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九大步骤还介绍了茶水火候的选择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功夫茶的泡茶流程功夫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泡茶方式,它注重的是泡茶的过程和技巧,让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得到最大的发挥。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功夫茶的泡茶流程。
一、准备工作泡功夫茶需要准备的工具有茶壶、茶杯、茶叶、茶盘、茶巾等。
首先要将这些工具清洗干净,以免影响茶的味道。
然后将茶叶放入茶罐中,准备泡茶。
二、热水处理热水处理是泡功夫茶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将水烧开,然后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用来烫茶器和茶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接着将热水倒入茶盘中,用来清洗茶具和茶叶。
这样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也可以让茶具和茶叶达到相同的温度,以便更好地泡出茶的香气和味道。
三、泡茶步骤1. 先将茶叶放入茶杯中,然后用热水冲洗一遍,倒掉水,这样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2.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用热水冲洗一遍,倒掉水,这样可以让茶叶展开,更好地释放香气。
3. 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立即倒掉,这样可以让茶壶预热,以便更好地保持茶的温度。
4. 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等待几秒钟,让茶叶充分吸水,然后倒掉水,这样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苦味。
5. 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等待几秒钟,让茶叶充分吸水,然后倒掉水,这样可以让茶叶更好地展开,释放香气。
6. 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等待几秒钟,让茶叶充分吸水,然后倒掉水,这样可以让茶叶更好地展开,释放香气。
7. 最后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充分浸泡,然后将茶水倒入茶杯中,享受茶的香气和味道。
四、注意事项1. 泡功夫茶需要用热水,但是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在80℃左右为宜。
2. 泡功夫茶需要掌握好时间,一般茶叶的泡制时间为30秒至1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3. 泡功夫茶需要注意茶叶的质量,选择优质的茶叶才能泡出好茶。
4. 泡功夫茶需要注意茶具的清洁,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以免影响茶的味道。
泡功夫茶需要掌握好泡茶的技巧和步骤,才能泡出好茶。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功夫茶,享受茶的香气和味道。
中国功夫茶的泡茶程序中国功夫茶是一种注重仪式和技巧的茶艺表演形式,以下是中国功夫茶的泡茶程序:1.准备茶具:准备好茶壶、茶杯、茶叶、茶盘和茶具等。
确保茶具干净,并用温水进行预热。
2.洗茶器具:将用于泡茶的茶壶、茶杯等器具用热水冲洗一遍,以去除尘埃和杂质。
3.茶叶投放:根据茶壶的大小和茶叶的种类,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一般情况下,用量为茶壶容量的1/3至1/2。
4.泡茶水温: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使用适宜的水温。
一般来说,绿茶使用70-80℃的水温,红茶和普洱茶使用90-95℃的水温。
5.水的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最好使用泉水或过滤后的水,以确保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6.温杯预热:将一些热水倒入茶杯中,然后将水倒入茶盘中预热。
7.温杯倒水:将预热好的茶杯中的热水倒入茶盘中,以保持茶杯的温度。
8.洗茶: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轻轻摇动茶壶,让茶叶与热水充分接触,这个步骤被称为洗茶。
倒掉洗茶水,这有助于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
9.冲泡: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然后轻轻晃动茶壶,使茶叶充分沉淀,开始冲泡茶叶。
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可以控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10.倒茶:冲泡好的茶液倒入预热好的茶杯中,一般先将茶液均匀地倒入每个茶杯,然后再回到第一个杯子进行第二轮倒茶,以确保1/ 2每个茶杯中的茶液浓度相同。
11.品茶:品味泡好的茶,欣赏茶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细细品味,感受茶的香醇和回甘。
中国功夫茶的泡茶程序需要练习和经验,每种茶叶的泡茶方法和时间都有所不同。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体验,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调整泡茶的方法。
2/ 2。
冲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
冲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
