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烧结多孔砖,空心砖时常见问题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38.58 KB
- 文档页数:3
砖机生产常见问题及防治(1)安装时,应使机头、机口、芯具和螺旋绞刀轴的中线对正,使泥流均匀。
(2)对芯杆较细的多孔砖,应先用手工把机口芯头与芯头之间空隙填满泥料,使芯头的位置固定准确,以免开始挤出时,芯杆偏歪,孔洞移位。
(3)试车时,开始泥料应稍软,待泥条开始成型,才慢慢调整成型水分,直至合适。
(4)新机口或芯具刚换上时,常会不太正常,应细心调整。
如是孔洞偏斜,壁厚不匀而调整无效时,应考虑加粗芯杆、修整刀片,使断面上的泥流基本一致。
(5)严重不匀的泥流速度,还会造成泥条裂纹,轻微时,在成型后往往不易发现,而在干燥和焙烧后才显现出来,损失就更大了。
检查时,可先将挤出的泥条沿机口断面垂直切掉,在机口上套装约为30×30mm的均分泥条断面的网络,挤出lm长泥条,分别测量被分割开的小泥条的长度,其最大偏差应不超过3~6%。
否则,应调整。
出料快的部位,可把芯头压进去一点,或在其后面套上一个废螺帽,以增加阻力;出料慢的地方,可以把芯头放出来一点,或换上一个较短的芯头,以减小阻力。
(6)一定要均匀给料,挤泥机的泥条是被挤出来的,给料不匀或挤泥机无料可进,就不会有泥条被挤出来。
不仅如此,出不来的泥料跟螺旋绞刀一同旋转,摩擦生热还会造成泥缸严重发烧、泥条开裂。
所以有的砖厂说:泥条越慢,问题越多。
(7)下班停机,最好把机口卸下洗净,以免下一班泥料干硬堵塞。
无法生产。
短时停机,也应在泥料上洒一些水,并用湿布包盖机口,以保持湿度。
(8)发现泥料挤不出来或局部走泥极少时,应立即停机,查找原因,以免损坏设备。
(9)坯条中间开花,像喇叭口一样向四周翻卷,挤出泥条明显中间凸出;原因是中间走泥太快,可以把中间芯头加长,或在中间芯头后面的芯杆上套个大螺帽,也可以在大刀片中部两侧各焊上一个三角形的分料角钢,迫使泥流向四周流动;还可以加大机口进料端四角向外扩大的圆弧,以增加四角的进泥量。
(10)挤出的泥条明显中间凹进:原因是中部走泥太慢,可以按上一条相反的办法处理。
空心砖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目前,施工中常用的墙体空心砌体有烧结空心砖(即泥土烧结红砖)和水泥砂浆空心砖(即碎石屑掺水泥蒸养砖)两种,采用这两种薄壁大孔砌块作为填充墙体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节约土地资源和减轻墙体荷载。
但是,通过多年的使用观察表明多孔砖墙体裂缝问题较为突出,这种裂缝现象在粉刷完成后更为明显,甚至在交工验收后的工程质量回访中还时有发现。
裂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混凝土柱与砌体交接处出现竖向裂缝,严重者自楼面贯通梁底,墙体两面对称出现;②混凝土梁底面与砌体交接处出现水平裂缝,严重者贯通墙体两面;③部分填充中间部位出现水平及竖向裂缝;④墙面不规则裂缝,且有空鼓现象。
上述前3种为墙体裂缝,第4种为抹灰裂缝。
在其它框架建筑的外填充墙上还常见到温度裂缝,如建筑物顶层两端及门窗洞口处的八字裂缝,底层墙体窗台下的不规则裂缝等。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单排通孔小砌块填充墙的抗拉、抗剪强度偏低:通孔小砌块的空心率约为45% ,是薄壁大孔构件,其水平灰缝的砂浆结合面小;竖缝的砂浆饱满度差,施工时仍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砂浆则无法满足小砌块砌筑强度要求。
尤其在非承重的小砌块填充墙中,墙体自重产生的竖向压应力很小,更降低了墙体的抗剪、抗拉强度。
当小砌块填充墙体内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时则造成墙体裂缝。
(二)填充墙体与混凝土柱连接措施不当:室内混凝土柱与砌体交接处的小型空心砌块随干燥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当墙、柱结合处连接薄弱时,即在结合处出现竖向裂缝;当连接强度较高时,则可能在墙体中部产生竖向裂缝。
(三)填充墙顶与混凝土梁、板间未顶紧:混凝土梁底与填充墙顶结合处出现水平贯通裂缝,主要是因为填充墙顶与梁底结合不实,砌体干燥产生收缩,使墙顶下沉,从而在梁底产生水平裂缝。
(四)小型空心砌块有较大干缩变形:如烧结粘土多孔砖对温湿度的敏感性大,其收缩范围为(2~3.5)×10-4,且28天龄期时干缩才完成40%,后期会继续干缩,尤其是湿胀后会产生新的收缩。
2015年第7期新浪微博:砖瓦杂志社墙材网 2015Brick &Tile 空心砖烧成中常见的问题崔群星(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龙涧村四组,河南新安471832)摘要:详细分析了空心砖在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制品缺陷;产能低下;规范操作如今墙体材料由以往的实心砖向多孔砖空心砌块转换,这已成为当前行业的大势所趋。
空心砖以节约资源,提高保温、隔音性能以及砌筑效率等方面优于实心砖,从而逐渐取代了实心砖在墙材界的主导地位。
一些企业在生产空心砖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产能和砖质量构成了较大的影响。
下面对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做些分析。
1缺乏强度砖制品出窑后抗压、抗折性能偏差,哑音、脆酥状况明显,即使火度充足的制品也不例外。
1.1原因及解决方案砖坯干燥的早期升温过急或风压偏大所致,由于空心砖属于薄壁类制品,干燥早期如果升温过急和排潮风压偏大坯体迅速地被加热膨胀,很快的脱水,则砖裂纹或隐形裂纹增加,破坏了坯体原有的韧性与强度。
入窑焙烧时预热制度欠妥,空心砖在焙烧的预热阶段升温应平缓些。
这要在放长预热带长度,合理使用哈风闸形上下功夫,比如,焙烧带应向后移动些,哈风闸要使用桥形结构。
坯体含水率偏高,当入窑坯块含水率偏高时易使某些坯块在预热阶段返潮,从而破坏了坯体原有的强度。
另外,较湿的坯块对垛体正常的升温也会构成影响,砖垛移动至高温窑段时又遭遇快速的升温,从而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2碎砖、断砖率高出窑的制品在卸车时有些呈现出碎块或半截砖,首先要查清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制定出改进方案。
制坯泥料成分中骨料和细料配方不妥,比例失当,缺乏应有的陈化时间等等,挤出的坯块就会呈现出不密实状态。
另外砖机的挤出压力与码坯层数不相匹配,或挤出时泥料含水量过大。
这样中下部的坯块碎坯、断坯就较多。
