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及其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88.01 KB
- 文档页数:2
土鸡放养技术之如何防治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在出壳后2周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以拉白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为特征,常导致大批死亡。
成年鸡感染后多是慢性经过或不显症状,病变主要局限于卵巢、卵泡、输卵管和睾丸。
(1)流行病学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流行于2~3周龄的雏鸡,不同品种鸡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异。
饲养管理条件差、雏鸡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饲料质量差以及发生其他疫病等都可以成为鸡白痢的诱因。
(2)症状不同日龄的鸡发生鸡白痢时,其症状差别较大,第2~3周龄死亡率最高,第4周龄时死亡迅速减少。
①雏鸡。
雏鸡在5~6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的高峰。
严重污染的种鸡场,可造成雏鸡20%~30%的死亡,甚至更高。
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食欲下降。
由于体温升高,怕冷寒战,病雏常扎堆挤在一起,闭眼嗜睡。
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灰白色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所污染,泄殖腔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可见努责、呻吟。
有的急性病鸡死前不见下痢症状,如肺部有病变则出现呼吸困难、气喘、伸颈张口呼吸症状。
病雏生长缓慢,消瘦,脐孔愈合不良,其周围皮肤易发生溃烂,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膨大。
有时可见膝关节发炎肿大,行走不便、跛行或伏地不动。
若防治不当,病雏鸡生长发育受阻,长成后有较高的带菌率。
病程一般为4~10天,3周龄以上发病的鸡死亡较少。
但耐过的病雏多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带菌者。
②成年鸡。
成年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经过,感染可在鸡群内传播很长时间,但不出现明显的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冠和眼结膜苍白、鸡冠萎缩、食欲降低、饮水增加、腹泻。
种鸡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死亡率增高。
(3)病理变化①雏鸡。
急性死亡的雏鸡无明显眼观可见的病变。
病程稍长的死亡雏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心肌、肺、肝、肌胃等脏器出现黄白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肝脏肿大,有条状出血,胆囊充盈;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变性变质、稀薄,外观呈黄绿色,严重者卵黄囊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脾有时肿大,常见有坏死灶;肾脏充血或出血,输尿管充斥灰白色尿酸盐。
鸡白痢治疗方法
首先,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
饲养户在发现鸡出现白痢症状后,应该立即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
此外,饲养户还应该对饮水器、饲料槽等饲养设施进行清洗消毒,避免饲养环境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其次,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饲料的调整。
在鸡白痢发生期间,饲养户可以适
当地减少鸡的日粮量,避免给鸡过多的饲料,以减轻鸡的消化系统负担。
同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和益生菌类的饲料添加剂,帮助鸡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加速康复。
另外,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鸡只的饮水管理。
饲养户在治疗期间应该及时更
换鸡只的饮水,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可以在饮水中添加些许食盐和葡萄糖,帮助鸡只补充体内丢失的电解质和能量,促进鸡只的恢复。
最后,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观察鸡只的病情变化。
饲养户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应该密切观察鸡只的病情变化,如粪便的情况、食欲的恢复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鸡只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应该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鸡白痢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饲养户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介绍的鸡白痢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到您,保障鸡只的健康生长。
鸡白痢的防治方法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鸡类传染病,主要由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
下面是防治鸡白痢的方法:
1. 加强清洁环境: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舍、饮水设施和饲料器具,避免饮水污染和病原菌滋生。
2. 隔离病鸡:发现有白痢症状的鸡,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病菌扩散,同时应注意与健康鸡的接触。
3. 规范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障鸡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饮水和饲料。
4. 预防疫苗接种: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可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白痢的发生。
