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 格式:ppt
- 大小:5.81 MB
- 文档页数:31
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复习指导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是复习的重点。
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古代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较直白,有的较含蓄,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易把握,应该从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以及字里行间去细细揣摩。
学会分析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之后,对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有帮助,在复习了以上几个部分以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容易多了。
答题指导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要领: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揭示主旨,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一、注意几个切入点1、看诗题诗题往往对诗歌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总领作用。
因而很多诗词的感情通过题目即可窥见一斑。
在鉴赏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诸如“怨、恨、送、别、忆、赠、吟、怀、寄”等字眼。
例如:陆游《书愤》“愤”即感慨与忧愤之意;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忆”即忆念之意;杜甫《天下怀李白》“怀”即怀念之意;王昌龄《闺怨》“怨”即幽怨之意;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菊花》、虞世男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3.《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赤壁赋》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
6.《赤壁赋》中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易错成语勤温习86.湖南省在2002年4月7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这里是有意换人,不是“弄错”或“认错”。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和思想内容(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和思想内容(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和思想内容(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09 诗歌鉴赏之感情和思想内容☞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
易错成语勤温习1.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2.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不易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在句中与“初稿”相矛盾。
)3.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地疾苦4.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 报国无门的悲伤4.山河沦丧的痛苦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1.羁旅思乡之情2.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边塞思乡之情4.闺中怀人之情●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 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感伤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二.六种答题模式:(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答题步骤: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 4 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2.答题步骤: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 --- 情感。
3.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题型24 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价值观【考纲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价值观”主要是指:①理解全诗的主旨。
看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阐述了什么哲理,或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什么总结性的句子。
②评价诗歌的意义。
可评价该诗的积极意义,或指出该诗的时代局限,或就前人对该诗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考查其实是逢年必考的,只是它提问的方式各种各样,读懂一首诗歌你首先就要弄清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无论是鉴赏形象、语言还有技巧,诗歌都是为表达情感和价值观来服务的。
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从知人论世、标题、意象、奠定感情基调的首句、卒章显志或者以景结情的尾句、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间接抒情的诗句等等,都可以分析出诗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
一、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常用语汇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苦、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孤寂、报国无门之激愤(愤懑)、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壮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然自乐、黑暗官场之揭露、离别思念之感伤、贬官谪居之怨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伤等。
2.悲情:感伤、忧愁、伤感、恫怅、怅惘、寂寞、孤独、烦闷、郁闷、抑郁、激愤、愤懑、悲愤、怨恨、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蔑视权贵、借古讽今、愤世嫉俗、怀古伤今、惜春伤秋(互文)、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等。
3.乐情:愉悦、欣喜、激昂、奔放、乐观、豁达、迷恋、恬淡、闲适、欢乐、仰慕、坚守节操、归隐田园、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4.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等。
二、诗歌情感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三、思想感情的四种考查方式:1.概括。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解析】14.BE【试题分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此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归纳赏析方法。
2.运用方法,提高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理解、领悟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2.准确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运用方法,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明确考纲,导入新课。
1.明确考纲要求,06-12某某卷高考诗词鉴赏部分的考点设置。
06:语言、内容、情感07:形象、手法、情感08:形象、情感09:形象、情感、手法、语言10:内容、情感、手法11:内容、手法、情感、思路12:情感、形象、手法诗歌情感态度是历年高考诗词鉴赏考查的重点,不仅以直接提问的题型出现,而且渗透在形象、语言、手法题型中,因此在做诗词鉴赏题时读懂诗情尤为重要。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堂学习〔一〕典例探究:例题1:〔2011年某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分析:这两句是说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
可见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生诊断,教师点拨:不看注释。
注释中“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信息,可以帮助解决一半问题,余下的仅考查能否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关注注释。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
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
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