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面诊升级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一、总论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二、各论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
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
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
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
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
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
第一节面诊的理论依据[日期:2009-02-28]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作者:[字体:大中小]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
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面部络脉丰富,气血充盛,加之面部皮肤薄嫩,故色泽变化易于显露于外。
《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说:“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
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对气血之扰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映。
从面部的望诊,不仅能诊察出面部本身病变,而且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
因此,面诊在诊断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日期:2009-02-28]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作者:[字体:大中小]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
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
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
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亦就是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
下面分两部分介绍。
一、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见图2—1)。
图中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肝部左右为胆;肝下(准头)为脾;方上(脾两旁)为胃;中央(颧下)为大肠;挟大肠为肾;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处(见图2—2)。
此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
中医面诊试题及答案面诊是中医医疗中的重要环节,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舌苔、脉象等来辅助诊断疾病和判断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常见中医面诊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面诊。
一、试题:1. 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象弦数,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2. 面部皮肤呈现暗淡无华、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3. 面色苍白、舌苔很厚、脉象弦细,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4. 面部呈现黄色、舌苔黄厚、脉象弦数,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5. 面部色暗而肿胀、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二、答案:1. 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象弦数,这种面诊表现通常提示患者体内有阳盛阴虚的情况,可能患有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等疾病。
2. 面部皮肤呈现暗淡无华、舌苔黄厚、脉象滑数,这种面诊表现通常提示患者体内有湿热内蕴的情况,可能患有湿热病、湿疮等疾病。
3. 面色苍白、舌苔很厚、脉象弦细,这种面诊表现通常提示患者体内有气血不足的情况,可能患有贫血、气虚等疾病。
4. 面部呈现黄色、舌苔黄厚、脉象弦数,这种面诊表现通常提示患者体内有湿热黄疸的情况,可能患有黄疸、肝胆湿热等疾病。
5. 面部色暗而肿胀、舌苔厚腻、脉象滑数,这种面诊表现通常提示患者体内有湿气停滞的情况,可能患有湿气病、风湿病等疾病。
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医面诊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关疾病的表现。
然而,请记住这仅仅是初步判断,最好还是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进一步的辨证论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面诊是一门宝贵而独特的诊断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为中医医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老中医秘不外传的面诊秘诀第一、中医面相诊病两眉间为肺,颜色白黄则有病。
两眼间为心,颜色白黄发亮有病。
鼻梁为肝,颜色发红乌暗则有病。
鼻羽为胆,黄的为病,白中带点为结石,两鼻孔为胃,色白则有病;两咀角为肾,颜色白淡则有病,白中带点为结石。
第二、秘传面相疾病总抉肾亏眼肚黑,脾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黑稿。
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肺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
