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 格式:docx
- 大小:131.94 KB
- 文档页数:2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工作原理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的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是指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粗的管子。
细管内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大于粗管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得多,因此细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比粗管内的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连续规则的自然循环运动。
粗管称为降液管或中央循环管,细管称为沸腾管或加热管。
它的加热室由管径为25mr——75mn,长度为1m——2m(长径之比约为20-4)的直立管束组成,在管束中央安装一根较程的管子。
操作时,管束内单位体积溶液的受热面积大于粗管内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的多,因此细管内的溶波合汽量多,数使密度比粗管内溶液的要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循环运动,做故粗管除称为中央循环管外还称为降液管,细管称为加热管或沸凋管。
为了促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设计时取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为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它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且历史悠久的大型蒸发器,至今在化工、轻工、环保等行业中仍被广泛采用。
该设备与盘管式浓缩罐相类似,适用于鱼浆、木糖、牛奶、豆浆、果汁、蕃茄汁、淀粉糖、木糖、葡萄糖等热敏性、高粘度物料的浓缩。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工作过程
一、原液进入蒸发器
蒸发器是利用热能将原液加热变成蒸气的一种设备。
原液通过管道进入蒸发器的第一级,经过加热后,液体中的部分水分开始蒸发,原液转化为浓缩液。
二、加热蒸发
在蒸发器中,原液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浓缩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热能来源可以是蒸汽、电能或其它热源。
三、蒸发出来的流体气相流向同步器
从蒸发器中蒸发出来的流体气相流向同步器。
同步器的作用是调节蒸发器和浓缩液排出管道之间的压力差,确保蒸发器内部压力稳定,使蒸发过程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
四、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同步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气相管道,另一部分是
液相管道。
气相管道与蒸发器出口相连,液相管道与浓缩液排出管道相连。
当蒸发器内部压力升高时,气相管道中的压力也会随之升高,而液相管道中的压力变化不大,这样就会产生压力差,使浓缩液从液相管道流向气相管道,从而维持蒸发器内部的压力稳定。
五、浓缩液排出
从同步器流出的浓缩液通过管道进入下一级处理设备或者直接收集起来。
浓缩液的排出速度和浓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六、中央循环管的作用
中央循环管是蒸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加热后的溶液进行循环流动,增加溶液在蒸发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蒸发效率。
同时,中央循环管还能防止溶液在蒸发器内壁形成热阻层,保证传热效率。
综上所述,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工作过程包括原液进入蒸发器、加热蒸发、蒸发出来的流体气相流向同步器以及浓缩液排出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原液可以转化为浓缩液并排出,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番茄汁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姓名:学号:班级:年月日设计任务书目录1.前言1.1 概述1.2蒸发器选型2.单效蒸发工艺计算2.1 物料衡算2.2 热量衡算2.3 传热面积计算2.4 计算结果列表3.蒸发器主体工艺设计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3.1.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3.1.2 循环管的选择3.1.3 加热室直径的确定3.1.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3.2 接管尺寸的确定3.3 进料方式及加热管排布方式的确定3.3.1进料方式的确定3.3.2加热管排布方式的确定3.4 仪表、视镜与人孔的确定3.5 蒸发器主要部件规格列表4.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4.1 气液分离器4.2 蒸汽冷凝器5.结语致谢附表参考文献1.前言1·1 概述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食品工业包含诸多的单元操作,如蒸发、结晶、杀菌等,本课程均有介绍。
本次设计题目为番茄汁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
通过设计,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食品工业单元操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本设计涉及的单元操作为蒸发。
蒸发是典型的传热过程,即是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从而将溶液浓缩的过程。
蒸发是一种分离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制药和食品等许多工业中溶剂为挥发性而溶质为非挥发性的场合。
在许多场合,蒸发系统的热量经济性成为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因素。
工业上蒸发主要以浓缩和分离为主要目的。
本设计以浓缩为主要目的,设计出将番茄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8%浓缩为40%的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
本设计首先确定浓缩罐的处理能力为6t/h番茄汁原浆。
根据选用蒸发器的特点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进一步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根据经验及相关文献,选取加热管的长度为1.3m,管径为50mm。
进而确定加热管数目,并确定排布方式。
根据加热管截面积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的关系以及中央循环管直径与加热室直径的关系确定中央循环管的直径和加热室的直径。
