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的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79 KB
- 文档页数:13
紫藤萝瀑布获奖教案(通用5篇)紫藤萝瀑布获奖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紫藤萝瀑布获奖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紫藤萝瀑布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读文体,学习写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点: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文章主旨的显现。
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感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请看——瀑布录像1、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紫藤萝录像。
2、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
3、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当代女作家宗璞笔下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去欣赏这美丽的花儿,看看它以底美在哪里?二、读花之歌师: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花之歌,看看紫藤萝花美在哪里?同学们边读一定不要忘记了边做记号。
(师巡视指点)三、赏花之美师:分享是一种快乐,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藤萝美的地方,也做了批注,下面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方式向大家交流你的看法。
(幻灯展示:我感受到的藤萝花的美的句子是在课文的第自然段,它们是:这是美在藤萝花的)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紫藤萝瀑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欣赏和解读。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作者宗璞对紫藤萝花的描绘;第二部分,通过紫藤萝瀑布的描写,引发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对文章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紫藤萝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结构。
3.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解读文章的深层含义。
4.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经典例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寓意和人生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紫藤萝瀑布》2.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3. 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4. 课堂小结:感悟人生,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以“紫藤萝瀑布”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2. 答案:作文内容需包括对紫藤萝的描绘、人生感悟以及文章结构的把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学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表达情感。
七年级下册语文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紫藤萝瀑布》选自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主要章节为第18课。
文章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详细内容包括:对紫藤萝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颜色、花穗、花香等方面的描绘;由紫藤萝花引发的对生命、时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紫藤萝花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生命、自然的热爱。
2.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并掌握这些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
2. 阅读文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文章中对紫藤萝花的描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分析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紫藤萝瀑布》2. 主要内容:紫藤萝花的特点作者的情感表达写作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春天景物的作文。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提高审美情趣和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文章《紫藤萝瀑布》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作者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紫藤萝瀑布》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宗璞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朗读和默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和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紫藤萝瀑布》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紫藤萝瀑布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紫藤萝瀑布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作者宗璞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好景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紫藤萝瀑布》,理解课文内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生命感悟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六、教学资源1. 课文《紫藤萝瀑布》的文本。
2. 关于紫藤萝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作者宗璞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4. 相关文学鉴赏指导资料。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置身于紫藤萝瀑布的美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紫藤萝瀑布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紫藤萝瀑布》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分析紫藤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解读,如“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以及作者通过描绘紫藤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关键句子的能力,理解“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关键句子的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
难点: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和视频。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紫藤萝产生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
3. 分析讨论:针对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解读“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紫藤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2. 关键句子解读:“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3. 作者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意义的理解。
答案:学生需从文章中找到关键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2.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学生需从文章的语言、描写等方面入手,分析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态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关键句子、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学会欣赏、感悟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整理的语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篇一课型:品读课主导教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创意: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说话《紫藤萝瀑布》选自宗璞的《铁萧人生》,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
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的成败的关键。
基于本文抒情性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成“品读课”。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板块:理解——品味——感悟。
用朗读来贯串这三大板块,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激活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课前30秒视频(花繁叶茂的紫藤萝)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追踪作者的心灵轨迹,感悟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紫藤萝由衰到盛,使作者陷于凝思而顿悟,又将会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一、理解:1、放朗读录音。
2、学生朗读,标记描写紫藤萝树和紫藤萝花的语句。
3、学生按句式说话:“ 这句话,写出了。
”教师择要加以引导: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期终极”——藤萝生长的繁茂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藤萝色彩的跃动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又一个张满了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盛开的藤萝花的形状,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课文及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如何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紫藤萝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见过的瀑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找意思。
3.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紫藤萝瀑布。
四、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深入分析。
2.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练习题,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1.学生收集其他关于瀑布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2.学生尝试创作一篇描绘瀑布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1.课文《紫藤萝瀑布》2.课文作者:宗璞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4.课文内容概括: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景,表现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5篇(第一篇)主题:感受大自然之美——《紫藤萝瀑布》年级:初中学科:语文时间:1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紫藤萝瀑布的形态、历史和文化背景。
2.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紫藤萝瀑布》的课文和相关介绍。
2.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紫藤萝瀑布的美。
3.准备一些茶叶和水果。
