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

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

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

“长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她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她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和动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欢迎大家阅读!

1、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2、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4、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5、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译文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描写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

描写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 1、《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2、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宋·陆游《古筑城曲》 3、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唐·张祜《听筝》 4、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雨雪曲】(唐·卢照邻) 5、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宋·文天祥《至广州第七十七》 6、《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7、《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8、《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9、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10、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唐·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骢马】(唐·万楚) 11、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南北·沈约《饮马长城窟》 12、王昌龄【相和歌辞·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13、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唐·李嘉佑) 14、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描写长城最著名的古诗词诗句_与长城有关的诗句

描写长城最著名的古诗词诗句_与长城有关的诗句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长城最著名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长城的古诗词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千堆战骨那知主, 万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饮马长城窟】(唐·陈标)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听筝】(唐·张祜)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长城】(唐·朱庆馀)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唐·赵嘏) 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赋得长城斑竹杖】(唐·李频)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长城下】(唐·曹邺)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杞梁墓】(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长城】(唐·汪遵,一作褚载)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长城的诗句 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3.西藩聊偃息,犹是一长城。——贺铸《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二》 4.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李益《统汉峰下》 5.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苏轼《河满子·湖州作》 6.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王建《饮马长城窟》 7.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王维《燕支行》 8.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卢纶《送刘判官赴丰州》 9.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10.自笑狂吟浪窃名,敢将孤垒敌长城。——刘克庄《答章林伯》 11.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关汉卿《窦娥冤》 12.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骆宾王《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13.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张祜《听筝》 14.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15.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李端《度关山》 16.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汪遵《咏长城》 17.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平《梅花落》 18.亡秦天告由胡亥,非谓长城外有胡。——刘克庄《二世》 19.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描写万里长城的诗句

描写万里长城的诗句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万里长城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万里长城的诗句1 1、《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2、《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3、长城 【唐】鲍溶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4、《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5、《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6、《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7、【雨雪曲】(唐·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8、【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9、【塞下曲】(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从军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1、【塞下曲】(唐·常建)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12、《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3、《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4、《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描写万里长城的诗句2 1、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周朴《秋深》 2、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李益《登长城》

作文素材 描写长城的诗句13首-精品

描写长城的诗句13首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2019年09月16日

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

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 “长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她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她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和动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长城的经典诗歌五首,欢迎大家阅读! 1、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2、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4、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7首有关长城的经典诗词

7首有关长城的经典诗词 有句诗歌是这样形容长城的: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7首有关长城的经典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1、《诫子弟》 明·林翰 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万里的长城,至今仍然存在,可是秦始皇却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这首诗词用来劝谏人们应当将钱财看的淡泊一些,不要太过计较得失。 2、《大漠行》 胡皓 汉将纷纭攻战盈,胡寇萧条幽朔清。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 火绝烟沉左西极,谷静山空右北平。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但得,但愿。不须,不必。但愿将军能够百战百胜,那么天子就不必费心费钱再修长城了。此言名将对于保卫国家的重要性,表达的是对名将的渴望之情。 3、《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边塞上的长城已经空了许久,镜子中的鬓发已经斑白。当年诸葛亮留下这《出师表》,名垂千古,千百年来,又有谁能够同他相提并论呢? 4、《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北方的美好时光,冰封千里,万里飘雪。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着一望无际的苍茫。在广阔的黄河上下流,已经失去了那滔滔的水势。 5、《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榆河晓发》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中描写出了长城居庸关一带地形的险峻空阔和奇异壮丽的风云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痛恨,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叹。 6、《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这广阔的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朵。远望着南非的大雁,如果没有到过长城,便不是真正的英雄,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万多里的路程。 7、《饮马长城窟行》 佚名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即便是干枯的桑树叶,还是知道寒风的吹袭,从那广阔的海水,知晓季节的变化。在远方的丈夫,真的不知道妻子对他的思念吗?

