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幼苗及根际环境的影响周玮;周运超【摘要】The changes of rhizosphere pH and Eh of Pinus massoniana seedling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by means of in situ chromogen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seedlings treated by phosphate fertilizer was better than other fertilizers, the values of highness and diameter were 8.08 cm and 1.38 mm, the root-system grew rapidly, there were a lots of side fibre, and the root surface area was big. And the phosphate fertilizer made a remarkably changing of rhizosphere pH value, from 6.0 to 5.2 after 10 hour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h about MnO2 was not clearly; while Pinus massoniana seedlings treated by nitrogen fertilizer reversed the front.%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H值及Eh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肥马尾松幼苗苗木质量较好,苗高、地径分别达到8.08 cm及1.38 mm,根系发达,侧须根较多,根表面积大,且施磷肥根际土壤pH值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宽,下降快,10 h时从6.0下降到5.2,关于MnO2的Eh变化不明显;而施氮肥则相反,苗木质量较差,侧须根不发达,主根长,为7.47 cm,根表面积小,pH值变化范围窄,变化缓慢,高锰酸钾显色法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苗木根际范围内褪色,为还原态.【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7【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马尾松幼苗;根系;根际环境;施肥;影响【作者】周玮;周运超【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48;S723.7植物的生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的生长,而根系的生长状况又直接受它所处的环境——根际的影响,其中根际pH值是根际微环境中比较活跃的因子之一[1]。
马尾松幼苗生理特性对施肥的响应
周玮;周运超
【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4
【摘要】以N、P、K肥及其不同配合共7种处理为基肥,采用盆栽试验培育马尾松苗木,待苗木生长1年后取出苗木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施N、K肥叶绿素a含量最高,分别为0.96及1.10mg·g-1,叶绿素a/b最大,分别为9.18及9.51,NK肥最小.施N肥及NK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为104.56和98.58μg·g-1·h-1,其次是施P肥处理,活性最低为不施肥对照.针叶及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在施P及K处理下活性最高,其次是NPK肥混合施用,活性最低为施NK处理,明显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叶绿素各组成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周玮;周运超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
【相关文献】
1.椿叶花椒幼苗施肥的生理特性响应 [J], 何立新;何友军;李少锋
2.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王满堂;靳冰洁;郑媛;李曼;程栋梁
3.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对铝胁迫的响应 [J], 张盛楠;刘亚敏;刘玉民;纪雨薇;周文颖
4.马尾松幼苗根际土壤对施肥的响应 [J], 周玮;周运超
5.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对施肥的响应 [J], 毛兰花;查轩;张婧;陈世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凋落物输入量对森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朱雅;石仁坤;李懂慧;徐曰强;吴大付;苗仁辉【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55)1【摘要】为了阐明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在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内开展5年的凋落物梯度控制试验,测定0-10 cm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探讨它们随凋落物输入量的变化及其与C∶N∶P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为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人工林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1)凋落物输入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以及碳氮磷含量,但是显著降低土壤pH值。
(2)凋落物输入量对土壤C:N影响不显著,随着凋落物输入量的增加土壤C∶P、N∶P显著增加。
(3)土壤总碳是影响C∶N的主要因素;土壤pH、含水量、铵态氮和硝态氮、总碳、总氮是影响土壤C∶P和N∶P的主要因素。
因此,未来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引起的地上凋落物输入的变异会对该地区的林木生长造成养分限制,在马尾松、麻栎速生阶段适当增施氮肥、磷肥,以保证林木的良好生长,促进土壤与植物的良性养分循环。
