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暗敷避雷带 (2)
- 格式:docx
- 大小:277.40 KB
- 文档页数:6
避雷带安装及伸缩补偿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屋面避雷带安装。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中的4.2规定执行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度超过45M的沿屋面周边敷设的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中的4.3.1)具体做法见下图。
2.工艺核心要义叙述 避雷带支架在实际施工中用镀锌角钢(L25*3)或镀锌扁钢(-25×3)制作,可采用专用卡子或钢丝绳夹做卡箍安装。
支架上的固定卡子上口不能与支架角钢封闭。
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随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镀锌圆钢避雷带连接采用单Z字搭接(建议使用自制模具制作),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上下搭接。
伸缩补偿的半圆面垂直或平行于天面。
直线段避雷带支架间距应均分,间距控制在0.5-1.5m,一般宜确定为1m。
避雷带应顺直、高度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偏差不得大于3/1000。
3.注意事项;1)突出屋面的金属管道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4.5.7-1的规定“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没有超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和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
”的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详见下图保护区域描述) 特别情况下,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4.3.2的金属管道及附件需单独设置接闪装置。
2)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4.5.7-2的规定“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0.5M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非金属管道应单独设置接闪器。
3)高层建筑,一类建筑超出30m,二类建筑超出45m,三类建筑超出60m,应做防侧击雷。
以下引自2009年版《深圳市建筑工程设计、审图及报建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汇编》,供你参考。
【问】别墅屋顶避雷带可否采用暗埋敷设?解析: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4.1.6条规定:“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
可见,当“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接闪器”时,它是可以暗埋敷设的。
另,《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3.3.5条条文说明规定:“利用屋顶钢筋作接闪器,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以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遭破坏”。
有鉴于此:1)避雷带尽量采用明敷而不宜暗埋敷设;2)当因种种缘故而导致避雷带必须暗敷时,可直接利用结构钢筋或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也可采用人工避雷接闪器暗敷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层内。
暗敷避雷带要求表面水泥厚度不大于2cm;3)当避雷带暗敷不可避免、且建筑物只依靠避雷带这唯一保护屏障时,建议该暗敷避雷带仅用于层数不高(低层或多层建筑物)、性质不很重要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接地体基础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
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连通,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连通等。
人工接地体是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各种型钢或钢管等,采用多处深埋地极再连通作为接地装置。
一、基础钢筋网重复接地体制作所有桩基钢筋应相互焊接连通,即将桩端钢筋与基础或者承台四周钢筋(亦称周长钢筋)相互焊接连通,以形成闭合接地网。
二、人工重复接地体制作按设计标高(一般接地体埋设深度距地不小于0.8m),在建筑物四周墙距1m处挖深沟,将50×50×5镀锌角钢或铜排,长为2.5m横埋入沟底,然后与40×4镀锌扁铁焊牢通过放热焊接工艺(三面焊),焊完后清掉药皮,刷沥青油防腐,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上,埋上土夯实,并用摇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值为合格,并填于测试记录表。
屋面避雷带尺寸标准
屋面避雷带的尺寸标准取决于其材料和安装方式。
避雷带主要由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铝板、铜板或镀锌板制作而成。
其尺寸宽度一般不低于150mm,厚度一般不低于1.5m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拉丝处理,以提高其导电性能。
对于安装位置,避雷带应位于建筑物最高点或者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部件上,并与地网相连通。
