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98.00 KB
- 文档页数:16
云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逡巡(qūn)从散约败(zòng)氓隶(máng)鞭笞天下(chī)B.瞋目(chēn)人为刀俎(zǔ)戮力(lù)按剑而跽(jì)C.癸丑(guǐ)流觞曲水(shāng)激湍(tuǎn)游目骋怀(chěng)D.流憩(xī)放浪形骸(hái)轻飏(yáng)植杖耘耔(zǐ)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②据美味思副食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泄漏大肆更/和B.实足透露大事也/乃至C.实足泄漏大肆更/和D.十足透露大事也/乃至3.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光十色去描绘。
B.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训了。
C.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图书馆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收藏的有50万册。
B.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C.他俩虽是孪生兄弟,但性格志趣迥异,理想追求更是大不相同。
2023-2024学年玉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试卷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
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
“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次月考模拟卷(A卷)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分级模拟测试(统编版必修上册)一、课内诗歌鉴赏(8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10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不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学而”开篇,或非参编之孔门弟子随意为之,实乃深明夫子崇“学”之心意使然。
孔子之后,将儒家“学”论思想发展推向更高阶段的要数先秦儒学之总结者--荀子。
《荀子》一书以“劝学”开篇,可谓深契孔门崇“学”重“教”之精神。
不仅如此,荀子还继承发展了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主张,从礼学的维度拓展和深化了儒家的“学”论思想。
其一,学以“成人”。
就是以“成人”作为“学”的目的,以“学”作为“成人”的途径。
荀子之所以将“成人”作为“学”之目的,这与其性伪之分的认识紧密相关。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按照这种认识,“人”之“完成”,不由先天之“性”,而必由后天之“伪”,而“学”无疑又构成了“伪”的主要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无“学”便无所谓“人”(成人)了。
故曰:“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劝学》)荀子发展了孔子为己之学的思想,认为君子当学而为己,“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把“学”之目的落到了“全而粹”的理想人格养成上。
其二,学至乎礼而止。
就是指将“学”的内容主要聚焦于“礼”上。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荀子直承夫子之教,一方面主张“君子博学”;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学至乎礼而止”(《荀子·劝学》)。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中美经贸磋(cuō)商中,美方抛弃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尊严和信用,罔(wǎng)顾事实,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严重威胁国际谈判的互信基础。
B . 华为“鸿蒙”系统具有低延时性,其反映时间可以控制在五毫秒以内,甚至达到亚毫秒级别。
据悉,“鸿蒙”一词语源于《山海经》,意指天地不分之时的混(hùn)沌元气。
C . 曾经,海南马自达也算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中艰力量,在与马自达分道扬镳(biāo)之后,海南马自达改名为“海马汽车”,失去了技术支持的海马汽车并没有马上一蹶不振。
D . 第九号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从各家媒体刊载(zài)的照片来看,不少汽车遭遇飞来横(hèng)祸,它们或被刮下来的硬物砸中,或被积水淹没,车辆损伤比较严重。
2.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划线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训诂(gū)迤逦央浼酒馔怙恶不悛B . 胆怯祈祷(qǐ)元宵讥诮战战兢兢C . 胴体(dòng)干燥拮据胡诌力能扛鼎(gāng)D . 处理(chŭ) 清泌禅让蕴藉垂涎三尺3. (2分) (2019高一下·昌平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鰩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
B . 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 . 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
D . 双方交谈中,应经常保持目光接触,不应长时间回避对方目光或是顾盼神飞,也不要直勾勾地盯着对方。
玉溪市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B . 显然,投资者对于今年3月可能发生的事件仍然心有余悸,当时有3家俄罗斯公司放弃了发行,一家公司降低了发行价格。
C . 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 . 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 . 台湾地区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享用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C . 江西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D . 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3. (2分)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样看来,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A . 如果就而且B . 只有才就C . 只要不但而且D . 由于因此仍然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2017·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保定老调是河北省的戏曲剧种之一,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
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水最好是甘冽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建平月考) 阅读下文,完各题。
思想的空间①思想需要空间,这是我在多年阅读以后忽然领悟的道理。
尽管孔夫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叔本华也教导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但背名言是一回事,明晰其中的道理又是一回事。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真的感到了为信息所驱使、所淹没的苦恼;读也读不完的书,看也看不完的报,使我们整天手不释卷,疲于奔命,依然欠下一屁股书债。
望着日渐膨胀的书柜,总有几分莫名的惭愧和惆怅。
虽说有些书本来是为了收藏的,但藏而不读的书正如存而不用的钞票,到底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浪费呢?②我们时时为此苦恼着。
③作为思想的载体,信息是无形的财富,是战略的资源。
□④如今的时代号称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在信息不甚发达的中国,每天也有两千多份报纸、上百种图书在印刷机上滚动,单是长篇小说,据说就已达日产两部的速度。
不要说读,哪怕翻一翻,恐怕也要加快速度才行。
