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装复合模课程设计 (2)
- 格式:doc
- 大小:885.00 KB
- 文档页数:31
工装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在工业生产中,工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工装设计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工装设计的重要性,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工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工装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理解工装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掌握基本的工装设计理论和实用方法;3.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装设计与优化的任务;4.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工装设计与仿真。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装设计基础介绍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通过实例进行解析和讲解。
2. 工装设计与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工具,进行工装的设计、分析、优化与修改。
3. 工装设计实例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工装实例,综合运用前两个部分所学知识,完成对工装的全过程设计、仿真和优化。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1.学生需完成本课程设计所有任务,并根据时间节点按时上交相关的报告和作品;2.学生需深入学习工装设计基础知识,按要求完成课程笔记、实验报告和课程总结;3.学生需进行课程实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完成工装设计、分析、优化和修改,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4.学生需掌握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合理运用于工具设计的实践过程中。
五、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1.按时提交作业、作品和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严谨、结构合理、资料准确、表述清晰,具有论证严谨、观点独立的特点;2.实现了所给出工装设计任务的各个要求,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了实际工装设计问题;3.综合评价:对学生在实验报告和课程总结中综合得分,对最终设计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后者的权重占比较大。
六、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1.《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第三版) //@出版社,作者://2.《近代机械设计》(第四版) //@出版社,作者://;3.《基于SolidWorks的工装设计教程》(第二版)//@出版社,作者://;4.《工装设计基础》【图】//@出版社,作者://。
复合模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复合模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复合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复合模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熟悉复合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复合模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复合模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3.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复合模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复合模设计的概念和原理:介绍复合模设计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复合模设计的本质和基础。
2.复合模设计的应用领域:介绍复合模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建筑设计等,让学生了解复合模设计的广泛应用。
3.复合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介绍复合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模型的建立、参数的设置、求解器的使用等,让学生掌握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技能。
4.复合模设计实践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复合模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复合模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效果。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复合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复合模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复合模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复合模型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特点。
了解复合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复合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操作相关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复合模型的基本概念:介绍复合模型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复合模型的原理:讲解复合模型的组成原理、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
3.复合模型的应用:介绍复合模型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结构优化、材料设计等。
4.复合模型的建模与分析:教授如何运用相关软件建立复合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分析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复合模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复合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相关软件,进行复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复合模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复合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软件等,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冲压正装复合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压正装复合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2. 学生能掌握冲压正装复合模的设计步骤和关键参数,具备初步的模具设计能力。