同时,在避雷带的两端需要连接避雷线,将避雷电流引入地下。
避雷带的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其导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具体来说,这些规范包括:
1. 安装要固定稳定,与屋面固定件牢固连接。
2. 避雷带安装时应注意保护表面涂层不被破坏,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防止损坏的措施。
3. 避雷带的两端需要连接避雷线,并将避雷线引入地下。
4. 避雷带之间的接头应处于不易被损坏的位置,采用搭接并用钉或螺栓加固的方式。
5. 避雷带的连接件应使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材料制作。
屋面避雷带的防雷范围是多少屋面上安装避雷带是必要的,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面安装避雷带尤为关键,那么屋面避雷带的防雷范围是多少?L/620—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就规定了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避雷针在地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计算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用公式中:Rp——保护半径;h——避雷针的高度;P——高度影响因数。
其中,P的取值是:当h≤30 m,P=1;当30m的h的纯数值;当h20 m时,只能取h=120 m。
2、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a)当hp≥0.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式中:Rp——避雷针在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hp——被保护物的高度;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
b)当hp0.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滚球法”避雷保护计算“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
我国建筑防雷规范G50057—994(2000年版)也把“滚球法”强制作为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
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止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用作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符合规范规定。
a)避雷针高度h≤hR时的计算距地面hR处作条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A,两点。
以A,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这样,从弧线起到地面就是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避雷针在hP高度的xx’平面上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按公式计算确定式中:Rp——避雷针保护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hR——滚球半径,按表确定。
hp——被保护物的高度。
R0——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b)当避雷针高度hhR时的计算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p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针尖并作为圆心。
暗敷避雷带做法
暗敷避雷带做法
依据施工图纸从根底做起,安施工阐明做,还要依据国家或区域有关标准来施工!暗敷避雷带是依据一栋高楼的起码四根或之八根或更多的主梁柱进行对接到封顶用4;x;4的渡锌扁铁进行焊接引出屋面至最进的女儿墙跋涉行明避雷带焊接,这是平面房顶的做法。
暗敷避雷带是有起脊屋面上在没上瓦之前用4;x;4渡锌扁铁沿着起脊屋面将引上点引到屋面上的天沟或女儿墙上。
这是暗敷避雷的做法。
暗敷避雷带是在根底施工时依照计划图纸进行敷设的,施工图阐明的很具体,没有啥施工履历可谈,避雷焊接恳求也不高。
具体情况见《修建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验标准》GB50303--2002 第24分项接地设备设备和第25分项避雷引下线和变压器接地干线敷设。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1。
避雷网安装1.支持件安装:(1)避雷网敷设前,应先测量弹线定位把支持件预埋固定好。
首先应把每一处转角部位的支持件确定,从转角中心至支持件的两端宜为300~500mm,且应对称设置,然后再每一直线段上从转角处支持件开始进行测量并平均分配,相邻之间的支持件距离不大于1m左右为宜。
(2)支持件的高度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若设计未要求时,一般支持件的高度为100mm或150mm。
(3)支持件均应采用镀锌件。
2.避雷网敷设安装:(1)圆钢与圆钢的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且两面焊接;(2)搭接部位一端需弯成“(3)焊接处焊缝应平整,不应有夹渣、咬边、焊瘤等现象。
焊接后应及时清除焊渣,并在焊接处刷防锈涂料一遍,涂油性饰面涂料两遍以防生锈。
(4)避雷网的搭接焊焊缝处严禁用砂轮机将焊缝打磨平整。
(5)高层建筑小屋面机房、设备用房等与女儿墙相连时,女儿墙上避雷网应与墙面明敷引下线连为一体。
(6)当引下线为主筋暗敷时,应从墙面主筋引下线焊接钢板处引出圆钢与女儿墙圆钢搭接连成一体。
(7)弯曲时根据所选用的材料煨成弯曲半径大于10D的慢弯,弯曲角度应与所保护墙角厚度一致。
(8)避雷网沿屋脊、屋檐、女儿墙敷设应平直,无扭曲或高低不一现象,在转弯处弯曲弧度应统一。