5. 配合使用药物:在兽医的指导下,可以给鸡群使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帮助控制疾病的发展。
6. 加强饲料卫生: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中的病原菌传播,定期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
7. 加强个体免疫力:可以给鸡群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鸡的抵
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通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防治方法应根据病情和兽医的指导来进行。
鸡白痢的诊断和综合防治一、鸡白痢的概述鸡白痢是由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或淋巴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炎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鸡和育成鸡中。
该病主要通过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污染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病原菌会进入鸡体肠道,引起肠粘膜受损,导致消化道炎症反应,表现为腹泻、发热、流质便甚至出血便,病程长而顽固,极易发生二次感染。
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经济效益,所以防治这种病很重要。
二、鸡白痢的诊断1.临床症状鸡白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次水样便便,严重的病例也会出现黏液和血液便,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倦怠等。
病程较长,但不会传染给家犬等动物。
### 2.病原学检查对鸡白痢进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鸡白痢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鸡粪便或肝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如果能够隔离出鸡白痢的病原菌,则可以确定这一鸡的确实发生鸡白痢了。
### 3.病理学检查对鸡的排泄物和病死鸡做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肠炎及肠黏膜水肿、出血、溃疡等。
三、鸡白痢的综合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注意饲料、饮水的质量,避免过度喂养和饮水不清洁。
### 2.合理预防接种通过预防接种来提高鸡的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概率。
应该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方法。
### 3.使用药物治疗在发现鸡白痢的早期症状时,可以尝试使用止泻药、止血剂等药物治疗。
在病程严重时,应该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并合理使用药物,这也是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方法。
### 4.及时封锁、消毒隔离在发现鸡白痢病情时,应该及时对病禽进行封锁、消毒和隔离,这是控制鸡白痢的重要措施。
同时加强场地卫生环境,如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四、总结鸡白痢是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病,饲养时需要注意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对发生鸡白痢的鸡的封锁、消毒隔离工作等必要措施进行,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鸡白痢的防治什么是鸡白痢?鸡白痢是一种由流行性耐药性强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禽类粪便传播。
这种疾病常见于家禽,尤其是家养鸡,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鸡农来说,鸡白痢的防治尤为重要。
鸡白痢的症状鸡白痢的症状主要包括:•粪便带有黏液和脓液•粪便呈现白色或灰白色•鸡出现倦怠无精神•鸡的进食量减少•鸡的腹部发胀•鸡体温升高鸡白痢的防治措施1. 清洁卫生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十分重要,接触鸡屎的人员也需要保持清洁。
应每天定时清理换草,饮水器、喂食器等设备也需要经常清洗,以避免细菌滋生。
2. 合理饮食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更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
饲料要避免过量或者不全面的喂养,同时也应注意饮水卫生。
3. 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病害最有效,也是最经济、最实用、最安全的一种方法。
应根据强度和年龄因素准确地选择适宜种类和规格的疫苗,并且在鸡苗的不同阶段进行定期的接种。
4. 使用药物在鸡白痢发病期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如不恰当使用药物,反而会加重鸡白痢症状。
鸡白痢的预防与控制1. 消杀病源鸡舍和鸡场要保持清洁,粪便应及时清理。
粪便是鸡白痢的主要病源,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病死鸡不要扔在鸡舍内,应及时清理埋掉,以避免引起感染。
2. 进行检疫在购买新苗鸡或者在鸡场进出鸡只时,应先进行检疫。
发现疑似带菌鸡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防止感染其他禽鸟。
3. 提高鸡的免疫力鸡的种类、环境和饲养方式都会影响其免疫力。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饲养、定期疫苗接种、注重个体鸡的健康等措施来提高鸡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总结鸡白痢是一种对鸡的生产和养殖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防治和控制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从清洁卫生、合理饮食、疫苗接种、使用药物等方面入手,预防和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同时,注重提高鸡的免疫力和尽早发现症状也是鸡白痢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动物生产 512020.10鸡白痢病的防治夏 伟(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岫岩 114300)鸡白痢病是雏鸡主要的一种传染病,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3~20日龄内的雏鸡极易感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
