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期中复习2
- 格式:doc
- 大小:733.50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鲁科版化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都是离子键。
B、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分子晶体。
C、离子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D、非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在两个原子间均匀分布。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就越短C、升高温度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速率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消耗越多B、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物生成越多C、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mol/(L·s)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硫酸(H2SO4)D. 醋酸(CH3COOH)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密度一定越大C. 溶液的浓度与溶质的溶解度成正比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总是等于溶剂的质量分数6、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B、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相似,但分子间作用力不同C、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原子连接顺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这是因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D、催化剂能增加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氢气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键都是离子键B、共价键的形成必须涉及两个非金属元素C、离子键的形成总是伴随着电子的转移D、金属晶体中原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转化率越高B.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D.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反应速率越大,反应时间越短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C、淀粉D、水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化学反应越彻底B. 反应速率越慢,化学反应越不彻底C.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无关14、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₂ + O₂ → 2H₂OB、Fe + CuSO₄ → FeSO₄ + CuC、C + CO₂ → 2COD、CaCO₃ → CaO + CO₂15、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复习物理试卷(二)试题数:16,总分:01.(单选题,0分)小明坐在汽车的副驾驶位上看到一个现象:当汽车的电动机启动时,汽车的车灯会瞬时变暗。
汽车的电源、电流表、车灯、电动机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1Ω。
车灯接通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示数为15A(车灯可看作不变的电阻);电动机启动的瞬间,电流表示数达到60A,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0.1Ω。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车灯接通电动机未启动时,车灯的功率为225WB.电动机启动时,车灯的功率为54WC.电动机启动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95WD.电动机启动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为540W2.(单选题,0分)一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3J,静电力做功为1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0.5J,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点动能比b点小3.5JB.a点重力势能比b点大3JC.a点电势能比b点小0.5JD.a点机械能比b点小0.5J3.(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Q放在绝缘支架上,并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将带正电的物体P移近金属球Q,则在移近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球Q带负电B.金属球Q的电势越来越高C.物体P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D.物体P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小4.(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充电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其间形成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油滴从下极板左边缘射入,并沿直线从上极板右边缘射出,油滴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现仅将上极板上移少许,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移后,油滴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方向竖直向上B.上移后,电场强度大小小于mgqC.上移后,下极板和上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mgdqD.上移后,油滴穿越两板之间的电场时电势能减少了mgd5.(单选题,0分)磁场中某处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小6.(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平面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的磁通量为Φ,若线框绕某条边转过90°角,则磁通量变为()A.0B. 1Φ2C.ΦD.2Φ7.(单选题,0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7Ω、R2=3Ω、R3=1Ω、R4=4Ω,电容器的电容C=2μF,电源的电动势E=5V,内阻不计。
高二地理期中复习(第二单元)《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描绘庐山的美景。
下图为庐山卫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平地而起的庐山属于()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火山2.庐山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水平地带性分异3.庐山终年云雾缭绕,胜似仙境,主要原因是()①临江濒湖②海拔较高③纬度较高④季风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庐山的地质构造属于A.地堑B.地垒C.背斜D.褶皱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A.退田还湖B.围湖造田C.赈灾筹款D.建垸防水夏威夷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为1247m,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2018年5月以来,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熔岩裂缝已增加至20多条,从裂缝中渗透出的大量熔岩流淌至岛上地势较低的地区。