潮汕工夫茶是中国传统的汉族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起源于唐朝。
那么对于潮汕工夫茶,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冲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汕工夫茶讲究“八步法”,即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
治器
冲茶前的准备,起火冲烫茶具。
纳茶
将粗细不同的茶叶分开后,分别装入茶壶,粗的先放壶底、中等的.放中间、细的放最上面,茶叶装七八成满,不可以装太满。
候茶
煮水时以“蟹眼水”为度,初沸的水冲茶最好,就像苏东坡所说的“蟹眼已过鱼眼生”。
冲点
要非常讲究“高冲”,即开水从茶壶边冲入,不可直接冲壶中心,防止“冲破茶胆”,茶叶冲散,把茶冲坏。
刮沫
冲茶时冒出的白色茶沫,应用茶壶盖刮去,然后盖好。
淋罐
用开水冲淋壶盖,可以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壶加热。
烫杯
用开水烫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温,使茶生香。
第八步、筛茶
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倒入各个杯中,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表示“一视同仁”。
下载全文。
沏功夫茶的八个步骤功夫茶能如此负有盛名定有他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他的泡沏方法上。
泡沏功夫茶一般分为八个步骤:一、治器所谓治器,就是把茶器洗工净。
一般的功夫茶是几个茶杯配一个茶壶(茶杯由三个为宜),治器就要用开水把茶杯和茶壶洗工净。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
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工夫。
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
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二、纳茶所谓纳茶就是把茶叶放进茶壶里。
纳茶时候一般不用手直接去拿茶叶,而是用一个小勺来盛茶叶,这样避免茶叶带着手气、汗味,还要向客人介绍茶的特点、产地。
茶叶放进茶壶的时候还要注意把茶碎放在茶壶里面,把整颗整颗的茶叶放在茶壶上面和出水口处,这可避免冲茶的时候茶碎随茶水流出来。
过程: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未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
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面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
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三、候汤候汤则是等待水开。
这个环节是有讲究的,水开则汤沸,可分为一沸、二沸、三沸三个阶段。
开始冒水泡的时候太稚,温度不够,不宜泡茶,叫做婴儿沸;当水顶水壶盖时,汤已太开了,太老了,叫做百寿汤也不宜泡茶;只有当水泡连串冲上来,水面浮珠的时候才是最合适泡茶的汤,这样的汤才能泡出茶的最佳颜色和味道。
茶道——功夫茶冲泡全过程(组图)茶道——功夫茶冲泡全过程(组图)功夫茶制作方法功夫茶,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东南亚。
我国以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的正宗。
近年来,功夫茶在许多茶馆已风行,但真正了解的不多。
这里简单介绍其制作方法:一、赏茶:主人向客人一一介绍茶叶特点、风味,并让客人欣赏、嗅品。
(自饮自乐除外)二、温壶(仙鹤沐浴):将开水冲入茶壶和茶杯温之并洗净以提高茶具温度,然后倒进一种叫茶船的紫砂浅盘。
三、装茶(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叶装入茶壶,至茶壶三分之二左右。
四、润茶(春风拂面):沸水冲入壶中,至满,用竹筷刮去茶凉,然后将水倒进叫茶海的大茶杯。
五、冲泡(悬壶高冲):把开水壶提高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但不要像第一次那样冲入沸水,冷至80℃即可。
六、浇壶:盖上壶盖浇开水,使壶内外温度达一样。
七、温杯:用温壶及润茶的水洗净茶杯。
八、运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目的在于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九、倒茶(关公巡城):泡一至三分钟后将温洗过的茶杯一字儿排开,依次巡回浇注,忌一次注满。
十、点茶(韩信点兵):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倒到各杯里使其浓淡均匀。
十一:看茶(赏色闻香):观尝杯中茶颜色,闻茶之香气。
十二、品茶、各自细细品赏、切忌大口吞喝,而要慢慢品味(品啜甘露)。
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有经验的老茶迷,往往品茶时双目紧闭,如醉如痴,其诗情画意皆在这一品中。
双休日闲暇无事,能邀上三五良友,从麻将室里解脱出来,到茶馆尝尝这茶文化的乐趣。
一面品赏功夫茶,一面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岂不快哉!功夫茶具介绍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下面介绍泡功夫茶的必备的主要功夫茶具:完整的功夫茶具福建,潮汕,台湾各处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基本“功夫”是一致的,因为大家都叫功夫茶嘛。
写作文功夫茶的泡法功夫茶原为潮州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
”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
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
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
