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98 KB
- 文档页数:15
初中体育七年级第一章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4.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4. 运动安全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关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体育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吗?体育锻炼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教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如:如何正确跑步、跳绳、做操等。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教师讲解运动安全常识,提醒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三、实践部分(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自主锻炼,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
3.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情况。
4. 学生对运动安全常识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时:体育锻炼的意义教学目标:- 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掌握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
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的促进。
2. 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 晨练;- 跑步;- 游泳;- 踢足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健康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体育锻炼的意义:-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的促进。
3. 掌握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 向学生介绍晨练、跑步、游泳和踢足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示范晨练、跑步、游泳和踢足球的动作。
4. 分组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晨练、跑步、游泳和踢足球的实际操作练;-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示和观摩。
5.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 强调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中的表现;- 学生之间互评互助。
第二课时:运动技能训练教学目标:- 研究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头部运动技能:- 摇头;- 点头。
2. 上肢运动技能:- 举手;- 摆手。
3. 下肢运动技能:- 跳跃;- 跑步。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运动技能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不同部位的运动技能:- 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头部、上肢和下肢的运动技能;- 逐个讲解运动技能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3. 研究和练运动技能:- 向学生示范摇头、点头、举手、摆手、跳跃和跑步的动作;- 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练。
4. 分组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运动技能的实际操作练;-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示和观摩。
5.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不同部位的运动技能;- 强调每天坚持练,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中的表现;- 学生之间互评互助。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节:课程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体育上册全册的教学设计, 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安排。
第二节: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体育运动能力;
- 培养学生分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合理竞争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体育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第三节: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培养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了解;
- 技巧训练:通过练和训练,提高学生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技能水平;
- 体育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乐趣;
- 体育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动能力。
第四节: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 示范法:通过示范和演示,展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正确动作和技巧;
- 组织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 实践法:通过实际参与体育运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
第五节:教学评价
-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 体育能力测试: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测试,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
- 体育作品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体育作品,评估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创作能力。
以上是我对《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案内容和安排请参考教材。
初中体育教案上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体能,增强体质。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基本体育知识: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2. 基本技能:跑步、跳远、投掷、游泳等。
3. 体育游戏:团队合作的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体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1. 跑步:教师讲解跑步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进行跑步练习。
2. 跳远: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学生进行跳远练习。
3. 投掷:教师讲解投掷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学生进行投掷练习。
三、体育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锻炼。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泳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游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学生进行游泳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游泳的安全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体育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锻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体能,增强体质。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上册第一课,篮球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
教学重点,运球、传球、投篮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运球、传球、投篮时保持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运动等,准备身体。
2. 球类认识,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如篮球的大小、重量等。
3. 运球基本动作,教学运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4. 传球基本动作,教学传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投篮基本动作,教学投篮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6. 比赛练习,分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基本动作。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第二课,足球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足球的基本带球、传球、射门等动作,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则。
教学重点,带球、传球、射门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带球、传球、射门时保持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运动等,准备身体。
2. 球类认识,让学生了解足球的基本知识,如足球的大小、重量等。
3. 带球基本动作,教学带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4. 传球基本动作,教学传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5. 射门基本动作,教学射门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6. 比赛练习,分组进行足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基本动作。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第三课,乒乓球基本技术。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握拍、发球、接发球等技术,了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
教学重点,握拍、发球、接发球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握拍、发球、接发球时保持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运动等,准备身体。
2. 球类认识,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如乒乓球拍的种类、乒乓球的大小、重量等。
3. 握拍基本技术,教学握拍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年级上册体育教案集合5篇年级是一个汉语词语。
含义是: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假设干级谓之年级。
如我国现行学制一般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学校中就编为六个年级。
