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新教材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537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历年考试分值“9分~10分”。
本章主要介绍十五个小税费,考点较为分散。
考试中既可以单独考核选择题,也可与主要税种的不定项案例结合,成为其中某一小问。
本章税种虽多,但单一税种复习“杀伤力”不强,我们可以采用分组逐一攻破的大面积轰炸方式,保证单轮的复习强度和复习效果。
税法部分——构建你的航母战斗群目录考点一与流转税有关税种考点二房屋、土地有关税种考点三与车、船有关税种考点四与行为有关税种考点一:与流转税有关税种一、关税法律制度关税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税种。
(一)关税纳税人(★★)关税的纳税人主要包括:(1)外贸进出口公司(2)工贸或农贸结合的进出口公司(3)入境旅客随身携带行李、物品的持有人(4)个人邮递物品的收件人。
(二)进口关税税率的种类(★★)种类特点普通税率①原产于未与我国共同适用或订立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或协定税率的国家或地区;②原产地不明最惠国税率①原产于共同适用“最惠国”条款的世贸组织成员国;②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最惠国”待遇双边协定的国家;③“原产于我国”协定税率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配额税率配额与税率结合,配额内税率较低,配额外税率较高(限制进口)特惠税率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暂定税率在最惠国税率的基础上,对特殊货物可执行暂定税率【举例】进口关税税率的种类【提问1】进口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条件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提问2】进口原产地不明的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提问3】进口原产于与我国签订特殊关税优惠条款,适用的关税税率?【提问4】进口原产于我国的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提问5】原产于我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分析:(1)最惠国税率(2)普通税率(3)特惠税率(4)最惠国税率(5)协定税率【例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特定的关税税率。
【考点一】房产税
一、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二、税率、计税依据和税额计算
三、税收优惠
四、征收管理
【考点二】城镇土地使用税
附:税收优惠的特殊规定(部分)
【考点三】契税
【考点四】土地增值税
一、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二、税率、计税依据和税额计算
【考点五】车船税
【考点六】关税
附表:税率种类:
【考点七】船舶吨税★
【考点八】印花税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计算
四、税收优惠
五、征收管理
【考点九】资源税
一、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率
【考点十】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考点十一】环境保护税
【考点十二】车辆购置税
【考点十三】耕地占用税
【考点十四】烟叶税。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一共15个。
一、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一)房产税☆不包括农村特色,有个承典人。
上帝视角,无论什么情况,税一定有人交的。
无租使用也得交税-纳税单位用免税单位。
区分出租人和承典人。
也是按年计征。
从租计征的4%是个人出租住房。
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也是4%。
从价里面的“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20%)*1.2%”的原值*(1-扣除比例)=房产余值个人出租不区分用途。
第二条:个人出租住房,征收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
独立房屋之外的不征。
原值不减除折旧。
共担风险,从价。
不担风险,名义联营的,从租。
每月租金*12*税率按年。
新增军团房产对外出租免征。
企业福利性的机构,也免税。
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免征。
注意公共租赁住房。
只有原有房产住房改为生产经营的,是当月。
其他都是次月。
2-7次月。
第八条解释了次月的内涵。
(二)契税包括土地、房产、土地+房产所以出租不交契税。
转移//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注意只是经营权,所有权没有转移。
包括赠与,不包括继承。
不属于转移的易混淆的,继承。
抵押不是抵债。
同时注意出典,不算转移,要与房产税区分,房产税主要侧重于使用人。
如果交换价格相等,没有价格差,都不用交契税。
然后谁付差价谁交差价。
同时价格差额是计税依据//划拨是国家无偿给的,取得时没有支付对价,享受划拨方经批准将房地产出售时,要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费,或以土地收益为计税依据。
出售,等价交换不交改变用途的,补交已经减征的。
原则上不希望你改变用途。
经典题型解析:这里易迷惑的是出租。
单单说出租权属没有转移,但是,公立高校原来受让的土地或建筑用于教学的时候免税,现在改变了用途,需要征契税了,注意这类题型。
10日内。
(三)土地增值税☆超率累进就这个一个。
征税范围。
历年考点注意交换单位之间交换是征土地增值税的。
赠与直系亲属不征税特殊规定公司性质变化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第二部分税法部分——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前言】1.考情分析:年均分值15分左右,题型主要为选择和判断题。
2.教材结构:本章共8节,介绍了14个税种的基本知识。
3.学习方法:本章税种较多,每个税种的内容不多,但聚集起来让考生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考生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提炼,并进行适当的习题演练。
【知识点】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一、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
【提示1】包括郊区但不包括农村;【提示2】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的是()。
A.农村村民的住宅B.县城工业企业的办公楼C.建制镇工业企业的厂房D.市区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
二、纳税人【考题·判断题】(2018年)产权未确定以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暂不征收房产税。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产权未确定以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需要缴纳房产税。
三、税率、计税依据和税额计算(一)税率1.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
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计征余值作为计税依据教材公式: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老杨的公式】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12×应税月份【考题·单选题】(2019年)2018年甲公司的房产原值为1 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
已知从价计征房产税税率为1.2%,当地规定的房产税扣除比例为30%。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都是小税种,每个税种内容不多,但聚集起来让考生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在最近3年的机考中,本章分值在10分左右。
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印花税(共计6个税种),在每套考卷上的分值约为7分,以小题为主。
【教材变动】202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对“耕地占用税”的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2)对“车辆购置税”的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3)对“车船税”的内容进行了多处调整。
【章节框架】第一节四“增消”一、关税(★★)(一)关税概述1. 概念关税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一般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
我国目前对进出境货物征收的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两类。
2. 关税的纳税人(1)贸易性商品的纳税人是经营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
具体包括:① 外贸进出口公司;② 工贸或农贸结合的进出口公司;③ 其他经批准经营进出口商品的企业。
(2)物品的纳税人① 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的持有人;② 各种运输工具上服务人员入境时携带自用物品的持有人;③ 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入境个人物品的所有人;④ 个人邮递物品的收件人。
