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的美国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48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满分分值:100 考试时间:90考生考号:考生姓名:一、填空题。
10*11、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和三部分。
2、1956 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新闻具有真实性、、、等特征。
4、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公民、新闻媒体、。
5、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重要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二、判断题。
5*2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4、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新闻事业可以分为:集权主义阶段一自由主义阶段一集团垄断阶段一社会责任阶段。
5、宣传是指行为主体通过媒体传播特定内容,目的在于影响他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三、选择题(4、5为多选)。
5*21、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A。
主观意向B。
客观标准C。
心理需求D。
政治标准2、新闻的价值指的是()A。
新闻事实的价值B。
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及其需求的程度C。
新闻满足传播者的需求程度D。
新闻自身的价值3、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是()A。
手抄新闻出现B。
口语新闻出现C。
印刷新闻纸问世D。
新闻书的问世4、新闻自由的具体内容包括()。
A、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B、开办、使用新闻媒介的自由C、通过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D、控制媒介的自由5、党报党性原则通常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为人民服务C、宜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D、坚持党的领导E、不许批评党和政府的错误三、名词解释题5*41、舆论2、新闻价值3、接近权4、新闻事业管理5、新闻道德四、简答题3*101、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简述新闻媒体的发展阶段。
3、新闻舆论引导要坚持哪些原则?五、论述题1*201、试论如何加强我国的对外宣传与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力。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而促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改革风浪,即进步主义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随之产生的进步主义思想对美国以及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构建了美国近代的经济与政治体制。
本文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帮助学者加深对当代美国的认识,及进一步加强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研讨。
关键词: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影响Abstract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us contributing to a vigorous national reform, that is,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At the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s the adjustment of American capit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resulting impact of progressive though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 wi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impact of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at the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scholars,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Key Words: American Progressive Movement ; historical background ;primary coverage ; historical influence目录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0902 摘要 2HYPERLINK \l _Toc14901 Abstract 3HYPERLINK \l _Toc14691 一、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 5HYPERLINK \l _Toc25020 (一)经济动因 5HYPERLINK \l _Toc17846 (二)政治动因 6HYPERLINK \l _Toc22186 (三)理论动因9HYPERLINK \l _Toc12628 二、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主要内容10HYPERLINK \l _Toc27700 (一)进步主义运动的起讫和派别10HYPERLINK \l _Toc16555 (二)进步主义运动的成果 12HYPERLINK \l _Toc17137 (三)主要的进步运动 12HYPERLINK \l _Toc20558 三、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历史影响14HYPERLINK \l _Toc29212 (一)进步运动的积极影响 14HYPERLINK \l _Toc23479 (二)进步运动的消极影响 14HYPERLINK \l _Toc27588 结论15HYPERLINK \l _Toc26416 谢辞16前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运动和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达尔文主义作者:康伟莉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01期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康伟莉(1984—),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英国史。
摘要:社会达尔文主义发源于欧洲,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得到最为充分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它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放任政策;个人主义;中图分类号:C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68-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34本刊网址: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含义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学者赫伯特•斯宾塞首创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
他提出了普遍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强调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是人类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社会达尔文主义将生物进化论引入人类社会,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人类现象。
然而,“不能仅仅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视作达尔文主义在人类领域的简单而明显的应用。
”生物界的适者生存主要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的竞争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而社会达尔文主义所涉及的重要斗争领域不仅仅在个体之间,也存在于国家或种族之间,它们通过斗争来维护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
“最为人熟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就是根据“生存而斗争”来为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竞争精神辩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种更为极端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则在积极倡导实行彻底的自由竞争政策,其目的在于摆脱对经济竞争的羁绊。
国家必须放开对个人行动自由努力的限制,任由个人依其能力兴衰。
只有允许当最适者为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奋斗,同时那些不适者承受这种后果时,才会出现进步。
这就是霍夫斯塔德描述为资本主义伦理中不可或缺部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形象。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迅速传至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传播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斯福改革的内容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进行的改革。