刚挤出成型数小时内过于频繁的移动湿坯车以及在摆渡车上剧烈的颠簸,也会造成中图分类号:TU522.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45(2015)07-0043-02图1断砖技术交流Common problems in firing perforated bricks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orous bricks,and proposes methods to come up with appropriate solutions.Key Words:product defect;low capacity,standard operationCUI Qun-xing432015年第7期新浪微博:砖瓦杂志社 墙材网2015Brick &Tile 不同程度的断砖。
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标准一、概述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其砌体结构技术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概述1. 烧结页岩多孔砖烧结页岩多孔砖是一种轻质多孔砖,主要由页岩、煤粉和粘土等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其具有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抗压强度高等优点,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
2. 空心砖空心砖是一种中空的砌体材料,常见的规格有400×200×200mm和390×190×190mm等。
由于其中空的结构,具有轻质、隔热隔音等特点,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砌体结构技术标准的重要性砌体结构技术标准是指砌体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施工过程中所需遵守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砌体结构技术标准中,对于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的应用也有详细的规定。
四、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标准的内容与要求1. 基本要求及规范根据《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等基本要求。
2. 砌体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的砌体结构设计也有具体的规定,包括墙体厚度、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使用等。
3. 施工工艺对于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砌筑、搭接和砂浆的配制等也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质量验收在砌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对于砌体的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五、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在建筑中的应用与意义1. 轻质隔热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2. 施工方便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的规格统一,重量轻,易于搬运,便于施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1. 引言1.1 概述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在墙体建造和装修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和节能技术的追求,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逐渐成为了替代传统实心砖和红砖的首选材料。
本文旨在探讨并规范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在墙体结构中的应用技术,为建筑行业提供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目录结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说明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的特点,包括其物理性能、制备工艺等方面。
第三部分则会对制造工艺技术规程进行阐述,详细介绍原材料准备、配比要求以及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第四部分,将提供物理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以及吸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要求。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并展望未来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规范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在墙体结构中的应用技术,探索其制造工艺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通过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推动该领域技术创新和进步。
最终提高墙体结构材料的质量与性能,为建筑行业创造更加安全、可靠且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建筑产品。
根据您提供的内容,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写作内容的一个示例,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2. 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概述:2.1 烧结页岩多孔砖的特点:烧结页岩多孔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轻质:烧结页岩多孔砖由于其内部含有大量气孔,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得以降低整体重量。
