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工程酶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58
目录基因工程重点 (1)第1章绪论 (1)第2章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 (1)第3章基因工程载体 (3)第4章基因工程的主要技术及其原理 (4)第5章目的基因的获得 (7)第6章DNA重组的操作 (8)第7章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优化策略 (8)酶工程重点 (13)第一章绪论 (13)第二章酶工程基础 (13)第三章酶的发酵工程 (15)第四章酶的分离工程 (16)第五章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18)第六章化学酶工程 (19)第七章非水相酶催化 (20)第八章核酶 (22)第十章酶抑制剂 (22)第十一章酶的应用 (23)细胞工程重点 (25)第一章绪论 (25)第四章细胞培养 (25)第五章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27)第六章胚胎工程 (28)第七章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29)第八章核移植技术和动物克隆 (31)第九章转基因动物和生物反应器 (32)第十章动物染色体工程 (34)第十一章植物组织培养 (34)第十二章植物的快速繁殖 (36)I第十三章单倍体诱导和育种 (37)第十四章植物胚胎培养 (38)第十五章体细胞胚发育和人工种子 (38)第十六章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39)第十七章植物染色体工程 (41)第十八章植物转基因技术 (42)II基因工程重点第1章绪论一、基因工程概念(Conception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就是对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进行剪切、组合和拼接,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转入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要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
二、基因工程一般操作步骤:1、目的既赢得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产物的测定三、基因工程四大要素(Four elements):1、供体基因2、载体3、工具酶4、受体细胞(细菌、植物和动物)第2章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限制/修饰系统(R-M, 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任何一种生物体都存在防御外界物质进入的机制。
幻灯片1第二章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Enzymes幻灯片2第一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4—8bp),并由此处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
幻灯片31.来源原核生物。
2. 性质内切酶。
即在核酸分子链的内部制造切口的酶。
3.功能自我保护作用。
细菌的限制和修饰系统(R/M体系)幻灯片4(1)限制(R e s t r i c t i o n)限制性内切酶将侵入细菌体内的外源DNA切成小片断。
幻灯片5(2)修饰(M o d i f i c a t i o n)细菌自身的DNA碱基被甲基化酶甲基化修饰所保护,不能被自身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切割。
① Dam甲基化酶GATC 腺嘌呤N6位置引入甲基② Dcm甲基化酶CCAGG或CCTGG序列在第二个C上C5位置上引入甲基幻灯片6幻灯片7二、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目前鉴定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限制性内切酶。
I 型限制性内切酶I I类限制性内切酶I I I类限制性内切酶幻灯片81.I型限制性内切酶首先由M. Meselson和R. Yuan在1968年从大肠杆菌 B株和 K株分离的。
如 EcoB和 EcoK。
(1)识别位点序列未甲基化修饰的特异序列。
EcoB: TGA(N)8TGCTEcoK:AAC(N)6GTGC幻灯片9(2)切割位点在距离特异性识别位点约1000—1500 bp处随机切开一条单链。
Recognize sitecut1-1.5kb(3)作用机理需ATP、Mg2+和SAM(S-腺苷蛋氨酸)。
幻灯片102.I I类限制性内切酶首先由H.O. Smith和K.W. Wilcox在1970年从流感嗜血菌中分离出来。
分离的第一个酶是Hind Ⅱ(1)识别位点序列未甲基化修饰的双链DNA上的特殊靶序列(多数是回文序列)。
与DNA的来源无关。
幻灯片11(2)切割位点识别位点处。
第二章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内容一、概述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三、DNA连接酶四、其他工具酶一、概述工具酶:在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各种工具酶系指能用于DNA和RNA分子的切割、连接、聚合、反转录等有关的各种酶系统称为工具酶。
工具酶名称主要功能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DNA分子内部的特异性的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碱基序列内部进行切割DNA连接酶将两条以上的线性DNA分子或片段DNA ligase 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一个整体DNA聚合酶I通过向3’端逐一增加核苷酸以填补双链DNA分子上的单链DNA polymerase I 裂口,即5’→3’DNA聚合酶活性与3’→5’及5’→3’外切酶活性多核苷酸激酶催化将把一个磷酸分子加到多核苷酸链的DNA polymerase kinease 5’-OH末端上(接下表格)工具酶名称主要功能反转录酶以RNA分子为模板合成互补的cDNA链reverse transcriptaseDNA末端转移酶将同聚物尾巴加到线性双链或单链DNA分子的3’-OH DNA terminal transferase 末端或DNA的3’-末端标记dNTP碱性磷酸酶去除DNA,RNA,dNTP的5’磷酸基团BAP orCIAP核酸外切酶III 降解DNA3’-OH末端的核苷酸残基exonuclease III降解酶S1 降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nuclease S1寡聚核苷酸,同时也可切割双链核酸分子的单链工具酶名称主要功能核酸酶Bal 31 降解双链DNA,RNA的5’及3’末端,nuclease Bal31Taq DNA聚合酶能在高温(72℃)下的单链DNA为模板,Taq DNA polymerase从5’→3’方向合成新生的互补链核糖核酸酶专一性降解RNAR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内切核酸酶,水解单链或双链DNA DNase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原则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征4、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因素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应用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分成三大类:I类: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双链,但切割序列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