【特别提示】接受纳税人委托办理货物报关等有关手续的代理人,可以代办纳税手续,但不是纳税人。
【多选题】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关税纳税人的有()。
A.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B. 进口货物的代理人C. 出口货物的发货人D. 个人邮递物品的发件人【答案】AC3. 关税的课税对象关税的课税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物品。
对从境外采购进口的原产于中国境内的货物,也应按规定征收进口关税。
(二)关税的计算原理1. 关税税率的种类(1)关税的税率分为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两种。
(2)进口税率又分为下列种类,进口货物适用何种关税税率是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为标准的:接上表接上表接上表(3)税率的选择① 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② 进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③ 进出口货物的补税和退税,适用该进出口货物原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但另有规定除外。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教材第六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一、税收法律关系及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一)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征纳双方)(1)征税主体。
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
(2)纳税主体。
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税务部门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C.海关部门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收法律关系主体。
税务部门和海关部门是征税主体,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和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是纳税主体(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1)职权(6项):法规起草拟定权、税务管理权、税款征收权、税务检查、行政处罚权、其他(如估税权、代位权、撤销权等)。
提示:税务检查职权,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等。
(2)义务:包括宣传税法,辅导纳税人依法纳税;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进行回避的义务;受理减、免、退税及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等义务。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知情权、要求秘密权、享受减税免税和出口退税权、陈述与申辩权、行政复议和诉讼权等。
(2)义务:包括按期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设置账簿、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按期缴纳或解缴税款、接受税务机关依法实行的检查等。
【例题1·单选题】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征税方依法享有一定权利。
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有( )。
A.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B.诉讼权C.估税权D.知情权『正确答案』C【例题2·多选题】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纳税人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
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利的有( )。
【要点一】资源税计税依据1. 计税依据:(1)销售额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运杂费用。
(2)纳税人将其开采的原煤,自用于连续生产洗选煤的,在原煤移送使用环节不纳资源税;将开采的原煤加工为洗选煤销售的,以洗选煤销售额乘以折算率作为应税煤炭销售额,计算缴纳资源税。
(煤炭销售额=洗选煤销售额ⅹ折箅率(3)征税对象为原矿的,纳税人销售自采原矿加工的精矿,应将精矿销售额折算为原矿销售额缴纳资源税。
(4)征税对象为精矿的,纳税人销售原矿时,应将原矿销售额换算为精矿销售额缴纳资源税2. 销售数量:(1)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①销售的,销售数量=实际销售数量②自用的,销售数量=移送使用时的自用数量。
(2)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使用数量:①一般:销售数量=应税产品产量或按折算比换算成的数量②将其开采的矿产品原矿自用于连续生产精矿产品,无法提供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要点二】资源税税及应纳税额的计算1. 从价定率:应纳税额=应税产品的销售额ⅹ适用的比例税率2. 从量定额:应纳税额=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适用的定额税率3. 代扣代缴资源税: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定额税率【要点三】资源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 分期收款: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2. 预收货款: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3. 其他结算方式: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4. 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移送使用应税产品的当天5.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支付首笔货款或开具支付货款凭据的当天【要点四】城市维护建设税1. 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2. 计税依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出口货物、劳务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税额3.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额+岀口货物、劳务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税额)ⅹ适用税率4 . 税率:市区:7%;;非市区:5%【要点五】教育费附加1. 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2. 计税依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稅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3. 征收比率:3%4.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额)×3%5. 减免规定:(1)对海关进口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这一章,主要掌握几个重点方面1、纳税人2、征税范围3、计税依据4、减免税规定(主要在第1个部分)下列单位(自用)的免税:(1)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2)宗教场所、公园、名胜古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军队——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4)老年服务机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5)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场所——免征耕地占用税第一节房产税(几个方面)一、纳税人(单位和个人):产权人、承典人、房屋代管人、使用人1、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2、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房产的。
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3、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已经使用、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二、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房屋。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围墙、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征税范围。
三、税率:从价计征1.2% ;从租计征12% ;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的按4% ;单位按市场价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按4%四、计税依据:(从价计征;从租计征)1、从价计征:以房屋余值为计税依据(不是原值,也不是净值,也不是市场价值。
