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54.52 KB
- 文档页数:15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一、引言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是一种特殊的铁路车辆,其安全管理需要特别重视和掌握,以保障员工及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规程旨在规范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安全管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依法管理,全员参与3.保障员工健康,保护生态环境4.持续改进,质量导向三、安全管理体系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安全组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管理、监控管理和文档记录管理等五个方面。
3.1 安全组织管理1.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罐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全面规范罐车的安全生产活动。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4.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3.2 安全生产管理1.确保罐车的安全操作和运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保证罐车的安全维修、保养和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3.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标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4.检查罐车的安全技术装备和消防设施等,确保安全投入使用。
3.3 应急管理1.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规范应急管理程序。
2.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时的迅速反应和处置。
3.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训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3.4 监控管理1.确保液化气体罐车运行和操作全程监控,实时掌握罐车的状况及时处理。
2.安装监控设备,建立监控系统,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5 文档记录管理1.管理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相关资料,建立档案。
2.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及时调查和处理安全事故。
四、安全注意事项1.全面贯彻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勤做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5.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处理,并采取措施处置发生的安全事故。
铁路罐车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铁路罐车的管理和运营,确保铁路罐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铁路罐车进行运输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铁路罐车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运营稳定、服务优质的原则。
第四条铁路罐车的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第五条铁路罐车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铁路罐车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第二章铁路罐车的分类和标准第六条铁路罐车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化学品罐车、石油罐车、食品罐车等不同类型。
第七条铁路罐车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备。
第八条铁路罐车的尺寸、载重量、轮轨距离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第九条铁路罐车应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确保不同类型的罐车之间不互相混用。
第十条铁路罐车应定期进行验收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罐车应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章铁路罐车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铁路罐车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铁路罐车的安全运营。
第十二条铁路罐车的安全管理应包括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事故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十三条铁路罐车的驾驶员应具备相关驾驶资格证,熟悉铁路罐车的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铁路罐车的装卸作业应在专门的场所进行,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第十五条铁路罐车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封闭,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第四章铁路罐车的维护保养第十六条铁路罐车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罐车的质量和性能。
第十七条铁路罐车的维护保养应包括定期检查、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内容。
第十八条铁路罐车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质量。
第十九条铁路罐车的维护保养记录应详实,便于追溯和查询。
第五章铁路罐车的运输管理第二十条铁路罐车的运输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安全和稳定。
第二十一条铁路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做好货物的保护和安全。
第二十二条铁路罐车的运输路线应合理规划,避免发生交通拥堵和事故。
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LPG)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家庭、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领域。
然而,LPG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液化石油气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适用于所有进行LPG运输的单位和个人。