当地时间2018年5月17日早晨4时15分该火山再次猛烈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最高达9100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组成夏威夷岛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核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上部7.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绝大部分飘向A.西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8.基拉韦厄火山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持续喷发使山顶冰雪融化,形成洪涝C.火山灰对当地的海洋运输影响很大D.流动的熔岩常阻断附近的高速公路9.某地理兴趣小组来到基拉韦厄火山附近采集岩石标本,最容易采集到的岩石是A.B.C.D.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石柱上的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固结成岩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1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1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 )①以水平运动为主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③以垂直运动为主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2021-2021学年(xuénián)高二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联考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风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
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约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场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目前,中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风俗,饮茶人口20多亿。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者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
在唐来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代创始了“斗茶〞,“斗茶〞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胜者获得茶亭主人设下的华贵奖品。
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HY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HY,从此HY才开场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竭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
在南宋末期HY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HY,成为中国茶道在HY的最早传播者。
HY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拟中国。
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
于是出现了贵族兴趣的茶仪和群众化的品茶方法。
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宋人游艺变成了真正的外乡茶道。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22题型)复习范围: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中的能量、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结构题型精讲目录一、三种起电方式 (10)二、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10)三、电场叠加 (10)四、非共线力作用下带电体的平衡 (10)五、同一直线上带电体的平衡 (11)六、两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11)七、电场中的平衡及动力学问题 (11)九、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2)十、匀强电场“等分法” (12)十一、φ-x图像和E-x图像 (12)十二、电容 (12)十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12)十四、带电粒子的类平抛运动 (12)十五、带电粒子在电场(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 (13)十六、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13)十七、电流、电阻和伏安特性曲线 (13)十八、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 (13)十九、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导体电阻率测量实验 (13)二十、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14)二十一、替代法测电阻的阻值 (14)二十二、半偏法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 (14)一、三种起电方式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兴华同学在学习了电荷相关知识后,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并探究玻璃棒带电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创造了正电荷B.丝绸创造了负电荷C.丝绸上有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玻璃棒上有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2.如图所示,两个用绝缘柱支持的枕形导体A、B靠在一起,起初它们不带电。
将带正电的C靠近导体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左端带正电,B左端带负电B.A左端带负电,B左端也带负电C.先移走C,再将A、B分开,A将带正电D.先将A、B分开,再移走C,A将带负电3.(多选)某同学将一根橡胶棒用毛皮摩擦后,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橡胶棒靠近(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1);②保持橡胶棒的位置不动,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2);③接着先把手移开,再把橡胶棒移开(如图3)。