关于赞美长城的经典诗歌5篇

关于赞美长城的经典诗歌5篇 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赞美长城的诗歌,方便大家学习。 《长城颂》 仿佛巨蟒游弋于起伏的山岭中, 又似蛟龙翻腾在辽阔的海面上, 你,长城, 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瑰宝, 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灵魂。 经历过太多次暴风雨的洗礼, 接收过太多场硝烟战火的考验, 数千载历史长河,弹指一瞬, 不变的, 依然时你昂首挺立的身躯, 凝聚着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的斗志。 从远古起步的瞬间, 注定你将在血雨腥风中 苦苦而不懈地挣扎, 一步一步 你艰难而执着地前进,前进。 青砖缝中,记述着一幕幕曾经震天动地的悲壮; 烽火台上, 写满了勇敢、血泪、善良、智慧...... 也许, 有血红色的青砖, 在炮火中化为粉末; 也许,

有矗立于山颠的城墙, 在喊杀声中变为废墟。 但是,透过斑驳的断壁残垣, 我们看到的, 依然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历史, 依然是一颗辉煌过并将再次辉煌的璀璨明珠。长城,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长城,中国人不便的脊梁。 当红日又一次冉冉升起的时候, 长城, 你将更加雄伟,更加壮大! 长城颂 卞育能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 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 舞起矫健的巨龙 短兵相接的年月 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 和平建设的时代 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 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遥望群峰 山川秀美 江山多娇 不到长城非好汉 如织的游人往最陡最险地段涌来 思绪飞扬在那人背马驮的时代 巨石是如何运上陡峭的山峰 整整齐齐地垒起 无法知道 想象也苍白无力 但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古诗词中关于长城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关于长城的诗句(50条) 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50条长城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韩翃《寄哥舒仆射》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李益《统汉峰下》 ▶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关汉卿《窦娥冤》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高适《蓟门行五首》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李白《北风行》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王维《燕支行》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贺知章《送人之军》 ▶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岳飞《五岳祠盟记》 ▶长城女儿双结丫,陈皇宅前第一家。——杨维桢《漫兴七首》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 ▶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王贞白《拟塞外征行》 ▶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苏轼《河满子·湖州作》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骆宾王《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描述长城的诗词名句

描述长城的诗词名句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骆宾王《杂曲歌辞·从军中 行路难二首》 3.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卢纶《送刘判官赴丰州》 4.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张祜《听筝》 5.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汪遵《咏长城》 6.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7.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8.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9.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10.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书》 11.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2.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13.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虞羲《咏霍将军北伐》 14.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李益《统汉峰下》 15.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苏轼《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16.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17.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18.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19.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 20.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金德淑《望江南·春睡

起》 21.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22.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汪遵《咏长城》 23.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4.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李华《吊古战场文》 25.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屈大均《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 门关作》 2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 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上篇)》 27.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王维《燕支行》 28.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王建《饮马长城窟》 29.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30.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李白《北风行》

赞美慕田峪长城的诗句

赞美慕田峪长城的诗句 介绍 慕田峪长城是中国著名的长城之一,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镇,是明代长城建筑的杰出代表。长城的蜿蜒向前,绵延数千里,历经了几百年的岁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赞美慕田峪长城的诗句流传了数百年,道出了人们对长城万世不朽的仰慕之情。 赞美慕田峪长城的诗句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赞美慕田峪长城的诗句: 1. 《长城谣》 波涛逐浪只有长,万里河山把瘴疠横。 奋师登阵杀胡令,九原纵横十万营。 抚定移山程万里,长江争说到汉口。 沂蒙因古贤雕镂,筑成伟岸与长河。 这首诗写于唐代晚期,是所有赞美长城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中将长城比作“波涛逐浪”,形容其波涛壮阔;将“万里河山”和“瘴疠横”放在一起,突显出长城的重要性;“奋师登阵杀胡令,九原纵横十万营”,通过描绘长城的防御战斗,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和长城的重要性。 2.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巍峨壮观胜天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在笔下描绘了长城的壮观和历史事件。将长城形容为“巍峨壮观胜天下”,突显其巍峨和壮观的气势;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放在一起,表达了长城边防的艰苦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慕田峪东北望长城外二首》 百丈高楼平地起,三重欒阁接云端。 辞别金微龙海岳,回眺咫尺大江南。 咸阳祠堂瞻汉祖,朔漠烽烟起胡烟。 一代不弱壮吴楚,千古终留赞长城。 这首诗写于宋代,诗人给予长城完美的赞誉。将慕田峪长城比作“百丈高楼平地起,三重欒阁接云端”,展现了长城的高大和建筑精湛;通过“辞别金微龙海岳,回眺咫尺大江南”这两句反映了长城的绵延和边防的重要性;最后朗诵“一代不弱壮吴楚,千古终留赞长城”,表达了赞美和敬畏之情。

描写长城的著名诗歌

描写长城的著名诗歌 描写长城的著名诗歌 描写长城的著名诗歌1 一、河满子 宋代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译文: 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 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探问一下昔日当垆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二、出塞二首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三、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四、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描写长城的著名诗歌2 一、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63元,同比增长8.5%。 二、统计业务工作 (一)全力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做好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点考核指标的统计监测运行、预警、预测及跟踪、指导工作;

“五言长城”刘长卿十首经典诗词,含蓄蕴藉,兴在象外!

