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xx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什么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需不需要继续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什么内在联系和要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理论问题、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难发现,凡是提倡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勤俭治国的时代和王朝,国家就兴盛发达;凡是滋生骄逸,奢侈浪费,不思作为的时代和王朝,就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艰苦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我们党的发展、壮大与兴旺,都与艰苦奋斗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艰苦奋斗精神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动力,关键就在于这种精神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毛泽东同志对艰苦奋斗的提倡和“两个务必”的科学论断。早在1936年,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着重讲到了两个问题:

一是提出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问题,二是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长期以来,毛泽东“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不仅它的历史价值已经被党执政后的实践所证明,而且时刻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艰苦奋斗精神所揭示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抗日战争期间,美国记者斯诺正是从毛泽东居住简陋窑洞,周恩来睡土坑,彭德怀穿缴获的降落伞缝制的背心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力量,感慨地称之

为“东方魔力”,并以此推断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解放战争时期,当时在中国负责国共两党调停工作的美国将军马歇尔,看到延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蔚然成风,延安共产党的干部在艰苦环境中的向上精神、清正廉洁以及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国民党统治下的百姓民不聊生、国民党官员的奢侈腐败,正是这种鲜明的比照,他向美国总统大胆建议,不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援助,认为共产党将得民心、得天下,国民党政府必然跨台,胜利会属于中国共产党。

艰苦奋斗的含义和在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从伦理角度讲,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要求人们勤俭节约、奋发向上、自立自强、艰苦创业;从价值角度讲,它是一种动力,鼓舞人们百折不挠、不畏艰难地去奋斗、去争取、去创造。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时期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色:

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着重体现了“从斗争中开创革命新局面”;长征途中的“爬雪山、过草地、天当被、地当坑”,着重体现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丰衣足食,“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鬼子,体现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西柏坡的“两个务必”,把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比作进京“赶考”,着重体现了在历史关键时刻防止党内骄傲情绪和执政后党的腐化产生;解放初期的“抗美援朝”、严厉惩处刘青山、张子善等腐化分子,着重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方针;六十年代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和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以及当时涌现出来的“焦玉禄精神”、“王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着重体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的“64字”创业精神、以孔繁森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则集中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实干兴邦,反对享乐主义,反对铺张浪费……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民办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艰苦奋斗。我国有100多年被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掠夺的历史,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现代化的起点很低,这就决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艰苦奋斗过程。而且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早期那样靠剥削劳动人民和掠夺别国财富去实现原始积累,也不能靠别人的施舍或者援助来实现,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需要艰苦奋斗。从非执政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走过来的。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形势下,需不需要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第二,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需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这些都是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同建国初期相比,同

五、"六十年代相比,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考验更为严峻;第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质。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艰苦奋斗,强化群众利益观念,确立公朴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需要艰苦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已经遇到并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深化改革的情况下,我国社会处在并将长期处在转轨变型期,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问题,旧有矛盾与新激发矛盾共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转轨变型期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也不可能急于求成,本身就有一定的长期性。在这样一个时期,实际上就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原有的矛盾进一步显现,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其中不少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如果哪个问题解决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到改革开放的总进程。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

要全党和全国人民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还要面对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可能在较短时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拒腐防变需要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国际敌对势力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长期存在,由于共产党的地位、任务、环境、条件的改变,特别是当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在取得巨大成绩之后,一方面,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不愿意做艰苦的工作,有的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公朴”意识淡化,求索取不求奉献,有的不深入基层,不办实事,不解决群众中的困难,甚至在工作中有意回避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部分党员和党的干部容易滋长贪图安逸、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的思想,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因此,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又是增强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自身免疫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大党、老党、执政党相继丧失政府的现象。比如:

苏联、东欧共产党、日本自民党、印度国大党、台湾国民党。它们最短的执政30多年,最长的70多年。

可是,为什么一下子都垮台了呢?江泽民同志总结这些执政党垮台的教训时,多次引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的一段话: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就是说,这些党内部出了问题才垮的台。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执政地位的巩固,只能靠坚持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强调:

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

起来,自觉在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实践中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在发展中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仍比较落后的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新的历史条件赋予了艰苦奋斗新的时代特色。我们所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今天我们倡导的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韧毅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新时代特色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贯穿和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又与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先进生产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能从引进中获得,必须靠艰苦奋斗干出来,所以说需要我们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艰苦奋斗;第二,没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就会成一句空话。因此,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同样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艰苦奋斗;第三,坚持艰苦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所以说还需要我们在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过程中艰苦奋斗。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把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当中,以此作为激发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的政治武器,作为思考问题、工作决策和判断是非的根本依据,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总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必须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奋发进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知难而上、无私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这些都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