这使得它在建筑中可以减轻负荷并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 高强度:尽管是轻质材料,烧结页岩多孔砖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它的高强度使其成为一种可靠的建筑材料选择,不仅适用于单层墙体,还可以在多层楼房中使用。
- 良好的保温性能:由于气孔充斥了整个结构,使得烧结页岩多孔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预防多孔砖砌体质量通病的措施目前,随着建材技术的发展,一些节约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建材产品相继问世,多孔砖是其中之一,代替多年来使用的粘土实心砖被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孔砖在生产、设计、施工等方面更接近实心粘土砖,在节土节能、提高工效等方面有进一步的优势。
在抗震设防地区,作为承重墙的多孔砖砌体,除在结构中承受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能,还应抵抗地震的水平破坏作用。
但由于一些施工者不了解多孔砖与实心粘土砖在规范、规程和施工要领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导致一部分建筑物出现了墙体开裂,砌体强度偏低等质量通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多年来我们结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多孔砖墙体构造图集》、《多孔砖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的有关规定,在施工中除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多孔砖的含水率、砌筑砂浆的配合比、砂浆灰缝厚度等,还要针对多孔砖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 控制排砖原则在施工中发现,有些单位对砌筑前的准备工作不够重视,砌筑前不进行排砖,也不设置皮数杆,排砖混乱,造成砌体错缝、错皮、灰缝不一致等质量问题。
有的施工员对多孔砖的规格不了解,多孔砖比普通粘土实心砖厚得多,如用常规尺寸埋件,则不易埋设牢固。
排砖注意事项如下:1、1 基础应采用实心粘土砖或其它材料,不得使用多孔砖;多孔砖在首层墙体砌筑施工开始之前,应进行现场实地排砖,根据放线尺寸,逐步排满第一皮砖并确认妥善无误后,再正式开始砌筑。
1、2 砌体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
多孔砖可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形式。
砌体高度以进级,不足整砖的边角空缺部位用“七分砖”或切砖砌筑。
多孔砖#/01$“七分头”应使用“七分砖”或锯切整砖,不宜“砍砖”。
现场须备无齿锯。
1、3 多孔砖必须竖砌,严禁卧砌。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是为了确保块体具有最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块体受力,同时孔洞垂直于水平灰缝,部分砂浆深入孔洞周壁和孔内,加大了水平砂浆层和块体间的摩阻力,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混凝土多孔砖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墙体材料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粘土类墙体材料越来越多地被非黏土类墙体材料所替代。
近年来用的最多的非黏土墙体材料是混凝土多孔砖,该产品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子、碎石为主要集料,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的一种多排孔的混凝土砖。
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百年基业,由于存在原材料、设备及生产管理影响等问题,混凝土多孔砖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又加上不规范施工上墙,导致产生诸多问题。
下面就影响混凝土多孔砖产品质量问题及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论述。
1影响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本身的因素1.1强度缺陷1.1.1产生现象强度是混凝土多孔砖重要的材性指标,直接影响到墙体结构的可靠性,是关系砌体结构质量的重要的参数。
其主要现象是强度波动较大,强度偏低。
1.1.2产生原因①加强混凝土拌和料中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混凝土多孔砖》JC943-2004行业标准选用水泥,使用不低于32.5号的水泥,使用符合GB175-1999的硅酸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废水泥浆不能作为胶凝材料代替水泥使用。
当水泥有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水灰比,使配合比即能满足强度要求,也能满足施工用和易性要求;②满足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同准确的计量有密切关系。
即使是代装水泥也应先拆代倒入计量斗,经过称量后再倒入搅拌机。
所以对于这方面工作,除了要保证计量设备准确无误外,还应派专职,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③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机械设备应经常维修保养,机械设备处于一种正常的标准状态,是使混凝土砖产品质量得到根本保证的前提。
1.2尺寸、外形偏差缺陷1.2.1产生现象即混凝土砖外形尺寸长、宽、高和超出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短碎砖,缺棱掉角,裂缝,孔洞率明显偏小等现象。
1.2.2产生原因①目前混凝土多孔砖生产用模具为铁模具,模具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变形,导致产品尺寸偏差增大、孔洞率下降、碎砖增多;②成型时加料不均匀,配合比不准,养护制度不合理,砂石含泥量较大等极易造成混凝土多孔砖表面裂纹等缺陷;③从生产线移到养护堆场过程中振动过大,产生碰撞破损;④对成品不文明装卸,产生断碎砖。