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气虚面浮肿,多寒面唇青,痛病眉心皱。
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
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黄白。
腹痛白面唇?面黑蓝防泄,眼圆突防狂,似鹤成痨症,如紫定骨蒸。
鬼惊面蓝黑,绝胃口门青,服毒白人口,发红下血症,面黄如染纸。
肠风及血崩,眼沉成眼病,鼻丑腰不宁,怪部黑忧症,斑缠亦同评。
悬针灵锁印,中焦病必成?鼻上成三折,手足断宜惊,痰盛面光亮。
气紧腰痹防,鼻耳暗将亡,诸病宜查此,临症不张忙。
第三、疾病在面部表现祥析心经受病盯盾心皱,悬针破印,山根断,眉连印眉毛重主心经或心病。
“肝经受病一眉骨强起,颧骨高竖,人瘦筋现,眼多红筋,面皮紧瘦,颈筋多粗,肌重肉松,鼻脊露骨,细小无肉,此为肝病阴虚见血。
馏似醉者,色泽常常清而忽昏浊劈惨者,皆是不常之变,尽为卒死之兆。
病人若目兵妻视,舌卷缩者,谓之心绝,即日死。
面惨色黄,唇青短缩者,谓之脾绝,不出十日死。
齿牙干焦,耳黑而聋者,为谓肾绝,不出旬日死。
口中纪很不合及眼睛翻恶者,谓之肝绝,不出十日死。
发直干脆者,不出半月死。
面色忽如马肝,望之如青龙之黑,不出三日死。
四墓发黑色者死。
年上横黑气者死。
病人得紫色者皆痉,得黑色者皆死。
面有三黑:墨黑吉,漆黑吉,炭黑凶。
水色如黑漆,不欲如炭,如乌羽者生候,如烟煤者死候。
面有三红:鸡冠红吉,朱砂红吉,大红者死。
火色欲如白裹朱砂,不欲如蓝,如翠羽者生候,如草滋者死候。
面诊技能模板一、面诊基础知识面诊是通过观察面部状态来推测人体内部状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面诊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面部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通过对面部各区域的观察,可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状态。
二、面诊技能的提升1.掌握面部反射区:熟悉面部各区域的反射区,了解每个区域与人体内部脏腑的对应关系。
例如,额头反映心肺功能,鼻头反映脾胃功能,眼周反映肝胆功能等。
2.观察面部颜色:面部颜色是反映人体内部状况的重要指标。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生理状态。
例如,白色代表气血不足,红色代表热证,青色代表寒证等。
3.辨别面部气色:面部气色是指面部给人的整体感觉。
通过观察面部的光泽、润燥、聚合等情况,可以判断人体气血盈亏、寒热虚实等。
4.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病史、症状、舌脉等信息,对面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三、面诊技能实践1.准备工作:选择安静、明亮、无遮挡的环境,准备好镜子、纸笔等工具。
2.患者准备:请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情绪影响面诊结果。
3.观察面部:从远处观察患者面部整体情况,再到近处仔细观察各反射区。
注意观察面部颜色、气色、斑痣等变化。
4.记录信息: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纸上或使用手机拍照,以备后续分析。
5.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信息,对面部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患者脏腑功能状况,得出初步诊断。
6.结果验证:通过进一步检查或询问患者,验证初步诊断的准确性。
四、面诊技能提升技巧1.多看多练:积累大量的面诊经验,多看多练,提高自己的诊断准确性。
2.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医理论,了解人体脏腑功能与面部反射区的对应关系,提高对面部信息的解读能力。
3.注重细节:对面部细节的观察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例如,对斑点、痣、皱纹等的观察要细致入微。
4.培养手感:通过触摸面部,了解面部的弹性、湿度等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5.持续学习:面诊技能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中医面诊的一些小方法中医面诊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特征,可以判断出身体的病理变化和脏腑功能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面诊小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内容:1. 面色观察:观察患者的面色,一般分为红、白、黄、黑、青等,不同的面色反映着不同的病理情况。
比如,面色红润可能是气血旺盛,而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
2. 目诊:观察患者的眼睛,包括眼神、眼白、眼睑等。
眼睛是脏腑之海,通过观察眼部情况可以了解肝、心、肾等脏腑的功能情况。
3. 面部纹理观察:观察患者面部的皮肤纹理,如皱纹、色斑、痤疮等。
面部纹理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湿气、热毒、血瘀等病理状况。
4. 唇色观察:观察患者的唇色,一般分为红、白、紫等。
唇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心悸、气虚、血瘀等不同的病理情况。
5. 脉象观察:面诊时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判断脉象的变化来了解脏腑的功能情况。
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坚等。
6. 鼻观察:观察患者的鼻形、鼻色、鼻洞大小等。
鼻形的变化可以反映肾气虚、肺火旺等病理情况。
7. 耳垂观察:观察患者的耳垂形状、颜色等。
耳垂的变化可以反映肾气旺盛、肝火旺盛等情况。
8. 面部肌肉观察:观察患者面部肌肉的紧张程度、萎缩情况等。
面部肌肉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9. 声音判断:听患者说话的声音、音调等。
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声音器官的病理情况,如嗓音沉闷可能是肺热火旺,声音低沉可能是肾气不足等。
10. 面部表情观察:观察患者面部的表情、眉毛、嘴角等部位的变化。