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
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挑选茶壶,优劣标准存有四字诀,日:“大、深、魏、旧。
”茶壶存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生产的倍受珍惜。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中国工夫茶操作规程存有以下十一程式,再分称作工夫茶十一程式。
1、嗅茶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欣赏嗅品一番。
2、温壶未置放茶叶之前,先将热水冲进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入茶船——即为茶盘,一种紫砂深盆。
3、装茶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3,甚至满溢,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4、馨茶沸水冲进壶中,至八十,并使竹筷盖住壶面茶沫,当即纤枝茶船或茶海——一种很大的茶杯。
5、冲泡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淋壶盖上茶砌淋之热水,并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温杯等候茶水泡好的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这是一种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壶本身也不过一个拳头大小)。
8、运壶在浸不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转数周,又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想壶底水滴进茶杯串味。
工夫茶冲泡步骤工夫茶冲泡步骤喝茶看似很简单,其实不为然,想要喝上一杯精心泡制的茶,还是需要下工夫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夫茶冲泡步骤,欢迎阅读参考!!第一、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
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工夫。
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飕飕声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变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怀,再将砂铫置炉上。
第二、纳茶将茶叶放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壶嘴处,将细末放在中层,再将粗叶放在上面。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细末塞住壶嘴。
同时,合理放置粗细茶叶,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浓淡适中。
放置茶叶的量需要严格控制,不同种类茶叶的用量也不一样。
以茶壶为参照,对于武夷水仙、大红袍等体积比较疏松的茶叶,放到茶壶里有七八成满为合适。
对于铁观音等嫩芽卷紧、茶叶密度较大的茶叶,一般放到壶里占三分之一体积就够了。
如果茶叶放得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导致茶味苦涩,而且茶叶泡开之后,体积膨胀,茶壶内剩下的空间太小,冲不出茶水来。
相反,茶叶放得太少,泡出的茶就太淡。
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步真功夫。
神明变幻,由此开始。
第三、候汤就是严格控制开水的温度,温度太低或太高都泡不好工夫茶。
现代人讲究,98℃的开水泡茶最合适,古人则以“二沸”的滚水冲工夫茶为佳。
《茶说》中记栽:“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
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
腾波鼓浪,是为三沸。
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大观茶论》写道:“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苏东坡煎茶诗也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就是指用这样沸度适中的滚水冲工夫茶最好。
第四、冲茶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
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
要求将铫提到较高位置,使滚水从高处落下冲进茶壶,即所谓“高冲低洒”。
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完整版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茶艺表演现场。
今天,我们将带您领略一种独特的茶文化,那就是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不仅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精致的艺术表演。
在接下来的演示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第一部分: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渊源潮汕功夫茶起源于中国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潮汕功夫茶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精致、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
第二部分:潮汕功夫茶的特点潮汕功夫茶与普通茶艺表演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对茶叶及冲泡过程的细致把控。