这一时期是美国百年来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历史阶段之一,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应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罗斯福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美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今天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
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将介绍罗斯福改革背后的背景,包括19世纪末美国社会状况、政治环境与民众需求以及罗斯福个人的背景和愿望。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反垄断政策的推动、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法制定,以及联邦储备系统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建立。
第四部分将重点介绍社会改革与公共政策变革。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教育改革及普及教育措施的推行,卫生保健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强化,以及妇女权益保护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罗斯福改革的重要意义。
这些改革不仅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今天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通过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斯福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并在政策制定和社会变革中寻找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斯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这一时期的改革为美国奠定了基础,并带来了持久而积极的变化。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这些变革给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以及可以借鉴和应用于当前政策制定过程中去。
2. 罗斯福改革背景:2.1 19世纪末美国社会状况:19世纪末的美国社会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贫困日益加剧,劳工条件恶劣,工资低下。
同时,银行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所谓的“垄断”行为导致了经济不稳定。
此外,卫生保健体系还相对薄弱,食品安全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2.2 政治环境与民众需求:在政治方面,普通民众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第六章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史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考古学、古文字学、碑铭学和史籍整理的不断发展,继承朗克史学的西方传统史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与此同时,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在西方史学界,一股新史学的思潮在萌发、汇合,试图冲破传统史学的约束,多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人类的历史,这就是“文化史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史学一、普鲁士学派的出现19世纪中期,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日益高涨,德国的统一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鲁士军国主义者一方面利用德国人民的爱国统一运动,力图使普鲁士成为统一运动的中心,由普鲁士统一德国;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和资助哲学和历史学学者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制造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普鲁士学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个史学流派。
普鲁士学派在史学思想和方法上,实际上是朗克学派的分支;在哲学思想方面,则是黑格尔哲学的继承。
他们体会普鲁士军国主义者的意图,把德国的爱国统一运动推向民族沙文主义的道路;他们宣扬弱肉强食,歌颂战争,为普鲁士以武力统一德国充当吹鼓手。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达尔曼、德罗伊生等。
二、普鲁士学派的代表人物(一)达尔曼达尔曼(1785—1860年)是普鲁士学派精神上的祖师。
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和霍尔大学学习语言学,二十五岁获博士学位。
1809年,当拿破仑侵入德国时,他在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下,徒步穿越德国,参加奥地利军队,投身战争。
从1812年起,他先后在基尔大学、哥廷根大学、波恩大学等学校担任教授,讲授历史学和政治学。
他主张学术必须和政治相结合,必须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因此,有学者认为,达尔曼不是第一流的史学家,而是一个演说家和政治宣传家。
他的主要著作《丹麦史》、《英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都是为实际的政治目的而写的。
1848—1849年,他当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员,并被推举为宪法委员会的成员。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姓名:欧阳世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历史指导教师:郑祖铤20080519摘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由初步城市化向基本实现城市化的过渡,既上承南北战争前初步城市化的成果,又下启大都市区化、郊区化新阶段。
城市化总体上由东北部开启,逐渐向中西部、南部扩展。
各区的城市化并非是平衡发展的,相反,各区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而呈现不同的特色。
本文首先对城市化内涵以及城市化标准进行了界定。
定义明晰后,笔者对各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于此时期美国的中西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更为明显和迅速,因此,对于这两个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在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时,笔者分小节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移民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在肯定工业化巨大作用的同时,笔者着力对城市化观念、城市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将无形因素引入城市化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探讨美国城市化。
最后,笔者扼要地从科技、工业、政策等几方面探讨了美国城市化的影响并把对美国的分析归结到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上来,以期达到本文撰写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城市化;工业化;观念;政策Abstract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from initial urbanization to basically urbanization. On the whole of the course, it started from the northeast, and gradually expanded to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 All of the region were not balanced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y have their ow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clear definition and standards was given at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urse of the urbaniz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ha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time, the two areas was studied in detail.In analyz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transportation, immigration,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urbanization in section. While affirming the role of the great industrialization,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city and urban policy. The author tried to introduce intangible factors into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give American urbanization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Finally,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nited States was discussed. All of the analyses were attributed to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city. That was the ultimat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achieve.Key Words: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concept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海军的崛起★宋效英伍其荣内容提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为了保障和支撑国家利益的扩张,这一时期的美国海军通过国家政策、战略理论、装备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形态、兵力运用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变革,经过40年左右的时间,彻底完成了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洋进攻型的转变,成为与当时英国海军并驾齐驱的世界第一大海军和近代历史上海军崛起的成功范例。
