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1.97 KB
- 文档页数:5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去动机的动态研究一、引言当前,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国内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国内学习外语的热潮持续不断。
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太理想,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同时也需要教师以探究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为基础,发现影响高校英专生动机减退的成因,以便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动机理论与去动机理论(一)动机理论学习动机,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动机因素。
它是一个推动个体在学习中产生行动和持续努力的重要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语言学家Gardner 将学习动机的类型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其中,融入型动机是指学习者本身对目的语或者学习内容就有一定兴趣,愿意深入了解和探究并且渴望能够和目的语社会成员展开深入交流,从中获得自我实现和成长的愉悦感[1]。
而工具型动机则指为了某种目标或需求而进行学习,即学习者将掌握目的语视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或为了某一个特殊目的,例如,通过努力学习目的语以通过某种专业考试,获得好成绩,从而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通过阅读目的语国家的新闻报刊,以此获得所需信息以及其他带有功利性的目的。
(二)去动机理论二语去动机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的美国教育传播学研究[2]。
所谓学习去动机,Dörnyei(2001)将去动机(demotivation)概念定义为:外语学习者“曾经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对其语言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动机缺少或逐步衰竭甚至最终完全丧失”[3]。
Dörnyei 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消退的主要是外在因素,如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同伴的影响等,但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其二语学习动机消退的影响。
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在当今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语言,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英语专业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学习英语专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期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供指导。
了解大学生选择英语专业的动机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习英语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如果认为自己具备学习英语的能力,就会选择英语专业。
大学生的兴趣也是选择英语专业的动机之一。
有些大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英语的文化和背后的历史,因此选择了英语专业。
了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专业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研究表明,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较大。
内在动机指的是大学生对于学习英语自身的兴趣和乐趣。
当大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到有趣和愉悦时,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与此相反,外在动机并不如内在动机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外在动机指的是大学生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如取得好成绩或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选择学习英语。
研究大学生学习英语专业的动机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机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为此,教育者可以设计有趣和互动性强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教育者也可以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学习体验,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决心和意愿。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大学生选择英语专业的动机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提供指导和建议。
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一、引言二、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其动机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如果动机不足或者动机不正确,就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效果不佳,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工作和发展。
研究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是指来自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职业发展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等。
这些外部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
内在因素是指来自学生内心的因素对他们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等。
这些内在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英语教育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
社会也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和平台,加强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动机。
2. 提高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学校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
五、结论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还可以为提高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以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表现上存在差异,这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
研究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中的关注重点。
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兴趣、学习目标、学习环境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研究学习动机的改变和变化趋势,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动力。
本研究将从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入手,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因素,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提出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对研究做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The study of motivation among 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driv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can help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develop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upport systems. By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the unique motivations of English major students, educators can create a more engaging and enrich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academic success and personal growth. Additionally, research on student motivation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earning outcomes, helping to improve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Ultimatel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ations of 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can lead to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 mechanisms that foster a positive and produ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all students.2. 正文2.1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指驱使个体去付出努力、保持学习行为、并追求学业成功的内部动力。
