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赠右赞善大夫段夫人河内郡君温城常氏墓志铭并序》的系年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91.04 KB
- 文档页数:7
元《段继荣墓志》考释-2019年精选文档元《段继荣墓志》考释元《段继荣墓志》于1956年出土于陕西西安曲江池,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志石高15厘米,宽72厘米。
志题“大朝故京兆总管府奏差题领经历段君墓志铭并序”30行,满行30字,共900余字,楷书。
前陕西四川省路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郭镐撰并书丹。
志盖高16厘米,宽68厘米,志盖篆书“京兆总管府奏差提领经历段公墓志铭”4行,行4字,小篆。
现录文如下:大朝故京兆?管府奏差提?Iv段君墓?IK序前?西四川省路行中省左右司?T外郎郭?撰?K丹君?M?^?s,字子昌,曜州美原人。
高祖穆,通奉大夫、?西路?D?\使;曾祖好,承直郎、?{田令;祖居,武④?、洛交尉;父,信武?④?、?O清水?h酒。
君幼能自?淞?,甫冠,值天兵下?右,?y 家避地?K南石臼谷,?所推,主守?R事,?K?q?o虞。
以功超?w 拜忠?校尉,?^以?a?a官,侍?I方城尉、秦?{?府?x充令史。
?e?冢?累?w昭毅大?④?,?b授同知昌武度使事。
?q癸巳秋,率?咽咳?百?w投大朝。
田侯雄奉上命?土⒕┱啄桓?,以得君重,事?o 巨?一委君,戎政民事,君力之,悉整?k。
田侯即世,子大成嗣,以年幼仍以?Y事君。
田氏父子,前後以?钏]者非一,途?T巨,公?K以?匮元l,?T?骋君?s。
奈何天?萜?郏?以壬子十月初十日?K 於正,享年五十,葬于咸甯?h洪固?l 芙蓉原,?哪?食也。
娶夫人?⑹希?君?f官?A三品,故?⑹戏Q夫人焉。
祖建威,?R王豫之母弟也;父禹川,?州同知;河中李金吾,其外祖也,娶?钤巫映芍?女,夫人?纬鲆病IL?F族,?D德家?,?樽谧逅Q。
忽感痼疾,竟以是?K於乙丑十一月二十二日。
子男一人,小字?叟d,尚幼;女一人,?m行中省奏差?w忠政卿,?嘭确蛉擞谔疲?卜以明年正月十二日?⒎蛑?藏而合?y焉。
其婿政卿具?Y?^?W而言曰:“妻父墓木已拱,而石刻尚缺,忠?o所逃其罪,令襄事在?,已?B磨二石矣。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达标名校初三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一些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C.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节目主持人,她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D.站在江边,我看到水鸟轻盈的身躯掠过水面,听到它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房子》中烤红薯导致火灾,事后桑桑主动承认是他纵火,表现了他的担当。
B.《三国演义》中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梦中杀人等情节刻画岀其奸诈多疑的性格。
C.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圣约翰所救。
D.《老人与海》多次描写鲨鱼的凶猛,衬托了老人坚毅果敢、永不言弃的硬汉形象。
3.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春日朱熹①胜日寻芳泗水②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①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②泗水,水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春秋时孔子曾在此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对这首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首句,点明了天气是“胜日”,地点是“泗水滨”,事情是“寻芳”。
后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B.这是一首哲理诗,说明春天之所以很容易辨认,是因为春天具有焕然一新的面容和万紫千红的特征的道理。