二、责任与义务1. 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制度,并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2. 运输人员:必须具备岗位相关的资质和技术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3.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LPG运输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和纠正。
三、安全保障措施1. 车辆安全:LPG运输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同时,车辆上必须配备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设备。
2. 装卸操作:LPG装卸过程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工作区域。
3. 库区管理:LPG库区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吸烟、明火或其他易燃物品进入库区。
库区必须配备火灾报警器、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4. 安全培训:对所有从事LPG运输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灭火器使用、紧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5. 应急预案:制定液化石油气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四、记录与报告1. 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记录,包括车辆基本信息、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等。
2. 液化石油气装卸作业记录,包括装卸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装卸人员等。
3. 库区安全巡查记录,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发现问题等。
2024年液化气体罐车的使用与管一、投用前的管理1、罐车投入使用前,应由罐车所属单位组织专人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技术文件及规定进行验收。
在劳动部门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铁路罐车向铁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登记,取得罐车安全运输许可证。
汽车罐车向当地公安局车辆管理部门或交通监理部门申请办理准予运输使用的有关手续。
2、罐车投入运行后,罐车所属单位应指定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并按本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和修理,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制造、使用、维修、检验、事故等记录)。
二、充装和卸料作业1、罐车的充装单位应建立、健全充装管理制度,充装人员由经企业技术考核的合格者担任,充装、卸料作业时,操作人员和押运员不得离开现场。
罐车每次充装都要按《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的要求作详细充装记录。
2、罐车充装前,充装单位必须有专人对罐车进行检查,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事先进行妥善处理,使其能符合充装安全要求,否则严禁充装;①罐车未按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②罐车的漆色、铭牌、字样、标记与所装介质不符,或字样、颜色、标记脱落不易识别;③外表腐蚀严重或有明显损坏、变形、罐体密封不良、附件等处有泄漏;④安全附件不全、损坏、失灵或不符安全规定;⑤罐内残留介质种类、质量无法判明或罐内没有余压(新罐车或检修后罐车除外);⑥液化石油气和液氨罐车罐内气体氧含量超过3%;⑦铁路罐车底架超过检修周期,汽车罐车无公安车辆管理或交通监理门发给的有效检验证明和行驶证明;⑧汽车罐车罐体号码与车辆号码不符;⑨汽车罐车罐体与车辆之间的固定装置不牢靠或已损坏;⑩汽车罐车的司机和押运员无有效证件或无押运员。
3、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罐车充装前应用干燥空气进行密封试验,检查合格后需将罐体内气体排净方可充装(干燥空气的标准为含水量小于或等于80mg/m3)。
密封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0.9倍。
4、罐车充装量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量充装,严禁超装,并以重量计量为准。
液化气罐车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液化气罐车运输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液化气罐车的安全运输管理第一节运输准备第二条液化气罐车的司机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并接受相关培训。
第三条液化气罐车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并按要求配置相关安全设备。
第四条在装卸液化气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操作规定,确保安全无事故发生。
第五条液化气罐车在运输前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第二节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六条液化气罐车运输过程中,速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严禁超速行驶。
第七条液化气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
第八条液化气罐车应配备合格的驾驶员和随车人员,确保随车人员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液化气罐车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第三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第十条液化气罐车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随车人员应掌握液化气罐车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并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行动。
第十二条液化气罐车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应优先保障人员安全,并尽快妥善处置液化气泄漏等事故隐患。
第四节危险路段的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液化气罐车在经过危险路段时,应增加警示标志和警示灯,确保其他车辆能够及时发现。
第十四条液化气罐车在经过急弯、陡坡等路段时,应减速慢行,并注意操控稳定,防止发生侧翻等事故。
第十五条液化气罐车在经过桥梁等结构脆弱路段时,应按规定限制通过车辆的数量和速度。