(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5篇范例]第一篇:(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2016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The Inconsis 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8 9 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论冠名广告的营销策略11 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福克纳小说中贵族的没落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 ioner’s Song 13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14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5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17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18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19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1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2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24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 25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27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28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29 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 3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1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34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35 从关联理论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英式幽默的翻译 36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37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38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41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43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45 《小妇人》中四姐妹价值观的发展 46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47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48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Rhetoric Perspective 50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从妇女主义视角看《紫色》中西丽的成长 52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53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54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55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56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60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 62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 63 浅析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64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成长小说的分析 6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6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美资跨国企业文化中体现的文化冲突及其跨文化管理 69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71 浅析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汤姆的转变7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74 从小说《爱玛》主人公婚姻观看女性命运 75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7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77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78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通过《推销员之死》探究现代人生存困境问题 8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 82 浅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84 中英酒俗对比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86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8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89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90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92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 94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情结(开题报告+论文)95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 96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 erms 98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薛宝钗与韩美兰对比研究 99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国内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与技巧101 身势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103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04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106 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107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108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10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 112 肯尼迪的政策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113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114 浅析爱伦坡《乌鸦》的语音象征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116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18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120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 121 浅谈唐诗中颜色词的英译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从康妮的视角分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的性爱观124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126 《背影》的两种英译文对比研究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29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31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32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 