C.细究朱熹其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见诗中的“泗水”应暗指孔门,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墓志合辑(2016)1、魏步兵校尉袭封安平县开国子江文遥母吴夫人之墓志铭……正始四年(507)正月十九日2、魏故奚君(阿成)墓志铭……正始四年(507)三月二十四日3、大魏故臣武威太守章仪卓吴仁妻武功苏阿女墓志铭……神龟元年(518)四月二十四日4、魏故封使君(之秉)墓志铭……孝昌二年(526)十一月十九日5、濮阳郭明府(珍)墓志铭……武泰元年(528)三月6、魏故使持节都督东秦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东秦州刺史刈陵县开国子杜君(欑)墓志……永熙二年(534)十一月廿五日7、梁州褒忠郡褒忠县曹寔墓志铭……天和元年(566)二月二十五日8、大周光州刺史拓拔君(昇)墓志……天和二年(567)三月一日9、齐故侍中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摄选食北豫州成皋郡幹昌黎郡开国公宁都县开国伯长安男冯公(琮)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月二十二日10、齐故假仪同三司太仆卿洛州刺史郭公(嵩)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日廿八日11、齐杜鸿墓志……武平四年(573)九月廿六日12、齐故龙骧将军员外谏议大夫徐南郡太守竹迴安(静)墓志……武平五年(574)一月廿四日13、隋故使持节上仪同三司泉州刺史刘君(弘)墓志……开皇十三年(594)五月十六日14、大隋上柱国彭国公(刘昶)夫人宇文氏墓志……开皇十七年(598)六月廿八日15、隋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河渭封交四州诸军事四州刺史故县开国公田君(集)墓志铭……开皇十八年(599)五月十四日16、大隋故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吉州诸军事吉州刺史金乡县开国伯请使君(世珍)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月廿三日17、大隋故帅都督井州司马皇甫君(纮)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一月十八日18、隋故博州高唐县令于府君(斌)墓志……大业二年(606)十一月廿二日19、隋故北地郡赞治樊公(览)墓志铭……大业十一年(615)七月十九日20、大隋故持节上柱国怀义公裴使君(通)之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廿九日21、大隋故河堤使者西河公窦君(俨)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十八日22、大隋工部侍郎检校西平太守通议大夫钜鹿公窦府君(彦)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三十日23、大隋故礼部尚书高都公夫人元氏(保宜)殡志……大业十二年(616)十月二日24、大隋故国子监太学助教包先生(恺)墓志……大业十三年(617)正月十日25、隋故岐州刺史上柱国沛国达公郑君(译)墓志之铭……武德五年(622)十二月十四日26、唐西韩州刺史故鹿使君(裕)墓志之铭……贞观元年(627)十二月十七日27、隋故钜鹿公魏府君(元凯)墓志铭……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日28、大唐故采女王氏(净言)志文……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七日29、大唐符玺郎上护军临川郡公(邓弘业)墓志铭……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廿二日30、大唐故太中大夫濮州刺史薛使君(万述)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31、大唐故简州治中济阳县开国子殷府君(秦州)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二日32、大唐果州朗池县令上轻车都尉魏君(基)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八日33、隋故膳部员外侍郎王君(仲卿)墓志铭……贞观二十三年(649)二月九日34、大唐故右卫率府长史清化县开国男侯莫陈君(幹)墓志铭……永徽元年(650)十月五日35、大唐故侍中礼部尚书永宁懿公(王珪)夫人杜氏(柔政)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八月廿三日36、大唐故校书郎弘文馆助教费君(涛)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十二月十四日37、大唐故番禺府折冲都尉上柱国阳夏县开国子袁府君(石)墓志铭……永徽三年(652)正月十五日38、大唐抚州刺史杜君(孝奖)墓志铭……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39、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丹稜县令王府君(弘道)墓志……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40、大唐故左领军将军原州都督上柱国汶川男赵公(孝祖)墓志铭……显庆二年(657)二月二日41、大唐故营州都督府司马兼东夷都护府司马上柱国狄府君(本)墓志铭……龙朔元年(661)十一月廿九日42、唐故鸭渌道行军副总管薛君(万备)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二日43、唐故左屯卫将军上柱国戴公(义)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八日44、唐故镇军大将军沔阳公孙公(武达)妻安福郡夫人故马氏墓志铭……麟德元年