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更是如凶猛的怪兽,时时考验着我们抵御诱惑的能力。
更不要说小小寰宇正日益成为地球村,密密麻麻的因特网,打鱼似地将我们一网打尽,使我们只能在既广大又狭小的空间里挣扎。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赏赍伶牙利齿体己(tī)不法勾当(gòu)B . 气概故技重演帩头(qiào)牙牙学语(yá)C . 嘻笑坐镇指挥草茎(jīng)飞扬跋扈(fù)D . 急不可耐萎糜不振神祇(dí)贮存(zhù)2. (2分) (2020高三下·杭州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我讨厌雾。
寒风和冰雪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
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nào)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zhuó)力呢!B . 那时玉米长得一人多高,我穿行在玉米的方阵中,玉米叶拉伤了赤裸的手臂、脖颈(jǐng),汗水洇湿了头发、衣服,闷(mēn)热、痛楚、满身的荨麻诊,让我几乎生无可恋。
C . 由于实在舍不下这金枝玉叶,姚鹏飞再剽(biāo)悍,也只得对他的女友充分发扬上海男人的传统美德,言听计从、欲擒故纵这些四字箴(zhēn)言他一一实践,哪怕曾经忍到吐血,可下场却还是三震出局。
D . 《大闹天竺》登录各大影院,却惨遭恶评/变形金刚沦为“打酱油”,影片被吐(tù) 槽节奏混乱/冯小刚备受制片公司青睐(lài),一部《芳华》又赚得盆满钵满。
(娱乐快报)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四海之内皆兄弟,非洲人民的苦难我们感同身受,非洲人民有困难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 .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 .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玉溪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三)语文注意事项:(2024.10)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籍号、考场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有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乃至近现代,历经700余年,全长约7.8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这条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城市中轴线,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发展史一脉相承。
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提出“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青铜文明极盛期,这一筑城理念成为王朝统治阶级的共识,但在连年征战的背景下难以实现。
曹操营造的邺城,出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沿线建筑已经具有礼仪性与等级性。
东晋建康城中轴线进一步升华,以西南牛首山两个山峰为“天阙”,将城市中轴与自然相融,相映成趣。
北魏平城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打造都城,形成以朝堂宫区、中阳门为轴线的中轴线规制。
唐朝人对都城中轴线的礼制作用已经形成清晰的认知,但面对地理环境约束时,并不强求中轴对称。
其理念播散影响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城市营建到了北宋东京,御街同时具有中轴线和宫廷广场性质,宽达300米。
元大都作为一座全新规划的都城,拥有笔直的城市中轴线和规整的结构布局,严格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对于理想都城的设计要求,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时光流转,北京中轴线被推荐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15—201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
”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
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
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
”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
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
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________________,在习惯了刷屏浏览点点戳戳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感慨“书太难读”,似乎以前啃艰涩的大部头小说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阅读,绝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更关乎人的精神趣味。
正如一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筛选的信息同样不值得读。
而这,恐怕就是读屏与读书的区别所在。
换而言之,虽然数字化浪潮带来了阅读场景的深刻改变,但通过读书沉淀思想进而形成系统思维的人生成长规律不会变。
曾经,电视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沙发土豆”的深刻担忧,而身处“读屏时代”,比蜷缩在沙发上带来的“肢体萎缩”更危险的,无疑是“大脑萎缩”:思维在中变得僵化,在众声喧哗中变得无知。
习惯了“数字阅读”的跳跃、零碎和,()。
数字化浪潮中,“会阅读”是一种能力。
对于读过万卷书的一代人来说,再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或许是一种讽刺。
但事实证明,我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和讨论阅读的意义。
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反对科技进步的保守派,我非常愿意看到科技推动进步力量的成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科技的副作用保持警惕。
“能阅读”和“会阅读”是两个概念,我们的生活让前者保持了趣味性,而能塑造和培养我们的思维和精神的后者,却推动了文明的进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毋庸讳言甘之如饴光怪陆离浮光掠影B . 毋庸置疑安之若素光怪陆离走马观花C . 毋庸置疑甘之如饴斑驳陆离浮光掠影D . 毋庸讳言安之若素斑驳陆离走马观花(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应回归数字化阅读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辨析,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B . 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有系统和深度C . 我们应该树立数字时代的“大阅读观”,注意给深思考、深阅读留下空间D . 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传统阅读的节奏、系统与静心思考,找寻那些日渐退化的思维能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前者让我们对生活保持趣味性,而后者却能打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动文明的进阶。
云南玉溪市一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玉溪一中2023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涂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四川出土过大量表情生动的说唱俑,其快乐原因不乏庖厨经营和宴饮享受。
忠县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俑,都是笑盈盈的。
宴饮图像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
蓝勇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四川文艺出版社)中认为:“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