134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135 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 136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137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139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中四姐妹的人物分析142 英语称赞语的语用研究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144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145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146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Movie Lines Imit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148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49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151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152 论嘻哈文化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153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154155 On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156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157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158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159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160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 161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 162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163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164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65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166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oliteExpressions from Politeness Principle167 《红字》中珠儿与《雷雨》中周萍之比较 168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169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7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7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172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73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 174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75 目的论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17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177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78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79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80 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 181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182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183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184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广告创意对营销的影响——以聚美优品为例185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 18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187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188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189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90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191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192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193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194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195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196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197 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98 《美国丽人》中的伦理主题研究 199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200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第二篇:(全英文论文)澄清教师对动机理论的误解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方法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英语委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语用功能分析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六人行中的运用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困境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古诗春怨英译对比赏析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三位女性代表从母语负迁移角度分析中式英语成因及对策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师生间的问题互动简爱的女性主义解读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看其文化内涵论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性格跨文化交际障碍及解决方法“简爱”中的女主角性格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剖析简述动物农场的反乌托邦特征英语广告翻译语言的艺术英汉被动句的对比与翻译礼貌原则在商贸信函中的应用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小妇人中乔的性格变喜福会中女儿们的生存状况分析从教长的黑面纱看霍桑的象征主义论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商务谈判中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推断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英语网络阅读对大学生阅读理解的积极影响新闻报道引语的语用效果王尔德对童话人物的塑造—以忠实的朋友为例跨文化交际中英汉问候语的对比研究英汉数字文化差异连词的用法及翻译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英语广告中的修辞与幽默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意译探讨从汉英宠物词汇的内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写长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浅析爱玛中的反讽艺术汉语兼语句英译研究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目的论视角下汽车商标的翻译浅析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现状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神话原型解读探讨汉英动物习语的翻译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及其技巧汉英新闻语篇组织模式对比研究沉默的反叛者--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功能对等视角下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语言经济原则视角看报刊标题中的歧义现象英语新闻语篇中时态的语篇功能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的矛盾意识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论愤怒的葡萄中的“三农”问题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伊莱扎人物形象分析从死亡委婉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