(664)十月十一日45、大唐故果州朗池县令魏君(基)王夫人(淑)墓志铭……乾封元年(666)十一月十日46、大唐故中书舍人鸿胪少卿东阳郡开国公杜府君(敬同)夫人襄武郡君韦氏(苕华)墓志铭……总章二年(669)二月廿三日47、大唐故使持节蓬州诸军事蓬州刺史吴县公陆府君(敬义)墓志铭……咸亨元年(670)三月廿三日48、大唐尚书右丞韦府君(悰)妻河东郡君裴夫人(贞)墓志铭……咸亨元年(670)十一月三日49、大唐故梓州长史裴府君(爽)墓志铭……咸亨四年(673)二月十六日50、唐故秦州长川府折冲都尉刘府君(才)墓志铭……咸亨六年(675)十一月四日51、唐故国子学生薛君(玄育)墓志……永隆二年(681)二月六日52、大唐故朝请大夫太子洗马行渝州长史萧府君(沈)墓志铭……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53、栎阳县令李府君(烈)墓志铭……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十日54、大唐故司稼正卿韦府君(整)夫人河东郡君柳氏(无量力)墓志铭……载初元年(689)六月廿八日55、隋故校书郎杨府君(整)墓志……天授二年(691)二月十八日56、大周故永乐县主墓志铭……长寿三年(694)正月廿五日57、大周文林郎上骑都尉刘府君故吴夫人(遍净)墓志铭……延载元年(694)正月廿日58、大周故飞骑队正米府君(仁庆)墓志铭……延载元年(684)十月廿日59、大唐故博州刺史韦府君(师)墓志铭……垂拱四年(688)正月十三日60、大周故致仕游击将军前右金吾卫夏州顺化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国许君(传擎)墓志铭……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廿八日61、大周清庙台令戴君(恭绍)故夫人乐寿郡君阎氏(履)墓志铭……天册万岁二年(696)正月廿八日62、大周故朝请大夫上柱国行汉州什邡县令马府君(惟一)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十一日63、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浠水公田君(宝)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廿三日64、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涪州诸军事涪州刺史柱国谯县男戴府君(恭绍)墓志……圣历三年(700)二月二日65、周冠军大将军行左清道率府频阳折冲都尉高乙德墓志……大足元年(701)九月廿八日66、大周故朝请大夫随州长史上轻车都尉李府君(自勖)墓志铭……长安二年(702)五月卅日67、大唐故工部侍郎使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上柱国谯县开国侯刘府君(野王)墓志铭……唐隆元年(710)七月廿四日68、大唐故盐州刺史王公(达)墓志铭……景云二年二月二十七日69、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光禄少卿致仕上柱国渤海高府君(元思)墓志铭……开元三年(715)二月廿日70、唐京兆法寿寺故都维那(下阙)……开元四年(716)闰十二月十二日71、大唐故通议大夫夏州都督司马君(崇敬)志铭……开元五年(717)七月二十三日72、大唐故通事舍人李君(凤)墓志铭……开元六年(718)正月一日73、大唐荥阳郑处士妻孔氏(果)墓志铭……开元八年(720)二月十四日74、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邢州刺史上柱国汶阳县开国男韦府君(铣)墓志铭……开元八年(720)十一月75、大唐故怀州刺史卢府君(师丘)夫人金城郡君陇西李氏(优钵)墓志铭……开元九年(721)十月十一日76、大唐故太子宾客赠太子少保荥阳郡公郑府君(惟忠)墓志铭……开元十年(722)七月廿一日77、唐故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庞君(承训)墓志之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四日78、大唐故正议大夫行内给事上柱国冯君(客)墓志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十六日79、有唐(裴友直妻)平原夫人(渤海封氏)墓志铭……开元十五年(727)二月廿九日80、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尹府君(元縡)神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1、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夫人闻喜县君闻喜县太君(裴冬日)神道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2、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沁州诸军事沁州刺史致仕上柱国李公(登)墓志铭……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83、唐故特进邓国公张君(暐)夫人封邓国夫人故许氏(日光)墓志……开元廿三年(735)十一月十日84、唐故胜夏二州都督司马公(崇敬