关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情况及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因为棒与金属球没有接触B.操作①中,随着棒靠近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来越大,因为产生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金属箔上聚集的负电荷也多C.操作②中,手接触验电器,金属箔闭合,金属球上的正电荷通过手导入到大地中D.操作③中,金属箔从闭合到又张开一定的角度,因为金属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二、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1.(多选)有一质量较小的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吊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 靠近它时,看到它们先相互吸引,接触后又相互排斥。
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圆锥曲线部分1.(23-24高二上·浙江金华·期中)已知双曲线22221(00)y x a b a b −=>>,与双曲线22142x y −=有相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M , (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已知直线0x y m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线段AB 的中点在圆2220x y +=上,求实数m的值.2.(23-24高二上·浙江绍兴·期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12,1A 、2A 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顶点,1F 、2F 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焦点,112A F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P 、Q 两点(P 、Q 在x 轴的两侧),记直线1A P ,2A P ,2A Q ,1A Q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3k ,4k . (i )求12k k 的值; (ii )若()142353k k k k +=+,求2F PQ △面积的取值范围. 3.(23-24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已知双曲线()2222Γ:10,0x y a b a b−=>>的左右顶点分别为点,A B ,其中2AB =,且双曲线过点()2,3C .(1)求双曲线Γ的方程;(2)设过点()1,1P 的直线分别交Γ的左、右支于,D E 两点,过点E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交线段BC 于点F ,点G 满足EF FG =.证明:直线DG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4.(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是y =,点()2,3M 在双曲线C 上. (1)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值;(2)若动直线l :1y kx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问直线MA ,MB 的斜率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10F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过焦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1F 是椭圆的另一个焦点,若1ABF内切圆的半径r 求直线l 的方程.6.(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e =,且椭圆C经过点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点()2,0P 且斜率不为零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B D 两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求证:直线AD 与x 轴交于定点Q .7.(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椭圆221:4T x y +=,1F 、2F 为椭圆的左右焦点,C 、D 为椭圆的左、右顶点,直线1:2l y x m =+与椭圆T 交于A 、B 两点. (1)若12m =−,求AB ;(2)设直线AD 和直线BC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且直线l 与线段12F F 交于点M ,求12k k 的取值范围. 8.(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且过点12D ,点,A B分别是椭圆C 的左、右顶点.(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4,0E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P 在,E Q 之间),直线,AP BQ 交于点M ,记,ABM PQM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求12S S 的取值范围. 9.(23-24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如图,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1,0F −,()21,0FC 的上、下顶点分别为,A B ,右顶点为D ,直线l 过点D 且垂直于x 轴,点Q 在椭圆C 上(且在第一象限),直线AQ 与l 交于点N ,直线BQ 与x 轴交于点M.(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判定AOM (O 为坐标原点)与ADN △的面积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0.(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中)已知双曲线过点(A ,它的渐近线方程是20x y ±=.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交C 于,P Q 两点,直线,AP AQ 的倾斜角互补,求直线l 的斜率.11.(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中)已知点(2,0)A −,(2,0)B ,平面内一动点M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乘积为14−.(1)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2)直线l 交轨迹C 于,P Q 两点,若直线AP 的斜率是直线BQ 的斜率的4倍,求坐标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12.(23-24高二上·浙江衢州·期中)E :2221(0)x y a a −=>,直线y =kx -1与双曲线E 的右支交于A ,B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AB =C 是双曲线上一点,且()OC m OA OB =+ ,求k ,m 的值. 13.(23-24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EE :xx 2aa2+yy 2bb 2=1(aa >bb >0)的左、右焦点,且焦距为MN 平行于x 轴,且114F M F N +=. (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A ,B 为椭圆E 的左右顶点,P 为直线:4l x =上的一动点(点P 不在x 轴上),连AP 交椭圆于C 点,连PB 并延长交椭圆于D 点,试问是否存在λ,使得ACD BCD S S λ= 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4.(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平面上的动点(,)P x y 到定点(0,1)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直线1y =−的距离,记动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方程;(2)直线:l y x m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MF AB ⊥,若存在,求实数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双曲线()22:1,,24x C y M m −=,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点M .