【总页数】6页(P70-75)【作者】朱雅;石仁坤;李懂慧;徐曰强;吴大付;苗仁辉【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2【相关文献】1.改变凋落物输入对森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2.模拟凋落物添加与氮磷沉降对红松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3.凋落物输入对马尾松细根生长及化学计量的影响4.降水变化下红砂凋落物分解对干旱荒漠区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5.模拟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特征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碳动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磷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氮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秦晓佳;丁贵杰
【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32)004
【摘要】为研究磷素缺乏对马尾松氮、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磷元素浓度的方法进行砂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在低磷胁迫下氮和钾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磷浓度的增加,不同种源马尾松各器官氮、钾的吸收效率均显著升高,各种源各器官的利用效率随磷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同时,极低磷胁迫下,各种源根的氮、钾利用效率最高,促进根的生长,从而增强马尾松的氮、钾的吸收能力.此外,研究表明,磷素缺乏对氮含量抑制作用要大于对钾含量的抑制.所以在生产中,缺磷条件下,应适当提高氮肥的比例,从而保持氮和钾的相对平衡.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秦晓佳;丁贵杰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造林生态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造林生态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S718.45
【相关文献】
1.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J],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J],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涂建;刘晓利;张洪亮;李自超;陈忆昆;张云
3.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J], 乔光;崔博文;文晓鹏;丁贵杰
4.低磷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的影响 [J], 秦晓佳;丁贵杰
5.不同磷水平对橡胶树幼苗氮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J], 何鹏;吴敏;韦家少;覃怀德;吴炳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其根际环境的影响王先强;周运超;周玮;何志敏;邓镇江;陈谋会【摘要】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苗木根际pH、Eh的变化以及对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P)和氮磷钾肥(N+P+K)对马尾松幼茁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最有效地增大马尾松幼苗的酸化范围;磷肥(P)使得马尾松幼苗根际呈现最强还原态.【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09(029)004【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马尾松;施肥;根际土壤;pH;Eh【作者】王先强;周运超;周玮;何志敏;邓镇江;陈谋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48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以及造林质量。
施肥技术是育苗过程培养优良苗木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际微域环境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其被植物根系的吸收利用有直接影响并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根系是林木生长的基础,是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故对根系的研究极其关键。
通过测定植物根际pH和Eh的变化来剖析根—土界面的理化环境、养分在根际的转化和酶的再分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以马尾松幼苗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马尾松根—土界面pH值及Eh变化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根系的影响。
为马尾松苗木的科学施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1 材料选取优良马尾松种子播种、育苗,分别施用氮(N)、钾(K)、磷(P)、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肥料作为基肥,ck为对照(不施肥),每组施肥3个重复。
氮磷添加对北亚热带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第一篇范文氮磷添加对北亚热带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氮(N)和磷(P)是限制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功能的关键元素。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如燃烧化石燃料、农业施肥等,大量N、P输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这无疑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从养分循环的角度来看,氮磷添加显著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
添加氮磷后,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形态增加,导致植物生长加快,生物量积累增加。
同时,由于养分供应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养分分解速率加快,进一步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利用。
然而,氮磷添加也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结构的改变。