多孔砖砌筑中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结构理论以玉树地区灾后重建农牧民房为例,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了多孔砖砌筑中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目前,随着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一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材产品陆续出现,多孔砖材料是其中一种,取代实心粘土砖的使用被广泛应用。
多孔砖在生产、设计、施工等方面更贴近实心粘土砖,具有节约土地资源、节能、提高功效等明显优势。
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中被大量采用,作为承重墙体的多孔砖砌体,除在结构中承受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能,还具有抵御地震水平破坏作用。
但由于一些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要领不了解,导致了一部分墙体出现开裂、砌体强度偏低等质量问题,砌体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现场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砌体结构构造详图》青02G01的有关规定要求,在施工中除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含水率、砌筑砂浆配合比等方面,还针对多孔砖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问题,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 排砖原则的控制在现场施工操作中,往往由于施工人员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及人员素质不高,忽视砌筑前的施工准备工作,不排砖,也不设置匹数杆,排砖混乱,造成砌体错缝、错匹、灰缝厚度不一致等质量问题。
个别施工人员对多孔砖的规格不了解,多孔砖比实心粘土砖厚的多,如按常规尺埋件,则埋件不牢固。
排砖注意事项:1.1 基础应采用实心粘土砖或细石砼施工,不得使用多孔砖施工;在首层墙体砌筑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现场实地排砖,根据放线尺寸,逐步排满第一匹砖并确认无误后,再正式开始砌筑。
1.2 砌体应内外搭接,上下错缝。
多孔砖砌筑方式可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形式。
不足整砖的边角空缺部分以“七分砖”或切砖砌筑。
多孔砖“七分头”使用“七分砖”或锯切整砖,不宜“砍砖”,现场配备无齿锯。
1.3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是为了确保砌体具有最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砌体受力,同时孔洞垂直于水平灰缝,部分砂浆深入孔洞周壁和孔内,加大了砂浆层与砌体间的摩擦力,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烧结砖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1.原材料中的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是原材料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也是烧结砖生产中的“增强剂”,可提高制品的强度。
当含量超过18%时制品强度明显增加,当含量低于10%时制品强度会明显下降。
含量越多制品的烧结温度也高,增加热耗。
当其含量超过30%则不宜使用。
2.原材料中的氧化钙氧化钙:即生石灰,在自然界中以碳酸钙(CaCO3)即石灰石状态存在。
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Ca(OH)2),即熟石灰,体积膨胀2~3倍,使制品产生石灰爆裂直至砖体崩溃。
在原材料中石灰石以块状存在时,且含量较高,石灰爆裂很难避免。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钙也会和水汽中的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钙CaSO4(石膏),其易溶于水,当随水渗到砖体表面时,水分蒸发硫酸钙以白色粉末状沉淀于砖的表面,是为泛霜。
国家质量标准规定:优级品的砖不允许出现泛霜。
3.原材料中的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多来自燃煤及煤矸石中,可把燃煤或煤矸石放入火中燃烧,如发出刺鼻的硫磺味则是含硫较高。
在含硫较高的煤堆或煤矸石堆上有时还可见黄色的“腰带”是为硫析出所致。
必须说明的是硫还是产生泛霜的“帮凶”。
对于含硫太高的煤,或煤矸石,最好是不用。
至少也应尽量少用,使混合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少于1%。
4.混合料中的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或称颗粒组成,是指混合料中不同粒度的泥料在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烧结砖在国外叫粗陶,不是瓷器,不需要太细的泥料。
在挤出成型中,不同粒度的颗粒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中粒径小0.05mm的粉料称塑性颗粒,用于产生在挤出成型时所需要的塑性,把泥料粘在一起。
当然,这些细小的颗粒必须是黏土或具有类似黏土性能的页岩、煤矸石或其他材料。
否则,如对于河沙,粉磨得再细,也是没有塑性的。
其次是粒径为0.05~1.2mm的部分叫填充料的颗粒,其作用是控制产品在干燥时所发生的过度的收缩、裂纹及在塑性成型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强度。
至于粒径为1.2~2mm的粗颗粒,在坯体中起到骨架作用,有利于干燥时排出坯体中的水分。
烧结普通砖有自重大、体积小、生产能耗高、施工效率低等缺点,用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代替烧结普通砖,可使建筑物自重减轻30%左右,节约粘土20%~30%,节省燃料10%~20%,墙体施工功效提高40%,并改善砖的隔热隔声性能。
通常在相同的热工性能要求下,用空心砖砌筑的墙体厚度比用实心砖砌筑的墙体减薄半砖左右,所以推广使用多孔砖和空心砖是加快我国墙体材料改革,促进墙体材料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之一。
