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专题五 钠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864.00 KB
- 文档页数:15
2020-2021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复习附详细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 A 、B 、C 、D 、E 、X 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 应条件略去)。
(1) 若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且其焰色反应呈黄色,X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 C 和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若A 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 X 可能为 ___________ (填字母)oa. NaHCOb. Na CO 323(3)若A 为淡黄色粉末,盐酸 b.CaCh 溶液 (4)若A 为氧化物,X 是Fc,溶液D 屮加入KSCN 溶液变红。
则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O【答案】OH+HSO 3=S032 +H2O bd N 亍匸农总匚」卜才ab 1:2 【解析】 【分析】 (1) 若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由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 A 是金属Na,由X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知X 是SO2B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硫反应,则 是氢气、C 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则 D 是亚硫酸 钠,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则E 是亚硫酸氢钠;(2)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由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可知 A是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是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 (3)若A 为淡黄色粉末,由淡黄色固体能和水反应可知A 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离子 化合物,由X 为一种最常见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可知X 为二氧化碳,则C 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 D 是碳酸钠、E 是碳酸氢钠;(4)若A 是氧化物,X 是铁,由溶液D 中加入硫氧化钾溶液显红色,说明D 中含有三价铁离子,由A 和水反应生成酸和另一种物质可知,A 为二氧化氮、B 为一氧化氮、C 为硝c.Al(OH)d.NaAlO32A 的电子式为___气体。
2020-2021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
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
根据下图关系推断:(1)写出化学式:X_______,A_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法、________法。
(3)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请写出A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检验物质A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NH4HCO3或(NH4)2CO3 NH3 H2O 排水向上排空气 2CO2+2Na2O2===2Na2CO3+O2 4NH3 + 5O24NO + 6H2O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解析】【分析】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NH4)2CO3,A为NH3,B为H2O;(2)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实验室收集气体D(NO)的方法为:排水法;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则收集气体F(NO2)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3)C→E是CO2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6H2O;(5)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故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考情分析】1.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碱金属及焰色反应。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能从钠的原子结构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微观结构理解其性质,领悟结构决定性质。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相关结论。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钠与碱金属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钠的物理性质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 ―――――――――→O 2、Cl 2、H 2O 、H +等失去e-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加热: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 (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特别提醒】Na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先酸后水。
(4)与盐的反应△Na与盐反应的原理△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方法第一步: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第二步:生成的NaOH如果能与溶质反应,则发生的是NaOH与溶质的复分解反应。
(5)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2Na+2C2H5OH―→2C2H5ONa+H2↑(6)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因此,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 2CO 3粉末。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仅含杂质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2)样品放在_________(仪器名)中灼烧,在_________(仪器名)中冷却;(3)实验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4)灼烧后的样品若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已知该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0.800,则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6)将灼烧后的样品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毫升(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800计算)。
【答案】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恒重偏大0.768-4%640【解析】【详解】(1)托盘天平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精确称量固体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故答案为:电子天平;(2)灼烧应放在坩埚中,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碳酸钠吸水,所以放在干燥器中冷却,故答案为:坩埚,干燥器;(3)反复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的实验操作叫恒重法,故答案为:恒重;(4)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碳酸钠吸水,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 + H2O + CO2↑计算,当168g NaHCO3分解时固体质量减少62g,现在减少3.000g - 2.150g =0.850g,所以NaHCO3的质量为2.303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303g0.7683.000g==,相对误差0.7680.800100%4%0.800-=⨯=-,故答案为:0.768,-4%;(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当168g NaHCO3参加反应时,产生CO244.8L = 44800mL,当3.000g×0.800=2.400g参加反应时生成CO2640mL,故答案为640。
2020高考化学解题技巧剖析考点五、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型分析(附强化题组训练) 基础知识点回顾一、钠及其化合物。