第五节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六条液化气罐车的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应接受液化气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第十七条液化气罐车的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内容包括事故预防、紧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液化气罐车的安全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宣传册、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驾驶员和随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第六节安全管理责任第十九条液化气罐车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应对液化气罐车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与运输安全要求范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是一种专门运输液化气体的特殊车辆,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要求,以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以下是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与运输安全的要求。
1. 车辆维护保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车辆检查、油液更换、零部件检修等工作。
车辆检查应包括底盘、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的检查,确保各部件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废气净化系统滤芯和空气滤清器,保证罐体内外的环境清洁。
2. 罐体检测和保护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罐体需要定期进行封闭性、漏气检测,并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泄露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检测时应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确保罐体的密封性。
在罐车使用过程中,罐体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结露和腐蚀的发生。
3. 车辆稳定性控制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由于液体气体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
在车辆载货时,应将罐体内气体固定,避免晃动造成意外情况。
同时,驾驶员需要保持车辆的稳定,遵守交通规则,合理行驶,避免急刹车或急转弯等操作。
4. 火灾防护和安全设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应配备火灾防护和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消防警报器、紧急切断阀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车辆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按照操作规程及时启动紧急切断阀,切断气源,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5. 司机培训和应急处理驾驶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的司机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车辆的操作方法、安全事故处理等知识。
应急处理情况下,司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自身安全和车辆安全。
6. 运输路线选择和管制运输液化气体汽车罐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避免通过人口密集、易燃易爆区域以及交通管制区域。
事前需要了解相关的交通管制规定,确保安全通过。
7. 紧急救援和报警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报警求助,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铁道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运输适用本)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7.09.10•【文号】铁运[1987]802号•【施行日期】1987.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铁道部关于公布铁道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发布日期:2003年6月17日实施日期:2003年6月17日)废止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运输适用本)(铁运(1987)802号1987年9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铁路运输中能发生爆炸、燃烧、腐蚀、毒害或射线危害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属于危险货物。
第2条危险货物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和运输要求分为10类:1.爆炸品;2.氧化剂;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4.自燃物品;5.遇水燃烧物品;6.易燃液体;7.易燃固体;8.毒害品;9.腐蚀物品;10.放射性物品。
有些货物虽不属于化学危险货物,但容易引起燃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须采取防火措施,属易燃货物。
品名见易燃货物品名表(附件十)。
第3条危险货物办理站和装卸场所应设在安全地点,并相对集中。
危险货物装卸场所应远离市区和人口稠密的居民点。
铁路应商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合乎安全要求的危险货物专门办理站和装卸场所,并根据运量大小和实际需要设立危险货物、爆炸品、放射性物品专门办理站,或在货运站内设危险货物作业区。
铁路局必须在管内适当地点设货车洗刷所。
经常办理危险货物的车站应建有具备通风、洗刷、消防、避雷、报警等安全设施的专门仓库。
危险货物专门仓库的耐火等级及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爆炸品的专门办理站应设置具有防爆性能的仓库和停放爆炸品车辆的专用线路。
放射性物品的专门办理站,应根据物品性质和实际需要设立能屏蔽射线辐射的库房。
现有的危险货物办理站和危险货物仓库如不合本条一、二款规定,除车站要采取措施,严格制度和加强管理防护外,铁路局应作出规划限期调整。
液化石油气运输过程安全事项将液化气由出产地输送到储配(供应)站的过程,运输液化石油气包括装、运、卸三个环节。
由于通常采用铁路液化气运输车、公路液化气槽车运输,汽车装载钢瓶以及管道输送液化石油气,因此,运输液化石油气通常分为铁路液化气槽车运输、汽车液化气运输车运输、汽车装载钢瓶运输及管道输送四种形式。
一、运输液化石油气具有的危险性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等特性,因此,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1.具有着火危险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液化气储罐、钢瓶以及输气管道,由于违章操作或因长期使用,缺乏维修造成性能损失、失灵等,往往会泄露气体。
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在扩散中遇到各种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机动车辆排气筒喷出的火星等着火源。
具有着火危险。