面部表情的变化可以反映情绪的波动,如愁容可能是肝气郁结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医面诊小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脏腑功能情况,但在实际诊断中,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中医面诊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建议患者在面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诊断。
中医颜面望诊图释-面诊部位详解中医面诊(l)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精神饱满,表情自然,稍有光泽——正常人面容。
(2)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泡疹,表情痛苦,呼吸和脉搏增快——急性病面容,如大叶肺炎、痢疾、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传染病等。
(3)面部浮肿,眼睑水肿苍白,眼裂小,额部有指压下凹现象,尤其是清晨较重——急、慢性肾炎、肾病等。
(4)面容憔悴、面色灰暗、两眼无神、精神萎靡——慢性消耗性疾病。
(5)颜面苍白、浮肿、眼睑宽而松弛、表情迟钝而冷淡、黑眼珠上方露白,眼球突出——甲状腺机能亢进。
(6)面容苍白、浮肿,缺乏表情。
舌大唇厚。
加上声音沙哑、耳聋,全身皮肤粗糙等——甲状腺功能低下。
(7)面部浮肿、双颊暗红、口唇紫绀——多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8)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突出、两颧隆起、耳鼻增大——肢端肥大症。
(9)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少气懒言——伤寒病。
(10)面容发红、胖圆、状如满月,由于两颊脂肪堆积,正面可能看不到耳朵——多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柯兴氏综合征。
(11)面部肌肉强直、言语或动作时表情无变化,似面具样——一震颤性麻痹和脑炎。
(12)面色苍白呈铅灰色、表情淡漠、双目失神、两眼凹陷、颧部突出、鼻尖峭立——多为大出血、严重休克、急性腹膜炎等。
(13)眼球结膜充血,面部及眼眶区、颈、胸部皮肤发红,压之退色——多为流行性出血热。
(14)在无黄疸的情况下,面色晦暗呈棕黑色中透青灰——多为肝硬化或肝癌晚期。
(15)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完成吹哨、鼓腮动作,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多为面神经炎。
(16)面部结节状增生和斑块,并融合成大块凹凸不平的结节,眉毛、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形如狮子脸——多为瘤型麻风。
(17)面部清瘦而苍白,两颊红呈胭脂色,下午明显伴有低烧——活动性肺结核。
(18)脸色枯黄、鼻梁扁平、眼呈杏状、眼睑浮肿、额有皱纹、唇厚、伸舌、神疲无力——先天性愚笨。
几乎要失传的面诊图解大全(一定要收藏)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大诊法,而面诊又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顾名思义,面诊就是通过观察面部各个部位的色泽、形态变化,以获取人体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进而诊断和防治疾病。
通过对面部形态、皮肤、颜色、瑕点分布等方面的观察,可以得知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状态。
简而言之,面诊就是“看五官,观气色,辨脏腑之病”。
五脏在面部的反射区五脏在面部的分布两眼间为心、鼻梁为肝、鼻头为脾、两眉间为肺、颊外侧为肾望五官知五脏脾气通于口: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状则唇色发黄,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肝气通于目:肝气顺则目清明,目清则能辨五色;肝有病状则目眦发青,会影响视觉。
肺气通于鼻:肺脏和顺健康,则鼻能闻香臭;肺有病状则喘息鼻张,影响呼吸功能。
心气通于舌:心气和顺则舌能辨五味;心气不顺有病状则舌卷短,影响话语清晰。
肾气通于耳:肾气足则耳能听五音;肾气虚则耳鸣耳聋,影响听力。
面诊的具体流程面诊流程图望面知健康心反射区在两眼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
肝反射区在外耳道连线与鼻梁中线交叉处。
如这两个部位发青发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
脾反射区在鼻头。
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会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
肺反射区在两眉端连线的中点。
若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肾反射区在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垂直线交叉处。
若此部位有痣或痦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
【中医常识链接】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
”说明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在面部都有相应反映,人们可以通过对面部各种状况的观察,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病情变化。
因此,面诊是很有根据的。
正常人的面色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
面色异常的情况有几种三庭五眼法三庭五眼法反映了人体面部正面观的纵向和横向的比例关系。
中医面诊系统流程一、引言中医面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人体外部特征和面部表情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面诊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面诊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本文将介绍中医面诊系统的流程。
二、系统准备中医面诊系统的使用需要准备一台电脑或移动设备,并安装相应的中医面诊软件。
确保设备的网络连接良好,以便获取最新的面诊数据和支持。
三、系统登录打开中医面诊软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需要进行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