美国海军崛起的做法虽然不可复制,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吸取失误和教训,科学选择我们自己发展海军的道路和方式。
关键词:军事历史世界战争史美国海军崛起中图分类号: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ll-4233/E(2011)-03-74-07 作者:宋效英,92403部队政治部,硕士,海军上尉;伍其荣,海军指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军大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成为时代的主题,海洋也随之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舞台。
当时的美国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利益向外拓展,增强了统治阶级本已强烈的扩张欲望;加之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扩张性理论日益成熟,不甘落后的美国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海军。
经过4O年左右的励精图治,美国海军迅速崛起,成功实现了从弱小近海海军向强大远洋海军的根本性转变,并在1921年底召开的“华盛顿海军会议”上,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的世界第一大海军地位。
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海军崛起的经验教训,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海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一、适应海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把振兴海军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美国把国家和民众的支持作为推进海军崛起的强大动力,坚持将振兴海军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为海军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1.海军建设与运用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
这一时期,美国加强了与海军相关事务的宣传,如极力宣传英、德、日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及其对美国的威胁,强化民众对加快海军建设的紧迫感;宣传美西战争中美国海军的精彩表现,促使民众更多关注和支持海军建设;宣扬“大白色舰队”环球航行的壮举,激发民众对海军建设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宣传1915年德国潜艇击沉美国“卢西塔尼亚”号班船事件,积聚扩建海军、保卫美国的强大民意。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游行罢工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的支持1886年5月3日,警察开始向芝加哥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四人1887年11月11日8名芝加哥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其中4人被处绞刑。
1898年4月24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要求其撤出古巴的通牒后,西班牙向美国宣战,第一次美西战争爆发。
1899年4月11日,美西战争后,美国乘机占领了菲律宾。
1900年2月5日皮尔庞特-摩根买下了约翰-D-洛克菲勒的几家铁矿和安德鲁-卡内基的全部钢铁生意,成为当今唯一的钢铁巨头。
组建资产为10亿美元的钢铁公司1901年2月18日本世纪最初的十年,移民潮水般地涌入美国,成千上万的人离开欧洲东南部的俄国、波兰、奥匈帝国、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每年大约有70万至90万人通过埃利斯岛进入美国1901年3月13日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宣布退休1901年3月27日美国抓获菲律宾的反抗运动领袖阿奎纳多1901年3月13日美国第23任总统哈里森逝世。
1901年5月11日,美国汽车俱乐部成员在新泽西的莫里斯敦由于超速行驶而被罚款。
世界上第一起交通罚款1901年6月12日古巴宪法会议以16:11投票通过无条件接受《普拉特修正案》,古巴成为美国的保护国。
1902年2月4日第一个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美国飞行员林白诞生1902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轻易通过排斥华人法案。
根据这项法案,10年内不许中国移民入境。
1902年6月28日美国决定开凿巴拿马运河。
国会通过了参议员斯普纳的议案1903年2月25日速射武器的发明者理查德-J-加特林去世。
在南北战争初期,加特林研制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次。
加特林发明的快速发射机枪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在密执安州底特律成立汽车公司1904年2月16日美国政界人士乔治-凯南诞生1904年6月24日纽约一轮船“斯洛克姆将军号”失火693人丧命1906年4月19日旧金山发生大地震。
集训(9)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一、选择题1.(江苏扬州期末)关于下面思维导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程朱理学阻碍了古代科技发展B.批判宗教是程朱理学的核心传承C.格物穷理推动了宋元科技发展D.大胆怀疑是古代科技的思维方式2.(江苏苏锡常镇一模)《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得到了当时一些文人和官员的赞赏,其中大多数人只是为书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却对该书核心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
该现象折射了( )A.西方的风土研究比技术更有价值B.学习近代科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C.作者的思想主张危及统治者利益D.封建传统积习太深难以迅速转向3.(河北大数据调研测试)1990年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
不久,北京有广泛影响力的期刊《当代思想》发文指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
类似观点的文章在当时多有发表。
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质疑B.拨乱反正工作提上日程C.思想观念亟需进一步的解放D.现代企业制度引发争论4.(广东江门一模)下表为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的重要科技成果。
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W.H.珀金(英国人) 制成合成染料19世纪50年代路易·巴斯德(法国人)提出疾病的微生物理论19世纪50—60年代A.各学科间联系日益紧密B.公共卫生观念受到关注C.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D.工业革命仅局限于欧洲5.瓦特在他的蒸汽实验笔记中说,中国人发明的茶壶是人类设计出的最好的加热器。
在实验当中,他亲手画实验用的茶壶的草图,使用茶壶做蒸汽实验,有时用麦片粥把茶壶的盖子黏住,用它来观察潜热现象。
这可以用来说明( )A.实践活动孕育技术创新B.中英交流推动机器发明C.生活习惯影响发明创造D.科学实验源于日常生活6.(湖南邵阳二模)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会雇佣贫困儿童在纺织业、煤矿业等行业中做工。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实施的土地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法案是:A. 《宅地法》B. 《解放黑奴宣言》C. 《国家工业复兴法》D. 《关税法》2、20世纪初,美国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财政困难B. 强化联邦权力C. 应对经济危机D. 相信市场自我调节能力3、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美国当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A. 实施反托拉斯法B. 推行“罗斯福新政”C.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 加强劳工权益保护4、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了“镀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迅速发展B. 垄断组织形成C.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 工业革命完成5、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哪位历史人物被广泛认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A、林肯B、罗斯福C、克林顿D、纳马克6、下列哪一项是“自由放任”政策下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A、经济稳定增长B、高效率的市场运转C、工会的蓬勃发展D、频繁的经济危机7、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一系列限制垄断和保护中小企业的立法,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A. 人民党提出“trust buster”政策B. 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C. 举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大型公共工程D. 