“五言长城”刘长卿十首经典诗词,含蓄蕴藉,兴在象外!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汉族,宣城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一、地阔鸟飞迟,风寒马毛缩。 出自唐·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句描写塞外冬日天高地阔、风劲鸟飞缓、天寒马毛缩的景象。“鸟飞迟”,侧写塞外寒风之劲;“马毛缩”,暗写边塞天气之寒。 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出自唐·刘长卿《别严士元》。诗句描写雨细不察、花落无声两个细节,意在以诗句为喻,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但却深藏不露的留恋之情。之所以对朋友的离别之情要表现得深藏不露,那是怕增添朋友临别的伤感之情,而这正是对朋友怀有深情的表现。 三、花雨晴天落,松风终日来。 出自唐·刘长卿《集梁耿开元寺武居院》。诗句描写开元寺花落如雨、松风终日的景象。 四、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出自唐·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霭,云雾。诗句描写落日余晖洒群山、远山近峰烟雾中的景象。 五、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出自唐·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前句写眼前汉口鹦鹉洲夕阳飞鸟之景,后句写想象中的洞庭湖秋水连天的景象。 六、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出自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雨后松色更翠绿、入山方知水之源。诗句描写雨后进山所见所感。 七、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出自唐·刘长卿《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诗句描写思禅寺所处环境的清幽宁静之境界。松、竹二物,在中国传统诗歌中都是代表高洁、劲拔意蕴的物象。而诗让高洁之竹与众溪之水相连、让劲拔之

赞美长城的现代诗精选

赞美长城的现代诗精选 第1篇:赞美长城的现代诗精选 无题之九三六(关于长城)作者:锄月人 几年前我去过山海关 今年又专门去了金山岭 对长城的认识不可谓不深 但我没为长城写下一首诗 它那种气势超过了我心的磅礴 它那种漫长超过了我幽深的叹息 我需要从一个高度攀上另一个高度 将胸怀开阔得像空间一样大 自古做一条好汉就不容易 做一条长城一样的诗人更不容易 你必须抚摸遍每一块铁青*的秦砖 深入时光的黯淡砖缝中做深刻探索 当时我的*也如蓬剥的烈火 在它的每一个垛口上豪情万丈 从关里望向关外从东望向西 我不时抖一抖自己的肩膀挺一挺脊梁 ﹍﹍﹍﹍﹍﹍﹍﹍﹍﹍﹍﹍﹍﹍﹍﹍﹍﹍作者:wlb 像雪里的红梅, 思念温馨呼唤春风。 像奔流的黄河, 跌宕壶口叩击三门。 我有一个久远的心愿, 我有一个难忘的梦。 什么时候双拐能变成翅膀? 什么时候轮椅*上风火轮?

什么时候乘飞船溅落九天? 什么时候健步爬一爬长城? 我有一个涌动的渴望, 我有一个挚着的梦。 心愿乘*虹登临雄关, 众星捧月把几十辆轮椅抬上峻岭。 梦想挟祥云抚看堞垛, 武*战士把瘫痪者背到烽火台顶。 青山碧川舞苍龙, 宏图长风抒豪情-- 好汉的壮怀, 凭吊民族的雄魂。 赤子的热恋, 紧贴祖国的胸襟。 长城是新时代的发*台, 炎黄子孙的爱国*喷涌升腾。 我从坎坷中走来, 在这里学会飞行。 放飞了,我的燃烧的志气, 放飞了,我的不屈的人生, 放飞了,我对新世纪的祝愿, 放飞了,我和祖国不老的青春! ﹍﹍﹍﹍﹍﹍﹍﹍﹍﹍﹍﹍﹍﹍﹍﹍﹍﹍作者:懒懒的雪殿 古往今来你受多少人的喜爱 多少人赞诵过你的盖世胸怀 而你又使多少人沉入了*霾 唉!你总是无处不在 却总是冷眼旁观于世人之外 常常一提起你便是心胸澎湃

描写长城气势辉煌磅礴的诗句

描写长城气势辉煌磅礴的诗句 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3、西藩聊偃息,犹是一长城。—《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二》 4、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统汉峰下》 5、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河满子·湖州作》 6、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饮马长城窟》 7.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8.陈陶【续古二十九首】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9.王昌龄【相和歌辞·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10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1.常建【塞下曲四首】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12.李益【塞下曲】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13.李益【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14.武元衡【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15.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16.陆畅【题悟公禅堂】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17.张祜【听筝(一作题宋州田大夫家乐丘家筝)】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18.赵嘏【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19.汪遵【杞梁墓】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