)夫人河内郡君苟氏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正月五日85、唐故雍州录事参军陇西李府君(超)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十一月甲申日86、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彭山县令上柱国长孙府君(楚璧)墓志铭……开元廿五年(737)七月十三日87、大唐故朝议郎庆王府文学柳公(正勖)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十日88、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十月十四日故会州刺史张府君(琬)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月十四日89、大唐故朝议大夫彭州司马崔府君(从令)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一月廿六日90、大唐故处士井君(庆)墓志铭……开元二十八年(740)二月十五日91、大唐故庆王府文学柳府君(正勖)夫人崔氏墓志铭……天宝元年(742)四月廿八日92、仪王府录事参军李齐俗故夫人(韦氏)墓志铭……天宝二年(743)正月二十日93、大唐故朝议大夫前行尚书司勋郎中上柱国天水姜公(昂)墓志铭……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七日94、唐故德阳郡什邡县令韦府君(长卿)墓志铭……天宝三载(744)七月十二日95、唐故内侍省掖庭监作独孤府君(大隐)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二月三日96、大唐故朝请大夫平阳郡洪洞县令韦府君(懋)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五月廿一日97、唐故朝散大夫柱国行景城郡清池县令柳府君(从俗)墓志铭……天宝七载七月十四日98、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延王傅上柱国李公(齐之)墓志文……天宝九载(750)正月十九日99、大唐故杭州刺史河东县开国男裴府君(翁喜)夫人安定夫人皇甫氏(彼岸)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月100、大唐故朝议郎通事舍人上骑都尉博陵崔府君(景祥)夫人(天水尹氏)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一月五日101、大唐故李府君(茂谦)墓志铭……天宝十二载(753)正月十三日102、大唐故文部常选雁门郡茹府君(全)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八月十日103、唐故豫章郡参军秦府君(洽)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闰十一月廿九日104、唐故左武卫司戈张府君(庭晖)墓志铭……乾元二年(759)四月十三日105、大唐赵君(伏盖)墓志铭……上元二年(761)八月十三日106、口口金吾卫将军试太常卿上柱国卫国公向公故夫人赵国夫人李氏墓志铭……宝应二年(763)十月癸酉日107、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牛府君(惟彦)墓志铭……大历三年(768)七月乙酉日108、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彭城郡开国公赠户部尚书韦公(元甫)墓志铭……大历七年(772)正月乙酉日109、唐故乡贡进士薛府君(简)墓志铭……大历八年(773)五月五日110、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潞府大都督府司马赐绯鱼袋河东裴公(士安)墓志铭……大历十一年(776)七月廿四日111、唐夔州刺史班公(愻)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大历十三年(778)正月二日112、唐英武军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萧国公赠灵州大都督论公(惟贞)墓志铭……建中二年(781)十一月卅日113、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颍川郡公元府君(载)墓志铭……兴元元年(784)十月二日114、大唐故秘书监赠扬州大都督王府君(遇)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四日115、大唐故凉国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廿三日116、唐故承议郎守夔州刺史扶风班公(愻)墓志铭……贞元六年(790)十一月二十八日117、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吏部侍郎彭王傅赠太子少师会稽郡公东海徐府君(浩)夫人临汝郡夫人河南侯莫陈氏墓志铭……贞元七年(791)八月廿六日118、唐故大理评事高府君(鄪)墓志铭……贞元十一年(795)四月十八日119、唐故朝散大夫殿中丞硖州司马姜府君(邑高)墓志铭……贞元十三年(797)二月廿八日120、唐故杨州高邮县尉尉迟