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1
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萌起德国在世纪之交曾经有过类似“新艺术”运动的一个运动,称为“青年风格”运动,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其它国家“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这场运动发展得相当广泛。
强调装饰,希望重新使用中世纪哥德风格一方面来抗拒维多利亚式的繁琐装饰风格,另一方面反对机械风格,应该说这场运动是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一个分支。
1902 年左右,开始有部分人从“青年风格”运动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现代设计运动的中心,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是彼得·贝伦斯。
他的活动开始于1907 年,他为德国电器公司(AEG ) 设计企业形象、利用简单的几何形式设计单纯真实的产品,如电风扇、台灯、电水壶等等,奠定了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基础,是从早期探索的毕德迈耶风格中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真正的开创者是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 , 1869-1927) , 这个教师曾经组织大量的研讨会,研究设计的问题。
他坚决反对“青年风格”运动,反对任何艺术风格,追求没有风格的所谓明确的实用性,宣传功能主义。
他对于德国美术教育体系进行大力改革,从而把杜塞多夫的贝伦斯、柏林的布鲁诺·包罗、布雷斯劳的汉斯·拍尔齐希(Hans Poelzig , 1569-1936)推上当地美术学院领导的地位,从而引导对美术教育的改革。
1907年,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成立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他在柏林商学院举办讲座,宣传这个同盟的宗旨,要求德国的设计家们推出工艺美术经济利益协会,参加同盟,他提出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同盟立即吸引了大批设计家、艺术家参加。
而这个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起。
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脑曼(1960-1919 )起草的,宣言本身可以看出当时德国设计界和建筑界所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
宣言提出了下面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1 .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 .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 .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 .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 .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 .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第四章现代主义设计1、本章主要内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他国家(英国、奥地利、法国、斯堪迪纳维亚、美国)的表现2、重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3、难点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4、内容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随着欧美等西方国家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原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生活方式出现了众多新问题。
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后,虽然莫里斯对工业制品的厌恶情绪感染了不少人,先后在英国、法国发生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但是,这两场运动试图回避机器来寻找新时代设计方法和风格的作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并没有挡住工业设计的发展。
不单单如此,在众多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设计师手忙脚乱之时,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都市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新生的平面对象,设计家几乎是一筹莫展。
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不少设计师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现代主义设计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第一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一、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现代主义”(Modernism)一词,来源于英文“modern”,有“近代”、“现代”、“时髦”、“新式”等意思。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因为从广义的范畴来看,它是一场席卷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运动。
一方面,在时间上,它是20世纪初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运动,包含范围极其广泛,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等都是非常典型和鲜明的。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关键词:德国设计工业一、德国的工业设计1、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
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
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
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1、背景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联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工业同盟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
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足现代设计的一件重大事情,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
格罗佩斯的成就(他于1914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构成主义坚决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主要人物:李西斯基,P127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一种设计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设计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德国是现代主义产生的发源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缩影,从中能够看到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德国设计还集中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的形成和壮大。
一、早期的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源起和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等国,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现代都市大量出现,各种工业产品、商业海报不断涌现。
面对大工业生产带来的新鲜事物,设计界却一筹莫展,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在工业、建筑、平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囿于传统,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提倡回到中世纪,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没能找到正确的解决现代化大生产带来的设计丑陋的问题。
所以必须有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始于从20世纪初期,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德国、俄国和荷兰。
而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发展的最为完善,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体系。
(一)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萌起1907年,正当法国新艺术运动风行欧洲之时,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等人认识到功能性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他们从受法国影响的“青年派”中分离出来,组成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工业同盟。
弗雷德里克·瑙曼起草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宣言,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提倡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业。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从宣言的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工业设计的统一化与标准化的雏形。
外国这几的工艺美术运动英国世界博览会:1851年伦敦举行代表建筑:水晶宫(约瑟夫·博克斯顿)新型材料:玻璃、钢铁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代表作:红屋(与菲利普·韦伯合作设计)采用哥特式建筑细节设计风格: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
新艺术运动概念:1.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
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所取代。
它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2.新艺术运动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绘画,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等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也是对工业化风格的一种强烈反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放弃传统装饰风格,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获得装饰动机。
4.新艺术运动在艺术风格上多用曲线和有机形态。
风格及影响:1.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
2.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