3. 学生了解冲压正装复合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熟悉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冲压正装复合模的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CAD/CAM软件进行冲压正装复合模的参数化设计和模拟分析,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具设计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冲压正装复合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探究兴趣。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正装复合模基本概念:介绍冲压正装复合模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使学生了解模具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1章“冲压模具概述”。
2. 冲压正装复合模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讲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分析正装复合模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2章“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原理”。
3. 冲压正装复合模设计步骤及关键参数:详细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解析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冲压模具设计方法”。
4. 冲压正装复合模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4章“冲压模具应用实例”。
5. CAD/CAM软件在冲压正装复合模设计中的应用:教授学生运用CAD/CAM 软件进行模具设计、模拟分析及优化。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共页编号:QD—0708—05 版本号:B/O 流水号:2011T04-010¥授课教师:蔡文华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代码Z第页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 二、旧课复习通过问题学生,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三、导入新课由于冲裁件形状、尺寸、精度和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冲裁模的结构类型也不同, 本次课程主要讨论冲压生产中常见的复合模的结构特点。
四、新课教学复合模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的冲模。
是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 道分离工序的模具。
复合模的设计难点是如何在同一工作位置上合理地布置好儿对凸、凹模。
它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乂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异它们可能是冲孔、落 料、拉深或整形等不同工序的组合。
复合模结构特点:生产效率高 节省人力、电力和工序 间搬运工作。
冲裁精度高-因几道工序在同一工位上完成,定位基准一致。
制造成本较高-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周期较长。
模结构特点对比复合模结构选择原则 •生产批量复合模的生产效率高,故对大量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冲裁精度 当冲件的尺寸精度或对称度、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可考虑采用复合模。
复合工序的数量一般复合工序应在四个以下,否则模貝结构复朵,强度也不好,并且不易 制造和维修。
按照复合模工作零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图2-43为正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
正装式复合模工作时,板料以导料销和挡料销定位。
上模卜•压,凸凹模外形和凹模进行落料,落下料卡在凹模中,同时冲孔凸模与凸凹模内孔 进行冲孔,冲孔废料卡在凸凹模孔内。
卡在凹模屮的冲件由顶件装置顶岀凹模而。
顶件装置 由带肩顶杆10和顶件块9及装在下模座底下的弹顶器组成。
教学过程 (代码A-4)□單工序模 ■復合模 □連續模教学过程(代码A—4)。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硅钢片正装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要求:(1)模具结构必需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并能在工作状态下形成压应力体系;(2)模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功能可靠,导向精度好;(3)认真考虑模具的润滑、排气,并能可靠清除冲出的零件及废料;(4)合理选用精冲模具材料、热处理方法和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5)模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确定课题,查阅、收集资料;第二周:零件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确定;第三周:工艺分析计算;第四周: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第五周:工作零件设计与制造;第六周:审核完善设计内容和设计论文;第七周:打印论文,准备答辩。
指导老师(签名)______本套模具设计的是硅钢片冲裁模的模具装配图及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其设计思路是根据多个模具加工实例生产中总结而来。
设计内容是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首先,确定该模具类型为冲孔、落料复合模;接着,做工艺计算,计算出冲裁时的冲压力、卸料力、推件力、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和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再次,根据前面所计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
最后,设计出挡料销、卸料板、推件装置、橡胶、导柱、导套和模柄等模具的主要零部件,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其中一些零件是标准的零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查表选配如:导柱、导套、模架螺母、销钉等。
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含了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凸凹模结构设计、定位零件、弹性卸料装置、推件装置、橡胶的选用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方法和加工注意要点,以及导柱与导套和模柄与模架等标准零件的选取。
