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给药管理规定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109.57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药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不安全的用药行为和药物误用引发的严重后果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药物使用效果,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推动医院、社区和家庭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更加重视患者安全,提高用药质量。
1.3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管理体系构建、管理流程规范、监测评估与改进措施等。
第二章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2.1 安全用药概念安全用药是指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避免或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误用所造成的风险,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2.2 安全用药的原则(1)合理用药:遵循医学原理,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标准用药:按照药物使用指南和临床路径,严格执行用药规范。
(3)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方式。
(4)连续用药: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方案,避免断药或重复用药。
(5)监测用药: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3 安全用药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患者的安全:安全用药管理可以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提高用药效果: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方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降低医疗成本:安全用药管理可以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带来的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4 安全用药管理的原则(1)全员参与:安全用药管理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2)科学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用药管理计划,明确目标和指标。
(3)规范操作:确保医护人员按照规范操作,不违反科学原理。
(4)监测评估: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5)持续改进:安全用药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病房用药与给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目的和任务为保障病人在医院病房内的用药和给药安全,维护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病房,包含各科室和病房中的用药和给药工作。
第二章用药管理第三条药品采购1.病房用药采购工作由医院负责采购的部门负责,采购的药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药品准入标准。
2.药品采购应当遵守医院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药品来源可靠、质量可控。
第四条药品入库1.药品入库工作由医院药房负责,负责必需的验收工作。
2.全部入库的药品应当经过验收,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入库。
第五条药品配送1.医院药房依据病房用药需求,依照规定的配送周期将药品送到各病房。
2.病房护士应当依照药品配送单进行验收,并及时存放到指定的药品存放区域。
第六条药品储存1.病房应设置特地的药品存放区域,药品应当依据药品的贮藏条件进行分类存放。
2.药品存放区域应保持乾净、通风、干燥,并防潮、防晒、防腐,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第七条药品检查1.病房应定期对存放药品进行检查,包含检查药品的包装完好性、标签清楚度等。
2.对检查显现问题的药品,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并上报药房进行处理。
第八条药品使用1.病房用药应遵从医嘱,依照医嘱执行给药,禁止随便更改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
2.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的时间、用药次序,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药品报废1.病房护士应定期对过期或失效的药品进行清点、报废,并依照医院要求进行相应记录。
2.药品报废应依照医院规定的程序进行,严禁私自处理或乱倒药品。
第三章给药安全管理第十条给药环境1.给药环境应保持乾净、干净,无异味,确保给药时的卫生和安全。
2.给药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给药操作1.给药操作应由病房护士负责,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给药操作。
2.给药操作前,病房护士应认真核对病人的身份信息,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给药用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给药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临床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给药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用药安全状况,研究解决用药安全相关问题。
2. 设立给药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由药剂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日常给药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药品采购、储存、调剂、使用、监测等环节。
三、药品管理1. 药品采购:严格按照国家药品采购相关规定,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供应商,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储存: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国家相关规定储存,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
3. 药品调剂:药剂科应根据临床需求,合理调配药品,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确保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药品使用: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关注患者用药反应。
四、给药安全管理1. 给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和药品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等。
2. 给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给药时间,避免因给药时间不当影响疗效。
3. 给药剂量: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给药剂量,避免因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4. 给药途径: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国家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五、用药监测1. 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科室应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报告。
2. 药物相互作用监测:临床科室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六、培训与考核1. 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给药用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给药用药安全意识。
2. 考核:对医务人员给药用药安全知识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给药用药安全知识。
给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医院内的给药操作,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员等。
第三条医务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内容,确保在给药过程中做到安全可控。
第二章给药前准备第四条给药前,医护人员必需先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与医嘱全都。
第五条医护人员在给药前必需对患者进行认真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避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第六条医用物品、药品应依照规定进行储存和保管,严禁过期药品或失效药品使用。
第七条医用物品、药品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标签清楚,并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批号等与医嘱全都。
第八条医护人员在给药前应准备好相应的计量器具,如注射器、滴管等,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第三章给药过程第九条医护人员在给药前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并佩戴规范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条医护人员在给药后,应向患者简要说明药品的名称、用途、剂量等相关信息,并记录于病历或护理记录中。