在北亚热带森林中,由于氮限制,添加氮通常会促进树种的生长,而磷限制则可能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氮磷添加可能会导致优势种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除此之外,氮磷添加还可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养分添加会增加植物生物量的积累,这可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储存能力。
然而,养分添加也可能导致植物抗逆性下降,使得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篇范文氮磷添加:北亚热带森林的养分舞蹈想象一下,北亚热带森林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树木和植物是舞者,而氮和磷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养分。
在自然状态下,这些养分是通过复杂的大气循环和地质过程缓缓输入到这个舞台上的。
然而,人类活动的干预,比如工业排放和农业施肥,就像是在这个舞台上突然打开了大量的养分喷泉,这无疑会让这个舞台的生态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场“养分舞蹈”的演员们。
在氮磷添加的背景下,那些在自然状态下氮磷受限的树种,就像是突然得到了养分喷泉的加成,他们的生长速度加快,枝繁叶茂,好像在跳一场精彩的独舞。
然而,这场舞蹈并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参与的,那些在自然状态下磷受限的树种,却可能因为养分喷泉中氮的比例过高,而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突然增加的养分,他们的生长反而受到了限制。
王满堂,靳冰洁,郑媛,等.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5(3) =104 -109. doi: 10.15889/j. issn. 1002 - 1302.2017. 03. 029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王满堂、靳冰洁\郑媛2,李曼\程栋梁2(1.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为了探究马尾松对氮、磷养分的响应机制,以一年生马尾松moraoraicm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 施肥试验,研究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结 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苗木叶片氮含量范围在(10.13 ±0.97) ~(19.88 ±1.70) m g/g,磷含量范围在(0.30±0.10) ~(1.18 ±0.13) m g/g,氮磷比范围在(10. 53 ±1.79) ~ (50. 07 ±17. 52)之间。
施氮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 〇.〇1);叶片氮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〇.01)。
施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〇.01),磷含量与苗木株高生 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〇.01)。
关键词:马尾松幼苗;氮肥;磷肥;生长速率;叶片化学计量中图分类号:S791.248.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7)03 -0104 -06—104 —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卷第3期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 素平衡的科学[1],主要研究生命有机体主要组成元素间的关收稿日期:2015-12-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70374、31370589、31170596);福建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JA12055);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编号:2013J06009);山东省自然 科学基金(编号:ZR2013 CL027)。
作者简介:王满堂(1980—),男,山东省枣庄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 事植物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研究。
Tel: (0632)3786019;E - mail: wangmantang@ aliyun. com〇通信作者:程栋梁,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E - mail: chengdl02@ aliyun. com。
素含量相比差异显著。
P O D是酚类、植保素合成的重要酶[7],C A T与植物的代 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均有关。
试验表明,与C K相比,施 用诱抗剂可提高番茄植株体内P〇D、C A T酶的活性。
除施用 S A、C I S外,其他诱抗剂均可降低番茄植株体内S O D酶的含 量,这可能与诱抗剂本身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关,可直接或 间接促进植物对胁迫的耐受;除施用Pec、S A外,其他诱抗剂 可降低番茄植株体内的M D A含量,这可能与施用浓度不当 有关,具体还须进一步研究。
番茄产量性状对诱抗剂的响应较为突出,喷施A0、M J、B T H的番茄植株坐果率比C K分别增加15. 7、14. 7、11. 9百 分点,施用A O、Pec、S A的番茄单株产量比C K分别增加16.76%、15. 38%、13. 55%,但单果质量除S A外有明显的下 降,这就要求生产中在应用诱抗剂时应加强肥水管理,以达到 稳定增产目的;番茄抗病性对诱抗剂的响应也有不同,喷施C I S、A0、SPd的番茄植株,其病叶率分别比C K减少3. 78、3.59、0. 99百分点。
总体而言,诱抗剂A0可应用于番茄生系,特别是碳、氮和磷等重要元素间的计量关系[1]。
目前,生 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群落结构动态、生物养 分限制、营养级动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与供需平衡等领域,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1<。
氮、磷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限制性生 态因子,能够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状态、群落的动态变化乃至 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8“°]。
关于氮、磷关系的假说主要有 2个,一个是内稳态假说,另一个是生长速率假说(growth rate hypothesis,简称G R H)。
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体在快速生 长阶段需要投人更多富磷r R N A来支持蛋白质的合成。