这样更有利于加工人员的一线操作,使其通俗易懂加工方便。
本次毕业设计不仅使我重温和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让我做到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其中的细微点更使我认识到做事情的细心、谨慎。
一种硅钢片正装复合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硅钢片正装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摘要本套模具设计的是硅钢片冲裁模的模具装配图及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其设计思路是依照多个模具加工实例生产中总结而来。
设计内容是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开始的,依照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第一,确定该模具类型为冲孔、落料复合模;接着,做工艺运算,运算出冲裁时的冲压力、卸料力、推件力、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和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再次,依照前面所运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
最后,设计出挡料销、卸料板、推件装置、橡胶、导柱、导套和模柄等模具的要紧零部件,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其中一些零件是标准的零件,能够依照设计要求查表选配如:导柱、导套、模架螺母、销钉等。
模具要紧零部件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要紧内容,其内容包含了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凸凹模结构设计、定位零件、弹性卸料装置、推件装置、橡胶的选用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方法和加工注意要点,以及导柱与导套和模柄与模架等标准零件的选取。
如此更有利于加工人员的一线操作,使其通俗易明白加工方便。
本次毕业设计不仅使我重温顺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让我做到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其中的细微点更使我认识到做情况的细心、慎重。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好明白得了模具。
关键词:硅钢片,冲孔,落料,凸凹模,复合模目录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1.1 工艺性分析 (1)1.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1)1.3 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的确定 (2)1.4 排样和材料的利用 (4)1.5 冲模结构的确定 (5)2 要紧设计运算 (7)2.1 各部分工艺力运算 (7)2.2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运算 (8)2.3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运算 (10)2.3.1 落料尺寸 (10)2.3.2 冲孔及中心距尺寸 (11)3 模具总体设计 (15)3.1 模具类型的选择 (15)3.2 定位方式的选择 (15)3.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15)3.3.1 出件方式选择 (15)3.3.2 卸料方式选择 (16)3.4 导向方式的选择 (17)4 凸模、凹模、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8)4.1 冲孔凸模结构的设计 (18)4.2 凹模结构的设计 (18)4.2.1 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尺寸运算 (18)4.2.2 凹模刃口形式的选择 (20)4.3 凸凹模的的结构设计 (21)5 模具材料的选用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23)5.1 模具材料的选用 (23)5.2 模架、模座的选用 (24)5.3 定位零件的设计 (25)5.4 卸料装置的设计 (25)5.5 推件(顶出)装置的设计 (26)5.6 凸凹模固定板的设计 (27)5.7 垫板选用 (27)5.8 导柱导套的布置和选用 (28)5.9 模柄的选用 (29)6 模具总装图 (30)7 冲压设备的选择 (32)8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33)8.1 落料凸模的加工 (33)8.2 落料凹模的加工 (34)9 模具的装配和冲裁模具的试冲 (37)9.1 模具的装配 (37)9.2 冲裁模具的试冲 (38)结束语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工件如图1.1所示,工件是硅钢片零件,材料为235-,厚度 1.2Q A=,t mm 大批量生产,设计冲裁模。
复合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复合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参数计算和工艺要求。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模具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复合模冲压模具的二维和三维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解决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项目,并展示设计思路和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复合模冲压模具在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机械工程职业的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中职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制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复合模冲压模具概述:介绍复合模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复合模冲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复合模冲压模具的主要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3. 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流程与参数计算:介绍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参数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复合模冲压模具工艺要求及材料选择:阐述复合模冲压模具的工艺要求、材料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