以下是潮汕功夫茶的几个特点:1. 优质茶叶的选择潮汕功夫茶注重选用优质茶叶。
茶叶的选择非常讲究,要选取新鲜、嫩叶含毫的茶叶作为原料。
潮汕地区盛产乌龙茶和白茶,这两种茶叶是潮汕功夫茶中常用的茶叶品种。
2. 精妙的冲泡方式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方式非常独特。
首先,师傅会用精巧的茶具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茶壶、茶杯、茶盒等。
接着,师傅会倒水、洗茶、冲泡,并控制好冲泡时间和水温。
这种冲泡方式要求师傅有良好的技巧和精密的操作能力。
3. 幽雅的茶艺表演在潮汕功夫茶的冲泡过程中,师傅会展示出极高的茶艺表演技巧。
例如,师傅可以巧妙地操作茶具,倒茶时水流如龙游动,师傅还可以用各种动作和姿势展现茶艺的魅力。
这种茶艺表演不仅增加了观赏性,也让茶叶的醇香更好地散发出来。
第三部分: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演示一下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希望您能喜欢。
1. 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盒等。
而茶叶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选用了新鲜的乌龙茶作为冲泡的原料。
2. 洗茶师傅会用热水先将茶叶浸泡一段时间,这个过程被称为洗茶。
洗茶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并为下一步的冲泡做好准备。
3. 冲泡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师傅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的要求,控制好水温和冲泡时间。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冲泡由主人亲自操作。
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
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
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以冲罐巡回穿梭于三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
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三杯之中。
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三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潮汕茶文化就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关键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闻名。
“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进化为要烧方法。
《清朝野史大观。
清代述异》表示:“中国讲究要烧,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为。
”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功夫茶,在当地不分后古今,十分广泛,均以茶会友。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踪影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至解暑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聊天玩乐,或商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存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村头、进山、浮水,之南清溪而要烧,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言而抒情,别存有一番情趣。
功夫茶实乃文人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辞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
潮汕功夫茶基本冲泡技巧与步骤1. 引言喝茶,尤其是潮汕功夫茶,那简直是件让人愉快的事儿!说到潮汕茶,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那一壶壶的功夫茶,清香四溢,杯杯相传。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用简单的步骤,让你也能泡出一壶绝佳的功夫茶,让你在朋友面前立马成茶艺高手,人人赞叹,简直像是行云流水。
2. 准备工作2.1 选茶首先,选茶是重中之重!潮汕的功夫茶常用的是铁观音或者是乌龙茶。
嗯,选对茶叶,泡出来的味道才能让人心旷神怡。
你可以去茶叶店逛逛,挑几款自己喜欢的,记得闻一闻,茶香扑鼻,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泡一泡啊。
2.2 备具接下来就是备齐工具。
我们需要茶具:茶壶、茶杯、茶托、茶海,还有个茶漏,这些可是泡茶的好帮手。
还有,水温控制得好也是很关键,泡茶前别忘了把水烧开,然后放凉到90度左右,这样才能把茶叶的香气最大化释放出来。
3. 冲泡技巧3.1 温壶在正式冲泡之前,先给茶壶和茶杯“洗个澡”。
也就是说,先用热水冲一下壶和杯,温壶可以保持茶的温度,让茶更香,简直是个小细节但又特别重要哦。
温壶之后,把热水倒掉,准备好迎接香茶。
3.2 投茶然后就是投茶。
一般来说,每杯用3到5克茶叶,适量即可,别心疼,茶叶放多了可就失去那种清香的感觉了。
放好茶叶后,轻轻摇晃一下,让它们在壶里有个“热身”,这可是让茶味更浓的秘诀哦。
3.3 冲水水冲入茶壶,记得要从高处冲下,这样水流的冲击力能够把茶叶的香气激发得淋漓尽致。
第一泡可以快速倒掉,这一泡叫“洗茶”,主要是为了让茶叶舒展开,释放出杂味。
第二泡才是正宗的第一泡,浓香四溢,真是让人心动不已!4. 品茶4.1 分杯茶泡好后,别急着喝,先要把茶分到每个杯子里,记得均匀哦,不能让某个杯子喝到独享的滋味。
