块对墙的压力是A.50.5牛B.49牛C.63.7牛D.14.7牛11、将一个质量为2农、底面积为0.05w?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力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 2.5PaB.25PaC.40PaD.400Ptz二、计算题12、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l(kvm有一只质量是02kg,容积是5x10』加'的杯子,杯子底部面积是5xl0-3m2,现将杯中装满水放在雪地上.求:(1)求雪对操场的压强.(2)杯子中水的质量.(3)杯子对积雪的压强.(p雪=0.2乂103切初3,g取10凡侏)13、如图所示,茶壶的质量是0.2kg,底面积是4x10%2,内盛o.6Ag的开水,把它放在面积为。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2.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好动脑筋的小明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质量有关吗?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关吗?D.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温度有关吗?3.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 1hB. 5minC. 50sD. 10s4.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 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5.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6.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采用很多研究方法.在探究“空气能传声”时,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根据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到“真空不能传声”的探究结论.研究以下物理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相同的是A.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B. 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关系C. 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 通过实验与事实,进一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7.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④8.初中物理学习中会用到很多研究方法,下列属于同种方法的是()(1)研究电流时与水流对比;(2)将开瓶器抽象成杠杆研究;(3)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4)卢瑟福建立原子的结构;(5)测100张纸的厚度进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A. (1)(2)B. (3)(5)C. (2)(4)D. (1)(4)二、填空题9. 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人造卫星.(填物理学家的名字)1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11.大自然神奇无限,探索之路充满艰辛,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习科学家的________和实事求是,勇于质疑,孜孜不倦,严谨认真以及善于________的科学精神.三、解答题12.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________ 反映出来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________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 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________ 不变.1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 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2.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
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推力作用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篮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的作用3.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4.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一些物理实验,abcd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箭头表示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B.C.D.5.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出现()A.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提起质量很大的物体B.人的头撞在墙上不会感到疼痛C.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D.饮料倒不进人的嘴里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B.一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下落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D.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力工作的是()A.运动员撑竿跳高B.用重垂线查看墙面是否竖直C.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D.箭被拉开的弓射出去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密度约为1g/cm3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0dm3C.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N D.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9.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玩具气球松开手,会升上天空,说明气球没有重力B.物体的重心有的时候不在物体上C.停在斜坡上的汽车,松开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此时汽车的重力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D.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10.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跳高时撑竿被压弯B.气球被压扁C.弹簧被拉长D.铅球沿曲线运动1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 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12.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A.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C.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13.如图所示,是重庆市第14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举办时的现场,下列关于划龙舟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龙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速度很快,惯性很大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5NB.一名初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3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4 PaD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3Pa 二、填空题15.小红同学在测量中忘了写单位,请帮她补充完整: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______;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______;小红的体重是500______。
速度图像和计算1. 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A.3:2B.5:3C.5:8D.9:103.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4.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一物体通过前半程100m的平均速度为2m/s,通过后半程100m的平均速度为3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5米/秒B.1.2米/秒C.2.4米/秒D.5米/秒6.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8.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________.如果这时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车________(“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车经过________min到达收费站.9.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
第一章《力》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关于弹性形变概念,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物体形状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以下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D.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大小有关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在如图所示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火箭发射时,要向下方喷气B.直升飞机飞行时,要转动螺旋桨C.运动员背着飞行背包升空要开动发动机D.飞船绕地球运行时,要展开太阳帆4.如图,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5.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只雪梨的重力时,错将雪梨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雪梨静止时,测力计的指针对准10 N,则雪梨的重力为()A. 10 NB.一定小于10 NC.一定大于10 N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6.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下列不属于的是()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施力物体7.我们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8.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①汽车启动;①篮球撞击在篮球板上;①用力捏面团;①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起.这些现象中,属于物体因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10.下列物品中,重量约为1 N的是()A.一枚硬币B.两只鸡蛋C.三枚回形针D.四张课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 “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C. “g=”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D.上述说法都正确1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13.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①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①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4.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15.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由于发生__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________力使运动员的________(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三、实验题(共1小题)16.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测力计的实验,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的数据见下表:(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cm.(2)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实验结论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7.2005年10月12日,我国研制的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据报道:航天部为两位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准备的食物(主食和副食)足足有40 kg,这些食物在地球所受重力是多大?那么当飞船进入太空后这些食物的质量是多大?(g取10 N/kg)18.在宿迁一号运河桥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自重5×104N的大卡车,装了7 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要求通过计算进行说明,g取10N/kg)19.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米,质量为120千克.求:(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2)在地球上重6牛的物体放到月球上时重为1牛,那么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分别是多少?(g取10牛/千克)五、作图题(共1小题)20.