2.具有爆炸危险在常温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在容器内处于气一液两相平衡状态,按规定灌装的容器气相压力可达980千帕以上。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温有一定差别;公路交通不甚发达,车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车辆有时会受热、强力震动和撞击,具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另外,从槽车、钢瓶以及输气管道中泄露出的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它的爆炸极限,遇到火源也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1)违章操作:违章操作不仅是造成其他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造成液化石油气运输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2)交通事故:液化气运输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往往泄露液化石油气气体,造成爆炸燃烧。
(3)液化气槽车、输气管道的安全设备损坏、失灵:槽车及输气管道的安全设备和附件损坏、失灵以后,往往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当槽罐及输气管道内升高到安全泄压值时不能安全泄压,发生爆炸;二是泄漏、排放气体,引起爆炸着火。
(4)排放气体:液化气运输车、管道,一般不得排放气体,只有在可能发生爆炸的情况下,允许紧急放空,紧急排放的液化石油气体,在扩散中遇火源发生爆炸着火,也是运输液化石油气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管理规定
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执行,旨在确保液化气体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常见规定:
1. 液化气体罐车应该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修,确保车辆的完好性和运行状态。
2. 液化气体罐车内部应具备防撞、防爆和防滑等安全设施,以降低事故风险。
3. 罐车司机应经过相关培训,具备液化气体运输操作及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4. 罐车内液化气体的装卸、运输和储存应符合相关规范,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
5. 液化气体罐车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稳定,避免急转弯或突然制动。
6. 罐车在液化气体运输过程中应受到严格的监控和检查,确保液化气体不发生泄漏。
7. 罐车应具备应急处理设备和装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泄漏或其他事故的处理。
8. 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和审查液化气体罐车的运营情况,确保符合规定和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管理规定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建议您查询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 1 页共 1 页。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对液化气体铁路罐车(以下简称罐车)设计、制造、使用、检修、运输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8~2.2MPa(8~22kgf/平方厘米),设计温度为50℃,容积大于30平方米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适用的液化气体(以下简称为介质)包括: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硫、丙烯、丙烷、丁烯、丁烷、丁二烯及液化石油气(指丙烯、丙烷、丁烯、丁烷、丁二烯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运输其它介质,需经化学工业部和铁道部、劳动人事部批准后,方可运行。
第三条罐车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和运输,除应满足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劳动人事部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设计第四条承担罐车设计的单位,须经化学工业部批准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取得设计权后,方可设计。
第五条罐车的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便于制造、使用和维护检修,符合铁路运输规定。
产品设计应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第六条罐车罐体的设计压力,原则上按介质在50℃时饱和蒸气压(表压)的1.1倍选取。
表1 常见介质设计压力,按表1规定:----------------------------------------------------------------------------------------介质种类|设计压力MPa(kgf/平方厘米)----------------------------------------------------|----------------------------------液氨| 2.2 (22)----------------------------------------------------|----------------------------------液氯| 1.6 (16)----------------------------------------------------|----------------------------------液态二氧化硫| 1.0 (10)----------------------------------------------------|----------------------------------丙烯| 2.2 (22)----------------------------------------------------|----------------------------------丙烷| 1.3 (18)----------------------------------------------------|----------------------------------|50℃饱和蒸气压大于1.6MPa| 2.2 (22)混合液化石油气|----------------------------------|----------------------------------| 其余情况| 1.8 (18)----------------------------------------------------|----------------------------------正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丁二烯| 0.8 (8)----------------------------------------------------------------------------------------注:①表中混合液化石油气是指丙烯与丙烷或丙烯、丙烷与碳4的混合物。
②表中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硫、丙烯、丙烷,均指工业原料气。
第七条材料选择制造罐体受压元件的板材、管材、棒材和锻件,除应符合《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以下简称《容器设计规定》)第二章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制造罐体的钢板应符合JB1150《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的Ⅱ级规定。