学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一年级,其次学年升入二年级,馀类推。
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多者,再分成假设干班,中小学一般分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上册体育教案5篇,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七年级上册体育教案5篇【篇一】七年级上册体育教案20xx-20xx学年度七年级体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打算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新生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相识深浅不一、根底不一、身体素养有差距等因素。
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
一、教材分析:新课程中安康教育教材的定位新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安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促进学生身心安康的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安康的根本学问和方法都纳入一本教材。
1.教材突出技术点,强调熬炼的实效性教材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驾驭,增加身体熬炼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不能排斥运动技术,更不能一见到竞技技术的名词术语就认为是竞技技术。
教材中出现的技术与竞技运动技术有很大区分,即使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竞技运动技术,其目的是用它来开展学生的身体,增进安康、增加体质。
2.用方法引路,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体育是以身体熬炼的实践活动为显明特征的,要使教材中的学问、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熬炼,就要把体育学问和技术原理与身体熬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存在的问题绽开学习。
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定和思维实力将起到踊跃的作用。
3.学会评价方法,造就评价实力在使学生学会分析判定的根底上,应当造就他们具有评价实力。
对事物快速做出判定和评价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
通过对事物做出价值判定,造就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树立踊跃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向新的目标前进的愿望,新编教材为此建立了学习评价体系。
七年级体育教案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基本体育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热身运动- 理论知识:介绍热身运动的意义和好处。
-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常见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第二课:篮球基本技巧- 理论知识:介绍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
- 实践操作:教授投球、运球、传球等基本篮球技巧。
第三课:足球基本技巧- 理论知识:介绍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
- 实践操作:教授传球、射门、控球等基本足球技巧。
第四课:羽毛球基本技巧- 理论知识:介绍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
- 实践操作:教授发球、接发球、击球等基本羽毛球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热身运动1. 开场导入:简单介绍热身运动的概念和作用。
2. 理论讲解:讲解不同热身运动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
第二课:篮球基本技巧1. 开场导入:回顾篮球的基本规则。
2. 理论讲解:讲解投球、运球、传球等基本技巧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投球、运球、传球等基本篮球技巧训练。
第三课:足球基本技巧1. 开场导入:回顾足球的基本规则。
2. 理论讲解:讲解传球、射门、控球等基本技巧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传球、射门、控球等基本足球技巧训练。
第四课:羽毛球基本技巧1. 开场导入:回顾羽毛球的基本规则。
2. 理论讲解:讲解发球、接发球、击球等基本技巧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发球、接发球、击球等基本羽毛球技巧训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2. 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
2. 提供其他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和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的研究,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能,锻炼合作与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 热身运动
- 体能训练
- 技能练
- 游戏或比赛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运动
- 运动名称:跑圈
- 目的:热身身体,准备进行后续的活动
- 方法:学生跑圈,每一圈都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
2. 体能训练
- 运动名称:仰卧起坐
- 目的:锻炼腹肌和核心肌群
- 方法:学生仰卧在地面上,然后用腹肌力量将身体从地面上抬起,再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3. 技能练
- 运动名称:篮球运球
- 目的:提高学生篮球运球的技能
- 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篮球运球练,教师给予指导和示范,学生互相观摩和交流经验
4. 游戏或比赛
- 运动名称:足球比赛
- 目的:学生通过足球比赛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个团队进行足球比赛,教师给予比赛规则和战术指导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技能表现、合作精神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篮球、足球、场地等体育器材和场地。
六、教学安全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运动的幅度,避免受伤。
- 在进行游戏或比赛时,学生要注意遵守规则,防止发生碰撞和意外。
以上就是《仁爱版七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的文档。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时:了解体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定义、分类和意义。
-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的分类和意义。
- 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2. 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
-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投影仪。
-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体育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概念解释:简要介绍体育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4. 合作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列举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讨论其意义和价值。
5. 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他们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以及其对自己的影响。
- 学生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短文。
第二课时: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其中一项技能。
-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培养。
- 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介绍。
2. 选择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进行培养。
-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和分组训练。
-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投影仪、体育器材。
- 教学过程:1. 复导入:回顾上节课研究的体育运动的分类和意义。
2. 概念解释: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3. 示例演示:示范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4. 学生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练和培养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5. 合作表演: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展示他们所培养的基本技能。
6. 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基本技能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 学生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所培养的体育运动基本技能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战术-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战术,并能够运用于具体体育运动项目。
-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战术。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
⼩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体育教案模板【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每天坚持⼀⼩时体育锻炼 教学⽬标: 1、在互相讨论中和教师引导下,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
2、在⾃学、讨论和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提⾼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3、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个⼈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发展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主动进⾏体育锻炼,明确个⼈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过程: (⼀)课的开始 1、教师宣布学习内容。
2、学⽣齐读“每天坚持⼀⼩时体育锻炼”课题。
3、教师提问,为什么学习这个内容?请同学们看⼤屏幕。
(1)内容。
(2)⽬的。
(⼆)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对⾝⼼发展有什么价值 1、活动⽬的。