(9)避雷网在女儿墙敷设时,一般应敷设再女儿墙的中间,当女儿墙宽度大于300mm时,则应将避雷带移向女儿墙女儿墙的外侧100mm处为宜。
女儿墙上铺设石材,应在两块石材拼缝处预埋支持件,且保证相邻支持件距离为1m,如不能满足相邻距离,需在两支持件之间的石材上洗眼加装预埋支持件,并用大理石胶封堵密实,固定牢固。
(10)避雷带在经过变形缝(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加设补偿装置。
补偿装置可用同样材质弯成弧状作成(11)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
(12)建筑物屋顶上有突出金属物,如铁栏杆,爬梯等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
屋顶避雷带规范篇一:避雷规范避雷针及接地安装细则一、质量标准:(一)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保证项目: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三)基本要求:1、接闪器、引下线、接地极产品材料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规范2、避雷带引下线规格由设计规范决定,材质要求镀锌钢材,埋地连接线应不小于40×4 渡锌扁钢,并在断接卡处与引下线直接、或采用建筑物2 根及以上主筋引下,但其截面应大于100 平方毫米,电焊搭接长度为双面6 倍截面直径,引下线遇弯曲处不应做成死弯。
3、避雷引下线与建筑物屋顶其它金属部份如透气管,雨水管等,互相连接。
4、所有防雷装置的各种金属件必须镀锌,镀锌层要均匀。
5、防雷接地、工作(保护)接地的镀锌扁钢塔接不得成T型,严禁直接对接,搭接焊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 倍(园钢为直径的6 倍)且不得少于三个棱边焊接,两个长边的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严禁用砂轮机打磨,焊渣应及时清除,并刷二度防锈漆(埋地刷二度沥青漆)。
6、防雷接地断接卡应为40×4 与25×4 镀锌扁钢搭接,搭接长度100mm,上下螺栓孔距端边为25mm(钻孔为φ11mm ,镀锌螺栓为M10×25mm),镀锌垫圈、弹簧垫圈齐全。
扁钢在钢管保护口的两边应点焊,管口应密封,断接卡的标高在单位工程和住宅小区中应一致,宜为距地1.5-1.8m 处,并加保护。
7、防雷接地利用主钢筋引出屋面应用同规格镀锌扁钢与避雷带焊接,利用金属钢管栏杆作避雷带的应用镀锌扁钢与主钢筋及拦杆可靠焊接,其根数,坐标位置应与设计相符,在钢管对接处应加焊扁钢跨接线,利用基础钢筋引入大地而不设接地装置的,可不设断接卡,但应有测量接地电阻的测量点,测量点的标高如设计无规定时,从地面至测量点中心宜为500mm 。
技术交底≥150
实例图
、露台、连廊女儿墙上的避雷带用金属栏杆代替,防雷引下线与栏杆用4mm²黄绿
二、屋面金属透气管、风机等金属体接地连接
、镀锌扁钢自屋面避雷网从透气管根部引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将管道涂层
清理干净,用抱箍与透气管可靠连接,用4mm²黄绿双色软铜线软连接或者镀锌扁
实例图
2、与女儿墙或烟气道墙紧挨的透气管,扁铁从混凝土墙内暗敷至距地300高位置,用抱箍与透气管固定,用4mm²黄绿双色软铜线连接。
示意图
3、屋面金属体接地用40×4的镀锌扁钢从就近的避雷网引出,接地扁钢一端与避雷
网连接,另一端在金属体附近地面引出,(有基础的高于设备基础100~200㎜)无振动设备在金属体上直接焊接,有振动设备和非碳钢金属体应用黄绿双色软铜线两端压端子跨接,伸出地面的接地母线应刷黄绿相间油漆。
实例图
三、其他未尽事宜执行现行相关规范、标准。
编制生产技术服务部审核审批
交底人交底时间年月日接交人。
屋面避雷带施工方案1. 引言屋面避雷带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电气设备,主要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损害。
其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保障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屋面避雷带的施工方案,并对其主要的施工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2. 施工方案2.1 材料准备•屋面避雷带: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屋面避雷带材料,常见的有铝合金避雷带、铜避雷带等。
•接地系统材料:包括接地电极、接地连接线等。
•施工工具:如梯子、电钻、螺丝刀、电焊机等。
2.2 施工步骤1.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必须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如佩戴安全帽、防滑鞋等。
2.清洁屋面:清除屋面上的尘土、杂物等,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3.定位安装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电气设计要求,在屋面上确定避雷带的安装点,并用标尺或者粉笔进行标记。
4.避雷带安装:根据安装点的位置,在屋顶上钻孔,并使用螺丝刀将避雷带固定在屋面上。
避雷带安装过程中要保证避雷带的水平和整齐,避免出现松动、变形等情况。
5.接地系统安装:根据建筑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地系统,如接地电极,将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与避雷带通过接地连接线进行连接。
6.避雷带连接:将避雷带与接地系统进行连接,保证连接牢固,电气导通畅。
2.3 注意事项在屋面避雷带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施工质量:避雷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效果,应尽量做到安装牢固、整洁美观。
•设计要求:遵循建筑电气设计要求,确保避雷带的合理安装位置和接地系统的合适选择。
•工具使用: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因工具使用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施工时间选择:避免在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进行施工,影响施工效果和安全。
