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8.62 KB
- 文档页数:12
七年级语文下《紫藤萝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感悟生命的真谛与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难点: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阅的关于紫藤萝花的资料,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3.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二、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播放配乐。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小组合作,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字词,全班一起订正。
5.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深入研读(1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紫藤萝花有哪些特点?作者在描写紫藤萝花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适时点拨。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与挑战?3.全班交流分享,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方法;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作者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方法。
重点: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紫藤萝图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紫藤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感受紫藤萝的美丽。
a. 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b.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c.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 例题讲解:a. 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b.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六、板书设计1. 《紫藤萝瀑布》2. 主要内容:a. 紫藤萝的特点b.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c. 文章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我喜欢校园里的那棵白玉兰。
它挺拔的身姿,如一位高贵典雅的公主。
春风拂过,洁白的花瓣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着迎接阳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a. 拍摄一组自己喜欢的植物照片,配以描绘性的文字。
b. 仿写一篇文章,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品析语言,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第1课时(共2课时)◆活动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导入师引导:葵花无语向阳开,荷花无语自高洁,菊花无语傲霜开,梅花无语凌寒放。
今天,我们就走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来听一听它又告诉我们什么。
(师出示课题:紫藤萝瀑布)2.作者简介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文笔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3.字词积累嚷嚷()花穗()绽开()沉淀()酒酿()迸溅()挑逗()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迸溅:向四外溅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江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活动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1.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生思考: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紫藤萝画面?预设:作者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眼前的紫藤萝繁茂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幅是记忆中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的景象。
2.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师引导:对眼前的和记忆中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1)勾画表达“我”情感思绪的词句。
(2)按照赏花的前后顺序,理清“我”的情感变化层次(生朗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批注,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朗读指导:(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句子的重读;(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作者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对学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人生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紫藤萝、瀑布、的生命力等。
2.课文理解:作者描绘紫藤萝瀑布的意图,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3.语言运用: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涵。
3.朗读法: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写作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2.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
3.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4.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注意讲解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紫藤萝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解紫藤萝瀑布的景观特点,学习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和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观察班级窗外的紫藤花藤,学生们依次描述花藤的外貌及特点。
2.呈现新课:让学生们观看紫藤花藤的图片,学生们根据图片描述紫藤花藤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3.详细阅读:师生共同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每读一小段,师生共同讨论文中的意义和情感。
4.课文学习:学生们自己默读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紫藤萝有哪些特点?(2)紫藤花藤的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3)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4)紫藤萝瀑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5.展示讲解:学生们轮流发表自己对紫藤花藤和紫藤萝瀑布的感受,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和引导。
6.巩固练习: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出发,进行校园环境的观察和描述,与紫藤花藤和紫藤萝瀑布进行对比。
7.拓展延伸: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某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撰写观察报告,并在班级内分享。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紫藤萝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解了紫藤萝瀑布的景观特点,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同时,本节课还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学生们对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8课,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作者宗璞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壮观的瀑布图,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状物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语句,深入分析课文,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和相关音乐。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作业:准备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播放相关音乐,营造情境。
然后提问:“你们对紫藤萝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每组选择一个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
设置悬念。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6、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中心主题?
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家庭遭受的不幸以及小弟病症带来的焦虑、悲痛;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用花儿抒发我的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
紫藤萝败落家庭不幸,小弟病症
紫藤萝盛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紫藤萝的衰胜变化自己家庭的衰胜变化
人生哲理
写景感悟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
灵的力量。
生命,如果跟顽强联系在
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有生
命,就有希望。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
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自主探究
问题组(一) :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全班讨论、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
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
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
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学法指导: 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
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