教材章节:第四章5. CAD软件在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软件进行复合模冲压模具的二维和三维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姓名:叶**指导老师:李****机电工程系09模具设计与制造2011.5.1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3)三、主要设计计算 (4)四、模具总体设计 (8)五、主要零部件设计 (8)六、冲压设备的选定 (12)七、设计小结 (13)八、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任务姓名:叶** 班级:09模具学号:一、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二、零件:材料:Q235厚度:2.0mm批量:大批量三、任务内容:(一)工艺设计1、工艺审查与工艺分析2、工艺计算:①毛胚计算②工序件计算或排样图3、工艺方案的确定①工序的确定②基准和定位方式的选择(二)模具设计1、总图2、零件图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一、工艺性分析1、材料零件的材料为Q235普通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2、结构该零件属于较典型冲裁件,形状简单对称。
孔边距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见参考文献①表2.9.5),故可以考虑复合冲压工序。
3、精度零件外形:80±0.07属于10级精度,60±0.05属于9级精度。
零件内形:16060.00Φ+属9级精度。
孔间距:42±0.08属11级精度(均由参考文献精度②附录一查得)。
因零件边有90o的尖角,应以圆弧过渡,查参考文献①表 2.7.1取r=0.5mm。
零件精度较高,模具按六、七级制造可达到尺寸精度要求。
4、结论可以冲裁。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③: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方案②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部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部专业题目任务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 日期:系主任:日期:审查学部主任: 日期:批准前言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工艺设备,主要应用于制造业。
它是和冲压、锻造、铸造成形机械,以及塑料、橡胶、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制品成形加工用的成形机械相配套,作为成形工具来使用。
模具属于精密机械产品,它主要由机械零件和机构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导向零件、支承零件、定位零件及送料机构、抽芯机构、推出机构等。
模具与相应的成形设备(如冲床、塑料注射机、压铸机等)配套使用时,可直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使之成形为合格的制件。
为提高模具的质量性能精度和生产效率,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模具多采用标准零件,所以模具属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一副中小型冲模或塑料注射模中,其标准零件可达90%,其工时节约率可达25%到45%。
现代产品生产中,由于模具的加工效率高,互换性好,节约原材料,所以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现代工业产品的零件,广泛采用冲压、锻造成形、压铸成形、挤压成形、塑料注射或其它成形加工方法,和成形模具相配套,经单工序或多道成形工序,使材料成形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或成为精加工前的半成品件。
如汽车覆盖件,须采用多副模具,进行冲孔、拉深、翻边、弯曲、切边、修边、整形等多道工序,成形加工为合格零件;电视机外壳、洗衣机内桶是采用塑料注射模,经一次注射成型为合格零件;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是采用锻造成形模具,经滚锻和模锻成形加工为精密机械加工前的半成品配件。
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冲模,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可成形加工几十万件,甚至几千万件产品零件,如一副硬质合金模具,可冲压硅钢片零件上亿件,这类模具称为大批量生产用模具。
适用于多品种、少批量,或产品试制的模具有组合冲模、快速冲模、叠层冲模或低熔点合金成形模具等.在现代加工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类模具称为通用、经济模具。
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器材与设备、电器、仪器与仪表等工业产品的元器件或零、部件越来越趋于微型化、精密化,其零件结构设计中的槽、缝、孔尺寸要求在0.3mm 以下,所以批量生产用模具要求很高。
如高压开关中的多触点零件,宽度仅为10mm,却需冲孔,冲槽、弯曲、三层叠压等多个工序,模具需设计为70工位的精密级进冲模。
又如手机中零件尺寸极其微小,对模具的要求很高。
这类微型冲件和塑件用的模具,已成为高技术模具或专利模具。
大型模具,重量在10吨以上的已很常见,有些模具重量达到30吨.如大型汽车覆盖件冲模、大型曲轴锻模、大尺寸电视机外壳用塑料注塑模等重量都在10吨以上.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适应性也越来越强,模具的制造水平已成为工业国家制造工艺水平的标志.另外,模具是进行成形加工及少、无切屑加工的主要工装,在大批、大量加工中,可使材料利用率达90%或以上。
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
我们利用模具加工各种的工件,以便满足人们的需要,模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
因此我选择了模具的毕业设计来检验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有很多种,模具的种类繁多,但是用处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冷压模、硬质合金冲模、塑料成型模等。
其中以冷压模和塑料膜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高。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制模具装配图以及主要零件图,使得对CAD的应用得到了巩固和加深。
同时对所给的零件进行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形状、厚度、加工规模等从而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完成加工要求.在加工分案的选择上选用了正装式复合模进行加工。
同时对冲裁工艺、模具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希望对大学四年的知识能够有一个总结,顺利完成这次毕业设计。
课题:正装复合模设计零件简图:如图所示材料:0。
8F厚度: 1。
2mm·1 冲裁工艺设计1.1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冲裁件的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冲裁件的工艺是否合理,对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尺寸和精度要求。
1。
1。
1 材料特性分析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工件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必须满足冲压工艺要求:(1)应有良好的塑性.在成形工序中,塑性好的材料,其容许的变形程度大。
在分离工序中,良好的塑性才能获得理想的断面质量。
(2)应具有光洁平整且无缺陷损伤的表面状态。
表面状态好的材料,加工时不易破裂,也不容易擦伤模具,制成的零件也有良好的表面状态。
(3)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