性英语歌曲在培养初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美式俚语在社会文化中的使用及其影响涉外合同翻译原则文化因素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影响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之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国内近十年来关于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的研究综述元认知策略和歧义容忍度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影响研究从美国电影中透视个人主义-当幸福来敲门为例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紫颜色浅析热爱生命中的永不放弃精神从就餐观念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XX中学高一学生在阅读考试中阅读速度的提高论小说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喧哗与骚动中的圣经意象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在热爱生命中的运用合作原则在外交委婉语中的应用谈老友记中英语语调的特点及交际功能影响英语听力的语音因素及应对措施中日英语教育教学观比较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为例浅谈英文商务合同中长句的汉译英译师说中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高低分者学习策略对比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从等值理论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差异产生的原因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研究培养小学英语兴趣方法的研究突显原则与中国古诗意境“愁思”的英译分析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策略分析迷惘的一代在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体现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第三篇:英语专业论文答辩--自我陈述(全英文)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I amXXX,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essorXXX.With his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Now, it is the show time.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t is an outline of my paper.In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 divide it into six parts.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has presented the countr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Never before have so many different nations made into peaceful contact with China, and people in tho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sh to have a correct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a.At the same time, it is more imperative than ever for our country to catch every possible chance to introduce itself to the outside world, so as to win friendship andsupport from peopl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ich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for a bette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olitical writings in China, as the mouthpie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side world.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litical writings will actually dec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mmunication.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demonstrates that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ke to probe into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certain trans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worked out in response to those problems.Therefore, previous researches from practical perspective of practitione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are empirical but unsystematic.This thesis takes Je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 as its macro-guidance, which can shed new light on researches into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author will focus on how translators make a series of linguistic choices rather than making a static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kills or methods.Meanwhile, author can attain a deeper and more ext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the nature of translating political writing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daptation Theory& It’s Practic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nd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This study aims at formulating an overal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based on Adaptation Theory.Chapter on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me thods and the author’s ideas of this study.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adaptation theory indetails.Such as: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four angles of pragmatic investig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Style of political writings, func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features of political writing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are studied in Chapter three.Chapter four and five are very important.Under the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anslation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writings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choice-making process where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d extra-linguistic adaptation of the target readers is the pivotal factor for good translation.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 including target readers’ aesthetic taste and thinking pattern ensures that the target text could be accepted and appreciated by foreign readers so as to fulfill vocative func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 including cultural stereotype, socio-political setting as well as historical deixis of time and of place makes the target text informative and intelligible for foreign readers.Meanwhile, linguistic adaptation consists of lexical adaptation and syntactic adaptation, generating a logical and readable text in the eyes of foreign readers.OK!That is all.Thank you!Please ask questions.第四篇:选修论文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一)含义: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必备的技能和通用语言。