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受水平方向的150N的向右的拉力作用,画出A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章末测试(二)运动和力(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仍可行进,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D.物体运动得越快,停下来越不容易,可见,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2.(2017·福建)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3.(2017·柳州)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D)4.(2016·荆门)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5.(2017·泰安)如图是用力F把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现有以下说法: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正确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6.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是()A.a B.b C.c D.无法确定7.(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轮胎上制有花纹C.用起瓶器夹紧瓶盖D.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8.(2017·兰州)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9.(2017·攀枝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B.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C.人沿水平方向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了球的作用力10.(2016·自贡)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摩擦力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摩擦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摩擦力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若路面绝对光滑,自行车将________________.牛顿曾研究过此类现象,并总结出________定律.12.如图是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观察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13.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象.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可能会由于________向前倾倒.14.(2017·盐城)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木块的摩擦力.15.(2017·成都)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________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________冰壶滑行的距离.(填“增大”或“减小”)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t=5s时,物体处于________运动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17.(2017·鄂州)如图所示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18.(2017·聊城)如图所示,一块橡皮放在水平放置的文具盒上,并随文具盒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橡皮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19题10分,20题9分,21题13分,共32分)19.(2016·梧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2)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再将小车水平________________,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3)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17·德阳)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_____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运动.(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017·威海)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砝码和木块等实验器材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要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2)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请写出其中1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点画出f-F压关系图象.依据f-F压关系图象,思考当F压=6N时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在图乙中纵坐标轴上用字母A标记f大小的位置并留下作图痕迹.(4)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车子停得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章末测试(二)运动和力1.C 2.A 3.D 4.A 5.D 6.B7.A8.C9.A10.D11.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12.重支持非平衡力13.等于惯性14.0.8变大受到15.减小增大16.2匀速直线017.18.19.(1)相等桌面与木块间有摩擦力光滑(2)扭转一个角度(3)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0.(1)控制变量法(2)甲(3)匀速直线(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21.(1)匀速直线 2.2(2)很难完全做到匀速直线运动(或测力计是在运动中读数)(3)(4)捏手刹用的力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车子停得越快。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2.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用板凳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4.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5.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运动员就前进。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B.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手和脚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C.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D.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6.“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其中的道理是()A.鸡蛋主动碰的石头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受到的力大C.鸡蛋受到力的作用,石头没受到力的作用D.两者受到的力大小相等只是鸡蛋易碎7.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9.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C.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有吸引力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11.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1.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所示,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C.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D. 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4.一只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 的物体P ,由于氢气球产生了举力,结果吊着P 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物体恰能沿MN 方向(如图所示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图中氢气球和物体P 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D.5.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的方向 6.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 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D.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C.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D.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8.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C. D. 9.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 .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C .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 .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10.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此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受摩擦力 B.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C. 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11.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 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B. 车辆具有惯性C. 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 人具有惯性12.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
初二物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初二物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解答本文将介绍初二物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练习题解答。
希望以下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章节的物理问题。
1. 问:什么是物体的质量?如何区分质量和重量?答: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大小。
它是一个物体固有的性质,与物体所在位置无关。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所产生的力的大小。
重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有关,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问: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正确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边盘;- 用滑动重块或滑动重量器将右边盘上的金属或砝码移动,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读取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并记录下来。
3. 问:测量的误差如何解决?答: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要减小误差,并确保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操作;- 进行重复测量,得到多组数据,计算平均值;- 如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测量。
4. 问: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答:计算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物体的密度可以用下式表示:密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密度的单位通常为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5. 问:如何通过测量确定密度?答:要通过测量确定密度,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水位法、直尺法或容器法等方法测量其体积;- 将测得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中,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获得物体的密度值。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物质的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学会了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解决了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以及确定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表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3、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的仪器,它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制成的,若在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
图中物体重为。