教学步骤:1.导入: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紫藤萝瀑布的美,引导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你能看到什么景象?(3)你觉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2.阅读: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的课文,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的历史、文化和美感,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1)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紫藤萝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让学生认真阅读《紫藤萝瀑布》的课文,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3)让学生自由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3.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紫藤萝瀑布的美和生态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1)让学生交流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和看法,互相启发和鼓励。
(2)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的方式和方法。
(3)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4.写作: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和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文章或诗歌。
(2)引导学生合理组织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生动的意思和感受。
(3)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紫藤萝瀑布的美和文化,回顾学习的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收获。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学校六班级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的我为您带来的学校六班级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优秀10篇,期望能够挂念到大家。
紫藤萝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领悟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学习领悟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从与第一课的比较中领悟本文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设想】1、目标1为重点,目标2犯难点。
2、拟支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和写作背景,范读课文,理清结构,讲读第一部分。
其次课时:讲读其次、三部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指导。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联系第一课引入课文,简介和写作背景1、导入我们通过第一课的《短文两篇》的学习,生疏了生命的奇特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今日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坚韧和奇特的,但文章的特点与第一课有所不同。
2、和背景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深受迫害,“焦虑和哀思”“始终压在”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的小弟身患绝症,格外哀思(1982年10月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奇特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二、范读课文。
三、正音释词。
(让同学课内作在作业簿上,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以便评讲。
)解释词语并为加点字注音:迸溅:繁密:稀落: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酒酿:四、理清文章结构。
(指导同学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其次部分:(7—9段)忆花(○1赏花的感受○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气)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赏析第一部分。
1、叫同学先读第一部分,留意体会文中的写作挨次、角度、方法及作用。
2、提问争辩:问:是按什么挨次和层次描写的?〖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挨次和层次来写的。
《紫藤萝瀑布》的教案【篇一:《紫藤萝瀑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诵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感知整体内容。
(2)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2)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析好词佳句,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学重点: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的象征意义。
2、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与学步骤: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1、课文导入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
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
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
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
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2、简介作者3、解释文题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重点字词。
1、文章重点字词的读音。
2、文章重点字词的解释。
三、品味文章优美语句,分析课文思想感情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写出紫藤萝树的什么特点?答: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彼此推着剂着。
写出紫藤萝树的繁茂,茂盛,亮丽,其实非凡,充满生机。
2、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至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___,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这样写的好处在于___”的句式回答。
答: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⑴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⑵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词褒用。
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⑶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⑷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3、默读、体味寻踪“美点”。
作者以她卓越的笔力绘写出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而精致的“工笔画”,那么,在品析欣赏中,你认为紫藤萝这个意象美在何处呢?互相讨论,归结:⑴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象渲染:展现在眼前的是繁茂的一树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显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写“情感”。
⑵美在淡紫色的弥漫:柔美的淡紫色既写花色的艳美,又闪现出生命的灿烂、辉煌与欢乐,富有诗情画意。
⑶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
作者对小花的描绘手法细腻,充满情感。
“帆”“舱”“笑容”给人以美好的想像,让人体悟生活之可爱、生命之可爱,奋进之可爱。
⑷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
花之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绘写出花的美感与动感。
4、明艳繁茂的藤萝花给人的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明快的情绪与生活的欢欣,但在文中作者还记下了“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历尽劫难衰颓零落的藤萝花,请同学们朗读第8语段,摘录出写昔日藤萝花的语词,思考作者忆及它的用意何在?关键语词如:“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朵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那曾有过的与今日繁茂、热烈的藤萝花相对比的一株,无疑是时代色彩在作者意绪上的投影,一荣一枯正是为睹物释怀,抒情议论预设的基础。
小结:对紫藤萝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的明晰层次和典雅凝练的语言表达正是文章诗意美的蕴蓄。
四、课堂练习1、按原文填空:这里春红已,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的、的藤萝,花朵儿一串着一串,一朵着一朵,彼此着着,好不活泼热闹!2、先根据意思填词,然后用该词造句:⑴忍不住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遗恨,不称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④好像在试探什么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A、③②④①⑤B、②③①⑤④C、③②⑤④①D、②③①④⑤〖参考答案〗1、谢闪光盛开挨接推挤2、忍俊不禁遗憾笼罩(选句略)3、C五、课文小结作者面对着繁花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回顾十几年来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像子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要求抓住该植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 2花穗 3花朵).第二部分:(7—9段)忆花1赏花的感受──花瀑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
(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篇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第4课上虞市实验中学张玉兰 2010年1月一、教学要求1.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借助背景资料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感受紫藤萝花曼妙的特色,抓住语言特点,揣摩词句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人生。
2.感受紫藤萝花曼妙的特色,抓住语言特点,揣摩词句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 并简介作者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即将离世,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有何感受?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板书课题)作者简介见ppt。
二、生字新词1.生字2.重点词语(见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主旨1.听朗读录音,按下列要求动脑动笔。
(1)用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句。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1)停住脚步、伫立花前、加快脚步(2)停住脚步来“赏花”,伫立凝望在“忆花”,加快脚步为“思(悟)花”。
这三个内容自然地把文章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为:驻步赏花、伫立忆花、快步思花。
文章记叙了作者观赏藤萝花时的所见、所思和所忆。
2.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语段,说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什么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提示:①第7段:疑惑、痛楚——宁静、喜悦——振作、向前②因为家庭遭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经过一番情感的变化与历练,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结合全文归结文章主旨。
提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花曾遭不幸,但现在是这样的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
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主旨:本文作者在经历了巨大的焦虑和悲痛之后,受到一株瀑布般盛开紫藤萝的震撼与启迪,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表达出奋勇向前的思想感情。
四、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找出来,请你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五、课堂小结文中除了丰富的感情外,写景状物也是一大特色。
请你课后找出写景状物生动细致的语段来品读,想一想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六、布置作业1.抄写并掌握生字和新词。
2.找出写景状物生动细致的语段来品读,想一想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停步赏花—繁花似锦伫立忆花—思绪万千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快步思花—振奋精神第二课时一、引入过渡:老师上节课结束时还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状物生动细致的语段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