1. 钠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1)Na 及化合物的转化路线Na →Na 2O →Na 2O 2→NaOH →Na 2CO 3→NaHCO 3 (2)知识网络汇总2.钠与水的反应(1)反应原理:2Na +2H 2O =2NaOH +H 2↑(2)注意事项:取钠不要太大,钠块过大,会发生爆炸. (3)实验现象:①钠与水剧烈反应、 ②钠熔化成小球、③钠球在水面上不停地滚动、④有气体生成,并发出嘶嘶声. (4)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碱并放出气体. 3、Na 2CO 3和NaHCO 3与酸的反应(1)实验步骤(2)反应原理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或CO -23+2H +=H 2O +CO 2↑ NaHCO 3+HCl =NaCl +H 2O +CO 2↑或HCO -3+H +H 2O +CO 2↑例题赏析:例题1、在Na 2O 2与CO 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Na 2O 2是氧化剂,CO 2是还原剂 B .1 mol Na 2O 2参加反应,有2 mol e -转移 C .Na 2O 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 .CO 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Na 2O 2与CO 2的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该反应中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 项错误;根据知,1 mol Na 2O 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e -,B 项错误;Na 2O 2晶体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 2-2、Na +,个数比为1∶2,C 项正确;CO 2分子的结构式为O===C===O ,CO 2分子中只含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D 项错误。
例题赏析:例题2、现有NaHCO 3和Na 2CO 3·x H 2O 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 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 2、碱石灰均足量)。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项: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金属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密度小、硬度大、熔点高的银白色金属B.钠在纯净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C.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大量红色的铜析出D.将金属钠放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金属钠熔点低,且反应放出热量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气体使Na2O2固体变白,CO2气体被还原B.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C.Na2O2吸收CO2产生O2,所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2OH-+H2↑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4、依据反应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5、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6、过碳酸钠(23222Na CO H O ⋅),俗名固体双氧水,具有23Na CO 和22H O 双重性质,可用作无毒漂白剂和供氧剂。
一种利用双氧水和纯碱在稳定剂作用下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232223222Na CO +3H O =====2Na CO 3H O ⋅稳定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FeCl 溶液可加速过碳酸钠的失效B.加人NaCl 的作用是降低23222Na CO 3H O ⋅的溶解度,以析出更多晶体C.生产过碳酸钠的流程中遗漏了晶体的洗涤一步,导致产品纯度降低D.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2CO 和4NH Cl7、某强酸性溶液X 中可能含有Fe 2+、Al 3+、+4NH 、2-3CO 、2-3SO 、2-4SO 、Cl -中的若干种,现取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 是NO 2B.X 中肯定存在Fe 2+、Al 3+、+4NH 、2-4SOC.溶液E 和气体F 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X 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 3+和Cl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 向2mL 0.1-1mol L ⋅的3FeCl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 >Fe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2CO 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2CO 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43NH HCO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43NH HCO 显碱性D向2支盛有2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 和NaI 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 AgI AgCl K K <A.AB.BC.CD.D9、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2PdC1溶液遇CO 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23H NH 、等气体B .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 .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23Na CO 溶液、浓24H SOD .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222PdC1+CO+H O=Pd +CO +2HC1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含答案解析一、钠及其化合物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或6124C H N )26H O +【解析】【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Ca 4N 2H 2,化为最简整数比为2Ca HN ;(2)根据产物可知A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中含有NH 4+,H 2,Ca 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3)气体E 为为NH 3,甲醛为HCHO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34NH 6HCHO +→(或6124C H N )26H O +。
2020-2021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解析一、钠及其化合物1.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按要求填空:(1)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甲 + 乙:___________;D + 丙:_______。
(3)B与X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和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 SO3 2Na + S Na2S 2Na2SO3+ O2= 2Na2SO4 Na2O2+S2-+2H2O=4OH-+S↓+2Na+【解析】【分析】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H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是Na2S,那么乙是S,F 是SO2,G是SO3;由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可知D是Na2SO3,E是Na2SO4。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是O2,G是SO3;故答案为:O2,SO3;(2)甲 + 乙的反应为钠与硫共热反应生成硫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S Na 2S;D + 丙的反应为亚硫酸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SO3+ O2= 2Na2SO4,故答案为:2Na + S Na2S;2Na2SO3+ O2= 2Na2SO4;(3)过氧化钠与氯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S2-+2H2O=4OH-+S↓+2Na+,故答案为:Na2O2+S2-+2H2O=4OH-+S↓+2Na+。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项: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金属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密度小、硬度大、熔点高的银白色金属B.钠在纯净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C.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大量红色的铜析出D.将金属钠放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金属钠熔点低,且反应放出热量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气体使Na2O2固体变白,CO2气体被还原B.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C.Na2O2吸收CO2产生O2,所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2OH-+H2↑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4、依据反应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5、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6、过碳酸钠(23222Na CO H O ⋅),俗名固体双氧水,具有23Na CO 和22H O 双重性质,可用作无毒漂白剂和供氧剂。