(1)若0m =,且直线l 与双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求k 的值;(2)已知点(2,0)T ,直线l 与双曲线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B ,直线,TA TB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若12k k +为定值,求实数m 的值.16.(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12,左焦点F 与原点O 的距离为1,正方形PQMN 的边PQ ,MN 与x 轴平行,边PN ,QM 与y 轴平行,2112,,,7777P M−−,过F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垂线为l .已知直线AB 的斜率为k ,且0k >.(1)若直线l 过点P ,求k 的值;(2)若直线l 与正方形PQMN 的交点在边PN ,QM 上,l 在正方形PQMN 内的线段长度为s ,求sAB的取值范围.17.(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已知F 是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一个焦点,点1)2M 在椭圆C 上.(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椭圆C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12OA OB k k +=− (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1)2212xy−=(2)2m=±【详解】(1)设双曲线C的方程为221 42x y−=,代入M,得2242λ−=,解得12λ=−,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xy−=.(2)由2212y x m x y =+−=,得222204x mx m +−+=, 设1(A x ,1)y ,2(B x ,2)y , 则AB 中点坐标为12(2x x +,12)2y y +, 由韦达定理可得124x x m +=−, 所以1212()22y y x x m m +=++=−, 所以AB 中点坐标为(2,)m m −−, 因为点(2,)m m −−在圆2220x y +=上, 所以()()22220m m −+−=,解得2m =±.2.(1)2211612x y +=(2)(i )34−;(ii) 【详解】(1)由于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12,故12c a =,又112A F a c =−=,所以4a =,2c =,22212b a c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1612x y +=. (2)(i )设l 与x 轴交点为D ,由于直线l 交椭圆C于P 、Q 两点(P 、Q 在x 轴的两侧),故直线l 的的斜率不为0,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t =+, 联立2211612x my t x y =++=,则222(34)63480t y mty m +++−=, 则2248(1216)0t m ∆=−+>,设11(,)P x y ,22(,)Q x y ,则122634mt y y t −+=+,212234834m y y t −=+, 又1(4,0)A −,2(4,0)A ,故122211111222111134444163PA PA y y y y k k k k x x x y ==⋅===−+−−−,同理123434QA QA k k k k ==− .(ii )因为()142353k k k k +=+,则2323335()443k k k k −−+,23232335()43k k k k k k +−⋅=+. 又直线l 交与x 轴不垂直可得230k k +≠,所以23920k k =−,即22920PA QA k k =−.所以121294420y y x x ⋅=−−−,1212209(4)(4)0y y ty m ty m ++−+−=, 于是221212(920)9(4))(9(4)0t y y t m y y m +++−+−=,2222(920)9(4)9(4)034834m t m t t m +⋅+−−−=+,整理得2340m m −−=,解得1m =−或4m =,因为P 、Q 在x 轴的两侧,所以2122348034m y y t −=<+,44m −<<, 又1m =−时,直线l 与椭圆C 有两个不同交点, 因此1m =−,直线l 恒过点(1,0)D −, 此时122634ty y t +=+,1224534y y t −=+,221212F PQ S F D y y =⋅−=λ=,由直线l 交与x轴不垂直可得λ>,故2272721313F PQ λλλλ==++△S ,因为7213y λλ=+在)+∞上为减函数,所以2F PQ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3.(1)2213y x −=(2)证明见解析,(1,0)B【详解】(1)由||22ABa ==,则1a =, 又22491a b −=,则229413b a=−=, 所以23b =,故双曲线Γ的方程为:2213y x −=.(2)如图,由),,(10)(23,B C ,则BC 方程为33y x =−, 显然直线DE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DE 方程为:()()()1122,1,1,,y k x D x y E x y =−+,则233Fy x =−,则()2233,F x x −, 由EF FG =,则()222,66G x x y −−,则()11111111111BD k x y k k x x x −+===+−−−, ()()()222222261611116111BG x y x k x k k x x x −−−−−−===−−−−−, 联立()()()()222221132113033y k x k x k k x k x y =−+⇒−−−−−−= −=,则()()2121222211,333k k k x x x x k k −−−−+=⋅=−−, 则()()()()2122121212222122113621111321133k k x x k k x x x x x x k k k k k −−+−−+===−−−−++−−−−−+−− 所以(6)620BD BG k k k k k −=−−+−=, 故BD BG k k =, 故DG 过定点(1,0)B . 4.(1)2 (2)是,3【详解】(1)由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是y =,故设C :223x y λ−=,因为()2,3M 在双曲线C 上,所以1293λ=−=,所以C :2213y x −=,所以1a =,b =,所以2c =,所以2ce a==; (2)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22331x y y kx −= =+ 得()223240k x kx −−−=, 则248120k ∆=−>得24k <且23k ≠,12223k x x k +=−,12243x x k −=−, 又111113132222222MA y kx k k k k k x x x −+−−+−===+−−−, 222223132222222MB y kx k k k k k x x x −+−−+−===+−−−, 所以()121122222MA MB k k k k x x+=+−+ −−()()()212121222244322122142424233kx x k k k k k k x x x x k k −+−−=+−=+−−+−++−−−()()()()()()()2222223212426221212134124422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即直线MA ,MB 的斜率之和是3.5.(1)2212x y +=(2)1x y =±+【详解】(1)由题可得1c =,焦点在x 轴上,22ab=a =, )221b ∴=+,解得21b =,22a =,所以椭圆C :2212x y +=.(2)设()11,,A x y ,()22,B x y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ty =+, ()22222222101x y t y ty xty +=⇒++−==+ 的根为1y ,2y , 12222t y y t +=−+,12212y y t −=+,且2880t ∆=+>,又∵1212122ABFS c y y y =⋅⋅−=−△11144223ABF S a r =⋅⋅=×=△,413t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x y =±+.6.