分茶时可以用茶海,这样更方便,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哈哈!4.2 品味最后,品茶的时候要慢慢来。
拿起杯子,轻轻摇晃,感受茶香扑鼻的感觉。
然后小口品尝,记得要细细回味,那种层次感和回甘,简直让人陶醉。
此时此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剩下茶香在嘴边缭绕,真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功夫茶九大步骤还介绍了茶水火候的选择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功夫茶九大泡茶步骤
首先,要泡出一壶好茶,必需先准备好上等的乌龙茶,一般我们用的是铁观音,其它的如黄枝香、大红袍、水仙茶也可以。
茶具最好用中国的宜兴紫砂茶壶。
水以山泉水为上,矿泉水次之,用过滤后的自来水也可。
火最好用炭火,不过现在一般用酒精或煤气来煮就行了。
之后就是冲泡茶叶的工夫了,如果泡茶没有工夫、技巧,那绝对泡不出一壶好茶来,也不能叫做工夫茶了。
所以工夫茶特别重视烹茶、泡茶之法,潮韵工夫茶艺馆门口的金漆对联“大工夫小工夫一样功夫,人有道茶有道同求有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工夫是指茶用具,大工夫就是泡茶的技巧了。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温杯烫罐温杯烫罐也叫“治器”。
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
候水,淋杯(壶)等六个动作。
先起火大约十几分钟后,当水声飕飕作响时,那就是“鱼眼水”(95℃-98℃的水)将成了,应立即将水壶提起,淋罐淋杯,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
第二步:引龙入宫引龙入宫也叫“纳茶”,就是将茶叶倒在一张白色的纸上,粗细分开,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壶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最后才将粗叶放在上面。
这样,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茶未(碎茶)是最浓的,茶末多了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堵塞壶嘴,如果粗细均匀,就可以使茶味逐渐发挥了。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茶叶的品种为标准;如:铁观音大概以茶壶的五份之二、黄枝香、大红袍、水仙茶则要以八分满、而一叶茶则放一片就够了;如果没有按茶壶、茶叶的品种来分配,茶叶放多的话,不但泡出的茶太浓,而且味带苦涩,茶水混浊,甚至有时连水也冲不进去了;如放得太少就没有味道。
所以“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第三步:闻声起羹闻声起羹也叫候汤,曾有苏东坡的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也就是说用这时候的水来泡茶是最好的。
也有《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科学的说法,泡工夫茶的水温最好是95℃-98℃。
第四步:高山流水。
当水二沸时,就可以提水壶冲茶。
揭开茶壶盖,将沸水环壶口,沿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同样忌直冲壶心)。
提水壶宜高,正所谓“高冲低斟”。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让茶香精迅速挥发,茶叶中单磷酸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所以冲水这个程序是工夫茶之中最重要的。
第五步:淋盖刮沫。
也叫“春风拂面”。
冲水一定要冲满,茶壶是否“三山齐”,
水平面如何,这时就可以看到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左手提壶盖,右手提水壶,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步:里应外合里应外合也叫“淋罐”,即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
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潮汕人有个风俗,第一遍茶水是不喝的,用来清洗茶叶,同时清洗茶杯。
第七步:货如轮转潮汕有句俗话说“烧盅热罐”也即洗杯。
乃是冲功夫茶中最有意思最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即用一个茶杯竖放于另一个茶杯中,用三只手指转动清洗,表示财源滚滚的意思。
熟练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第八步: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道是工夫茶中另一道重要程序,也即是洒茶。
第一遍茶水洗过茶杯之后,再从第三步做起,候汤、冲水、淋罐。
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就是前面所说的“高冲低斟”的“低”。
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就是匀均,使每一杯茶同色同香同量,也是对每一位客人的同等尊敬,也就是工夫茶讲究的“关公巡城”;“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磷酸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潮汕人还有个说法是把茶的精华(茶香精)都滴出来,称为“韩信点兵”,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意思。
第九步:敬茶品茗。
最后是敬请贵客品茶了,敬茶也有个讲究,就是先从左边的第一个客人开始敬起,从左到右。
因为中国的传统是以左为先、以左为大的。
品茗(喝茶)也有讲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端着茶杯的边沿,中指护着杯底,叫“三龙护宝”,无名指和尾指收紧,不能指
向别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