而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因为即将从事与英语有关的职业,如翻译、教师、广告人等,所以必须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保证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
然而,由于许多原因,学生们面对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对英语学习产生困扰和抗拒。
因此,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在学习领域,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
学习动机,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本研究中,学习动机是指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
学习动机不同于学习成就指标,而是代表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涉及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兴趣、期望、自信以及能力等方面。
然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却常常受到很多负面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缺乏学习动力、成果不佳、奖惩不足、学习环境恶劣、学校和家长过度关注成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从而提供有关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和建议,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潜力。
三、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在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分发问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分析。
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热情、学习困难以及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看法等。
四、研究结论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很高,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导致学习热情逐渐减弱,学习动机趋于降低。
主要原因包括:学校和家长过度关注成绩,学生学习成就的奖励不足或过度,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目标过于模糊恰如春天燃烧的树枝渴望着绿色,却无从得到滋润的呵护。
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要格外注意,要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快乐而美好的过程。
第一章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的背景一、英语教师了解英语学习动机的理论意义沈德立教授在其主编的《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指出“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的观点。
动机在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
它有激发作用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主动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从而保证其达到学习目标它能为行为定向促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指向特定的学习目标它有维持行为的作用促使学生在达到目标前保持学习活动的强度,提高自己的水平,克服各种困难,并在竞争条件下取得好成绩。
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具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学习毅力。
教师在教学当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育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英语教师了解英语学习动机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有更多机会认识和了解国门外面的世界,对外国文化的兴趣开始增长,态度逐渐转变,英语被看作是一把了解外国文化、学习国际先进科技和文化的钥匙。
英语的学习逐渐升温,英语教学也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他们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过多的关心和溺爱下成长起来,他们失去了很多美好的品格,如宽容,忍让,坚强,积极向上等更让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有的人甚至迷失了自我,误入歧途。
虽然南京市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但通过对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了解,笔者发现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甚至英语把当作副科,学生的英语基础很不扎实从外地转来的初中生中,有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或只断断续续学过几节课。
而初中学生是在小学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那么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如何有什么样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动机的原因有哪些英语学习结果如何他们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大纲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需要教育对象—学生,真诚地、全心全意地参与和合作,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现实却不尽人意。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7期总第643期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个案研究摘 要:该文采用个案访谈的方式对某高职专科学校英语专业的十位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考察了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的三个维度,即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境性动机,进一步证实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如下特点: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高于男生、各年级英语学习总体动机水平不高且大三学生的情景性动机衰减趋势明显、CSE4水平者的动机水平最高,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情境性动机作者简介:胡惜春(1975-),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和英语教育。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学习动机是二语学习者可控因素之一,对二语学习或习得的成败至关重要。
Gardner较早把“二语学习动机”定义为:“为学习一门外语/二语付出的全部努力。
”如何有效调节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有密切联系,呈正相关关系,与低水平动机学习者相比,大多数高水平动机者在学业上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使之保持较高动机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由于扩招及就业等因素造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萎缩严重,现存的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有些学生甚至是被调剂到英语专业的,有些在大二时想转学其他专业,这些都源于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不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具体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分析,为制定与高职英语学科教育相适应的动机激励策略提供参考,不仅有益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二)研究问题对外语学习动机的静态研究始于Gardner和Lambert,他们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二语/外语学习动机”的经典模式。
P O A 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动机教学策略实证研究》POA 即“产出导向法”,根据TOA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状况,通过听、说、读、写的输人性教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堂阅读实践,提高高校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POA 视域下的课堂英语教学强调“输入驱动”向“输出驱动”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吸收由徐智翕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动机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一书,以明确教学任务的驱动教学策略为理论基础,以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为研究基地,系统阐述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可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为八章。