第十一条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采用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方法,严禁滥用静脉给药、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方式。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依照医嘱的要求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并避开剂量错误或计算错误。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反应,以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汇报上级。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速度和连续时间,避开过快或过慢给药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注射部位、输液部位等,避开发生药物渗漏、活性药物误用等情况。
第十六条医护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身体位置,避开姿势欠妥导致药物流向异常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四章不良事件的处理第十七条医护人员在发现不良事件发生时应立刻停止给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第十八条医护人员在处理不良事件时应依照院内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必需时及时汇报相关部门和医师。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1、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遇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询问清楚后在执行。
2、任何方法及途径的用药,均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的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同时确认药品在效期内。
3、常用药品定点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如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严禁使用。
4、静脉用药应在药品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同时核对输液执行单,签名后方可用于病人。
特殊用药要做到床旁交接班。
5、护理人员给患者在使用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使者禁做该药物过敏试验。
6、患者家属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并向病人解释取得理解后方可执行。
药物标签及腕带双重核对后给药。
7、药物应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放置引起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8、使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应有明确标识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
9、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10、定时巡视病房,根据医嘱、病情及用药性质调整输液速度,维持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
11、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及告知义务,使其了解药品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规范护理给药行为,降低护理给药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及参与护理给药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职责1. 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制度。
2. 科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给药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 护理人员负责执行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制度内容1. 护理给药前(1)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号、年龄、性别、诊断等。
(2)核对医嘱,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3)核对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剂型等。
(4)核对患者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
2. 护理给药中(1)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给药途径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给药准确无误。
(3)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给药,并报告医生。
(4)确保给药环境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3. 护理给药后(1)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2)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3)定期检查患者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4.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存放规范,分类存放,定期检查。
(3)贵重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并加锁。
(4)过期、变质、损坏的药品及时处理。
五、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药安全知识培训。
2. 科室护士长负责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药安全知识考核。
3.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护理给药安全知识,并定期参加考核。
六、奖惩1. 对严格执行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制度,造成患者用药风险的护理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医疗机构及从事药品管理的相关人员。
三、职责分工1. 医疗机构应设立药品管理部门,负责药品采购、储存、分发、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2. 医疗机构应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单位的用药管理制度。
3.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护士应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 药品管理人员应做好药品的采购、储存、分发、回收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四、药品采购与储存1. 药品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规范》。
2. 药品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药品供应商。
3. 药品采购后,应及时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4. 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分类、分区、分架存放,确保药品质量。
五、药品分发与使用1. 药品分发应由药品管理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2. 护士在分发药品时,应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等,确保无误。
3.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患者用药前,应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目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2. 临床医师和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报告。
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上报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七、监督检查与奖惩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药品管理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在药品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患者安全给药制度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一)安全给药人员资质管理规定:对患者的安全给药由经过医院授权的人员执行,具体参见《审方、调剂、给药人员权限管理规定》。
对于部分药品实施患者自我给药,参照《患者自理药品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二)患者安全给药管理规定1.给病人用药前,应先核对以下内容:(1)询问病人姓名及核对病案号以确认患者身份;(2)药品、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频率、给药途径是否与处方或用药医嘱一致。
2.给药应做好记录:(1)医生给予病人的所有用药必须做好记录。
(2)门急诊病历用药记录包括就诊日期、病人疾病描述、医师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3)住院病人的给药记录,包括病人的姓名、住院号、床号、药品名称、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要求每次给药均有记录,执行给药的人员签名并记录给药的日期和时间。
3.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疗效,并评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必要时由医生调整给药方案。