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的生产工艺与烧结普通砖相同,但由于坯体有孔洞,增加了成型的难度,因而对原料的可塑性要求很高。
环保砖砌墙砖按生产工艺不同分成烧结砖和非烧结砖环保砖:砌墙砖按生产工艺不同分成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烧结砖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仍是一种很广泛的墙体材料。
砖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原材料分为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灰砂砖和炉渣砖等;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其中非烧结砖又可分为压制砖、蒸养砖和蒸压砖等;按有无孔洞可分为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
烧结砖:凡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料,经成型和高温焙烧而制得的用于砌筑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砖统称为烧结砖。
根据原料不同分为烧结粘土砖、烧结粉煤灰砖、烧结页岩砖等。
烧结普通砖对实心或孔洞率小于25%的烧结砖,称为烧结普通砖。
普通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现今,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墙体材料中,普通粘土砖仍占主导地位。
虽然普通粘土砖存在诸多不足,但由于价格低廉、工艺简单、设计和施工技术成熟以及人们的使用惯性等原因,普通粘土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特别是在农村,仍然是主要的墙体材料之一。
更多相关信息:普通粘土砖的主要原料为粉质或砂质粘土。
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第一篇: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1.现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
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了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预防措施(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
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
(4)煤矸石砌块严禁浇水,砌块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内,并进行干砌。
(二)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1.现象:砌筑时不按规定规范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2.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2)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
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
(3)后砌120mm墙留置的阳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易塞严。
3.预防措施(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
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
烧结类新墙材质量通病及解决办法烧结制品仍然是当前工业和民用建设工程中使用的重要的地方建筑材料。
烧结制品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多年墙改工作的实践,浅谈有关烧结砖(砌块)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烧结多孔砖及空心砖(砌块)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烧结砖以前称之谓“焙烧砖”,主要取决于烧结工艺(土窑、立窑、轮窑)。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体系的变化,现代的烧结砖主票采用遂道窑生产工艺,产品以多孔砖、空心砖及砌块为主。
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及生产工艺,要烧好一块砖,“原料是关键,技术是条件,管理是保障”。
古代人制砖十分重视原料的选择及处置,在这个古老行业中,一直以来有二句“行话”,叫做“三分工艺七分原料,三分烧七分焙”。
明张问之“造砖图说”记载:对制砖的原料处置是“凡七转而后得土,六转而成泥,阅八月而成坯,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
必面背四旁无燥纹,无坠角,叩之声震清者,乃为入格”。
从国家及我省多次对烧结制品质量抽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质量问题,根据烧结制品质量情况分析,大多数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原料处置不当所致。
(一)尺寸偏差原因:主要问题是原料的颗粒级配及存化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1、对原料进行筛分析,解决原料的颗粒级配;2、增加原料的存化时间,提高原料的塑指数。
一般要求,根据企业的产能规模,存化库的面积最小能够满足七天的生产量;3、砖机的挤出口尺寸进行改进。
对现有的原料进行全分析,特别是原料的塑性指数,使砖机的挤出的泥条尺寸接近原料塑性的偏差值范围。
(二)棱角裂缝原因:原料中大颗粒比例偏高,成型水分偏低,增加砖机挤出泥条的阻力。
解决办法:1、提高原料破碎细度或减小筛子的孔径,适当调整原料级配,减少泥条的阻力;2、检查高速对辊的间隙,调整高速对辊的间隙(3mm);3、适当调整原料的含水率。
(三) 肋、壁水平长度裂缝在烧结多孔砖及烧结空心砖、砌块中常见。
原因:主要问题是原料中大颗粒比例偏高,造成原料中的粗细颗粒收缩不统一而产生收缩裂缝;烘干窑温度过高或烘干速度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