特别是种鸡场,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手段,彻底淘汰带菌鸡,建立无白痢病鸡群。
1 鸡白痢病流行特点鸡白痢病主要感染3~20日龄的雏鸡,肉用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高于蛋用雏鸡。
成鸡也感染白痢病,不过成鸡表现慢性过程,不表现症状,成为隐性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
其传播途径为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鸡群经消化道水平传播。
鸡舍卫生差、通风不好、温度差异大、潮湿等,均可暴发此病,饲料不新鲜且营养缺乏,也可发病。
2 主要症状发病雏鸡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聚堆、呆立垂翅、呼吸急促,常见肛门伸缩、排出粥状便、后呈水样便,粘污肛门附近羽毛,干后堵住肛门,使排便困难。
雏鸡患病后,多在两周内大批死亡。
成鸡一般不表现症状,成为隐性带菌鸡,母鸡产蛋量减少。
3 雏鸡白痢病防控3.1 净化鸡群采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法对全群逐只采血净化。
雏鸡于2~3日龄进行净化,隔半月进行净化1次,连续净化4次。
以后每月净化1次,连续净化两个月。
净化到无菌鸡时,可改为半年净化1次或1年净化1次。
出现阳性鸡立即淘汰,同时做好无害化处理。
3.2 做好消毒工作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检疫净化合格的种鸡群,种蛋孵化前必须进行熏蒸消毒后,再进行孵化。
孵化用具、地面、墙面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经检疫净化合格鸡群及鸡舍,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
在一些经常发生白痢病的鸡场,配合一些药物进行预防,可有效控制鸡白痢病的发生。
的配合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为3%~5%较适宜。
5 小丑鱼配合饲料的维生素需求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理、生长和繁殖必需的物质,起到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虽然很少,但不可或缺,缺乏会引起缺乏症。
鸡白痢防治措施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雏鸡中流行最为广泛,多发生于孵出不久的雏鸡。
雏鸡表现为怕冷,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精神萎靡,食欲减少,下痢,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称为“糊屁股”,最后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剖检时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心、肝等有坏死点。
成年鸡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有的鸡常出现腹膜炎,腹膜增厚,腹水增加而呈“垂腹”现象,剖检时心、肝等有坏死点。
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抵抗力,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注意饲料卫生。
控制传染源,制定疾病防治规范,严格卫生消毒制度。
预防鸡白痢的原则是杜绝病原菌的传入,清除带菌鸡,同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
1、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慎重引种,对新购进的鸡,应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有助于控制发病。
2、执行定期检疫措施,定期对种鸡群检疫是消灭带菌者,净化鸡群鸡白痢的最有效措施。
应用全血玻片凝集试验方法,一般种鸡群的检疫每年需进行2~3次,第一次可在40~70日龄之间,应连续检疫1~2次,每次间隔10~15天;第二次应于全面开产后进行,坚持淘汰阳性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
3、注意常规消毒,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
孵化器在应用前,要用甲醛气雾消毒,育雏室和一切育雏用具,要经常消毒,孵化种蛋在孵化前用甲醛气熏消毒。
4、加强育雏管理,育雏室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度要维持恒定,垫草勤晒勤换,雏鸡群不能过分拥挤,饲料要配合适当,防止雏鸡发生啄癖,饲槽和饮水器防止被鸡粪污染。
发病后要立即隔离、封锁和治疗,尽快扑灭传染源。
5、药物治疗,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治疗,预防时抗菌药物交叉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鸡白痢杆菌病检疫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鸡白痢杆菌病(简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
鸡白痢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可导致鸡的死亡。
及时检疫和预防鸡白痢杆菌病对维护禽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鸡白痢杆菌病的检疫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鸡白痢杆菌病的检疫方法1. 定期检疫:养殖户应当定期邀请具备相关资质的兽医进行鸡白痢杆菌病的检疫工作,确保家禽群体的健康状态。
2. 临床检查:及时发现鸡白痢杆菌病患病群体,包括鸡的生长发育状态、粪便外观、食欲情况、羽毛光洁程度等。
应对群体进行定期粪便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3. 实验室检测:对怀疑感染鸡白痢杆菌病的鸡群进行病原菌检测,确认感染症状发生的确切时间和范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鸡白痢杆菌病的防治注意事项1. 强化卫生防护:饲养场要经常进行卫生杀菌,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鸡舍、饮水设施、饲料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原菌侵入。