(1)2212x y += (2)证明见解析【详解】(1)由离心率可得ce a==将点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21121ab+=,又222a b c =+; 解得2221a b =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2x y += (2)设点()11,B x y ,()22,D x y ,则()11,A x y −,直线PB 的方程为2x my =+, 直线PB 与椭圆22:12x C y +=联立,消去x ,得222420m y my +++=(), 则可得12242my y m −+=+,12222y y m =+, 易知28160m ∆=−>,得22m > 由题意,直线A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x x y x x +−+−, 令0y =,所以点Q 的横坐标1221121212221Q x y x y my y x y y y y +==+=++, 所以直线AD 与x 轴交于定点()1,0Q 7.(2)7 −+【详解】(1)解:设()11,A x y 、()2,B x y ,当12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1122y x =−, 联立直线l 与椭圆方程22112244y x x y=−+=,可得22230x x −−=, 4423280∆=+××=>,由韦达定理可得121x x =+,2132x x =−,(2)解:联立直线l 与椭圆方程221214y x m x y =+ += ,消去y ,得222220x mx m ++−=,则()222481840m m m ∆−−−>,解得m <<,设()11,A x y 、()22,B x y ,由韦达定理可得122x x m +=−,21222x x m =−,因为()()()()11212211211222112122121122222211222222y x m x x x mx x m y x k x y k y x x x mx x m x m x x+++++ +− ====−+−−+− +()()22222222111111122111221111m m x m mx m x m m x m m mx x m m m m x m m x −+−−+−−+++−==⋅−+++−−+++−+ 111211111m m x m m m m x m +−−−−=⋅=−+−++, 易知,直线l 交线段12F F 于点()2,0M m−,则2≤−≤mm ≤≤所以,12112217111k m m k m m m −+− =−=−=−+∈−++++. 8.(1)2214x y +=(2)()0,1【详解】(1ce a==将点12D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23114a b +=,又222a b c =+,解得2224,1,3a b c ===; 所以椭圆方程为2214x y +=(2)易知()()2,0,2,0A B −,设直线l 的方程为4x my =+,()()1122,,,P x y Q x y ,且12x x <, 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22144x y x my += =+ ,整理可得()2248120m y my +++=, ()()22841240m m ∆=−×+>,可得212m >,且121222812,44m y y y y m m +=−=++ 可得直线PA 的方程为()()11112226y y y x x x my =+=+++, 直线QB 的方程为()2222y yx my −+,解得12121221212262,33my y y y y y M y y y y++ −−PQ M 点到直线PQ 的距离为d 所以PQM 的面积为1122S PQ d =⋅=ABM 的面积为121221212231432S y y y y B y A y y y=⋅−=−;所以212221216144S m m m S −==−++, 又212m >可得()21610,14m −∈+, 即可得12S S 的取值范围是()0,1.9.(1)2212x y +=(2)【详解】(1)设椭圆C 方程为22221x y a b +=,焦距为2c ,则1c =,ca=所以a =2221b a c =−=,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2x y +=.(2)由题意得()0,1A ,()0,1B −,直线l:x =设点()00,Q x y,00x <<001y <<,则xx 022直线AQ :0011y y x x −−=,令x =1y , 1, 直线BQ :0011y y x x ++=,令0y =,则001x x y =+, 所以001x OM y =+, 001111212AOM ADNx S S y +=⋅⋅+⋅ +()2200002221x y x y +−+由①得2200220x y +−=,所以AOM ADN S S + . 10.(1)2214x y −=(2)【详解】(1)若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设方程为22221x ya b−=,则有2281112a b b a −= = ,解得2241a b = =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2214x y −=;若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设方程为22221y xa b−=,则有2218112a b a b −== ,无解; 综上双曲线方程为2214x y −=.(2)易知,直线l 的斜率一定存在,设方程为1122,(,),(,)y kx m P x y Q x y =+,联立2244x y y kx m −= =+,消去y 可得,222(14)8440k x kmx m −−−−=, 22222140Δ6416(14)(1)0k k m k m −≠ =+−+> ,可得221,142k m k ≠±+>, 由韦达定理可得,2121222844,1414km m x x x x k k ++==−−−, 121222()214my y k x x m k +=++=−,()()122112211212282()14kx y x y x kx m x kx m kx x m x x k −+=+++=++=−,因为直线,AP AQ 的倾斜角互补, 所以0AP AQ k k +=,, 即()(()(122111y x y x −−+−−12211212())x y x y x x y y +−+−++0,整理得,1)0m ++−=,解得k =1m =−, 1m =−时,直线y kx m =+为1y kx −−过定点(A ,不满足题意, 所以k =11.(1)2214x y +=(0)y ≠(2)6(0,)5【详解】(1)设(),M x y ,则1224AM BM y y k k x x =×=−+−且2x ≠± 化简得()22:1,04x C y y +=≠.(2)如图,设()()1122,,,P x y Q x y ,:l xty n =+若0PQ k =,则,P Q 关于y 轴对称,有AP BQ k k =−,不合题意 故0PQ k ≠,同理可知0t ≠,故20t >由2244x y x ty n += =+化简整理可得()2224240t y tny n +++−=所以()()()22222244441640t n t n n t ∆=−+−=−+>,且12221222444tn y y t n y y t+=− + − = +由P C ∈可知14AP BP k k =−,故144AP BQ BP k k k =−=即116BP BQ k k =− 于是()()()()()()()()()()(212121222222221212121242222224222BP BQ y y y y y y n k k x x ty n ty n t y y n t y y n t n t n n n t −====−−+−+−+−++−−−−+−+解得65n =−,满足0∆>坐标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60,5d.12.(1)(.(2)14k m ==±【详解】(1)由221ca a c = =− 得2212a c = = 故双曲线E 的方程为x 2-y 2=1. 设A (x 1,y 1),B (x 2,y 2),由2211y kx x y =− −=得 (1-k 2)x 2+2kx -2=0.①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A ,B 两点,所以1212000x x x x +>⋅> ∆>.即()()22144120k k k > ∆=−−⋅−>,即1k<<即k的取值范围是(.(2)由①得12122222,11k x x x x k k +==−−,==整理得422855250k k −+=,所以257k =或254k =,又1k <<,所以k =, 所以x 1+x 2=y 1+y 2=k (x 1+x 2)-2=8.