第一、二章循序渐进,以当代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逐层阐述了动机教学及中国高校的动机策略等内容。
第三、四章以上海市五所普通高校为具体调查对象,以百余份的学生综合问卷调查和数十次的教师访谈实录为数据依据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化分析。
第五、六章具体研究高校学生的上课动机取向与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了自我学习动机、课堂行为及课堂表现等形态相对应的教师教 学策略。
第七章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概述第八章阐述动机教学的局限性 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研究。
传统英语教学阅读只是学生词汇含量和写作能力的检测者,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英语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以P 0A 理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动机驱动下 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吸收.因此加强POA 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课程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本文笔者在开展“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H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校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YYJG 065 );河北T .业大学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P 0A 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04029 )项目的基础上 结合该书,对P 0A 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第39卷第3期教学研究Vol 39No 32016年5月ResearchinTeachingMay2016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实证研究王嫣女㊀李桔元(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㊀[收稿日期]㊀2015⁃10⁃14㊀[作者简介]㊀王嫣女(1983⁃),女,浙江慈溪人㊂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法㊂㊀㊀[摘㊀要]㊀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方法,采访为辅助手段,对来自3所高校的32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㊂研究显示:(1)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呈现多层面特征,它包括12个因子:阅读效能㊁社会原因㊁阅读好奇㊁阅读认同—竞争㊁阅读参与㊁阅读回避㊁融入型阅读㊁阅读材料㊁顺从性阅读㊁阅读成绩㊁阅读挑战和阅读的重要性;(2)英语专业的学生总体上阅读动机较高,内在动机强于外在动机;(3)英语水平和学习态度共同作用于英语阅读动机㊂㊀㊀[关键词]㊀学习动机;阅读动机;英语阅读动机;英语专业大学生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64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6)03⁃0018⁃040 引言作为语言输入与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阅读在二语/外语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㊂黄源深[1]认为阅读是在语境中学习外语,因而所学的语言是地道的㊁自然的㊁活生生的㊂大量阅读能帮助学习者培养语感㊁增加词汇量㊁扩大知识面以及提高人文素质㊂他还提出好的英语是 读 出来的,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2]㊂鉴于阅读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㊂然而,正如Paris&Oka[3]所说,要成为高效的阅读者,学生不仅要具备阅读的技巧,也要有阅读的意愿㊂也就是说,阅读技巧固然重要,阅读动机也不可缺少㊂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 学习动机研究 的影响之下,研究者们开始关注阅读动机㊂与阅读技巧的研究一样,阅读动机的研究也源自母语㊂Wigfield&Guthrie[4]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二语/外语研究者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参考㊂阅读动机量表便是他们的主要成果之一㊂该量表包含3个层面以及11个维度㊂其中,第一个层面是自我效能㊂包括两个维度:阅读效能和阅读挑战;第二个层面是内在 外在动机,主观价值以及学习目标㊂阅读内在动机包括4个维度:阅读好奇心㊁阅读投入㊁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回避;而阅读外部动机则包括3个维度:阅读竞争㊁阅读认同和阅读成绩;第三个层面是社会交往动机㊂包括两个维度:阅读的社会原因和阅读顺从㊂Wigfield&Guthrie[4]的研究给了二语研究者很多启发,他们的阅读量表也被借用到二语研究领域㊂比如,Tercanlioglu[5]和Mori[6]曾分别利用该量表对土耳其和日本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进行研究并证明了其可行性㊂当然,除了实证研究之外,少数研究者也尝试着从理论角度对二语阅读动机进行探索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Day&Bamford[7]的二语阅读模型㊂它包括4个主要变量:材料㊁阅读能力㊁态度和社会文化环境㊂不过,作为一个理论框架,该模型尚未得到足够的实证支持㊂我国学者在二语阅读动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且以实证研究为主㊂比如,袁永芳[8]将英语阅读动机分为工具型和欣赏型两类,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较强,动机的强度与阅读能力相关,欣赏型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大于工具型㊂陶战勇[9]研究了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结构,发现它由表现型目标㊁阅读效价㊁阅读兴趣㊁阅读回避㊁阅读材料难度㊁自我效能㊁阅读参与㊁阅读成绩和阅读材料趣味性这9个因子构成㊂官群[10]则调查了初中生的中英文阅读动机,从跨语言学习心理视角探讨第3期王嫣女㊀李桔元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实证研究19㊀了阅读动机的跨语言性迁移特征㊂综上所述,迄今为止,虽然人们已经在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二语阅读动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且少有研究者将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㊂考虑到英语阅读对英语专业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将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的类型以及动机的强度进行考察,以期对目前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㊂1㊀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㊂(1)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体阅读态度如何?有何阅读偏好?(2)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包括哪些因子?(3)英语专业学生的平均阅读动机强度如何?(4)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阅读动机强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2)研究工具㊂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方法,采访为辅助手段,对学生的阅读动机进行深入分析㊂问卷总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了学生的阅读偏好和对英语阅读的总体态度;第二部分主要参考了Wigfield&Guthrie[4]的阅读动机量表㊂考虑到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删去了一个与大学生无关的题项( 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优秀读者名单中对我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问卷剩余52个题项㊂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分(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4=基本符合我的情况,3=不确定,2=基本不符合我的情况,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㊂3)研究对象㊂来自A㊁B㊁C三所学校的320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㊂其中,大一学生占201人,大二学生占119人;女生占277人,男生占43人;100名学生来自A校(为 211 ㊁ 985 