席慕蓉《长城谣》原文及赏析

席慕蓉《长城谣》原文及赏析 第一篇:席慕蓉《长城谣》原文及赏析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席慕蓉 《长城谣》席慕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赏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长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战的历史;长城,就是伟大中华民族历史的象征。席慕蓉的《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唯一的,最能抒发自己情感的意象——长城,诗人通过采用联想、拟人、排比等手法,对长城形象进行勾勒,抒发了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浓郁的思念与热爱之情。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

深深的愁思。 诗人的思维很开阔,诗歌一开始,诗人便站在历史的角度,遥望长城,由长城联想开去,联想到长城的历史,民族争战的历史,由长城上的隘口联想到民族的悲欢,从而引发了诗人深厚的民族历史感。继而,诗人对长城的形象进行了勾勒:“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芜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无情”、“蹲踞”、“冷眼”是对长城的刻画,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使长城人格化。长城仿佛是历史的旁观者,然而长城的本身却是一部历史的演进史,有着曲折的经历。长城,见证着历史的短暂与无情。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凝聚于长城的炽烈如火的民族情感。“躯体”、“面容”是对长城意象化的描写,使长城的形象更加鲜明凸显;“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加强了诗人的感情表达: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思念之中,这种思念日趋强烈。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对故乡,对长城进行了遐想:“敕勒川,阴山下/今宵夜色应如水”,勾勒了一副恬静明远的意境。月色如水,黄河入梦,诗人在这里吟唱的是思乡的深情。 变异与跳跃性性的运用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在诗歌的第一节里,“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芜的山巅”这两句诗运用了变异性语言写法,按照正常的语序应为“你永远是个蹲踞在荒芜的山巅的无情的建筑”。诗人通过语序的颠倒,造成句子成分的错位,使诗歌形成一种质感,一种张力,使长城的“无情”、“蹲踞”形象更加鲜明。再如在诗歌的第三节,“敕勒川,阴山下”,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跳跃性语言写法,省略了介词“在”,通过这种省略,造成了诗歌的空间跳跃性。 作为一首抒情诗,抒情是这首诗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长城作为诗人的抒情意象,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同时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情感。因此,在第二节诗里,诗人的这种感情得到宣泻:“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你便有烈火焚起“。诗人为何会这样?这是因为诗人早已把长城融进了自己的生命。长城厚重的历史,曲折的经历,使得诗人对长城寄托了

长城的诗歌5篇

长城的诗歌5篇 第一篇长城的诗歌:历史文化——长城 在我的脑海里总呈现出许许多多的地方,比如:有壮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汹涌澎湃的浙江之潮,有美丽壮观的海南岛等许多的地方令我记忆犹新,但有一个地方令我特别难忘,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首都里著名的建筑物长城,那儿没有雅鲁藏布大峡谷那么壮丽,那儿没有石家庄那么险峻,但它有中国的悠久文化。 到了暑假妈妈答应带我去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长城。 那天,车在宽阔的道路上行驶,但车上的我们却是昏昏欲睡。因为为了看升旗,我们一家凌晨3点起床出发,大约过了几小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长 城!”顿时,我们的睡意全无。透过车窗就看见长城蜿蜒起伏在山上时隐时见,它像一条卧在高山峻岭,翘首欲飞的巨龙,好不壮观。听爸爸说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命人修建的,在当时是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长城是中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在当时,为了修筑长城,带给了人们极大的徭役。《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列子。孟姜女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子,与其丈夫结婚后,因为丈夫被征去修筑长城,而与丈夫常年不得相见,于是,孟姜女就决定去寻找她的丈夫,她走遍了千山万水都没有找到他的丈夫,后来,听人家说,在那里修筑长城的人成千上百,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能找到他的,而且修筑长城是一件苦差事,她的丈夫可能已经死了。起初,孟姜女还不相信这一切,她还是不停的找,最后她因为受不住打击,在长城地下大哭。据说,把长城都哭垮了。这只是一个传说,想要说明的只是当时修筑长城带给人民多大的灾难与不幸。 置身长城脚下,长城不但见首不见尾,而且十分雄伟。城墙有十几米之高,越上爬越高,到达顶峰大概有几百米的高度,这更激发了我们想攀登长城的欲望。终于接近顶峰,旁边没有了扶手,我晃悠往上爬,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