通过活动,使学⽣在原有理解体育锻炼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更全⾯地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发展的价值,进⽽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活动形式。
⼩组讨论,推⼩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提出分组讨论要求。
(2)⼩组讨论。
(3)教师巡视指导,搜集信息。
(4)⼩组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5)教师结合学⽣交流情况,利⽤课间或挂图,形象直观地补充讲解。
4、教师⼩结。
(三)活动⼆、说⼀说“你参加过的或观看过的最难忘的体育活动和⽐赛”,谈谈⾃⼰的感受、体验或收获。
1、活动⽬的。
分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感受、体验和收获激发学⽣主动进⾏体育锻炼。
2、活动形式。
同桌讨论、班上交流,教师⼩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语⾔组织。
(2)同桌同学之间交流。
(3)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4)教师归纳与学⽣互动。
4、教师⼩结。
(四)提问讲解 1、教师说出“⽣命在于运动”的体育格⾔,提问学⽣,你们能说⼀说你知道的体育格⾔。
2、学⽣交流体育格⾔。
3、引导学⽣观看⽑泽东参加体育锻炼的视频。
七年级体育上册教案【篇一:初一上学期体育教案全集】初一上学期体育教案全集教身体发展目标:发展学生柔韧、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
学知识技能目标:学会中学生广播操《舞动青春》。
总情感目标:为满足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追求,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培养学生的表目现力和审美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标课时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
达成目标教学内容1.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眼随手动。
2.挥臂有力,踏步有节奏。
1.介绍中学生广播操的特点。
2.听口令分解练习。
3.小干部组织分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4.完整练习。
5、展示学习成果2 第二、三节,熟悉巩固动作、使其基本能连贯掌握。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学会互相合作的学习。
3 学习第四、五节,初步掌握其正确动作。
培养学生理解和模仿动作的能力,养成自体侧运动体转扩胸踢腿运动摆臂到位,动作舒1.在提示基础上听口令复习。
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1 学习预备节、第一节预备的技术,要求能掌握节动作技术,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好习惯。
伸展运动运动展;振臂有力,手2.讲解后二节的动作要领,分解教脚配合协调。
学。
4.小组练习。
5.展示学习成果。
手臂伸直,体侧到1.在提示基础上听口令复习。
位两臂成一直线点手臂要与地面平行。
2.分解练习。
3.完整练习。
4.小组巩固练习。
6.小组演示,评选最佳小组。
收臂有力,踢腿要3.动作连贯练习。
力拔脚尖。
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运动转体充分,摆臂到5.结合挂图,纠正错误动作。
4 学习第六、七节,初腹背动作节奏感强,符合背景音乐。
培养学生全身协调能力。
跳跃弯腰充分,两臂摆1.示范动作,讲解要领。
2.分解动作教学。
3.学生慢动作模仿练习。
4.分组巩固练习,相互指正。
5.听口令完整练习。
步掌握其动作要领,运动动要保持一直线;手臂到位,弓步和运动跳转步正确,节奏变化准确。
5 学习第八节,初步掌握其动作要领,进一步巩固提高动作正确性、连贯性,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6 让学生熟练、巩固广播操,有效锻炼身体的主要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整理眼随手动,自然伸1.示范动作,讲解要领。
3.完整慢速完整练习。
4.分组练习整套动作。
5〃展示学习成果。
运动展,协调连贯,注2.结合挂图,学生分解练习。
意调节呼吸复习广播操,学生分组自评1、脚步的灵活移动1.完整练习。
和动作幅度与力度2.明确每个动作的要求进行分组练的配合,随音乐韵习;律头部方位、面部3、提出评价方法。
表情及眼神、呼吸4.分组展评运用与配合。
互评 2、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
7 巩固广播操,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8 通过考核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复习提高考核明确评价的方法。
1.完整练习。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2.明确每个动作的要求;力。
3、分组考核。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一第任课老师:班级教学内容人数时间学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教 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学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
目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和扩胸运动。
提高学生的协调标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
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制,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各节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上下肢动作的协调一致,环绕时手臂伸展,动作位置与力量的控制。
教学方法与教具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课的部分开始部分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要求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精神饱满3、注重仪表4、语言亲切要求:快、静、齐准备部分1、慢跑两圈2、徒手操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体转运动④腹背运动⑤弓步压腿⑥侧压腿⑦膝关节运动3、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
立正:两脚跟靠拢并立,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组织:绕甪径场慢跑两圈(400m*2)。
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
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立正、稍息、看脚之长;两腿站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齐的动作要领及要求并示范。
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接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看齐: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领及要求,集中注意力练习。
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对正,看齐。
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
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要立即以碎步调整。
基本部分一、预备节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1-2两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前) 3-4两臂头上交叉两次(左手在前) 5-8左脚开始踏步4次,同时两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示图:第二个八拍1-2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 3- 头左转90度 4- 头还原5-8左脚收回,同时两臂经上向右绕至体侧,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四个八拍同第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二、伸展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至上举。
3-4 还原成直立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 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
难点及易犯错误: 1 两臂头上交叉后衔接踏步。
2手臂上举和绕环时,动作不舒展、幅度小。
应对策略: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右臂经侧至上举 6- 还原成直立7-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举(眼看左手)8- 还原成直立示图:1、在教师口令提示下,按较慢节拍完成动作。
2、练习动作前,先做几节肩胸部位的伸拉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 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
难点及易犯错误: 1、手臂上举、侧平举位置的控制。
2、侧平步时身体重心的控制。
应对策略:分别进行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练习,多次重复,体会手臂控制和重心控制第二个八拍1-2 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3-4 两臂侧上举,稍抬头 5-7 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环至体侧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三、扩胸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两臂前举(两手重叠,左手在上)3-4 还原成直立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两臂经侧至侧举6- 右脚收回成直立,同时两臂前举(两手重叠,左手在上)7- 两腿屈,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 8- 身体直立,同时两臂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示图:第二个八拍1-3 两腿屈伸两次,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下举,后振两次成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篇二:七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初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
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
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
因此,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教学目标(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精神。
(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到: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4、通过技能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5、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四、教学措施(一)教学改革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进会场锻炼身体的习惯。
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3、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三)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激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