设C (x 3,y 3),由()OC m OA OB =+ 得(x 3,y 3)=m (x 1+x 2,y 1+y 2)=(),8m ,因为点C 是双曲线上一点,所以80m 2-64m 2=1,得14m =±,故14k m ==±.13.(1)2214x y +=(2)存在,3【详解】(1)因为焦距为,所以,由椭圆的对称性得12F M F N =.又因为114F M F N +=,所以214F N F N +=.则24a =,2a =.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2214x y +=.(2)设()()004,0P y y ≠,又AA (−2,0),则06AP y k =, 故直线AP 的方程为:()026y yx +,代入方程2214x y +=并整理得:()222200944360y x y x y +++−=. 由韦达定理:2020429A C C y x x x y +=−+=−+即20201829Cy x y −=+,∴02069C y y y =+ 同理可解得:2020221D y x y −=+,02021Dy y y −=+,∴02023C D CD C D y y y k x x y −==−− 故直线CD 的方程为()CD C C y k x x y =−+,即200022200021826399y y y y x y y y −=−+−++ , 化简可得:()()2003210yy y x −+−+=,直线CD 恒过定点()1,0E .∴11sin sin 2211sin sin 22ACD AEC AED BCD BCE BED AE CE AEC AE DE AED S S S S S S EB CE BEC BE DE BED⋅∠+⋅∠+==+⋅∠+⋅∠ , 因为sin sin AEC AED ∠=∠,sin sin BEC BED ∠=∠, 所以ACDBCD S S = sin 33sin 1CD AE AEC AE CD EB BECEBλ⋅⋅∠====⋅⋅∠14.(1)24x y =;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动点P 的轨迹是以(0,1)F 为焦点,1y =−为准线的抛物线,故2p =, 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24x y =.(2)设112200(,),(,),(,)A x y B x y M x y ,联立24x y y x m ==+,得2440x x m −−=,且16160m ∆=+>,则1m >−,故12124,4x x x x m +==−,所以1242y y m +=+, 所以(2,2)M m +,又MF AB ⊥,即11132m m +×=−⇒=−,不满足1m >−, 所以不存在满足要求的直线l .15.(1)12k =±或k =(2)2m =.【详解】(1)由题设()02,M ,设直线:2l y kx =+,联立双曲线,得224(2)4x kx −+=, 所以22(14)16200k x kx −−−=, 当2140k −=,即12k =±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当12k =,交点为53(,)24−;当12k =−,交点为53(,)24;当2140k −≠,此时2225680(14)0k k ∆=+−=,则k =当k =,切点为1()2−;当k =,切点为1)2−; 综上,12k =±或k =(2)由题设直线:()22l y k x m kx mk =−+=+−,联立双曲线方程,得22424()x kx mk +−−=,则222241)8(2)4(45)0(k x k mk x m k mk −+−+−+=, 故222264(2)164)[(2)]0(11k mk k mk −+×−−+×=>∆,所以22(2)41mk k −>−①,设1122()A x y B x y ,,(,),则1228(2)41k mk k x x −+=−,212224(45)41x mk x m k k −+−=, 由121221211212121212121212(2)(2)2()222()42()4x k y y y x y x x y x y y y x x x x x x x x x k −+−+−+=+==−−−++++−+ 又112y kx mk =+−,222y kx mk =+−,12k k +121212122(22)()482()4kx x mk k x x mk x x x x +−−++−=−++222222222(22)48244(45)8(2)41414(45)8(2)4141m k mk k m m k mk k mk k k k m k k k mk k k −+−−−⋅+−−⋅+−=−+−−−−⋅+22(84)8(41616)(3216)16m k m m k m k −+=−++−+为定值,所以24161602m m m −+=⇒=,此时1212k k +=为定值.16.(1)1k =(2)17 【详解】(1)设椭圆C 的半焦距为0c >,由题意可得:222112c c e a a b c= == =+,解得12c a b = = = ,所以椭圆22:143x y C +=. 因为()1,0F −,则直线():1AB y k x =+,()()1122,,,A x y B x y , 联立方程()221143y k x x y =+ += ,消去y 得()22224384120k x k x k +++−=, 则()()()()22222844341214410∆=−+−=+>k k k k , 可得221212228412,4343k k x x x x k k −+=−=++, 则21224243+=−+x x k k ,12122312243++ =+= + y y x x k k k , 即线段AB 的中点为22243,4343 − ++k k k k , 所以直线222314:4343 −=−+ ++ k k l y x k k k ,即22043++=+k x ky k , 若直线l 过点21,77 −P ,则22207743−++=+k k k ,整理得()()214360−++=k k k , 对于24360++=k k ,则9446900∆=−××=−<,即24360++=k k 无解,由()()214360−++=k k k ,解得1k =. (2)由(1)可知:直线22:043++=+k l x ky k ,令27x =−,可得22743=−+k y k k ,即直线l 与PN 的交点坐标为222,7743 −− +kk k ,令17x =,可得21743=−−+k y k k ,即直线l 与QM 的交点坐标为211,7743 −− +k k k , 由题意可得:222217743721177437k k k k k k −≤−≤ + −≤−−≤ + ,解得1k ≥,()2212143++k k ,=s 则()212812143=++s AB k k ,可得()()()2222222243891611k k k k k k ++==+++, 令28917t k =+≥,则298−=t k , 可得()2228964999110188k t t t k k t t +==−− ++−+ , 因为910=+−y t t 在[)17,+∞内单调递增,且17128|17==t y ,可得91281017+−≥t t , 则()2228964170,92110k k k t t + =∈ + +−,可得()222289491616,21k k k + =+∈ + ,,可得11287 = s AB . 所以s AB的取值范围17 . 17.(1)2214x y +=;(2)1[,0)(1,)4−+∞ . 【详解】(1)由题意,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点M142=, 即24a =,所以2a =,又因为c =1b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 (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结合椭圆的对称性可知,0OA OB k k +=,不符合题意. 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1122(0),(,),(,)y kx m k A x y B x y =+≠, 联立方程组2214y kx m x y =+ += ,可得222(41)84(1)0k x kmx m +++−=, 则212122284(1),4141km m x x x x k k −−+==++, 所以21212211222121212()()()82224(1)1OA OB y y kx m x kx m x m x x km k k k k k x x x x x x m m ++++−−+=+==+=+=−−, 因为12OA OB k k +=−,可得241m k =+,所以14k ≥−, 又由0∆>,可得2216(41)0k m −+>,所以2440k k −>,解得0k <或1k >,综上可得,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0)(1,)4−+∞ .。