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3)1.1 蒸发器的类型与选择 (3)1.2 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 (1)1.2.1 加热蒸汽压强的确定 (1)1.2.2 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 (2)第二章蒸发工艺的设计计算 (2)2.1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2)2.2 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 (2)2.3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的确定 (3)2.3.1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4)2.3.2由于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4)2.3.3由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5)2.3.4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6)2.4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6)2.5估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7)2.6温差的重新分配与试差计算 (8)2.6.1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 (8)2.6.2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9)第三章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工艺尺寸的设计 (14)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14)3.1.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 (14)3.1.2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5)3.1.3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16)3.2接管尺寸的确定 (15)3.2.1溶液的进出口管 (15)3.2.2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接管 (15)3.2.3冷凝水出口 (16)第四章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设计 (17)4.1 气液分离器 (17)4.2蒸汽冷凝器主要类型 (17)4.3蒸汽冷凝器的设计与选用 (19)4.3.1工作水量的计算 (19)4.3.2喷射器结构尺寸的计算 (19)4.3.3射流长度的决定 (22)第五章设计结果一览表 (22)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原理
一、加热室原理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加热室位于蒸发器的底部,由加热管组成。
加热管内通入蒸汽或热水,通过加热管将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料液。
加热室的设计要考虑到传热效率和均匀性,以保证料液在加热管周围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热或结垢。
二、蒸发室原理
蒸发室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主体部分,位于加热室之上。
蒸发室内充满待蒸发的料液,加热后的料液在蒸发室中蒸发,产生蒸汽。
蒸发室的设计要考虑到蒸汽的逸出和料液的循环流动,以保持蒸发过程的稳定进行。
三、循环管原理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位于蒸发器顶部,连接加热室和蒸发室。
循环管的作用是将加热后的料液引入蒸发室进行蒸发,并将产生的蒸汽送回加热室进行冷凝。
循环管的长度和直径根据蒸发器的设计参数确定,以保证良好的循环流动和传热效果。
四、液位控制原理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液位控制是保证蒸发过程稳定进行的重要环节。
液位控制通过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料液流量来实现。
当蒸发器内的料液液面下降时,液位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控制料液泵增加进料量;当蒸发器内的料液液面上升时,液位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控制料液泵减少进料量。
通过液位控制,可以保持蒸发器内的料液液面稳定,避免因液面波动而影响蒸发过程的稳定进行。
总之,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室将热量传递给料液,使其蒸发产生蒸汽;通过循环管将蒸汽送回加热室进行冷凝,形成循环流动;通过液位控制保持蒸发器内的料液液面稳定。
这些原理共同作用,实现了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蒸发。
蒸发器蒸发方案设计课程设计第1章蒸发方案设计一般的加热蒸汽压强在.5~0.8MPa范围内加热蒸汽的确定需要考虑加热蒸汽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被蒸发的溶液有一个最高的蒸发温度,超过此温度蒸发就物料就会变质,破坏和分解,这是确定加热蒸气压强的一个依据通常所用饱和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
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但对于那些热敏性物料的蒸发,为充分利用热源还是经常采用。
对混合式冷凝器,其最大的真空度取决于冷凝器内的水温和真空装置的性能。
若第一效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真空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黏度低,传热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
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③蒸发的类型:本设计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有所谓标准蒸发器。
但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保证较大的传热系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能力大,能完善分离液沫,尽量减慢传热面上垢层的生成本设计蒸发器效数采用3效为充分利用热能,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生产中一般采用多效蒸发,但并不是效经济上的限制是指效数超过一定数时经济上不合算。
多效蒸发中,随效数的增加,总蒸发量相同时所需蒸汽量减少,使蒸汽用量减少,使操作费用降低。
但随效数增加,设备费成倍增长,而所节省的蒸汽量愈来愈少,所以无限制增加效数已无实际意义,最适宜的效数应使设备费和操作费二者之和为最小。
技术上的限制是指效数过多,蒸发操作难于进行。
一般工业秤中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操作压强都有一定限制,因此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蒸发器的理论总温度差为一定值。
在效数增加时,由于各效温差损失之和的增加,使总有效温差减小,分配到各效的有效温差小到无法保证各效发生正常的沸腾状态时,蒸发操将无法进行下去。
将溶液加热,使其中部分溶剂气化并不断去除,以提高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过程即蒸发。
一、蒸发原理与目的蒸发原理:蒸发是溶液浓缩的单元操作。
它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其中的部分溶剂被气化除去,而溶液得到浓缩。
蒸发目的:1. 制取浓缩产品--如浓缩果汁、蔬菜汁。
2. 获得饱和溶液,冷却后使溶质结晶--味精、白糖、精制盐。