府君(恕)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六月十三日121、亡嫂河东裴氏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十月十三日122、唐故谏议大夫韩公(汯)墓志铭……贞元廿一年(805)四月十日123、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楚州诸军事守楚州刺史充淮南营田副使本州团练使赐紫金鱼袋达奚府君(抚)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口月廿五日124、唐故京兆府兴平县令郑府君(锋)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十二月廿五日125、唐故夏州部落大首领曹府君(秀兰)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二月十口日126、唐故正议大夫守户部尚书赠太子太傅广平刘公(从一)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五月丙申日127、唐故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裴府君(位)合祔墓誌銘……元和三年(808)十月十三日128、唐故检校工部尚书游击将军左千牛卫大将军太原县开国男食邑百户太原王府君(杲)墓志铭……元和六年(811)十月廿三日129、唐故正议大夫授通王傅上柱国京兆韦公(庠)墓志铭……长庆四年(824)七月十四日130、唐故舒州刺史王府君(永)墓志铭……宝历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31、唐故朝议郎行司农寺丞兼监察御史里行上柱国源府君(序)墓志铭……宝历二年(826)七月八日132、唐故中大夫行尚书虞部郎中上柱国赐鱼袋荥阳郑公(逌)墓志铭……宝历三年(827)二月丁酉日133、唐故司农丞监察御史源公(序)故室陇西牛夫人墓志铭……开成元年(836)八月五日134、唐琼王友扶风班公(滋)夫人张掖乌氏墓志铭……开成四年(839)二月十四日135、唐故咸宜观主三洞法师李练师(洞真)墓志铭……会昌二年(842)三月二十日136、唐故朝议大夫章陵台令上柱国河东裴公(濛)合祔墓志铭……大中二年(848)五月廿六日137、大唐兴唐寺故内道场三教讲论大德左街僧录应制引驾赐紫沙门子明大师墓志铭……大中三年(849)十月廿一日138、唐故岭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京兆韦公(正贯)墓志铭……大中六年(852)二月庚申日139、左神策军押院兵马使兼押衙知将朝散大夫行亳州司仓参军兼监察御史赵氏(弘武)康夫人墓志铭……大中七年(853)二月壬戌日140、唐故太仆少卿崔公(础)墓铭……大中十二年(858)二月廿一日141、唐故博陵崔君(藨)墓志铭……大中十二年(858)八月廿四日142、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河间邢公(昌)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四月廿五日143、唐故东阳郡君郑夫人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十二月十九日144、唐故颍川郡陈公(师举)夫人程氏墓志铭……大和十四年(860)闰十月三日145、唐故扶风万府君夫人赵郡李氏(息真)墓铭……咸通五年(864)二月廿七日146、唐故口口县主(李玄氲)墓志铭……咸通八年(867)十一月147、大唐故口口郎守鄂王友南阳张府君(淮澄)墓志铭……咸通九年(868)七月十八日148、唐故安南经略招讨处置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府君(涿)墓志铭……咸通九年(868)十月廿四日149、唐故岭南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管领诸军行营兵马朝请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邕州诸军事守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公(眈)墓志铭……咸通十五年(895)四月十八日150、大唐故京兆府好畤县丞李府君夫人刘氏墓志铭……乾符二年(875)五月十四日151、故姬范阳卢氏(成德)墓志铭……乾符三年(876)四月二十日152、唐故天平军节度恽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恽州刺史御史大夫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薛公(崇)墓铭……乾符四年(877)十二月十九日153、唐故朝散大夫行内侍省内寺伯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清河张公(彦敏)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八月十五日154、唐故河间定州观察巡官刘府君(运)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十一月十七日155、唐大同军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武威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段公(文楚)墓志铭……广明元年(880)四月十四日156、唐前义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成公夫人会稽县君夫人(康氏)墓志铭……广明元年(880)食邑二十日157、太子司议郎綦毋諠妻大唐故苏夫人墓志铭并序夫人讳淑,武功人也。