高二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2.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3.夏天使用空调可以帮助你摆脱酷暑的煎熬,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空调病”.“空调病”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体液含量最多的是 ( )A.血浆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7.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A.细胞外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是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9.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比较缓慢B.比较广泛C.时间比较长D.迅速准确10.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1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12.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13.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14.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2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向右侧弯曲C、直立生长D、向前弯曲2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4.在扦插植物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有较多的有机物25.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26.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27.下列不是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的是()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8、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
班级姓名(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穿同样战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一样仇恨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战士们一起行动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战士们一起上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勾勒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春江花月夜》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8)《春江花月夜》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抒发人生短暂的名句,如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021-2021学年上学期(xu éq ī)高二年级期中复习试卷语 文考前须知:1.在答题之前,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规定的正确位置。
2.选择题的答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需要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一六八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入学考试〕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包容性开展最先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开展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更为民众所认同。
包容性开展在国际、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开展的理解各异,但综合来看,学者们都认同时机平等和成果一共享是包容性开展的核心内涵。
包容性开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形式。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开展在开展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开展目的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开展方式上追求可持续开展。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公平正义是人类永久的价值追求,人类历史的开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
包容性开展强调人人有平等时机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
过大的或者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展。
世界银行区分了“时机的不平等〔包括受教育等〕〞和“结果的不平等〔包括收入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一样的概念。
从公平角度看,时机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
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开展,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ɡāo sù)、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时机,努力消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挤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时机平等,通过时机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增强增长的广泛一共享性和一共享的公平性,不断进步民众的福利程度。
高二地理期中联考模拟试卷(一)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3-6题。
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4.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6.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7.遥感的关键装置是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下一辆车离本站还有1.2千米,约3分钟内到达”。
这是记者近日在上海公交71路凯旋路站看到的“下一辆车离本站400米,1分钟内到达。
”40智能化电子站牌上显示的内容。
2分钟后,电子站牌再次显示:秒钟后,记者看到离车站60米开外的一辆71路公交车缓缓驶来。
据此回答8~9题。
8.电子站牌能准确报告公交车的信息,主要采用的技术是A. GIS B.GPS C.RS D.GPRS9.该技术不具备的功能是A.汽车导航 B.大地测量 C.监测地壳运动 D.拍摄航片10.关于数字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数字地球可模拟环境变化对物种的影响B.利用数字地球可掌握作物病虫害及生长情况C.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温室效应加剧后,将淹没哪些地区D.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将来,但无法模拟数世纪前的环境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读图完成11~12题。