3. 制取纯溶剂--蒸馏水、海水淡化等。
从目的看:是使溶剂和溶质分离,属化工分离,传质过程。
从机理看:溶剂分离出来的速率直接取决于供热量或供热速率,属传热过程。
二、基本流程图热源:水蒸汽,一般称为加热蒸汽。
二次蒸汽:当蒸发的物料为水溶液时,蒸发产生的溶剂蒸汽,亦称为水蒸气。
注意:加热蒸汽温度高于二次蒸汽温度。
料液、加热蒸汽分别在管内、管外流动。
二次蒸汽是否利用可将操作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蒸发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不断提供热源(加热蒸汽);不断排除二次蒸汽。
三、蒸发过程的特点与方法特点:(1) 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2) 溶液特性有些物料浓缩时易于结晶,结垢;有些热敏性物料由于沸点升高更易于变性;有些则具有较大的粘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
(3) 溶液沸点的改变由于不挥发溶质的存在,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
因此,在相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的沸点升高导致蒸发的传热温度差的降低。
(4) 泡沫夹带二次蒸汽常夹带大量液沫,须除去。
(5) 能源利用利用二次蒸汽产生的潜热是须考虑。
食品工业蒸发的特点1.热敏性要求低温短时,采用真空蒸发器及液膜式蒸发器2.腐蚀性设备防腐,不锈钢3.粘稠性采用外力强制循环或加搅拌4.发泡性食品沸腾时形成泡沫,加入表面活性剂或采用机械装置消泡5.挥发性∵芳香成分和风味成分易挥发6.结垢性食品中Ca、Mg离子浓缩后产生沉淀;蛋白质、糖、果胶等到受热过度后变性、结块、焦化等;均形成垢层蒸发的分类●自然蒸发--溶液中的溶剂在低于沸点下汽化,例如海盐的晒制。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你看啊,这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厨师,在默默地工作着。
它里面有一根粗粗的管子,就像厨师的大勺一样重要。
工作的时候呢,溶液就被送进这个蒸发器里啦。
这就好比食材被送进了厨房。
然后啊,通过加热,让溶液沸腾起来,就好像食材在锅里被煮得咕嘟咕嘟响。
这时候,产生的蒸汽就往上跑啦,而那些浓缩后的溶液呢,就会在管子里循环流动,就像小厨师在不断翻炒食材一样,让它们均匀受热,变得更加浓郁。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就这么个装置,能把稀稀的溶液变得稠稠的。
它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把普通的东西变得有价值了。
再想想,这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是不是特别厉害?它悄无声息地工作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呢。
比如说,在一些化工生产中,没有它可不行。
它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虽然我们平时可能不太注意到它,但它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而且哦,它还特别稳定可靠呢。
就像一个忠实的伙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离不弃。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它都能稳稳地运行,给我们带来满意的结果。
咱再深入想想,这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嘛。
就是加热、沸腾、循环,这么几个简单的步骤,却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吗?看似简单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哦。
它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其实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呢!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平凡英雄,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在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做出贡献。
让我们为它点个赞吧!。
第五章蒸发蒸发是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一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的操作。
蒸发也是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牛产过程中常用的单元操作之一。
在食品工业中如奶粉、糖、盐的生产中,先要将物料溶液蒸发浓缩得到高浓度的溶液,再将其结晶析出,得到固体产品,再加以干燥。
蒸发操作也有的是为得到高浓度的溶液,如果汁的浓缩,也是使其一部分水份汽化并除去,以得到浓缩的产品。
在化工生产中,用电解法制得的烧碱(NaOH水溶液)的浓度一般只有10%左右,它也是通过蒸发其中的部分水份,使其达到浓度为42%左右的质量要求的,等等;除此之外,蒸发操作常常用来先将原料液中的溶剂汽化,然后加以冷却以得到固体产品。
例如食糖的生产就属于此类。
如图是一套典型的蒸发操作装置图。
左面的设备是用来进行蒸发操作的主体设备—蒸发器,它的下部分是由若干加热管组成的加热室(1),加热蒸汽在管间(壳方)被冷凝,它所释放出来的冷凝潜热通过管壁传给被加热的料液,使溶液受热沸腾汽化。
在沸腾汽化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夹带一部分液体,为此,在蒸发器的上部设置了一个称为分离室的分离空间(2),并在其出口处装有除沫装置,以便将夹带的液体分离开,蒸汽则进入冷凝器(4)内,被冷却水冷凝后从底部排出。
溶液浓缩后,从底部排出。
第一节概述一.蒸发原理将不挥发性的物质的稀溶液加热至沸腾,使部分溶剂气化排走,以提高溶液浓度的单元操作。
二.蒸发的用途1.使溶液增浓制取浓溶液,如电解法制取NaOH,很多化工废料最后的处理。
2.回收固体溶质,制取固体产品,通过将溶液浓缩到饱和状态,再使其冷却结晶分离,如蔗糖、食盐的精制。
3.除去不挥发性的杂质,制取纯净溶剂,如海水淡化。
三.蒸发操作条件1.持续不断的供给热量使溶液保持沸腾2.不停地将气化出来的蒸气排除。
四.蒸汽1.加热蒸气作为热源的蒸气2.二次蒸气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气化的溶剂五、蒸发操作的分类1.按二次蒸气是否被利用分1)单效蒸发不利用,直接排掉。
2) 多效蒸发 利用,前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气被用作下一效的加热蒸气。
标准蒸发器
一、标准蒸发器的原理
标准蒸发器也称为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是一个由直立的加热管束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管束中心的直径较大的管子称为中央循环管。
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蒸发设备。
操作时,液体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束上升做循环流动。
蒸发的二次蒸汽和完成液分别从蒸发器顶部和底部排出。
循环管的截面积一般为管束总面积的40%-100%,管束直径25-75mm,管长与管径比20-40.溶液的循环速度在0.5m/s。
二、标准蒸发器的特点
1、标准蒸发器的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投资费用较小。
2、标准蒸发器的缺点
溶液的循环速度较低、传热系数较低、清洗和维修不够方便。
三、标准蒸发器的应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只适用于蒸发结垢不严重,只有少量结晶析出和腐蚀性小的料液。