四、面诊信息录入进入系统后,需要录入患者的面诊信息。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要录入患者的面部照片或视频,以供系统分析和诊断。
五、面诊分析系统根据患者提供的面部照片或视频,进行面诊分析。
系统会自动识别患者的五官轮廓、面部表情等特征,并结合中医面诊理论,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会根据面部特征的变化,判断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等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六、诊断结果展示系统将面诊分析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结果包括患者的体质类型、脏腑功能情况、面部特征分析等详细信息。
同时,系统还会给出针对患者体质和脏腑功能的中医调理方案,包括中药方、针灸方等。
七、诊断结果讨论用户可以与系统进行诊断结果的讨论。
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和疑问,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用户可以提出问题,系统会给出相应的回答和建议。
八、诊断结果保存用户可以选择将诊断结果保存在系统中,以便日后参考。
同时,用户也可以将诊断结果导出为文件,保存在本地设备中。
九、系统更新和维护中医面诊系统会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用户需要定期检查系统是否有更新,并及时进行更新操作。
同时,用户还可以向系统开发者反馈系统的问题和建议,以帮助系统改进。
十、系统退出用户在使用完中医面诊系统后,可以选择退出系统。
系统会自动清除用户的登录信息,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结语中医面诊系统的出现,为中医面诊提供了便利和准确性。
中医面诊升级版颜面望诊是几千年来中医理论精华的一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之一,健康的人脸上应该是干干净净,色泽红润有光泽。
刚出生的婴儿脸上通常都是干干净净的;随着岁月的增长以及空气、水、食物添加剂、环境污染、基因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健康受到伤害,面部就会逐步产生症状 .通过面部颜色查看健康:1.黄色:脾胃,消化系统不好;2.白色:肺,呼吸系统有问题;3.红色:心脑血管系统有问题;4.青色:肝胆,免疫系统有问题;5.黑色:肾脏、膀胱系统有问题。
观察舌头 :健康人的舌头是粉红色的。
如果不健康的人从舌头上可以看出来1.他的舌苔很厚,那是他的脾胃不好,2.舌根发青,他的肾不好,3.舌两侧有牙印,是肝不好,4.舌头发白,是心不好,那是心肌供血不足。
血液循环不好,有贫血的症状。
5.舌尖发暗紫色,是心火过旺,是血绸,血粘,6.舌尖长了许多小点点、红点点,他可能有心肌炎。
7.舌尖不尖,中间有深沟可能有糖尿病。
面诊主要分为八大部分:即“心、肺、肝、肾、脾、小肠、大肠、生殖”。
肝1.胆主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就不好,他的白眼仁发黄,很浑浊,不透明,象近视眼,花眼,有的总爱眨巴眼睛,这都是因为肝功能较弱,2.肝功能不好的人,他的指甲上有横纹,竖纹或灰指甲。
他的筋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中医叫爪甲不滑,这些人爱抽筋,西医讲的是缺钙。
3.肝胆不好的人,情绪是爱发怒的,因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说发火就发火。
4.肝胆不好的人,食性是爱吃酸的,象山楂,山杏等,一吃就能吃很多。
-5.肝胆不好的人,脸色是青灰色,无光泽,每天总象没洗脸似的。
反射区:眉毛中间1/2处往外到眉尾这三角区是肝区,还有鼻梁中段也是肝区。
病理分析:1.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
2.若这两个部位有青春痘,此人肝火旺。
3.若太阳穴处有斑,此人肝功能衰弱。
4.若鼻梁中段有斑,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或更年期。
5.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很难看,人比较清瘦,此人有肝炎或肝硬化。
6. 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
7. 指甲软薄,无光泽,有竖纹,易脆裂,表示肝功能差。
8. 满脸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胆反射区域:在鼻梁中段外两侧部位。
1.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2.若有斑,有暗影,可能有胆囊炎。
3.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
4.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
5.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6.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
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
7.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
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心脏反射区域(一):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圈),1.此处出现青春痘,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2.此处有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3.此处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反射区域(二)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4.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5.若出现的横纹很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6.心脏不好的人脸上布满红血丝,象爬满了许多小虫子似的,这样的人血液循环系统不好。
面诊分析:心脏不好的人他的情绪是喜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大家一看这人挺好,总是笑呵呵的,其实有人没人他都这种表情。
他的食性是爱吃苦的东西,象苦瓜,苦菜之类的,因为他的身体里需要苦的东西来补充。
心脏不好的人脸色是红的,不是健康的那种红,紫红色。