因为一定的模具间隙,适应于一定厚度的材料.本零件采用10号钢,10号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其中含C量为0。
07%~0.14%,抗拉强度b 335MPaδ=,屈服强度205s MPaδ=。
其韧性好,强度适中吻合加工的要求。
1.1.2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冲裁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最好是规则的几何形状或由规则的几何形状所组成。
同时应避免冲裁件上过长的悬臂与凹槽,它们的宽度要大于料厚的(1。
5到2)倍,该零件外形上接近于矩形,没有悬臂和凹槽,冲裁件的最小尺寸为1.4mm大于1.5t。
(2)一般情况下,冲裁件的外形和内孔应避免尖角,采用0.5R t>的圆角。
此零件设有R2。
5的倒角.(3)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限制,孔的尺寸不宜过小。
用一般冲模冲圆孔时,对硬钢,直径 1.3d t≥;对软钢和黄铜, 1.0d t≥;对铝及锌,0.8d t≥.冲方孔时,对硬钢,边长1.0a t≥;对软钢及黄铜,0.7a t≥;对铝和锌,0.5a t≥。
由于10号钢属于软钢。
而1.40.8d=>。
所以该条件也满足。
(4)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或孔与零件边缘之间的距离a,因受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限制,其值不能过小,一般应取a.〉2t(3—4mm),如使用级进模,而且对零件精度要求不高时,a可适当减小,但也不宜于小于板厚。
该零件的孔与孔间的最小尺寸为 5.5mm,孔与零件边缘的最短距离为4mm。
(5)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达IT10—IT12,高精度可达IT8—IT10级,冲孔比落料的精度约高一级。
该零件没有标准公差,则对于非圆形件按国家标准《非配合尺寸的公差数值》14IT精度来处理,冲模则可按11IT精度制造.1。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有两道加工工序:冲孔、落料。
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简单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和冲孔连续加工,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三:落料和冲孔复合加工,采用复合模生产。
三种方案比较见表1.1方案一虽然模具结构简单,尺寸较小,重量较轻,模具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模具依靠压力机导轨导向,模具的安装调整麻烦,很难保证上、下部分对正,从而难以保证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冲裁件精度差,模具寿命低,操作也不安全,需要两套模具,生产率较低而且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二级进模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上能完成多道工序,使用级进模可以减少模具和设备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级进模容易实现冲压生产自动化.但是,级进模比简单模结构复杂,制造麻烦,成本增加.级进模的条料的准确定位的问题不好解决。
方案三复合模也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中一次送料定位可以同时完成几个工序.和级进模相比,冲裁件的内孔和外缘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条料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冲模轮廓尺寸较小,复合模适合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且零件的形位精度容易保证,条料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生产效率较高。
综上分析应该选择第三方案进行加工.2。
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2。
1 排样方案的确定冲裁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叫排样。
排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材料利用率的高低,而冲压件的成本中,材料费用一般占60%以上,因此合理排样对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的排样方法可以分为三种:(一)有废料排样: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四周都留有搭边。
可由搭边补偿误差,因而能保证冲裁件的精度和质量,冲模寿命也较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二)少废料排样:沿工件部分外形冲裁,局部有搭边和余料。
因受剪裁条料质量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其冲件质量稍差就会影响模具的寿命,但材料利用率高,冲模结构简单。
(三)无废料排样:工件由条料顺次切下,直接获得零件,无任何搭边.冲件的质量较差,模具寿命低,但材料利用率高。
采用少、无废料排样,对节省材料有重要意义。
同时,因冲切周边减小,可降低冲压力并简化冲模结构。
但采用少、无废料排样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工件所能达到的质量与精度都较差,同时模具寿命也较低。
此外,少无废料排样中,工件的毛刺也不在同一方向。
无论是有废料、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其排样的型式均可分为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和多行排等。
综上分析,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选取有废料排样,采用直排的形式。
2。
2 搭边的选取排样时工件之间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叫搭边。
搭边虽然形成废料,但在工艺上却有很大的作用。
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零件.搭边还可以保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利于送进。
搭边值要合理确定。
搭边值过大,材料利用率低;搭边值过小,在冲裁中有可能被拉断,使零件产生毛刺,严重时会拉入凸模与凹模间隙之中,损坏模具刃口。
搭边值的大小通常与材料的机械性能、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材料厚度以及送料和挡料方式等因素有关。
硬材料的搭边值比软材料的搭边值可小一些;工件尺寸大或是有尖突的复杂形状时,搭边值取大些,厚材料的搭边值应取大些;用手工送料,有侧压装置,搭边值可取小些。
目前搭边值的大小是由经验确定的。
表2.1是常用以确定搭边值的参考数表。
表2。
1 搭边a和a1的数值下0.25~0.1。
2 1.51.8 2.0 2。
2 2。
5 501。
0 1。
2 1.5 1。
8 1。
8 2。
00.5~0.80。
8~1。
0。
8 1.0 1.2 1.5 1.5 1.8 2根据零件矩形形状最长边长为24.5mm,厚度为0。
8mm,所以a1=1。
5mm,沿边a=1。
8mm.2。
3 送料步距、条料宽度及导料销与条料间距计算2。
3.1送料步距:两次冲裁间板料在送料方向移动的距离L,其值等于冲裁件相应部分的宽度加上工件间搭边值a,即L=d1+a=22+1。
2=23。
2mm(2—1)2。
3。
2条料宽度及导料销与条料间距的计算条料宽度的计算B=d2+2a=(34+1.5x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