图3图1 图24、如图2所示,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在弹簧上,已知F1﹤F2,观察比较(a)、(b)、(c)三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5、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的铅球,主要受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6.如图3所示,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始终是;若将悬线用剪刀剪断,小球A下落的方向是.7、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笔头与黑板产生的摩擦属于________摩擦,人推儿童车带着小孩行进,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属于_________摩擦。
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你举出两个生活中的例子:(1) ;(2)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9、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C、汽车匀速转弯D、在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10、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2)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3)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1)(2)B、(2)(3)C、(3)(4)D、(2)(4)11、小明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A、地球和小车B、地面和小车C、小明和小车D、小车和小明12、下列物体中物重接近1N的是()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桌C、1枚大头针D、一块砖13、测一个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A、量程15N,分度值0.5N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10N,分度值0.2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均可用14、当人用力提起一个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来源:学.科.网]A、都相同B、大小相同C、作用点相同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15、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
《时间与长度》练习题含答案1.1.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2.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A.5m/s B.10m/s C.7m/s D.15m/s3.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 B. C.D.4.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 c,18.24cm c,18.25cm c,18.22cm 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A. 18.318cmB. 18.32cmC. 18.235cmD. 18.24cm5.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c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cm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 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 甲读数比乙准确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 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 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7.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 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 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 甲、乙、丙均匀速下降D. 甲、乙、丙均匀速上升8.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9.体育课,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8s 时间内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B. 小华总是比小明跑的快C. 前2s 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 整个过程中,小华跑的路程最长10.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运动,丙向运动.11.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E.甲车的速度最快F.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后运动G.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H.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t=1s时离原点最远B.1s~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第1s内的速度比2s~4s内的速度大D.t=4s时回到原点14.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米的P、Q两点同时同向沿P、Q所在的直线运动,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B.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遇C.经过2秒,乙到P点的距离一定大于6米D.经过12秒,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不小于6米1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相遇D.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16.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再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频闪照片,图中所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为()A.9m/s B.11.25m/sC.6.75m/s D.2.5m/s17.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18.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B.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C.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D.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选填“乙”或“丙”)车静止;甲车的运动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记录的时间为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m.20.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的列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54km/h,火车的速度是36km/h,问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需多少时间?21.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22.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 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 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 08:3809:40240kmG1692 08:4910:05240kmG1482 09:1110:3124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ℎ?23.一天小明上学出门后,以1m/s s的速度走了360m,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立刻又以1.5m m/s的速度走了4min 到了学校。
第七章《力》单元测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哪句话是错误的〔〕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肯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肯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x k b 1 .c o m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4、假设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5、关于弹力,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肯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A.不断改变 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无法确定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肯定吸引地球B.不肯定吸引地球C.肯定不吸引地球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11、“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完成“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以下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完成〔〕.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同学 D.龙舟13.已知甲、乙两球受到重力之比为5:4.甲的质量是60 kg,则乙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 )A.48 kg,470.4 N B.470.4 kg,470.4 N C.48 kg,48 N D.75 kg,735 N14.如下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说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15.对静止在地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以下各组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 .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B .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金的支持力C .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地球的吸引力D .文具盒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两个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一般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
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
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C .汽车减速上坡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 .无法确定二、智能提升:图5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ABCD1、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选择题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A、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C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70m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mm为单位,将各个物体的长度换算,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长度情况.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答案】B【解析】当观察刻度尺时,若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则读数时会产生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是产生的误差,故B符合题意;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经验可知,60mm与8dm的长度太小了,故AB错误;而60m有点太长了,故D错误;一般教室的宽度约为,故C正确;应选C。
【考点定位】生活中的物理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刻线必须紧贴被测物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答案】B【解析】【分析】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A.—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N2.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200cmB.扛起一袋50kg化肥所用的力约为5NC.熟悉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450gD.常温下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4.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