r R N A是植物的主要磷库,r R N A含量的增加将导致细胞中磷 浓度的增加,从而使植物表现出较低的氮磷比。
产,施用后可提高植株的系统抗性和产量。
参考文献:[1] 梁俊峰,i射丙炎,冯兰香.番茄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C].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2003.[2] 李天来,张亢亢,余朝阁,等.外源钙和茉莉酸甲酯诱导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3) :505 -510.[3] 李静.几种植物叶片气孔导度与植物激素对大气湿度的响应[D].济南:山东大学,2〇14.[4] 刘佳.外源物质对番茄幼苗灰霉病抗性诱导效应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5] 朱路路.几种化学诱导剂对番茄白粉病抗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6] 王浩,买合木提•肉孜,艾斯卡尔•吾守尔,等.日光温室进口番茄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J].北方园艺,2009(10): 155 -157.[7] 安晓霞,曾粮斌,余永廷.3种诱抗剂处理对苎麻叶片P P0和POD活力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〇M,36(l) :46_5〇,54.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卷第3期一105 —仪(荷兰S K A L A R )对植物叶片磷含量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马尾松是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是我国南 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木材用途广泛,兼具经济价值和观赏 价值。
本研究以一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受 控试验方法,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氮、磷施肥试验,研究氮、磷 营养对马尾松幼苗生物量的分配及氮、磷养分分配的影响,探 讨马尾松苗木对氮、磷营养的需求特性和吸收利用机制,明确 不同养分供给条件下马尾松生长与养分分配的基本规律,以 期揭示不同氮、磷浓度下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速率及叶片化学 计量特征,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概况福建师范大学长安山公园气象站苗木试验区(26°05⑷"N , 118。
0847"£),海拔约为100 m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 润,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
年均降水量为900 ~ 2 100 m m ,多集中于3—10月份,年均温度约为19.6丈,1月 最冷月均温10.5丈,7月最热月均温28. 6丈。
年均日照时 间为1 840 ~ 1 980 h ,无霜期为326 d , &10丈年积温6 100 ~ 6 300丈。
原始土壤为红壤,其中土壤氮含量为0. 518 m g /g , 磷含量为5.417 m g /k g ,p H 值为4. 78,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 量为0.40%,含水率为11.17%。
根据1992年中国第二次土 壤普查推荐土壤养分定级标准,本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匮乏,处 于中下水平。
1.2试验材料2013年4月,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选取生长良好的一年生马尾松幼苗带回福建师范大学长安山 公园气象站苗木试验区并移人实验盆内进行预培植,其中花 盆为底径12 c m 的塑料盆,每盆基质土质量为3 kg 。
5 ~6个 月后,幼苗适应试验区的自然环境,选取成活并长势良好的苗 木,测定其初始株高均值为(15. 53 ±1.61) c m ,初始地径均 值为(2.52 ±0.18) m m 。
1.3 试验设计基于试验区土壤营养状况,氮、磷施肥处理各设定4个梯 度R 、N 2、N 3、N 4及R 、P 2、P 3、P 4,氮、磷施肥量分别是初始土 壤的2、4、8、16倍,不同氮、磷浓度处理共用一组对照(C K ), 共9种处理。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小区,每个重复小区有 4盆。
根据基质土壤的全氮、全磷浓度和施肥梯度计算应添 加 N H 4N 03、N a H 2P 04 的量,将称好的 N H 4N 03、N a H 2P 04 溶解 于水中,于每月月中晴朗的傍晚时均匀喷洒在盆栽容器土壤 中,试验前控制水分以利于养分在盆土中的扩散。
对照处理 只浇水,不施加任何肥料。
完成添加N 、P 处理后,分别于 2014年3、7、11月初,定期采集苗木未受病虫害影响的叶片, 按照不同的施肥处理分装、归类。
将鲜叶用蒸馏水洗净,去除 杂质,放置于105丈烘箱中杀青30 m i n ,再置于65丈恒温下 烘干至恒质量,磨碎过筛(筛孔尺寸〇. 147 m m )备用。
1.4指标测定苗木地径和株高:分别于2014年3、7、11月初,用直尺和 数显卡尺测量所有幼苗的苗高和地径。
叶片氮磷测定: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elemental analyzervari。
E L HI )进行植物叶片氮含量的测定;利用连续流动分析生长速率的计算是以苗木的初始株高、地径为基准,计算 苗木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公式如下:式中:f t 为前一测量阶段的(L )的地径、株高值,(?2为后一测量 阶段(r 2)的地径、株高值,I n 为自然对数。
株高的生长速率单 位:c m /(c m . 30 d ),地径的生长速率单位. 30 d )。
采用Origin 9. 0制作图表,利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方 差分析(One - way A N 0V A ),用多重检验方法,在0. 05 水平上表示差异显著(P <〇.〇5),检验各处理间的显著差 异性。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马尾松生长速率及动态变化由表1可知,在施氮处理下,3、7、11月地径生长速率最 大值分别为化处理(0.069 3 ±0.002 5) 111111/((;111.30(1),1 处理(0. 104 5 ± 0. 005 4 ) m m /( c m . 30 d ),% 处理 (0.066 5 ±0.004 4) m m /(c m . 30 d ) ;3、7、11 月株高生长率 最大值分别为 N 4 处理(0.069 8 ±0.002 6) c m /(Cm . 30 d ),N 4 处理(0. 121 3 ± 0. 029 3) c m /(c m . 30 d ),N 2 处理(0.063 5 ±0.005 4) Cm /(c m . 30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