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69.00 KB
- 文档页数:25
经济学说史:19世纪初期的经济学说如果说亚当•斯密代表着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那么继之而起的阶段则是以一批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英国的李嘉图和法国的西斯蒙第;也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马尔萨斯和法国的萨伊。
这批人都出生在18世纪60至70年代间,而其主要的经济学著作大都发表在19世纪初20年间。
止匕外,空想社会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也是活跃在这段时期。
这种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由以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大变革所决定的。
产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对当时英法两国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产业革命加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的矛盾,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工业资产阶级与掌权的土地贵族的矛盾。
因此,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李嘉图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条件时, 能够毫无顾虑地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部联系中,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充分发展,又使他对资本主义内部联系的探讨有可能超过他的前辈,从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马尔萨斯则从维护资产阶级化了的土地贵族的利益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条件,作了完全不同于李嘉图的说明。
由于法国大革命在英国劳动人民中引起的巨大反映,使他在为地租剥削辩护的同时,又极力掩盖利润的来源,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归结为“人口过剩”,这就决定了他的经济学说的庸俗性质。
法国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
但是, 在反封建斗争中,劳动人民的彻底战斗精神给资产阶级敲起了警钟。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然不会是反映阶级对立的李嘉图学说,而是要求另外一种经济学,它既能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作论证,又可以把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矛盾掩盖起来,萨伊所创立的庸俗理论正是这样的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20世纪初期的经济学说世纪之交,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垄断的形成和加强,经济危机的频繁和加剧。
在20世纪的前10年中,1900年、1907年爆发了两次经济危机。
1913年又出现了新的危机征兆,但由于世界大战扰乱了再生产周期的正常运动过程,这次危机才得以幸免。
战后不久,即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经济危机。
其后,经过了8-9年恢复和发展时期,到1929年,一场惨状空前的世界性大危机爆发了。
这次危机持续了5个年头,到1933年,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37.2%,倒退到20世纪初的水平,仅全失业人数就高达3000万人。
这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破坏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危机的加深,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军备竞赛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与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垄断程度日益提高。
1929—1933年空前剧烈的危机,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
垄断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面临着新的形势,以自由竞争立论的从亚当•斯密到阿•马歇尔的正统经济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正统经济学是建立在三个假定前提上的,即完全竞争、充分就业和实物经济。
在第一个假定下,除了偶尔提到完全垄断或独家经营外,一切垄断因素和垄断组织都被排除在经济分析之外。
在第二个假定下,经济周期和失业现象被认为是短期临时调整的问题,也不在经济理论的考虑之列。
在第三个假定下,货币被作为是覆盖实物经济上的一块面纱,货币量的多寡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和就业。
显然,建立在这些假定上的资产阶级传统经济学说与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大相径庭。
抛弃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建立与资本主义现实相适应的新学说,是时代提出的任务。
在20世纪初期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货币经济理论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