全唐文补遗随手记第4辑P1 豳州应福寺武氏(彭城县主)造像题记彭城县主武氏,武则天堂侄女,夫李齐,通议大夫、行豳州司马、柱国、汉川郡开国公。
P9 安邑县报国寺故开法大德泛舟禅师塔铭泛舟禅师,祖邠王李守礼。
P15 唐故朝散大夫行洋州长史李府君(正本)墓志铭李正本,狄仁杰荐为朔州刺史案主审。
曾祖李儁,周地官上士、滕王记室参军。
祖李非罴,隋武阳郡丞、沧州别驾。
P16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大理少卿上柱国渤海县开国口封公(祯)墓志铭封祯,祖封嗣道,隋尚书宪部。
P17 皇朝秘书丞摄御史朱公妻太原郡君王氏墓志铭王氏,五代祖王思政,宇文泰外氏。
曾祖王祇玄,祖王师古,父王承业。
P19 大唐故兖州博城县丞杨公(璿)墓志铭杨璿,曾祖杨仲华,隋蒲州安邑尉。
P21 唐故朝散郎行潞州长子县尉太原王公(怡)墓志铭王怡,曾祖王绘,隋朝散大夫、北浍州别驾。
P24 唐故朝散大夫著作郎张府君(漪)墓志铭张漪,四代组张策,从后梁宣帝入西魏,子孙定居襄阳。
曾祖张则,隋澧阳令。
祖张玄弼。
父汉阳王张柬之。
P25 唐故宣州溧阳县令赠秘书丞上柱国开府君(承简)墓志开承简,曾祖开靖,隋亳州刺史。
祖开翼,隋楚州山阳县令。
P26 唐故宣德郎守潞州大都督府参军事裴肃墓志铭裴肃,曾祖裴基,隋河间令。
祖裴爽,隋饶阳令。
P27 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上柱国荥阳郑公(谌)墓志铭郑谌,曾祖郑大仕,隋开府仪同三司、渠州刺史、襄城公。
祖郑仁基,隋通事舍人。
父郑敬。
P28 大唐故吏部常选陇西李府君(敬固)吴兴朱夫人墓志铭李敬固夫人朱氏,曾祖朱玄,隋魏州冠氏令。
P29 口口州刺史束府君故夫人太原郡君王氏(承法)墓志铭王承法,曾祖王君仲,隋平东将军。
P29 唐故朝请大夫遂州长史张府君(光祐)墓志铭张光祐曾祖张湛,隋兖州都督府司马。
P31 唐故右监门卫兵曹参军张君(景阳)墓志铭张景阳,曾祖张昶,隋卫州司功。
P35 唐故朝散郎行临海郡乐安县尉姚君(晅)墓志铭姚晅,曾祖姚威,隋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金紫光禄大夫、河东郡开国公。
李商隐《李贺小传》“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李贺小传[唐]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
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
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注】:①程限:规矩法则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能苦吟疾.书①率.如此①少之..,长吉气绝①苟信.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及暮归,大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群文通练二贤良之母微导语母亲,是一个伟大的词汇。
她们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操持家务,更主要的是在教育上严格要求子女,希望他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她们注定会成为中国史书典籍中不可或缺的群体。
请看下面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的风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常博士杨君夫人金华县君吴氏墓志铭(并序)王安石钱塘杨蟠将合葬其母,衰致以走晋陵,而问铭于其守临川王某。
王某曰:古者诸侯、大夫有德善功烈,其子孙必为器以铭,而国之人必能为之辞。
越国而求铭,予未之闻也。
今杭大州,以文称于时者盖有,而蟠也释其殡,千里以取铭于予,盖所以严其亲之终,而欲信其善于后世,如此其慎也。
予岂敢孤其意,以爱.不腆之辞乎?于是为之序曰:故太常博士、知婺州东阳县事杨君讳翱字翰之之夫人金华县君吴氏,世为婺州之金华人。
自其大父文勓始有籍于杭州之钱塘,而杨君亦自其父征始去处州之丽水而为钱塘人,而葬于钱塘之履泰乡龙井之原。
杨君之卒也,年六十七,以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从其先人以葬。
而夫人后君十六年以卒,卒时嘉祐二年,年七十三,而以明年二月二十日祔.于杨君之墓。
杨君少以文学中进士甲科,而晚以廉静不苟合穷于世。
夫人有驯德淑行,协于上下,内外无怨。
杨君有子十一人,其一人则孽也。
夫人母其孽子,犹吴氏之甥,虽乡人之习于杨君者,不知为异母。
既杨君卒,教养嫁娶,皆各不失其时,而子端、子蟠,同时以进士起家,为密、和二州推官。
邻里叹慕,以为夫人荣,然夫人不为之喜也。
至杨君之弟子完及进士第,乃喜曰:“吾姒.老矣,此亦足以慰其心也。