名校),110名来自B校(二本),110名来自C校的二级学院(三本)㊂受试者的平时英语成绩以及与任课教师的访谈显示,来自三个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代表了高㊁中㊁低三种不同的英语水平㊂4)数据收集与分析㊂问卷设计完毕之后,笔者先在某校112名学生中进行小规模试测并根据试测结果剔除了6个题项,然后在A㊁B㊁C三所学校的学生中进行调查㊂问卷总共发放360份,回收352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笔者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这320份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㊂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86㊂为了确定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的构成因子,笔者先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有效因子并描述命名,然后计算各因子的平均值,查看我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强度的平均水平㊂最后,通过方差检验检查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推测英语水平与阅读动机之间的关系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偏好和总体阅读态度问卷显示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㊂最受欢迎的阅读材料包括原版小说㊁小说简写本和报纸杂志㊂其中,A校学生阅读的材料类型最多,部分学生甚至将英文版的心理学㊁社会学和语言学著作纳入自己的阅读范围;同时,A校学生将文学作品(包括原版小说㊁诗歌和散文)视为最受欢迎的材料,而其它两所学校的学生则是对小说简写本更感兴趣㊂不少A校的学生在问卷中指出小说简写本语言太过简单,不能带来挑战,而原汁原味的外文小说更能刺激他们的阅读好奇心,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平㊂很多B校和C校的学生则认为他们的语言水平尚不足以阅读原版作品,而小说简写本能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㊂由此可见,阅读材料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材料的难度须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㊂为了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的总体态度,本问卷设计了3个题项: 我非常喜欢英语阅读 ㊁ 我在英语阅读方面很努力 和 我打算在英语阅读方面多下功夫 ㊂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3个题项的平均值(3.45㊁3.35㊁4.15)均显著高于给定的检验值,说明总体上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持积极态度,并打算付诸更多的努力㊂同时,学生在问卷中指出英语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国际时事㊁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朋友㊁去国外留学等等,所以他们愿意在英语阅读方面投资更多的时间㊂据此,笔者推断提高语言水平的愿望和对目标语的好感能让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方面更加充满动力,而这些并未在Wigfield&Guthrie的阅读动机量表中提到,或许这是母语阅读和二语阅读的区别㊂20㊀教学研究20162.2㊀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结构笔者先对问卷调查所得的320份样本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显示KMO值为0.813,Bar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接近于0,表明该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按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结构的碎石图,笔者删除了三个因子中负荷不到0.32的题项,最终确定1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9.42%㊂对照Wigfield&Guthrie[4]的阅读动机量表可以发现,在12个因子中,有9个因子与量表的9个维度几乎一一对应,因此笔者就将这9个因子按其对应的维度命名为:阅读效能㊁社会原因㊁阅读好奇心㊁阅读投入㊁阅读回避㊁阅读顺从㊁阅读成绩㊁阅读挑战和阅读的重要性㊂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因子的题项与其对应维度的题项有出入,毕竟阅读动机的内部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㊁相互影响的㊂比如,属于阅读挑战维度的两个题项(题项13: 如果一个话题很有趣,我愿意读有难度的相关英语材料 和题项24: 我喜欢读那些能让我思考的英语书 )与阅读好奇心维度下的两个题项构成了一个因子,这也许是因为题项13和题项24也符合阅读好奇心维度的描述㊂有些学习者正是因为对 话题有趣 的材料以及 引人深思 的材料感兴趣才进行阅读㊂除了这9个因子,还有一个因子对应Wigfield&Guthrie[4]量表中的两个维度:阅读认同和阅读竞争㊂研究相关题项后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希望通过竞争获胜从而赢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同,也就是说,认同是目的,而竞争是手段,所以它们才会出现在同一个因子中,调查问卷之后的学生访谈也证实了这种推测,因而该因子被命名为 阅读认同 竞争 ㊂最后两个因子是本研究的新发现㊂其中一个因子包含3个题项:题项49( 我喜欢那些关于世界上新发生的事情的英语文章 )㊁题项50( 我喜欢看情节曲折的英语故事(或小说) )和题项51( 我喜欢阅读那些关于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英语文章 )㊂这3个题项分别体现了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社会㊁文学㊁文化的兴趣,表达了学习者融入目标语团体的意愿㊂上文提到对目标语社团的好感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动机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新发现的因子可以说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㊂为了命名该因子,笔者借用了Gardner&Lambert[11]的经典二语动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㊂Gardner&Lambert[11]指出 融入型动机 是指学习者因为对目标语社会团体的好感而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因而该因子被命名为 融入型动机 ㊂值得一提的是,Gardner&Lambert[11]的二语动机理论诞生于ESL的语言环境,二语学习者和目标语社会团体接触较多㊂同样地,本研究也发现了 融入型动机 这个因子,证明不管是在何种语言环境下,融入型动机都是学习者学习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事实上,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很多学习者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了对目标语社会的大量信息,并且正是出于对目标语社会和文化的兴趣才开始学习语言㊂另外一个新发现的因子包含两个题项:题项14( 我喜欢读跟我喜爱的学科相关的英语材料 )和题项41( 我喜欢读跟我的兴趣爱好相关的英语材料 )㊂在调查学生的阅读偏好时,笔者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阅读材料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㊂同样的,这两个题项恰好也体现了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要求,因而将该因子命名为阅读材料㊂2.3㊀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强度表1显示了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强度的平均水平㊂将各因子按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阅读的重要性㊁阅读材料㊁阅读好奇心㊁融入型动机㊁阅读认同 竞争㊁阅读投入㊁阅读成绩㊁阅读挑战㊁社会原因㊁阅读效能㊁阅读回避和阅读顺从㊂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平均值最低的两个因子(阅读回避和阅读顺从)之外,其余因子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给定的检验值,说明从整体来看,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动机㊂此外,表1还显示平均值最高的两个因子为 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材料 ,这为Day&Bamford[7]的二语阅读动机理论提供了部分实证支持,证明材料和态度是影响阅读动机的两个重要变量㊂相对而言, 阅读回避和阅读顺从 这两个因子的影响不大,毕竟本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而Wigfield&Gurthrie[4]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㊂根据平均值大小,笔者进一步将所有因子分成两组㊂平均值较大的组包括阅读的重要性㊁阅读材料㊁阅读好奇心㊁融入型动机㊁阅读认同 竞第3期王嫣女㊀李桔元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实证研究21㊀争㊁阅读投入和阅读成绩;平均值较小的组包括阅读挑战㊁社会原因㊁阅读效能㊁阅读回避和阅读顺从㊂对照Wigfield&Gurthrie[4]的阅读动机量表,可以发现高分组的因子除了 阅读材料 和 融入型动机 这两个新发现的因子外,均属于 内在 外在动机,主观价值以及学习目标 这个层面,而低分组的因子除了 阅读回避 之外,均属于阅读效能层面和社会交往动机层面㊂进一步观察高分组的因子,可以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内在阅读动机大于外在阅读动机㊂表1㊀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强度的平均水平样本量平均值标准差阅读效能3203.170.66社会原因3203.210.75阅读好奇心3203.910.68阅读认同 