一种利用双氧水和纯碱在稳定剂作用下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232223222Na CO +3H O =====2Na CO 3H O ⋅稳定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FeCl 溶液可加速过碳酸钠的失效B.加人NaCl 的作用是降低23222Na CO 3H O ⋅的溶解度,以析出更多晶体C.生产过碳酸钠的流程中遗漏了晶体的洗涤一步,导致产品纯度降低D.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2CO 和4NH Cl7、某强酸性溶液X 中可能含有Fe 2+、Al 3+、+4NH 、2-3CO 、2-3SO 、2-4SO 、Cl -中的若干种,现取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 是NO 2B.X 中肯定存在Fe 2+、Al 3+、+4NH 、2-4SOC.溶液E 和气体F 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X 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 3+和Cl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2mL 0.1-1mol L ⋅的3FeCl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 >Fe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2CO 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2CO 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43NH HCO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43NH HCO 显碱性D向2支盛有2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 和NaI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 AgI AgCl K K <A.AB.BC.CD.D9、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2PdC1溶液遇CO 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23H NH 、等气体B .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 .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23Na CO 溶液、浓24H SOD .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222PdC1+CO+H O=Pd +CO +2HC1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D.同质量的甲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11、某同学为测定Na 2CO 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使③中沉淀质量测量准确,唯一的办法是: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 的装置B.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 实验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 2CO 3固体的纯度 12、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往母液中加人氨气的主要目的是使3NaHCO 更多的析出B. 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人沉淀池的主要是23Na CO 、4NH Cl 和氨水C.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2234O===2NH +CO +2NaCl+H Na CO +2NH ClD.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 2FeO 4可代替Cl 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B.CaO 2属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C.《本草纲目》中“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区分硝石(KNO 3)和朴硝(Na 2SO 4)D.高温下可用金属钠还原四氯化钛来制取金属钛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草酸钙晶体(242O a O C C xH )的热分解。
已知:CO 能与2PdCl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
(1)A 的作用是;D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 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
(3)E 、F 位置 (填“能”或“不能”)互换,理由是 。
(4)写出2PdCl 溶液与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探究草酸钙晶体加热分解产物的成份并测x ,进行如下实验: 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 (填实验操作名称)。
②将29. 2 g 草酸钙晶体放入C 中,从a 处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加热草酸钙晶体直到质量不再减少,从a 处一直通空气直至冷却。
④测得C 中残留固体质量11.2 gD 增重3.6 g ,E 增重8.8 g(澄清石灰水足量)。
⑤数据处理:计算可得x= ;写出上述实验中草酸钙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5、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 与铜粉、22Na O 的反应。
已知:①NO 与22Na O 厂可发生反应2222NO+Na =2NaNO O 。
②NO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3NO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44()FeSO +NO Fe NO SO (棕色)I.关闭3K ,打开2K ,探究NO 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
(1)反应开始前,打开1K ,通入一段时间2N 其目的是。
(2)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 。
(3)装置F 中的实验现象为 。
装置H 中收集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
II.关闭2K ,打开3K ,探究NO 与22Na O 的反应并制备2NaNO 。
(4)装置G 的作用是_________ 。
(5)若省略装置C ,则进入装置G 中的气体除2N 、NO 夕卜,可能还有 (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 中2NaNO 的含量。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2NO 可将-4MnO 还原为2Mn ,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 g 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 溶 液,取25.00 mL 所得溶液于锥形瓶屮,用0. 100 mol •L -1的酸性4KMnO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 mL 酸性4KMnO 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4KMnO 溶液的作用 。
③样品中2NaNO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有a 、b 的代数式表示) 16、2018年8月的eLife 上发表了我国医学工作者的一篇论文。
论文指出小苏打在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功不可没。
在实验室中制取NaHCO 3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一:模拟工业“侯氏制碱法”制取:(原理223NaCl+H O+O +C NH 34NaHCO +NH Cl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让某一装置先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Ⅲ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Ⅲ中出现固体。
继续向Ⅲ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Ⅲ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3NaHCO 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固体粉末,有4NH Cl 晶体析出。
方法二:把2CO 通入饱和23Na CO 溶液制取3NaHCO 。
装置如下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方法三:电解23Na CO 溶液也可生成3NaHCO ,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接f ;e 接________;b 接________(填接口编号)。
(2)Ⅰ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Ⅱ中圆底烧瓶盛放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检验Ⅱ中生成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先发生反应。
(4)第四步中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 和3NaHCO (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4NH C1。
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 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另一作用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6)3NaHCO 溶液中含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简述阳极液3NaHCO 生成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3NaHCO 中常混有23Na CO ,测试3NaHCO 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样品g W ,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c 1mol L -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2+3CO +H -3HCO -反应的终点),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1mL V ,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2mL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