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1.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说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2.此处发红发亮者,一般都有高血压。
小肠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
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
1.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会大便塘稀。
脾胃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胃反射区域:在鼻翼,二侧凹处为十二指肠区。
1.嘴唇发白,没血色,嘴唇很干,爱爆皮,裂口子,脾胃功能不好。
2.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肌肉松懈,没有弹性。
3.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老是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问题,其实什么事也没有。
4.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脸色发黄,看一个人脸色发黄,老皱眉头,那他一定是脾胃不好。
5.红鼻头,酒渣鼻,鼻子头有红血丝,黑斑,长疙瘩等,这样的人都是脾胃不好。
6.鼻头发白,没有血色,特别白,这样的人是脾虚,会贫血。
鼻头发黄,也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倦怠、不嗜食等7.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这样的人胃功能不好。
8.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
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
9.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
10.脾区出现斑或痣,有脾肿大的可能,胃区出现斑和痣,可能会有溃疡和其他病变。
临床分析: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
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
他的食性是爱吃甜的。
因为他的身体需要甜食来补充。
肺肺功能不好的人,他的鼻子也不好,象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常患呼吸道感染。
肺是给皮毛输送营养的,肺功能不好的人脸上的皮肤比较粗糙,毛孔大,头发焦黄,爱开叉,没光泽,肺功能不好的人。
他的情绪是悲忧的,老爱发愁,有点事就爱哭。
肺功能不好的人她的食性是爱吃辛辣的,肺功能不好的人的脸色是发白的,无血色的。
肺的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就是印堂这个位置。
面诊分析1.如果印堂这块发红,是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2.印堂发暗,黑色的那种暗,这样的人可能有病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3.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4.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5.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6.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大肠、直肠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从眼珠到外眼角往下至嘴角一齐,这个位置是大肠。
1.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2.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
3.大肠区发暗红,不平整,考虑结肠炎。
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
1.在这个位置上长疙瘩或有一条子发黑,不是没洗干净,也不是太阳晒的,说明肾功能不好。
2.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怠懒,腰背及腿部酸疼。
3.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
耳朵上近期长了黑痣或疙瘩,那他可能有肾结石。
4.若此部位有痣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
5.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
耳旁有竖褶子,是肾功能衰退。
6.下巴是肾的酸痛区。
如果这个位置长红点、疙瘩,就会有腰酸,腰痛的感觉,一般为肾炎;膀胱反射区: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是膀胱。
1.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
2.膀胱区有皱纹,考虑有肾萎缩,红痘痘为炎症,后长黑痦子,考虑要有病变.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1.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说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
2.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
3.女性人中有痞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
4.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
5.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有竖纹,是男性性功能障碍,胸乳胸乳两眼间的鼻梁斜坡处为胸乳区。
(1)乳区长痦子和斑,考虑乳腺增生及肿瘤。
人老了肾虚,肾衰,会造成人耳朵背,耳鸣。
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
凡是骨骼有毛病的人追根要追肾,象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都是因为肾功能衰弱造成的。
肾功能不好的人,她的情绪是恐惧的,怕惊吓。
总有恐惧感。
如果突然有动静或声音,她都害怕吓一跳。
她的食性是爱吃咸的,口味特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