竞争3203.750.69阅读投入3203.560.67阅读回避3202.930.68融入型动机3203.890.74阅读材料3204.200.67阅读顺从3202.650.91阅读成绩3203.270.88阅读挑战3203.230.76阅读的重要性3204.230.582.4㊀英语水平对阅读动机的影响为了研究英语水平对阅读动机的影响,笔者先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3所学校的学生在 社会原因和融入型动机 这两个因子的平均值上没有显著差异㊂这可能是因为3所学校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基本相同,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他们都具有跟英语国家的人交流以及融入他们社会的意愿㊂除这两个因子之外,3所学校的学生之间均存在显著(或边缘显著)差异㊂为了进一步检查差异情况,笔者又进行了LSD事后检验,结果发现A校学生在 阅读效能㊁阅读好奇心㊁阅读投入㊁阅读材料以及阅读挑战 这5个因子的平均值上取得了最高值,但是在 阅读回避㊁阅读成绩和阅读顺从 这3个因子的平均值上却取得了最低值㊂由此可以推知,水平越高的学生可能内在动机越强㊂然而奇怪的是,B校学生和C校学生之间却没有显著差异㊂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两组之间的语言水平差距并没有大到出现显著差异;第二,在 阅读的重要性 这个因子的平均值上,笔者发现A校学生和C校学生均显著高于B校学生,但是A校学生和C校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㊂根据Day&Bamford[7]的二语阅读动机理论,态度是影响阅读动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态度和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弥补阅读能力不足造成的影响㊂由此可以推断,尽管C校学生的语言水平低于B校学生,但其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态度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动机㊂最后,在因子 阅读认同 竞争 的平均值上,A校学生得分高于B校学生,而B校学生高于C校学生,但他们之间的差异都为边缘显著㊂出现这种情况的解释可能是,水平越高的学生之间竞争越是激烈,因而他们更希望在竞争中取胜获取满足感以及认同感㊂3㊀结束语本研究考察了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研究发现:(1)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多维度的;(2)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阅读动机较高,内在动机高于外在动机;(3)英语水平和学习态度会对英语阅读动机产生影响㊂基于以上发现,笔者建议,为了保持甚至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应该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态度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推荐难度适宜的趣味性较强的材料,不断鼓励学生并多给予正面的反馈,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能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阅读小组等激发学生社会层面的阅读动机,组织一些阅读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鼓励学生撰写分享读书报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挑战并感受阅读的乐趣㊂本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的样本只涉及杭州3所学校的320名学生,样本数量较小且无法体现地域差别;其次,DÖrnyei&Ottó[12]认为动机本质上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㊂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对动机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调查㊂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㊂(下转第71页)第3期刘晓洁㊀金保华大学 潮课 现象刍议71㊀DiscussionontidecourseinuniversitiesLIUXiao⁃jie JINBao⁃hua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 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ina㊀㊀AbstractTidecourseisakindofnovelelectivecourseswithwidelypopularbystudentsinuniversities.Inperspective itisrelatedtotheprofoundinfluenceofthepost⁃modernism thestrongdemandofthepracticalcourse thedepthdisintegrationoftheeliteattheuniversity andthecuriosityofthe90⁃aftergroup.Butrationallyanalyze thehottideoftidecoursealsohassomewor⁃ryingproblems suchashardtodistinguishwhether excessiveentertainmentandimproperappraisalproblems.Byanalyzingthephenomenonoftidecoursewillhelpustogetnewthinkingandenlightenmentaboutuniversitycourses.㊀㊀Keywordstidecourse background problem thinking(上接第21页)参考文献1 黄源深.多读多写 英语学习谈 J .外国语2002 6 13⁃17. 2 黄源深.好的英语是 读出来的 英语教学谈之一 J .外国语2006 4 63⁃66.3 ParisSG OkaER.Self⁃regulatedlearningamongexceptionalchil⁃dren J .ExceptionalChildren 1986 53 2 103⁃108.4 WigfieldA GuthrieJT.Relationsofchildrenᶄsmotivationforread⁃ingtotheamountandbreadthoftheirreading J .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1997 89 3 420⁃432.5 Tercanlioglu.ThenatureofTurkishstudentsᶄmotivationforreadinganditsrelationtotheirreadingfrequency EB/OL .2001⁃01 2015⁃10⁃14 .http //www.readingmatrix.com/articles/tercanlioglu/article.pdf. 6 MoriS.Redefiningmotivationtoreadinaforeignlanguage J .ReadinginaForeignLanguage 2002 14 2 91⁃110.7 DayR BamfordJ.Extensivereadinginthesecondlanguage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98 28. 8 袁永芳.大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研究 J .外语教学2003 24 2 91⁃94.9 陶战勇.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研究 J .基础英语教育2008 102 17⁃23.10 官群.跨语言学习心理测评 来自中英文阅读动机和阅读水平的证据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 1 8⁃14.11 GardnerRC.Socialpsycholog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 theroleofattitudesand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Arnold 1985 82⁃83.12 DörnyeiZ.Motivationinsecond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 J .LanguageTeaching 1998 31 13 117⁃135.AnempiricalstudyonChineseEnglishmajorsᶄmotivationforEnglishreadingWANGYan⁃nv LIju⁃yua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tudies HangzhouNormal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311121China㊀㊀AbstractWithaquestionnaireasthemaininstrumentandinterviewstosupplementthefindings thisresearchwascarriedoutamongagroupof320EnglishmajorsfromthreedifferentuniversitiestoexaminetheEnglishreadingmotivationsofChineseEnglishmajors.Theresultsrevealedthat 1Englishmajorsᶄreadingmotivationwasindeedmultifacetedwith12factorsidentifiedincludingReadingEfficacy SocialReasons ReadingCuriosity ReadingRecognition⁃Competition ReadingInvolvement ReadingWorkAvoidance Integrativeness ReadingMaterial ReadingCompliance ReadingforGrades ReadingChallengeandImportanceofReading 2Englishmajorsaregenerallyhighlymotivatedandtheyreadmoreforintrinsicmotiva⁃tionsthanextrinsicmotivations 3Englishproficiencyandlearningattitudewillbothinfluencereadingmotivation.㊀㊀Keywordslearningmotivation readingmotivation Englishreadingmotivation Englishmaj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