当物体静止时,弹簀测力计的指针正好对齐9N刻线,则该物体的重力()A.一定等于11N B.一定等于9N C.一定小于9N D.一定大于11N 5.如图所示,小花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先对墙施加了推力,然后墙再对人施加推力B.墙对人的推力大于人对墙的推力C.人被墙向左推开,人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人步行速度约10m/s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7.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刻度尺被压弯B.气球被压扁C.弹簧被压短D.雪橇被拉动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定有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9.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掷铅球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铅球受力示意图的是(忽略空气阻力)()A.B.C.D.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B.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1.如图所示,是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中可以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B.宇航员在天宫一号中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相同C.太空中一片漆黑,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在太空中可以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12.下列生产生活中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俗话“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原因是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太空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新材料制造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吸入燃烧后的高温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逃生D.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13.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A.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C.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14.如图所示,用细线将 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第一章检测题一、填空1.力是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和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3.用手拍打课桌,手是物体,课桌是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4.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5.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6.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变或由运动变;②物体运动由快变或由慢变;③物体运动改变。
7.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对施力的结果。
这一现象表明。
8.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9.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_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_____.11.已知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___,其中G表示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要用_________________,m表示物体的 _____ 它的单位要用_____,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12.g=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重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______.(空气阻力不计)14.一物体在月球受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 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_____ kg,重力是 ______________N.15.建筑房屋时,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重锤线是根据_______ 制成的.16.质量是10 kg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 N,方向 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受力物体是 ____.17.起重机要吊起100 kg 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______,若让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_____.18.重5 N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___力和 _____力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二.看图做答题:19.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
《6.1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
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C .汽车减速上坡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 .无法确定二、智能提升:图5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ABCD1、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2、力的﹍﹍﹍﹍、﹍﹍﹍﹍和﹍﹍﹍﹍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3、物体由﹍﹍﹍﹍变为﹍﹍﹍﹍,由﹍﹍﹍﹍变为﹍﹍﹍﹍,或者﹍﹍﹍﹍﹍﹍﹍﹍、﹍﹍﹍﹍﹍﹍﹍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5、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吸引地球B.不一定吸引地球C.一定不吸引地球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存在时也能产生力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用脚踢足球,只有脚对足球的作用D.施力物体不一定同时为受力物体7、下列四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B.汽车匀速转弯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落D.正在进站的火车8、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的是()A.蚂蚁的拉力B.提起一只鸡的力C.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D.马拉车时用的力9、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A.大小相同B.方向相同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D.三要素相同10、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12、关于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13、足球运动员用力踢球,脚也会感到痛,为什么?14、有人说:“炸弹爆炸说明这一物体本身就具有力,不需要别的物体的作用。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知识点1: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的摩擦叫做___ __,除了此摩擦外,还有____ __和__ __.2、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__ __.3、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转孔间的摩擦是__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笔间与纸间的摩擦是摩擦;旋钢笔套是,笔竿与笔套间的摩擦是摩擦;人用力推桌子,桌子未动,是因为桌子与地面之间有摩擦。
知识点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______有关,压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2、探究木块和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______运动,若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是3.5牛,则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_____牛.3、用2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着重8牛顿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4、(06舟山)如下图所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牛B.3.2 牛C.3.0牛D.2.1牛5、(05沈阳课改)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17所示。
(1)比较_______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
写出你的做法:甲乙丙06眉山)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毛巾、木板、棉布的表面上运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的原理,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针对这一猜想完成以下探究内容。
A、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可以配以图来说明):B、设计记录数据或现象的表格(只列出表格中栏目名称):C、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9、(05南宁课改)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
请完成以下填空: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知识,可知F1的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二:把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分析:当满足的条件时,可以证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知识点3:增大、减小摩擦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减少摩擦有:、、、等四种方法。
2、给小提琴的弓弦上擦松香是用的方法来摩擦;给机器上皮带蜡是用的方法来摩擦;3、(05黑龙江)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
这是因为比较新的球鞋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______ __,而地面上的沙子则能___ __从而减小摩擦.4、(06广州海珠)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后,就容易打开了B.拉链拉不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容易拉了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推动了D.汽车失事的马路上流满了润滑油,可在路面上撒些沙子或木渣子,就更安全了5、(06江苏淮安)自行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地方.以下有关事实,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A.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B.手把和轮胎印有花纹C.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D.脚蹬刻有很深的凹槽6、(06江苏宿迁)下列实例中,是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的是( )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D.在轴承上加润滑油7、(05苏州)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 .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①和④8、(05广东云浮)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C .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 .摩擦力都是有害的知识点4:静摩擦1、手拿起物体时,手和物体间的摩擦是____摩擦;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是 摩擦。
夹菜时,菜和筷子间的摩擦是 摩擦。
3、(05贵港钦州)重5N 的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4、(05吉林省)一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附着一磁性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不动。
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保持平衡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和_________力的作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填空题:1.图1是一件名为“龙虾网与鱼尾巴”的活动雕塑作品,O是它的支点。
作者把他艺术天赋与物理学中的____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感。
你在生活中也会见到利用这一原理的例子,请举一例。
2.某人分别用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赶路,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你仔细观察如图3所示的漫画,小猴和小兔分得萝卜重的是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图1二.选择题: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6.图6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 B.前臂是费力杠杆 C.前臂不是杠杆 D.无法确定7.图7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ABC 是省力杠杆,OBD 、OED 是费力杠杆;D.ABC 是费力杠杆,OBD 、OED 是省力杠杆。
三.作图题:8.图8是用扳手转动螺母的示意图(螺母的中心为支点O),请在图中画出动力的力臂。
9.图9所示,杠杆AO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力F 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