2. 严格隔离:确诊患有鸡白痢杆菌病的鸡群应及时隔离,切断传染链,避免疫情扩散。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未感染者的健康状态。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鸡白痢杆菌病的重要措施。
包括保证饲料卫生、合理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温度和湿度等。
4. 采取其他防治措施:例如增强鸡的免疫力,加强营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方法进行预防。
鸡白痢杆菌病的检疫方法以及防治注意事项,是保障鸡类健康、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
只有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及时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才能使鸡类养殖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希望养殖户和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共同维护禽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鸡白痢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1发病年龄的变化过去认为鸡白痢是主要侵害雏鸡的疾病,常称雏鸡白痢,并定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
小鸡孵出后几天开始出现明显症状,7~10日龄后发病,病雏逐渐增多,第二、三周龄达到死亡高峰,3周龄后发病减少。
而成鸡则认为呈慢性经过。
近几年发现,1~4日龄初生雏及育成鸡的发病机率明显增多。
1~4日龄初生雏的大量发病主要见于种蛋来源于鸡白痢血清阳性率高的种鸡群,同时有大风降温等不良应激因素时可暴发此病,在3~5日龄时达到死亡高峰。
近几年,还发现在鸡的育成阶段出现鸡白痢的高发期,被称为青年鸡的鸡白痢,常有较多或大量发病和死亡。
此阶段发病有的系育雏阶段忽视了对此病的防治,造成此病;也有一些是在育雏期感染了鸡白痢,虽未致死,但某些器官遗留病理损害,如:心肌上的坏死性结节、心肌变性及肺坏疽等。
在鸡日龄增大后,有病变的器官不堪新加重的负担,逐渐消瘦、下痢、死亡。
2临床诊断的变化鸡白痢以表现白色下痢为特征,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出现”糊肛”现象,影响排粪。
同时由于肛门周围发生炎症引起病痛,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
但近几年在育雏期,常有不表现白色下痢特征症状而突然死亡的,经病原学诊断,确系因鸡白痢沙门氏菌而致死,被称为无白痢症状型或急性败血型鸡白痢,有些死亡后的雏鸡,口内尚含有饲料。
此外,还有一种病型,病后仅见极少数雏鸡排白色稀粪,但呈现呼吸困难,剖检可见肺部有多量粟粒大坏死结节,和大小不一的肝变坏死区,被称为肺形鸡白痢。
如对此现象误认为是呼吸道疾病而用一些呼吸道药物,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费人费物,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也有育雏期严重发生鸡白痢的病群,常有1%~3%雏鸡表现脑脊髓炎症状,经细菌学检验,在死雏脑组织中很容易分离到纯粹一致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这种情况被称为脑型鸡白痢。
雏鸡白痢以前常表现的排白色黏性粪便的症状,不仅在上述几种类型的鸡白痢病上表现不明显,而且在有些情况下,雏鸡因其他原因也可表现白色排泄物增多,甚至出现”糊肛”现象,如高蛋白水平饲料、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痛风等,均可见白色排泄物增多,所以认为,鸡白痢病的病名并不符合临诊实际情况,甚至可造成误解。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
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
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
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
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
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
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
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
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332023.6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加入低温保存的绒山羊的精液中,解冻后绒山羊精子粒线体活性、顶替完整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4.0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组效果不明显。
4.3 番茄红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能够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产活仔猪数增加,并减少产死仔猪数,提升仔猪初生重。
研究者将一定浓度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精子冷冻稀释液中,解冻后精子质量显著提升。
将2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的日粮中,能够显著降低新鲜猪肉的丙二醛含量。
提高番茄红素在猪肉中的含量,能够提升肉的氧化稳定性。
5 结束语番茄红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肠道健康、提升禽畜繁殖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等优点。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番茄红素在不同禽畜的适宜添加量,为禽畜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鸡白痢的诊断和防治柳丽萍(吉林省公主岭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0)鸡白痢是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在雏鸡中流行广泛,在各地均有发生,疾病初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随疾病发展会发展为全身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
