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6-16-3《人体的激素调节》糖尿病知识拓展(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人体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传播到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
激素调节是机体内部各系统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及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人体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激素的分类、分泌和作用机制以及与激素相关的疾病等内容。
1. 激素的种类和分类根据激素的化学性质,它们可以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两大类。
脂溶性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从而通过结合核内受体影响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溶性激素则包括多肽激素和蛋白质激素,它们无法穿越细胞膜,只能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的受体来传递信号。
2. 激素的分泌和合成机制机体内的内分泌腺通过受体和神经系统等多种信号途径,受到不同的刺激后分泌激素。
大脑下丘脑和垂体是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器官。
下丘脑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而垂体激素则通过自身的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形成内分泌系统的闭环调节。
3.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靶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蛋白质激素通过cAMP和Ca2+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内酶的活性,而类固醇激素则通过影响基因转录和翻译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激素还能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调控自身的分泌和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激素与疾病激素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因此激素的异常分泌或作用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抑郁症等。
因此,研究激素的调节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激素调节机制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影像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为何出现三多一少病症?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的症状,其产生机理是:
1、多尿:
胰岛B细胞的破坏或功能衰竭,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促进葡萄糖透入细胞膜和促进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的能力减弱,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肾小管则不能全部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多余的葡萄糖成为终尿的成分排出,形成糖尿。
由于原尿和终尿中葡萄糖浓度高,其晶体渗透压增大,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大为减小,从而使尿量增多,产生多尿证状。
2、多饮
由于多尿,使体内组织细胞失水,这样则引起口渴而多饮水。
3、多食
糖尿,使大量葡萄糖排出体外,机体出现糖和能量不足,这使下丘脑中的饱中枢抑制,而使下丘脑中的摄食中枢兴奋,从而产生饥饿感觉,引起贪食多食症状。
而且多食又会引起血糖增高,出现恶性循环,加重糖尿病。
4、体重减少
关于体重减少的原因:从以上分析而知,由于组织细胞缺糖缺能量,就必需动用体内贮存的脂肪,使脂肪氧化分解来供应能量,这样则使患者逐渐消瘦;另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脂肪和蛋白质合成作用减弱,而氧化分解能力却增强,这就使患者逐渐消瘦,体重一天天减少。
课题第3节人体的激素调节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说明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3、说出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
2、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找出它们的位置?1、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一)激素的调节作用1、资料分析①在实验中,科学家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②根据资料,你认为糠尿病患者的患病原因是什么?③通过资料分析,你能说出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吗?2、什么是激素?它有什么特点?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什么样的调节作用四、典型例题1、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A、侏儒症B、巨人症C、白化病D、糖尿病2、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2)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
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个体的发育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D、A和B五、达标检测1、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如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A、侏儒症B、呆小症C、巨人症D、肢端肥大症2、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3、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所致()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D、生长激素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深度上升。
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A、生长激素B、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7、正在进行的南非足球世界杯的比赛中,运动员每踢进一个球,都会引起全场狂热的欢呼。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打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打印生物学,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
八年级上册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生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体内生理功能。
生物激素调节可以影响身体的代谢、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下面,我们来仔细学习一下八年级上册涉及到的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1.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又称生长抑制激素,通常由脑下垂体分泌,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增长。
在青春期时分泌量较高,可以使身体快速发育。
2.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由甲状腺分泌,可以调节新陈代谢。
如果甲状腺素分
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分泌过少,就会导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 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激素,能够降低血糖。
当人体血糖过高时,胰岛素会增加,把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
就会导致糖尿病。
4.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由脑下垂体分泌,可以促进性腺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
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导致性腺发育不良;如果分泌过多,就
会导致性早熟等问题。
5. 泌乳素
泌乳素由脑下垂体分泌,可以促进乳腺生长和乳汁分泌。
在哺
乳期间,泌乳素分泌量会增加,使乳腺产生足够的乳汁喂养婴儿。
6. 心房利钠肽
心房利钠肽是由心房分泌的激素,可以扩张血管和促进钠的排泄。
心房利钠肽的作用是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总之,生物激素是身体内部调节的重要工具,对身体发育、代谢、免疫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掌握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2019-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6-16-3《人体的激素调节》糖尿病知
识拓展(新版)苏科版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糖尿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代谢紊乱症状: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因口渴而多饮水。
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利用,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肌肉渐见消瘦,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儿童生长发育受阻。
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多食、易饥,故糖尿病的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且严重。
2型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起病后也会体重减轻。
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
高血糖可使眼睛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导致视力模糊。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仅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而就诊,化验后发现高血糖。
3.反应性低血糖: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其所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表现。
4.并无明显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
有时并发症在诊断糖尿病前业已存在,有些患者因这些并发症作为线索而现糖尿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感染:糖尿病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疖、痈等;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乳头坏死;女性糖尿病患者常并发真菌性阴道炎、巴氏腺炎等。
2.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可导致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它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肢体外周动脉搏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
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经病变: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主,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
随后有肢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
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瞳孔改变和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
(4)眼的病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三、糖尿病的治疗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充分了解,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
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的原则。
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维持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具体措施以控制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为基础,根据不同病情予以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