对患者新用药物的首剂或初始反应应密切观察。
如有药物不良反应,参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理程序》执行。
(三)病人给药时间管理细则1.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1.5 小时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调整。
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生评估后,方可用药。
2.长期医嘱除特殊要求外,具体给药时间点按以下规定执行:(1)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AM;(2)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AM-4PM;(3)每日三次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4)每日四次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8PM;(5)每晚睡前给药(QN)给药时间为8PM。
(6)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3.临时医嘱(ONCE):在医生开具以后2 小时内完成给药;St医嘱:应半小时内给药。
4.诊断用药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引言给药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成为了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品的种类不断增加,给药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给药的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从患者的安全、药品的规范使用、医疗团队的协作与管理、文档记录等方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
患者的安全1.患者信息核对在给药前,护理人员要先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以确保给正确的患者用药。
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掌握患者的病情及适当的药物治疗。
2.给药前的体征观察在给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观察,如呼吸、体温等,确保患者对该药物没有不良的反应。
3.给药过程中的监护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监护,包括观察患者的反应、药物的剂量、速度、给药时间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预防药物误用护理人员要对医嘱进行认真的解读,避免由于误读医嘱造成误用药物的情况。
并且在给药前,要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药物的适应症,避免因药品配错或误用而造成患者风险。
药品的规范使用1.用药规范护理人员在给药前要了解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用药频次等,确保给药规范。
并要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要求较高,对于药物的功能、不良反应等信息有足够的了解。
2.药品储存药品储存是保证药品使用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防止药品因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污染等问题,药品要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保存。
3.药品的标识和管理为了防止发生混淆或找不到药品的情况,药品应该在容器上标明药品的名称、剂量、批号、有效期等,确保药品的追溯管理和使用的可控性。
医疗团队的协作与管理1.护理与医生协作在医疗团队里,医生负责开具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和监测给药。
因此,在给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的协作非常重要。
如果在执行给药时遇到不确定或疑问的情况,护士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给药的安全性。
2.交接班管理医疗团队中,有时因为工作的需要,需要进行交接班管理。
安全给药管理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涞源县医院安全给药管理制度
一、经过资格认定及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方可执行给药医嘱。
二、用药医嘱抄(转)录须经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并有转抄者签名。
三、护士根据处方或医嘱给药时应先核对以下内容:
药物名称、给药时间和次数、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是否与医嘱相符;询问病人姓名及核对住院号以确认身份;病人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四、给药应做好记录:
(一)医师给予病人的所有用药必须做好记录。
病人用药可记录于门急诊病人的病历及住院病人病历或病历中的给药记录单。
(二)门急诊病历用药记录包括就诊日期,病人的疾病描述、诊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三)病历中应存有给药记录单。
给药记录单记录病人的每日用药情况,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
(四)护士在给药前后应当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并记录。
(五)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宣教用药知识,同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给药方案。
五、凡住院患者治疗需要的药品均由药剂科供应,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品。
确需使用应符合规定。
六、病人给药时间管理细则
(一)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2小时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调整,不能按时给药的以给药错误处理。
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师评估后,方可用药;如不能使用,应由医师在临时医嘱单上开具停用医嘱。
(二)根据医嘱需准点给药(如每4小时给药、每6小时给药、每8小时给药等)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药。
(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四)紧急抢救医嘱给药:开医嘱后即刻给药。
(五)口服给药
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下午给药。
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
相同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应间隔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
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 6-12小时。
4.每日三次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
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4-6小时。
5.每日四次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20:00。
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3-6小时。
6.一般临时医嘱(st):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六)静脉给药
1.首次给药时间:原则上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
如有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药物与次日给药时间应间隔在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
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在6-12小时。
下午三点后开具的bid医嘱当天默认为给药一次,如需两次给药,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4.特殊药物如甘露醇等需准点使用的药物,给药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一般临时医嘱: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
如有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七)肌内、皮下给药
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下午给药。
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
相同药物与次日给药时间应间隔在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
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在6-12小时。
4.一般临时医嘱(st):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八)其他给药
1.膀胱冲洗
(1)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
相同的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间隔在12-24小时。
(2)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
相同的药物每日每次的给药时间
间隔在6-12小时。
2.雾化吸入
(1)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
相同的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间隔在12-24小时。
(2)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
相同的药物每日每次的给药时间间隔在6-12小时。
3. 其它途径给药时间按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