本文对鸡白痢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理、疾病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希望能够为养鸡生产提供参考。
1 流行特点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寒冷季节发病更多,主要传染源为患病鸡和隐性感染鸡。
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入健康鸡体内,应激会增大该病发生率。
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不同,白羽鸡比褐羽鸡抵抗力强。
该病流行性强,好发于出生3周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成年鸡发生鸡白痢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影响生殖系统,导致产蛋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2 临床症状疾病初期患病鸡精神状况不佳,畏寒,闭眼昏睡,进食减少,羽毛变的凌乱且暗淡,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或淡黄绿色稀便,将肛门周围绒毛糊住,导致排泄困难,粪便积聚肠腔,有的卵黄吸收不良或嗉囊空虚。
简述鸡白痢病的防治目前,林下养鸡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何做好一些常见鸡病的防治,对于提高养鸡效益,将会提高事倍功半的效果。
笔者结合临床,介绍鸡白痢病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朋友参考。
一、流行病学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春夏秋季,本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2周龄~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滋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
二、临床症状幼雏发病多,死亡率高。
蛋中带菌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一般于3~4日龄就开始发病,病雏表现怕冷,常成堆地挤在一起,瞌睡,两翅下垂,呼吸困难而急促,腹部膨大,有的关节肿大。
有的口渴多饮,羽毛松乱,翅膀和尾羽下垂,闭眼嗜睡,随后拉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粪,排便时常尖叫,排出白色、浆糊样稀粪,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粘着石灰样粪便,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及肛门周围污染严重,有时出现排粪困难。
如不及时治疗,发病后大多1~3d衰弱死亡。
成年鸡一般不表现症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仔细观察可见病鸡精神委靡,食欲减退,消瘦,冠髯苍白,不活动,绒毛松乱,垂翅,缩头,闭眼,怕冷,产蛋率降低,肛门周围有白色或黄色粪便,死亡率不高。
如不及时治疗,将带菌传染,危及整个鸡群,降低成年鸡的生产价值。
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三、病理剖检7日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
早期病程短的雏鸡病变较轻,肝脏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现,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病程长的可见卵黄吸收不良,呈油脂样或干酪样,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
病程稍长的雏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砖红色条纹,有的心肌、肺、肝、肌胃、盲肠或大肠上有灰白色小结节和坏死点。
青年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
成年母鸡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病鸡消瘦,嗉囊空虚,腹黏膜潮红,肝脏肿大,表面呈土黄色并有灰白色坏死灶,脾稍肿大,心、肺、盲肠有坏死点和结节,盲肠内有白色豆腐渣样的物质。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性传染病,该病在最近出现一些新特点:除了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在成鸡只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
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本文调查了鸡白痢的发病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当前鸡白痢的流行情况该病在雏鸡出壳后第二天开始拉稀死亡,到第5~6日龄时达到死亡高峰,经治疗后到第10日龄时基本停止死亡,死亡率可达10%~50%。
中雏鸡和育成鸡心肌上形成白色结节,肝脏肿大且有散在坏死点,肝脏破裂,死亡率较低的达5%左右;蛋鸡和蛋种鸡肝脏肿大、破裂、腹膜和卵巢出现炎性症状。
二、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雏鸡一般为2~3 d,有时仅为1 d。
出壳后第2天就开始死亡,病鸡精神萎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
3~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
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
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
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
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三、剖检变化病死鸡雏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病死中雏:肝脏破裂、肿大,有白色坏死点;腹腔积血,心外膜炎,整个心脏被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心脏上有白色结节;肌胃上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
成年病死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