3. 总结屋面避雷带的施工方案是保障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安全的关键一步。
本文介绍了屋面避雷带的施工步骤,包括材料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屋面暗敷避雷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除利用混凝土构件钢筋或在混凝土内专设钢材作接闪器外,钢质接闪器应热镀锌。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他防腐措施。
”可见,暗设接闪器是允许的。
但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做明装的,暗装的遇到直击雷很难说对建筑物不造成部分破坏。
避雷带可以暗敷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层内。
或直接利用结构钢筋,并应与暗敷的避雷网或楼板的钢筋想焊接,避雷带实际也是均压环一、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安装注意事项如下:(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
(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
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 100mmx 100mm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 25-0. 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垂直间距为1. 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工艺标准图名称: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编号:JWA-DQ-002标准参考图标准要求①屋面避雷带安装时应平直,无急弯,焊接处需做防腐且无遗漏;支架高度100mm,水平直线段支架安装间距1.5米,转弯处0.5m;避雷带在女儿墙上敷设位置要求:墙宽度w 300mm,避雷带置于女儿墙中间;墙宽度〉300mm,置于距外边缘150mm处。
材质、规格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屋面避雷网支撑应采用混泥土支墩,要求同上。
混泥土支墩具体尺寸见左图所示。
③引下线处刷黄绿相间色,并贴好标示牌;④建筑伸缩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补偿器须作上翻弯。
⑤扁钢引下线与接闪器连接,应弯成90度弧形。
当接闪器和引下线为扁钢时,搭接长度大于扁钢宽度的2 倍,并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⑥随建筑物构造进行翻弯,两边弯曲的弧度,位置对称;⑦接地测试点:距地面0.5米处设置,数量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少于两处)。
并需加镀锌垫圈及镀锌弹簧垫圈,螺栓采用蝴蝶形螺栓,并做好“接地测试点”的明显标识。
⑧出物面金属构配件、设备必须与屋面接闪器可靠连接;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需接地;幕墙金属构件需接地;室外灯具金属立杆接地。
特别注意:采用暗敷避雷带要谨慎(特别是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① <<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中5.228条的规定,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做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
②《广东省新建建筑物防雷设施质量管理手册》中的相关规定,即“暗敷避雷带要求表面水泥厚度不大于2cm")。
避雷带可以暗敷吗暗敷即隐蔽工程是指地基、电气管线、供水供热管线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指敷设在装饰表面内部的工程。
那么避雷带可以暗敷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屋面避雷带不能暗敷。
1、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8条: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的钢筋做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
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避雷带。
2、暗敷避雷带是有悖于防雷原理的。
3、《防雷》杂志:有的防雷单位以所谓科研成果在推广“建筑物女儿墙暗式避雷带敷设技术研究”,对于高层建筑,暗敷避雷带是不妥的和不安全的。
甚至避雷带钢筋与混凝土表面取平也是不安全的。
避雷针、避雷带等接闪器的作用原理就是为雷电流提供一条容易入地的通道。
为此有关防雷保护规程对避雷针和避雷带以及它们的引下线和接地网的设计和安装都有具体的规定。
如果注意了避雷针(带)和它们的引下线的截面、根数和接头的焊接等等,而在它们面对雷电的方向覆盖一层厚厚的混凝土,阻碍雷电的通过,这不是同防雷原理完全背道而驰吗?再之,避雷带接闪时,即遭雷击时,无论雷电流是小是大,都会导致避雷带周围和覆盖层混凝土的炸裂。
也许它对建筑物的损坏并不大,但脱落混凝土块自高空坠落却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或事故。
安全的和妥当的做法是在女儿墙上明敷避雷带,并且,避雷带应比女儿墙混凝土表面高出10~20cm。
再将避雷带钢筋与混凝土墙中钢筋每隔5~8m焊接,以有利于接闪后的泄流。
如果说暗敷避雷带是为了解决避雷带钢筋的腐蚀问题,那防腐蚀的方法很多,用不着采取暗敷。
如果认为明敷避雷带有损美观,那对高层建筑来说,也不存在。
因为在大街上谁也看不见高高在上的避雷带。
何况美观相对于防雷功能来说,应居于次要地位。
因此,在防雷保护设计和施工安装中,必须停止采用暗敷避雷带。