)依原值一次性扣除一定比例(省政府规定比例——考试会给的比例)后的余值2、投资联营的房产:共担风险,按余值计征;不共担风险的,按取得的房租计征;融资租赁的,以房产余值计征;3、居民住宅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按余值计征;出租的,按租金计征。
五、*税收优惠:1、机关、团体、军队、事业单位(全额或者差额)、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房屋,免税,但如果用于营业用房、出租的,应照章纳税2、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3、因大修理导致连续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理期间免征4、在基建工地为基建范围的各种工棚、休息室、办公室、食堂等等临时性房屋,施工期间免税5、高校学生公寓、非营利医疗机构(包括疾病控制及妇幼保健)免税6、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公共租赁房免税7、廉租房经营单位按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房的租金收入免税8、国家机关、军队、团体、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拥有的体育馆,用于体育活动的免税第二节契税(主要几个方面)1、纳税人:承受土地、房屋的单位和个人(购买者)2、征税范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的买卖、赠与、交换、获奖、作价入股、出资投入3、不属于契税征收范围:典当、继承、分割、出租、抵押的——未发生权属转让的4、计税依据:以受让者支付的货币、实物等;(1)出让、买卖——成交价(2)赠与的——征税机关参照出售、买卖市场价格确定(3)*交换的——以支付的差额征收(4)划拨取得后转让的——以补缴的土地使用费或土地收益。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考点一:房屋、土地有关税种(五项)一、房产税(一)房产税纳税义务人★★1.特定坐落位置的房产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
2.纳税义务人以上地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具体包括:(1)产权所有人;(2)承典人;(3)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具体规定:(1)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为纳税人。
(2)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3)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
(4)产权所有人、承典人均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
(5)产权未确定以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
(6)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产,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7)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二)房产税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
【提示1】注意“坐落地点”,不包括农村的房屋。
【提示2】注意是“房屋”,因此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张稳老师图示说明】房屋和土地涉及的税种较多,因此要准确区分不同税种征税范围的“边界”。
第一,所说“城市、县城、工矿区和建制镇”的土地,我们不用区分土地所有制形式;第二,只要纳税人占用的这些纳税区域内的土地,均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而在这些土地之上建设的“房屋”,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第三,在这些纳税区域内的“非房屋”,如烟囱、水塔等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但其占用的土地,依然应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房产税应纳税额计算★★★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计税方法计税依据税率税额计算公式从价计征房产余值1.2%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提示】各地扣除比例由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从租计征房产租金12% 全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不含税)×12%(或4%)税率优惠①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
【要点一】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 从价计征:(1)计税依据: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2)税率:1.2%(3)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x(1-扣除比例)x1.2%2. 从租计征:①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②劳务或其他形式为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当根据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额从租计征税率:12%③个人出租的居民住房,不区分用途税率:4%计税公式:应纳税额=租金收入X 12% 或4%【提示】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要点二】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 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之月起2. 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建成之次月起3. 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4. 购置新建商品房: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5. 购置存量房: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6. 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本企业房产之次月起7.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要点三】契税的纳税人和计税依据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1)纳税人:承受方(买方)(2)计税依据:成交价格2.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1)纳税人:受赠方(2)计税依据:参照市场价格核定3.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1)纳税人:多交付货币方(2)计税依据:多交付的价格差(交换价格相等兔税)4.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1)纳税人:转让方补交(2)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5.计税公式: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3%~5%的幅度税率) 【要点四】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1. 应征土地增值税:(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2)单位之间房地产交换;(3)合作建房,建成后转让的;(4)房地产的抵押期满以房地产抵债,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的;2. 不征土地增值税(1)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房地产的继承、符合条件的赠与;(3)非房地产开发企业符合条件的改制重组涉及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行为;(4)房地产的出租、自用、代建行为;(5)房地产的抵押期间;(6)国有企业对房地产重新评估产生的评估增值【要点五】城镇土地使用税1. 纳税人:(1)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士地使用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缴纳;(2)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缴纳(3)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者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4)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均为纳税人,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一2.征税范围:(1)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论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2)公园、名胜古迹内的索道公司经营用地,应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提示】农村的土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