依据宪法对某些行业实行控制与监管8、关于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中的“自由放任”政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政策主张完全废除政府干预,实现纯粹的自由竞争B. 该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完成C. 该政策使得美国铁路产业高度集中,形成了一些大垄断企业D. 该政策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尖锐9、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A. 农业技术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海外市场的扩张D. 政府的大规模干预 10、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进步运动期间的主要改革目标?A. 改善城市贫民的生活条件B. 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C. 扩大总统权力D. 推动妇女参政权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十一节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由于生产急剧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建筑摆脱了旧技术和形式的限制,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德、法、英、美等国最具有代表性。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年间,房荒严重,建筑活动兴旺,传统建筑受到挑战。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社会背景: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此时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17—1923:房荒严重,建材昂贵,传统建筑受到挑战,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
1924—1930: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活动兴旺,美国出现了20-102层高层建筑。
1930—1939: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逐步走向战争,建筑活动持续很短。
一、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以拉斯金(Ruskin)和莫里斯(Morris)为首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
他们敌视工业文明,认为机器生产是文化的敌人,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
代表作品:魏布(Webb)设计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根据使用要求布置,用红砖建造,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
莫里斯的住宅“红屋”下面为添加内容面对工业化城市建设,出现了积极倡导和消极反对两种态度,否定建筑工业化的工艺美术运动由此产生。
维多利亚风格:烦琐的装饰,不重视功能,本质是折衷主义。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强调哥特式,反对烦琐的维多利亚风格。
主要作品:红屋—红砖建造,表现质感。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突破传统影响,强调日本和东方风格。
代表作:莱特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美国根堡住宅二、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式样,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晶的艺术风格问题。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热衷传统工艺,效仿自然,追求自然形态与个性化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风格运动及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掀起了各种风格运动,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风格运动做一下对比。
“工艺美术”运动: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但是比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东方风格的细节,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品设计,特别是家居设计最大的不同特征,就是美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设计影响,英国设计中的东方设计影响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图案上,而美国设计中东方影响是结构上的。
比如格林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的帕萨迪纳市为根堡家族设计的根堡住宅就具有明显的日本民间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整个建筑采用木构件,讲究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吸收东方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装饰性地使用功能构件的特征,强调日本建筑的模数体系和强调横向形式的特点。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如同应该过得工艺美术运动一样的一个统一的、具有比较集中性活动的设计运动,而仅仅是一种设计思潮而已。
“新艺术”运动:法国“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因为反对工业化风格和雕琢的维多利亚风格而产生的,都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当中吸收创作的营养,特别是植物和动物的纹样,是它们创作的主要形式动机。
它们都反对机械化的批量生产,都反对直线,主张有机的曲线为形式中心,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它们的观念背景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主要的差异在于形式的参考倾向上。
199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特别是它的家具和室内装饰,引起世界广泛的注意。
这些设计的风格,比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
而从设计组织方式来看,法国的这场运动更加集中在几个比较密切的设计团体之间,而不像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囿于小规模的手工作坊之间。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它的目的相似,都是对与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动,都是对于机械、大工业化风格的不安的体现,都采用了自然主义的形式,特别是来自自然中的各种有机形态,都反对采用直线,甚至极端的认为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直线,被一些评论家揶揄为面条风格、蠕虫风格。
阅读《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例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重持续上升,请分析原因。
(⾄少答出两点)(4分)(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重下降,原因何在?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3)图⽰中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重中达到顶点的是什么时期?随着经济实⼒的膨胀,这⼀时期美国推⾏了什么对外政策?(2分)(4)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你有何启⽰?(2分)(1)南北战争废除了⿊⼈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第⼆次⼯业⾰命的影响。
(4分)(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国家⼲预经济。
(2分)(3)20世纪50年代(或20世纪五六⼗年代);“冷战”政策或美苏争霸。
(2分)(4)国家统⼀,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经济政策;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
(2分)试题分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这个时间段,不难推出,这⼀时期美国刚刚结束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除此之外,这⼀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发⽣的第⼆次⼯业⾰命也⼤⼤加速了美国的发展。
第(2)问,由题⼲中的1929年可以知道,在当时的美国,正经历经济⼤危机,这⼀危机使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数猛增,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重下降。
⾯对空前的经济⼤危机,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第(3)问,观察《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例变化曲线图》可以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重中达到顶点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或20世纪五六⼗年代);⼆战后的美国沉吧世界的野⼼⽇益膨胀,于是美国开始推⾏冷战政策或美苏争霸。
第(4)问,综合分析《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例变化曲线图》不难推出,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得以发展是因为国家统⼀,社会稳定,⼜积极吸取先进的技术;再结合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影响可以得出,对经济政策的适当调整也⼗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