一、施工要求1、避雷带(网)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明敷设的避雷带(网)均采用Φ10镀锌圆钢。
(2)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避雷带安装完毕后应顺直,转弯处煨成弧度,不应有棱角。
镀锌圆钢沿避雷卡子明敷,避雷卡子每隔1米设置一个,转弯处0.5米设置一个。
(3)避雷带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4)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18 m。
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 m。
(5)焊接要求:a.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b.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c. 避雷线同引下线焊接处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或银粉。
d. 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物,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
2、支架安装与固定(1)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以上;混凝土支座高度为110mm。
(2)各间距应均匀、固定可靠,允许偏差30mm。
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500mm。
(3)支架应平直。
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l0mm。
(4)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2010第条规定:“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
”第条规定:“除利用混凝土构件钢筋或在混凝土内专设钢材作接闪器外,钢质接闪器应热镀锌。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他防腐措施。
”可见,暗设接闪器是允许的。
但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做明装的,暗装的遇到直击雷很难说对建筑物不造成部分破坏。
避雷带可以暗敷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层内。
或直接利用结构钢筋,并应与暗敷的避雷网或楼板的钢筋想焊接,避雷带实际也是均压环
一、避雷针的安装
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
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
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
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
(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
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
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
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 100mmx 100mm 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
架应距转弯中点0. 25-0. 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垂直间距为1. 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
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
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支座和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转弯处为0. 25m-0. 5m。
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网)的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形再与避雷带(网)并齐进行搭接焊接。
不同平面的避雷带(网)应至少有两处互相连接,连接应采用焊接。
建筑物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体。
避雷带(网)沿坡形屋面敷设时,应与屋面平行布置
避雷带(网)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绝对不能弯成直角。
(5)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的做法
应将避雷带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mm,
可以将避雷带向下部弯曲。
安装好的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值不宜大于3%。
全长不宜超过10mm。
2.暗装避雷带(网)的安装
(1)用女儿墙压顶钢筋作暗装避雷带
(2)高层建筑暗装避雷网的安装
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屋面板内钢筋作为接闪装置。
而将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一个钢铁大网笼,也称为笼式避雷网。
对高层建筑物,要注意防备侧向雷击和采取等电位措施。
应在建筑物首层起每三层设均压环一圈。
可将结构圈梁钢筋与柱内充当引下线的钢筋进行连接(绑扎或焊接)作为均压环。
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三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 镀锌圆钢作为均压环,并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