当采用屈服点规定值等于或大于400MPa(40kgf/平方毫米)的压力容器用钢板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钢板供货状态及有关设计选用、制造、试验、检验等均应严格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锻件不应低于JB755《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中的Ⅱ级要求。
3.当选用国外材料时,罐体材质应选用压力容器用钢,并符合材料生产国的标准和本规程要求。
4.罐体材料应满足--20℃夏比V型冲击试验要求,Akν≥2IJ(焦尔,即2.1kgfm)。
第八条罐体强度计算方法,按《容器设计规定》。
安全系数应取为nb≥3;罐体腐蚀裕度按表2选取:表2--------------------------------------充装介质种类|罐体腐蚀裕度mm--------------------|----------------液氯、液态二氧化硫| 不小于6--------------------|----------------液氨| 不小于3--------------------|----------------液化石油气| 不小于1--------------------------------------第九条罐车的最大载重量,除不得超过车辆底架和转向架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外,还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所确定的允许最大充装重量:W=φV式中W——罐车的允许最大充装重量,t;V——罐车罐体的设计容积,立方米;φ——重量充装系数,t/立方米。
常见介质的重量充装系数,按表3选定:表3----------------------------------------------充装介质种类|重量充装系数φ(t/立方米)----------------|----------------------------液氨| 0.52----------------|----------------------------液氯| 1.20----------------|----------------------------液态二氧化硫| 1.20----------------|----------------------------丙烯| 0.43----------------|----------------------------丙烷| 0.42----------------|----------------------------混合液化石油气| 0.42----------------|----------------------------正丁烷| 0.51----------------|----------------------------异丁烷| 0.49----------------|----------------------------丁烯、异丁烯| 0.50----------------|----------------------------丁二烯| 0.55----------------------------------------------注:液化气体重量充装系数,按介质在50℃时罐体内留有6~8%气相空间及该温度下的比重求得。
第十条罐体的结构设计1.罐车外形尺寸,应符合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
2.罐车可采用“有底架”或“无底架”的结构形式。
其设计应符合TB1335--78《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有底架的罐车,车辆底架应选用铁道部定型底架。
无底架的罐车,应选用铁道部的定型零部件,并按铁道部TB1532--84《罐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装配。
罐车还应符合TB1560--84《铁路货车安全规定》。
3.罐车的罐体应为钢制焊接结构。
其结构设计应符合《容器设计规定》。
4.罐车的罐体一般不设保温层,罐车罐体内部不设防波板。
罐体上应设置一个直径不小于450mm的入孔。
5.罐车应采用上装上卸的装卸方式。
阀件应集中设置,并设保护罩。
阀件周围设走台及扶梯。
6.所有法兰应符合通用法兰标准。
7.罐车必须装设下列主要附件:(1)装卸阀门;(2)紧急切断装置(适用于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尚无定型产品前可暂不装设);(3)全启式弹簧安全阀;(4)压力计装置(液化石油气罐车用1.5级普通压力表;液氨罐车用1.5级氨压力表;液氯罐车用2.5级膜片压力表);(5)液面指示装置(仅为指示液面的安全装置如滑管式液位计;适用于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罐车的液面指示装置尚无定型产品前可暂不装设);(6)温度计;上述附件应齐全、灵敏、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装卸阀门1.罐车上至少装设二个液相和一个气相装卸阀门;2.阀门结构可为球阀,也可为直角截止阀;阀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阀门的水压强度试验为罐车罐体设计压力的1.5倍,阀门应分别在0.1MPa(1.0kgf/平方厘米)和罐车罐体设计压力的全开和全闭两种状态下,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
4.阀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有关性能检验报告。
第十二条安全阀1.罐车顶部必须设置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液氨和液化石油气罐车的安全阀应为内置全启式弹簧安全阀,应符合化学工业部HG5--1587--84《液化石油气罐车弹簧式安全阀》的要求。
安全阀排气方向应为罐体上方,并设保护罩;2.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应不低于按下列计算所得之数值:1Q=------×37100A0.32r式中Q——安全阀的排放能力kg/h;A——罐体的外表面积立方米,按下列公式计算:对半球形封头的罐体——A=πD0L;对椭圆形封头的罐体A=πD0(L+0.3D0);式中D0——罐体外径m;L——罐体总长m;r——安全阀额定排量压力时介质的气化潜热kcal/kg。
在采用多个安全阀时,其排放能力为各个安全阀排放能力之和。
3.安全阀的最小有效排放面积按下式计算:QF=----------------------------------------/M/------10·C·a·P·√ Z·T式中F——安全阀的最小有效排放面积平方厘米;Q——安全阀的排放能力kg/h;C——标准状态下介质的特性系数,可按表4选取:表4------------------------------------------------------------------------------------------------------K|1.02|1.06|1.10|1.14|1.18|1.22|1.26|1.30|1.34|1.38--|--------|--------|--------|--------|--------|--------|--------|--------|--------|--------C|236 |240 |243 |246 |250 |252 |255 |258 |260 |264--|--------|--------|--------|--------|--------|--------|--------|--------|--------|--------K|1.40|1.42|1.46|1.50|1.54|1.58|1.62|1.66|1.70|2.00--|--------|--------|--------|--------|--------|--------|--------|--------|--------|--------C|265 |266 |268 |271 |274 |276 |278 |280 |283 |298------------------------------------------------------------------------------------------------------表中K值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定压比热CP与定容比热Cv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