蓝勇理解,所谓“尚滋味”,体现在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质量的欣赏,对较高水准烹饪艺术的享用。
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生活体验的重要方式,其实也是当时人幸福指数的表现。
说川菜史,自然离不开对蜀椒的追溯。
《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
”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都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是通过今天常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用实现的。
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都对的一项是()A . 猿猱咨嗟笑靥宫绦(tiáo)B . 商贾钿头荻花錾银(jiàn)C . 宵拆惘然呕哑厢庑(wǔ)D . 鱼凫飞湍崔嵬敕造(chì)2. (2分)(2019·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巴黎圣母院不久前发生严重火灾之后,曾经表态要帮助的一些法国富翁(wēng)们至今分文未出,相反,目前用于修复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筹咨来源是通过圣母院慈善基金会捐款的各国普通民众。
B . 约谈会上,上海市交通委(wěi)执法总队进一步对滴滴提出6条网约车平台合规化要求:包括全面自查统计梳理平台内无网络预约租车资质的注册车辆并作清退;对于新注册和有涉嫌“马甲车”投诉的车辆必须进行线下实体审验或复审等。
C . 朱鹤新说,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完善侦信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征信系统的技术防范措施,从技术上杜绝违规查询征信信息等问题,……对违法采集、查询和使用个人征信信息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加大惩(chěng)处力度。
D . 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rang),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语文老师把这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B .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离球门仅有一米的他竟然不堪设想地将足球打高。
C .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本末倒置。
D . 喜讯传来,整个城市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5.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 .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 .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 .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 .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6.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其理微D .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②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7.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不怜公子姊邪B .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子必不绝赵祀C .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睥睨故久立D .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行过夷门,见候生8.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期中) 对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师不必贤于弟子A . 客有吹洞箫者B . 渺渺兮予怀C . 而今安在哉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9. (2分)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如“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一首词的内容。
B .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诗作中大多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C .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今存《荀子》为其所著。
D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此文的作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他与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
”(2)在《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
”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 (2020高二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项脊轩志(节选)(明)归有光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囊,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遺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悠然亭记(节选)(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凡再变矣凡:凡是B . 余扃牖而居扃:关闭C . 吾妻归宁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省亲D . 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阴:文中指娄水的南面(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 乳二世B . 吾家读书久不效C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往往而是而烟云杳霭B . 妪,先大母婢也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C . 顷之,持一象笏至不独一时之所适D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 . 室西连于中闺D . 其制稍异于前(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项脊轩志》追忆了作者昔日的读书生活和家庭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情真意切,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结,含蓄隽永。
B . 《项脊轩志》写作者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一节,文字简约,寥寥几语,却接续前文,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项脊轩的一片深情。
C . 《悠然亭记》回忆作者年少时住在外祖父家的往事,外祖父很喜欢离县城三十里的马鞍山,用陶渊明的诗句命名花园中的亭子,取“悠然见南山”之意。
D . 《悠然亭记》和《项脊轩志》一样,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以此表现人物,寄寓情感,语言质朴自然。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②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7)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2. (7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释】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 . 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 . 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