”盖其仁如此。
夫人生男女十人,卒时,子辅国、子端、与其女子七人皆已卒,而蟠独在,为泗州军事推官。
铭曰:博士有家,夫人实绍.,博士有子,夫人实教。
游其门庭,弦诵之声,御其堂奥,宾祭斋明。
皇命淑人,维君郡县,问名考德,夫人实践。
归哉万年,博士之丘,铭以昭之,无有春秋。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爱.不腆之辞乎爱:爱惜B.祔.于杨君之墓祔:合葬C.吾姒.老矣姒:古代兄弟之妻年长者D.夫人实绍.绍:继承、接续答案 A解析爱:吝啬、吝惜。
【高中古诗词阅读】“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阅读答案及原文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
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谓妹季妃曰:“我终不作凡人妻。
”季妃亦曰:“妹亦不为庸夫妇。
”邻人闻而笑之。
垂之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
伪范阳王德亦娉季妃焉。
姊妹俱为垂、德之妻,卒如其志。
垂既僭位,拜为皇后。
元朝的妃子说,他把儿子的宝贝交给了太子,“太子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忠贞不渝。
成平是仁智之师。
如果你有困难,你就不是救世的英雄。
陛下把伟大的事业托付给了它,我还没有看到征服昌的美丽。
辽西和高阳两位国王,陛下儿女的圣人,应该我会选一个来种植。
赵王林奸诈忘恩负义,经常忍心鄙视王子。
一旦陛下不犹豫,就很难做到。
为陛下的家庭事务做深入的计划是恰当的。
“不,不。
宝和林听到了,非常痛恨。
然后袁妃又问了一句:“你想让我为金献上公爵吗?”?”袁贵妃含泪退去,对姬贵妃说:“王储不为众人所知,但王公是李容唯一比我还大的女人。
为什么这么痛苦?王储将在一百年后死去,大人。
范阳王有一件非凡的武器。
如果严佐不结束他的统治!"垂死,宝嗣伪位,遣麟逼元妃曰:“后常谓主上不能嗣守大统,今竟何如?宜早自裁,以全段氏。
”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守社稷!吾岂惜死,念国灭不久耳。
”遂自杀。
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
伪中书令眭邃大言于朝曰:“子无废母之义,汉之安思阎后亲废顺帝,犹配飨安皇,先后言虚实尚未可知,宜依阎后故事。
”宝从之。
其后麟果作乱,宝亦被杀,德复僭称尊号,终如元妃之言。
(金舒:慕容翠的妻子段家)【注释】①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固君,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逼逃了几个年长的儿子,导致晋国多年内乱。
②安思阎后:东汉安帝的皇后,安思是其谥号。
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上3点是不正确的a.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殊:特别。
b、悬挂王位,崇拜女王:超越你的职责。
c.妾未见克昌之美克:克制。
唐裴寂墓志粗释大唐故司空魏国公赠相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夫地绝天倾,齐圣以斯濡足;飚迴雾塞,通贤由此沃心。
若蛟龙之得云,喻鲲鲸之纵壑。
是故轩营载路,翼七佐以增飞。
周历膺期,驭十乱而长鹜。
推昏亡如反掌,取寰区犹拾遗。
若乃经启睿图,宣调气序。
陶甄稷契,禳括萧曹。
反黔首于羲皇,致我君于尧舜者,其在司空魏国公乎。
公讳寂,字真玄,河东闻喜人也。
汾阴瑞彩,五色云披。
砥柱荣光,千里波属。
禀其灵者人杰,标其秀者国桢。
贯三古以开基,绵百代而繁祉。
故能清通著目,天下归其识鉴;领袖驰声,海内挹其模楷。
儒雅之风潜被,钟鼎之祚遐宣。
高祖会,魏秘书监。
曾祖韬,历左民郎、尚书口丞、散骑常侍、集州刺史。
并垂仁扇俗,迈德成风。
外含文而柳华,内处静而惩躁。
宣柔嘉以宪物,陈宏謩以佐时。
祖融,周司木中大夫、蜀道行军总管,赠康成二州刺史,谥曰褒贞。
蹈节为基,怀忠植性。
忘身循烈,千金与蝉翼同轻;蹈义如归,七尺共鸿毛齐致。
父瑜,周齐御史大夫、骠骑将军,赠绛州刺史,谥曰康。
德宇虚凝,道风清穆。
饰忠信而形国,怀冰霜而澡身。
升降庙堂,神游江海之上;勤劳周卫,志逸云霄之表。
公以岳灵降祉,昴精垂贶。
丕承绪业,振动家风。
文梓才生,有识知其构夏;明珠始育,佥议归其照车。
许之远大,彰乎髫髮。
适年数岁,便处内艰。
一溢冥心,非有由于闻礼;孺慕成性,寔暗合于天经。
从祖黄门,当朝藻镜,见而称异,因谓人曰:此儿志力,天挺自然,乃崐山之一片,必吾家之千里。
由是四海拭目,嗟其老成。
五宗引领,佇其光覆。
及登志学,神解艺文。
羽陵汲冢之丛残,鸿宝圯桥之隩秘。
连山十翼,玄首四重。
莫不穷神索隐,因心朗照。
加以沉机先物,望景知微。
筹千变于梪晨,笼万象于方寸。
清衿映俗,威容绝人。
凌景山而独高,涵巨壑而逾濬。
鸾皇比质,自表仁义之文;虬贙兼资,素韫风云之气。
登高揽控,志澄天壤。
拥膝长吟,思逢启圣。
年十四,召为本州主薄。
虽复英髦解褐,用表清阶。
世胄高踪,盖遵常辙。
若乃青衿之岁,首应焚林;纨绔之年,超登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