1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业布局 D.客货流量12.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甲、乙、丁13.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③获取信息量大④探测范围大,可在宏观上进行监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14~15题14.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15.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2010天津三联)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
完成16~l8题。
16.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17.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①紧临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建设③紧临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19~22题19.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20.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2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③煤层气储量丰富④位置适中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4.有关山西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西省有发展电解铝工业的资源条件和能源条件B.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销售价格C.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D.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目前经济的核心部门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据此回答25~26题。
25.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酸雨蔓延B.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D.运输量大26.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进行产业转移2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该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B.河谷平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D.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28~30题。
28.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黄河流域流程长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29.田纳西河流域与同黄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中相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 C.水质污染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3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洪B.发电、提高水质C.土地合理利用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据此回答31~33题。
3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B.区域都有明显的界线C.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D.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32.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3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下图,完成34~37题。
34.该图能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35.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36.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空间单元B.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划分方法也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D.因区域研究的需要,区域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37.与图示区域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经济特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黄土高原⑥甘肃省兰州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2016年9月17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今年第16号台风“马勒卡”(强台风级)今天(17日)下午3点钟前后进入东海南部海域,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浙江温岭南偏东方大约33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5.6度,东经122.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
预计将于18日下午“马勒卡”在浙江东部近海海面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向日本西南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减弱。
据此回答38~40题。
38.确定台风中心位置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39.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40.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统计用到的核心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2016年6月12日23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
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北斗应用与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各类卫星应用服务平台相继“落地”签约。
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各项优势正在凸显,将助力中国卫星应用服务抢占全球市场。
据此回答41~44题。
4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C.具有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D.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4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43.陇南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A.RS和GPSB.GIS和RSC. GPS和GISD.数字地球44.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2015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发布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